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探究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袁凤鸣  2012-12-20

论文关键词: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论文摘 要:本文从新时期国家对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度重视和要求出发,从高校道德教育实施的视角着手,分别对高校道德教育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就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方法途径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和策略。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德育实效性缺失的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很大程度的滑坡,因此探索新时期高校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新要求,对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进行调查,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为培养符合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新时期国家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加强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新时期,面对国内、国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高校要自觉地把德育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不断提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紧迫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表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二、关于高校德育方法实施中的不足之处 1.高校德育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高校德育过程中,灌输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德育工作者惯性地把学生当作可以容纳一切美德的容器,他们习惯于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教学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并主要以课堂传授的形式来实施。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好奇心和行动力都很强,让其整天坐在课堂中接受那些虚无缥缈的美德理论,显然有点不切合实际。这种方法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学生对这种所谓的道德教育课更加反感,他们“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离。同时这种枯燥单一的方式也限制了学生道德智慧的发展,抑制了他们的个性与自由。 2.高校道德教育的无主体化 道德教育把道德的规范、准则强制性地传授和灌输给学生,道德教育变成了没有真实生活情感、没有内心生命感动的空洞说教,道德教育的无主体化由此显现。 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让学生由内心深处对道德产生认同和共鸣,而成了通过说服、规劝或奖惩,使学生无条件接受所谓的“道德”,这种方式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严重脱离。道德教育把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塑造成了毫无个性和自主性的、模式化和标准化的、仅仅具备某种使用功能的社会零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