加急见刊

未来八年我国体育科技、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

未知  2008-09-24

【内容提要】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而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国家创新体系将延伸成为体育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使体育科学体系出现个体学科突增发展、学科群落拓展优化的趋向;体育教育传播体系将更加开放、普及和优化,使各类高等教育体系……

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将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变迁的关键时期,这是把我国社会推向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变迁,必然会要求政治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也就必然要求转型和变迁体育结构与之相适应。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方式上,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这样能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方式;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战略上,选择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能推进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

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回顾过去的一百年,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国际奥委会已将体育、文化和环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要依托奥运会环保理念协调人与健康、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环保、交通、通讯、场馆、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技术知识,因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会促进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会使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日益相互渗透,以“奥运”为“接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统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不仅预示体育科学个体学科的突增发展和学科群落的拓展优化趋向,而且也预示高等教育体系超前创建体育新专业契合社会文化、健康服务需求的态势。

我国的体育改革一直面临着动力(推动点)和机制科学选择的问题。面对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这一历史契机,要提升体育事业在我国各项事业、在世界体育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面功能,就应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成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动力和引擎,这是我国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中应当进行的关键选择。

1体育科技改革的战略构想

1.1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转轨。加速建立体育科研体系与教育体系和运动技术训练体系密切联系的组织体系,优化智力资源布局,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

——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加强体育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技术体系。

——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体育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学科的创生,建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体制,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

——建立体育科研评议、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等的评审评议环节,并通过奖励等杠杆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健全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体育决策、投资等咨询策划渠道,使体育决策、投资等实现“科学效益”。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辐射体育科技的内容,并努力加速科技知识向体育系统的流动,促进体育知识体系容量的扩增。

——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体育科技创新的组织建制,构建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体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体育科技文化,并在体育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科研、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1.2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科技进步为动力,促使体育科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落实“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体育科学工作必须面向运动技术实践”,保证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以体育“科技、教育、技术训练”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努力创建体育创新体系。

——坚持“多学科联合、多层次结合、多途径合作”的体育科研组织方针,发挥体育科学研究对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学科建设的动力作用。

——坚持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和吸纳引进并举的方针,努力培养造就国内外有影响的、知识功底宽厚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体育科技人才队伍。

1.3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独立体育科研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孝学科单一、体制封闭、研究方向不明、成果贡献率低等状况,积极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的转轨,实现多数独立体育科研p; ——高等体育院校要集聚区域体育教育、科技等资源优势,依托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等建成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络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努力形成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

——高等体育院校要适时创建新专业,努力调整办学目标和模式,深化内部体制改革。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考试方法和教材等改革,通过加强学生社会和科研实践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途径,传承体育科学技术文化,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21世纪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2.2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人才培养为重点,实现体育科技进步,促进体育教育在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教育体制改革方针,优化体育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促使体育教育科类结构、地区结构、层次结构、形成结构与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统一。

——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统一的办学方针,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通过办学模式目标、内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内容、教学考试方法等改革,将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培养思想,保证体育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发展体育科学技术文化,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依照“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重要阶段”的指导思想,确定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模式,建立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产业化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2.3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形势,按照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体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督导决策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依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国家与地方重点共建北京体育大学。将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部分体育科研机构、全部运动训练机构转入北京体育大学,努力将北京体育大学建成集“科研、教学、训练”为一体的研究型高等体育院校,为国家和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多数体育院校转由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机构管理,成为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为一体的高等体育院校,建成区域体育发展服务中心。鼓励高等体育院校继续保持和增强与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多形式、多渠道实现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的共享。

——依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规划布局和设置调整高等体育院校。根据高等体育教育科类、地区、层次和形式结构状况,设置调整专业类别、数量、规模、层次和口径,使体育人才的培养种类、数量、水平与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相契合。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专业类别、数量情况,应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本、专科专业的规模,适度减少专业点数。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创建新专业,拓展新职业。调整研究生专业设置,可以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类型体育特点、规律等设置专业,改变目前研究生专业主要依学科而设置的状况,使专业设置更符合体育科学技术实践需要。应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培养高层次体育创新人才。应减少中等体育学校数量,尽可能并入体育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体育人才培养链。

——依靠社会力量投资或体育彩票等吸纳的体育基金投入等,鼓励依托高等体育智力资源,面向社区兴建多模式、多功能的体育俱乐部(包括运动技术培养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管理、运动技术等级认定、技术裁判等级确定、健身知识技能咨询培训、身体机能素质诊断检测、运动营养心理诊断处方等多项服务),积极扩展体育教育组织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功能,促进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口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的不断增强。

——高等体育院校要通过体育俱乐部、体育咨询策划中心等“载体”形式,建立与社会相联系的“接点”。通过多种融资手段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完善社区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打破体育院校土地等资源限制,建成面向社区服务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开放性、网络式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以发挥区域体育发展中心的功能,积极为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将单项体育协会纳入体育院校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形成稳定的、实体化、民主化的组织设置,开展普及与提高系统训练链上多层次的训练、教学和科研。大力提高体育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通过网络式的“虚拟大学”等“载体”形式,建立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使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为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传承辐射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中的源动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教育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的体育教育总体目标和方向。要根据服务面向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速调整确立办学目标、模式和专业,研究建立能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多元办学目标体系。探索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点式的体育

教育教学、科研和训练(“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依靠与体育交叉学科优势创新体育新学科专业,以扩大体育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体育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体育院系,还要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并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数质量。要加强人文文化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高等体育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高等体育院校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主要按教学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设计的模式,以教学和科研两种组织形式为重心,探索构建利于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并找准面向社会发挥区域体育中心功能的接点,努力形成有利于体育教育科技创新的体育创新体系。

——要调整各级各类普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目标,明确体育教育不仅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途径,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等全面素质教育重要的操作性手段,还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实践手段。改革体育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合理健身的原理,掌握喜爱的健身技能,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矗

[1]刘国光,李京文,等主编.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汝信,陆学艺,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组编.科技奥运[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Http://www.most.gov.cn

[5]李安平.中国科技百年[J].新华文摘,2001,(3).

[6]肖峰.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动力分析[J].新华文摘,2001,(7).

[7]刘大椿,黄顺基,等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柳卸林,主编.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亨利埃兹科维茨[美].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方华,等.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11]史康成.关于“科教兴体”的基本情况、基本任务与基本对策.http://www.sport.gov.cn

[12]李元伟.体育与科技.http://www.sport.gov.cn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