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
余加宝 2021-04-06
【摘要】加强“四史”教育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的第一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奠基性作用,迫切需要将“四史”这一丰厚资源融入教学当中。鉴于《基础》课程教材与教学的现实特点,可以“四史”的重要史实增加《基础》课的历史厚度、以“四史”的内在规律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和以“四史”的伟大成就增强《基础》课的现实感染力等来提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四史”;思政课;理论性;道路自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20 年1 月,习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指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2019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 年5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多次强调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任务,足见“四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迫切需将“四史”这一丰厚资源融入教学中。作为大学生的第一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课程。目前,从《基础》课教材的篇章看,看似与“四史”的关联度较小,但其实“四史”是《基础》课的重要支撑。从导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四史”发展的新历史阶段,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离不开对“四史”的深刻认识;第一章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所迸发的强大力量;联系第二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步实现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的大放异彩、社会主义的发展等,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现实支撑;从第三章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精神的坚定继承者和弘扬者,开辟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都与中国精神凝聚的伟大力量密不可分,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彰显;第四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也是“四史”发展的价值目标凝练;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社会主义道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由“四史”发展所孕育出来的,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可见,“四史”不仅是《基础》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基础》课教学的内在线索。为传承历史薪火、推进“四史”教育,以及夯实《基础》课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现实感染力,笔者拟就“四史”教育融入《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作初步论述。
1 以“四史”的重要史实增加《基础》课的历史厚度
《基础》课是本科生的第一门思政课。《基础》课教材中虽然历史篇幅不少,但多为结论性话语,较少展开论述。而且,因为学生后续还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等课程的系统学习,很多教师为避免与中学教材内容以及《纲要》等课程内容的重复,在教学中也易忽略“四史”教育。从《基础》课的课程定位与目标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也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鉴于基于“四史”史实的不同思政课有不同的侧重点,《基础》课的教学应侧重于从自身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来设计“四史”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切忌讲成没有重点的历史平铺直叙,也不可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讲野史、秘史和民间传闻。“四史”的重要历史事实就是一个个生动、具有感染力的中国故事,尤其是“四史”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重要文件都是支撑教材内容的经典案例和论据,将“四史”的重要史实融入《基础》课教学不仅有利于避免教学的肤浅化、鸡汤化和空泛化,也有益于大学生从其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及智慧。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其政治化、时尚化和学术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微博、微信、论坛、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终端、视频网站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歪曲丑化、断章取义等现象频出,推波助澜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受猎奇心理等的影响,“戏说历史”“秘史”等夹带私货的言论往往很容易吸引人的关注,影响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影响更是不可小觑。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习惯于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并学习,然而,他们又缺乏成熟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往往为了凸显自身的标新立异而容易接受这些信息,自然也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最庞大的受众。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这让历史虚无主义的蛊惑与影响有了伺机而入的机会,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国家以及文化认同等偏差,产生理想信念迷茫等现象。历史虚无主义虽然披着光鲜、新潮等的外衣,但目的不外乎是为丑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污名化历史英雄人物、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用意即在于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质上它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工具。清代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历史”。为正面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等错误的思想与观点,思政课教学应当深耕和挖掘“四史”中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首要任务便是端正大学生对“四史”的正确认识。这是我们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历史,值得我们深刻铭记。第一,结合《基础》课不同的内容板块讲清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文件以及结论等。例如,在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时,可结合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无数青年才俊为救国赎民而演绎的精彩人生,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时可将共产党艰辛的“创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以及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一个个伟大奇迹,再到中国在全球扛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为解决人类的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离不开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和中国精神的激励相结合等等。如此,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四史”,也有利于增加《基础》课的历史厚重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第二,将所在学校的地域历史、建校历史以及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融入“四史”教育中。“四史”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史。虽然是历史,但却离我们并不久远。通常人们比较关注周身发生的历史、人物以及事件,而且,往往这些历史更能触动人心,发人深省。例如,笔者所在地域为红色文化大省,所在院校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传统,学校是以通讯信息工程见长的工科院校,在教学中即可将大量、丰富的地域历史、校史等与“四史”教育穿插融入教学当中,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增强“四史”教育的代入感、亲切感和触动感。第三,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景点、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等课外实践,将课程搬到“四史”教育的现实载体当中,让学生走近历史、了解历史和感受历史。这也是当前很多院校思政课在教学创新中的举措,由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往往也较受学生欢迎,有利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2 以“四史”的内在规律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
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发展规律,而这种特殊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新中国的成立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等成就,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与时推进的理论品格,它“总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并按照实践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是指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应勇于和善于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从而不断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4]。《基础》课课程内容知识面广、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是从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主题切入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几门思政课中较为“接地气”被诟病理论“浅、虚、散”,所以不少教师认为《基础》课最“好讲”。而围绕这些主题的思政课教材内容编撰与论述风格使得教师的教学容易陷入空泛、干瘪、缺乏说服力的尴尬境地,教学效果往往易成为热闹一场之后的苍白,也有很多教师认为《基础》课最“难讲”。“好讲”和“难讲”的这一分歧,事实上是解决好生动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问题,而生动有余、理论性不足也是大部分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的通病。