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青少年运动员人格特征和成人教育
韩晓云 2012-08-13
论文摘要:从青少年运动员一般人格特征出发来探讨成功人生和成才的关系,提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教育需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成人”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成才”教育。具体做法是奠定精神力量(追求高远的教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奠定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成功的人生。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人格特征;成人
中国的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体操、跳水等项目的运动员需从6—7岁开始训练,大多数项目的运动员则是从12岁左右开始进行专业训练。这样就造成我国运动员群体人格特征上的一些特点,而体校教育必须针对这种特殊性进行,才能够起到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成才的作用,真正达到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的。
一、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运动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到集体训练的生活中,与社会的联系较少,而生活的目标则十分清晰,就是夺取金牌。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他们从小就开始了体育人生之路。他们把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留在了训练场和比赛场,他们的成长浸渍着汗水、泪水和为荣誉而战的豪情。这就形成了与同龄人相比不同的人格特征,他们往往更能吃苦耐劳也更为坚强果敢,敢于竞争敢于拼搏,不怕矛盾不怕困难,将荣誉看着自己的生命。但总体而言,由于没有受到完整的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往往容易直奔目标而不全面的考虑后果。这种人格特征对人的一生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终生无法改变。
根据体育运动规律,真正通过拼搏成为运动尖子,站上金牌领奖台的人只占运动员训练人数的极少部分。他们中的多数人,将在其成年之时面临着重选职业的人生问题。这就带来一个矛盾,青少年运动员在成年之际,如何才能够顺利过渡这个转型的矛盾呢?为了成功实现这个转型,我们在其训练的时候如何加强他们的文化学习?如何培养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人格?这就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格,使其养成符合社会规范并能够很好融入社会的人格特征。
这个问题的提出绝不是空穴来风。近来不断传出的退役运动员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得不引起认真思考。据报载,2001年大运会金牌得主,27岁的张尚武在北京商业区的一个地铁站表演体操特技。微博上流传着当时警察警告他不要妨碍道路交通的照片,许多人对他表示同情。一个体操冠军沦落为北京街头卖艺人,这不得不引起重新思考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问题。报纸还详细的介绍了张尚武的情况:“张尚武是前国家队的运动员,2004年未能入选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团队之后,他失去了对体操的热情。2005年跟腱断裂之后,他彻底退出了体育界。由于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而且没有一技之长,他未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后开始偷窃。他15日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其实我痛恨偷窃,我不想伤害社会。’……张尚武因盗窃服刑4年,今年4月刑满释放。”张尚武还不是个例。在同一篇报导中,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退役运动员的惨状:1999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冠军艾冬梅和丈夫双双失业,2007年卖掉了她的奖牌;国家举重冠军邹春兰2006年退役后在一家公共浴池当上了搓澡工。《中国体育报》报导说,在约30万退役运动员中,五分之四的人在与伤病、贫困和失业做斗争。
这是一组残酷的数字,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面对如此残酷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显然需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成人教育,按照青少年成人成才的特征,结合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人格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才能够使悲剧不再上演。
二、青少年运动员成人的意义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不能像上演皇帝的新装一样,一味的掩盖存在的矛盾,更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我们还是应该提倡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受教育者一个也不能放弃,一个也不能少。
只要在体育运动学校教过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青少年运动员是不爱学习的人群。这种感受对教师而言是真真切切的,但未必是符合实际的。为什么这么说?应该看到,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教育需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成人”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成才”教育。所谓“成人”教育就是要将运动员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思维正常、情感平和并且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人。而所谓“成才”则主要指能够进行创造性工作并符合社会需求的专才。这两个层面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是并不矛盾的。但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由于需求的不同,“成人”与“成才”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错位,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成才目标其实早就十分明确了,就是要向最高目标—金牌—发起冲击,这样就决定了他们潜意识中排斥其它的成才目标,甚至认为其它成才目标都是对既定目标的干扰,而不是促进。而体校的文化教学往往强调的是为了运动员的成才,而这个成才目标又是模糊的、不清晰的,甚至教师自己也无法将这个目标清晰的表述出来。
如果我们承认上述分析是有道理的话,就不得不清醒的看到一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巨大矛盾:文化教学和体育训练是不相容的两张皮。这么说不是为了取消文化教学,而是要给文化教学重新定位。如实的揭示矛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在青少年运动员以训练为主的阶段,文化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成人”教育,而不是也不应该是“成才”教育。如果这个观念能够得到多数体育运动学校教师认同的话,并能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认同的话,我认为,破解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题,就可能找到真正的路径和手段。
那么,什么是“成人”教育呢?所谓成人教育就是要将受教育对象培养为一个适应社会是人。著名学者陈先达先生在研究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之后,曾经这样总结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初人表现为种属群、部落群、群居动物,由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集合为共同体。后来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合体随之解体,出现了人的孤立化现象,仿佛成了彼此孤立的社会“原子”。其实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社会关系最为发达的时代。尽管人们彼此之间互不相识,但在生产和需要上,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彼此需要。应该说陈先达先生这个观点对我们研究青少年运动员成人教育是有启发意义的。
青少年运动员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又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呈现了欲望下降的态势,而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又较为狭隘和片面。这时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而不顾及青少年运动员的现实需求,这对一个青少年来说,是不利于其正确理解社会和正确理解生活的,当然也就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是运动员的需要和对知识接受消化的可能;二是社会对运动员接纳时的要求和基本期盼。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第一,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之外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对此问题我们能够清晰的表述出来,就可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不要说将来成为世界冠军、国家冠军的运动员出路存在问题,其实不能成为有名的运动员的人数更多。他们退役之后的出路,除了极少数人成为职业教练和体育官员外,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退役后都要重新择业,都面临融入社会的问题。这时一个正常的人,远比一个冠军重要了。所以,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成人远比成才重要。
第二,社会对青少年运动员接纳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期盼是什么?众所周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那么,社会对运动员有什么基本的要求呢?一般来说,运动员退役择业时,首选是与自己运动专项有关的职业,其次是选择有体能要求的职业。而社会在选择从业人员时,也往往是与运动员本人的考虑相近,而不会考虑这个运动员的文化程度。但是,即使是与运动专项相关的职业,也与运动员此前的生活完全不同,也是一种新的人生起点,也希望运动员能够尽快适应新的职业要求。而真正能够适应职业要求的基本素质则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等问题,而不是某一门具体的文化课或技巧课能够解决的问题。 三、青少年运动员成人教育具体做法探讨
面对存在的种种问题,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培养,并探讨了高校与运动队联合培养提高运动员素质的种种途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高校有着自己的学术追求,往往将高水平运动员当作大运会金牌的选手看待,很少将其当作一般大学生看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主要有抓住成功人生教育,带动成才教育,促使青少年运动员全面成长。
什么是成功人生?成功人生是指人的一生就个体层面而言活得轻松、自由、愉快、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就社会层面而言则是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成为一个人生态度积极,自立于社会,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有用的人。更高层次的成功人生则是指能够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为单位获得荣誉,成为社会名人、历史名人,或者说成为立功、立德、立言的典范人物。具体进行成功人生奠基教育的做法为:
(一)奠定精神力量,追求高远的教育目标
人因为有精神的存在,才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而获得了自由。因此,哲学家把精神生命看作人的本质。黑格尔说过:“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新生,是由于教育。”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奠定精神力量是学生成功人生的基本品质也是教育的本质。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江西省体校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成功人生奠基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追求高远的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我们的文化课是这样定位的:
训练课的定位: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支柱,树立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的价值标准,在训练比赛中领会团队合作的价值树立合作意识、拼搏意识、
(二)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
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不仅需要顽强拼搏,发挥潜能,更需要一种自主意识和积极心态。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是心态。”而这种心态的主要品质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自信的胸怀。
心理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青少年运动员无论在训练中还是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失败。一是运动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二是文化学习困难大。所以培养他们的抗挫性,树立积极的心态尤其必要。我们从下三方面着手培养:
1.提倡激励教育,增进积极体验。一个抱有积极态度的人,他遇事也一定会采取积极的行为,积极的行为有助于产生有益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心态,我们针对性采取一些教育方法。理念上,积极开展赏识教育。通过爱的教育,通过轻松活泼自由的课堂,通过精心设计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以温暖和安慰和鼓励不断让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感受到一次微小的改变带来的积极体验,从而不断促进自信力的提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树立自信。人都有一种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自我形象需要,这种需要既是防止与避免生存环境带给人的伤害与压力的有力武器,也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力量。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良好自尊的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能有效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和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我们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感。在训练中,在教学中遵循“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教育原理,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二是通过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价值感。
(三)奠定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
古人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文化育人,是体校成功人生教育的主要环节。为此,我们首先注重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确立了以奥运精神为内涵的素质教育。其次,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多记中华经典古诗文,扎好中华文化之根,打牢做人、做事之基。其中包括选编经典读本,建立诵读机制,创新活动方式三个方面。在进行这些方面工作同时,奠定了青少年运动员的良好行为习惯,抓住了养成教育的关键。“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威廉·詹姆士的一句名言,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