从《基础》课教材看,它对历史的重要经验及其结论有所陈述,鉴于教材的总体设置、篇章限制和内容侧重点,没有过多从历史角度对课程内容及其观点展开充分、系统的论证。这也导致很多老师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缺乏大历史观的视野,缺乏历史维度的佐证与支撑而理论性不足、缺乏说服力,难以让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地信服、认同和内化。当然,教材中对人的社会性本质、道德起源等问题有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但鉴于学生后续还会接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的系统学习,《基础》教材对“四史”的重要经验及理论体系鲜有涉及,教师在教学中也在刻意突出自身课程特点、撇清课程界限以及避免内容重复而对此略过。实际上,教材处处可见“四史”的痕迹,也足见“四史”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历史是人的发展方式,它蕴含着人在历史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也深刻地演绎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四史”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史,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国发展出路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处在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主义的围剿、国家积贫积弱等现实困境中苦苦探索救国赎民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蕴含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的深刻认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也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发展至今的理论升华和思想结晶。“四史”精彩地演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与彰显,是《基础》课教学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既要参照一定的经验总结,更需遵循基本的规律”[6]。高校思政课教师更需要把握教学开展的相关规律。《基础》课教学应该注重从历史的角度,科学阐述教材的内容,为课程补充“四史”的发展脉络与血肉,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中提炼科学的理论支撑,阐述教材当中的重要主题,充实和论证教材中让学生听起来感觉比较“空”的主题。在具体教学中,可从“四史”的内在规律联系《基础》课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科学高尚的?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崇高的?为什么中国精神能产生如此强大的凝聚与支撑力量?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价值共识?为什么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为什么要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树立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着自身的特征?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如何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等问题。这些都可从“四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中深刻认识中国道路、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有利于使学生真切认识、理解和认同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主题,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3 以“四史”的伟大成就增强《基础》课的现实感染力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冲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至暗谷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带来的希望之光。这束光在当时很微弱,但却显得尤为明亮和动人。从浙江嘉兴南湖上风雨飘摇中的一艘红船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艰苦卓绝地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巨变,经历了千难万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成就中华民族让世界惊叹的伟大奇迹。历史铸造的现实让我们深刻地感受着中华民族的热血奋斗史,也让我们亲身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所彰显出的伟大力量,这是我们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局势的风云诡谲,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重创使得国际形势更加复杂。这些与国内思想价值的分化、多元以及交锋等现实相互交织,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抬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解、抹黑等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也误导着他们对人生道路、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模糊、理想信念动摇等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严峻挑战。“四史”发展的伟大成就摆在我们面前,加强对“四史”伟大成就的阐述也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消除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整合社会意识以及加强政治认同的有力途径。对历史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走向。对“四史”伟大成就的讲述也是引导青年大学生吸收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勇担时代使命的重要方式,《基础》课的教学可从以下几点着力:第一,以伟大成就凝聚社会共识,坚定理想信念。“根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 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 万个”[7]。从成立之初的58 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克服千难万险才达到当前的队伍规模,队伍覆盖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400 多万基层党组织就位,9000 多万党员严阵以待,还有数以万记的党员先锋队奋战在抗疫一线、基层社区等,在关键时刻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展现出了共产党员强大的组织能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为这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敢于自我革新、提升执政能力,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有难、人民有危险时能挺身而出,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力地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积极将这些最新的成就生动、丰富地补充到教学中,有利于坚定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第二,以伟大成就强化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国际社会侧目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用强劲的发展势头证实了“历史终结论”的错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全球大考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4.2 万多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19 个省市对口支援武汉以外的湖北各市、全国400 多万基层工作者守护60 多万个城乡社区等等,十几亿人民闻令而动自觉居家隔离抗疫……用1 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控制住疫情的蔓延,用2 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本土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这是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创下的伟大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生动教育资源。第三,以伟大成就激发责任意识,明确时代使命。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新时代的特点、主要矛盾以及任务等必须放在历史维度中来思考才能得出正确、全面的认识。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每一时代的青年都有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当前国际局势日益复杂,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推进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重大变革。正所谓越是风急浪涌,越需要沉心静气,稳住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改革开放40 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 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 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 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8]。加强“四史”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这些伟大成就,感受这些成就来之不易,而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需要大学生从前辈手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进而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于担当、敢于拼搏。读史使人鉴以往而知未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光荣的使命,也肩负着重大责任。“四史”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长为时代新人的深厚资源。思政课的教学必须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四史”教育的有机融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全面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
[1]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02).
[2]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8.
[4]汪信砚.范式的追寻: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6]陈慧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审思[J].未来与发展,2019(07):101.
[7]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继续发展壮大[N].人民日报,2020-07-01(07).
[8]习近平.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8-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