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转型:经验与问题
孟卫青 吴开俊 2010-11-23
论文摘要: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日本人口结构变化、科技立国战略和研究生规模扩张紧密相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以多样化和高度化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目标,采取从内到外、从事前到事后、从政府主导到社会评估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由大学内部自我评估、第三方认证评估、法人绩效评估组成的研究生质量保障日本模式,标志着日本研究生教育进入到以多元化评估机制为基本方式的竞争时代。在新世纪,这一体系还面临着若干急需解决的矛盾。
论文关键词: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多元化评估机制
研究生教育改革是日本进入2l世纪以来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把研究生院办成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是日本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重振日本”立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日本围绕研究生“人口”与“出口”两个基本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位类型、大学院体制、导师人事制度等进行重大变革,建立了与终身教育体系相联系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并形成了以多元化评估体系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日本模式。
一、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日本社会人口结构特征变化,大学急需摆脱生存危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少子女化和老龄化进程加快。1992年18岁人口高峰过去后,2009年高等教育进入到全部高中毕生时代,高等教育从“学校选择学生”进入到“学生选择学校”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的生源、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以满足社会成员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摆在日本研究生教育面前的新课题。正如日本大学审议会在1996年l0月《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审议》中指出:为了应对技术革新和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机会进人研究生院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他们企盼掌握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综合判断能力和对未来的洞察力。为应对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研究生院必须开放门户、整顿学习环境、提高教育与研究质量。
(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实现产业振兴任务紧迫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经迅速超过英、法、德等西方国家,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但80年代末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期,以IT产业为标志的高科技领域与美国相比处于下风,日本70年代确立的“技术立国”神话破灭。经反思,人们意识到日本经济赖以重振的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出了问题。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21世纪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与今后改革方针政策》报告中指出:“大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所有学术领域基础研究的中心在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担负着培养研究者和具有高度专门能力人才的任务,因此大学院(研究生院)在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以加强基础研究,多出一流研究成果,培养世界顶尖科技人才,是推进日本产业振兴、实现由“日本制造”向“日本创造”转变的战略选择。
(三)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迅速,质量问题突出
战后日本研究生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大学审议会在《大学院的飞跃性充实和改革》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研究生数和本科数的比率,比起其他的先进国家还很低。急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整备大学院”。扩大研究生规模成为90年代后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图2)。
从1990年到1995年硕士扩招5.5%、博士扩招5.4%,2000年到2005年硕士扩招10.3%、博士扩招3.1%。1991日本研究生数量仅为本科生数量的4.8%,2000年为8.3%,2005年达到10.1%,每千人口中研究生数也由0.8人增至1.62人,增幅大大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展,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早在1977年,OECD发表的《关于日本社会科学政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日本的研究生院课程欠缺,教育内容陈旧,学部讲座制度僵化。”扩招后出现博士就业前景不佳的“博士过剩”现象。2003年日本共有145l2名课程博士毕业生,其就业率只有54.4%,在近l0年来降低了10个百分点。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成为日本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转变中的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多样化、高度化的研究生质量建设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围绕“人口”和“出口”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前者主要目标是缓解大学的生存危机、满足国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弹性化”和“多样化”。具体措施包括:研究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学位授予标准的弹性化;研究生院设置类型和学位设置类型多样化等。后者主要目标在于摆脱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困扰局面和实现产业振兴,通过研究生院重点化改革、引进科研补助金制度、创新研究生教育的组织机制、加强大学的基础研究等措施,以培养能够活跃在国际尖端研究领域的精英人才,打造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高端化”和“高度化”。
(二)从事前评价到事后评估、从内到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大学建立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准则、政府规定统一标准并组织实施的质量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文科省依据1989年新修订的《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仍掌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设置审批权,以及通过立法、财政途径对评估活动施加间接影响,具体的评估事务则下放给各大学和委托民间组织进行。1991年修改后的《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为提高大学教育研究水、完成大学的教育研究目的以及社会使命,必须努力对学校的教育研究活动等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检查、评估项目由学校自己设定”。这是首次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大学自我评估制度,为以后建立外部评估制度奠定了基础。
至1998年,大学审议会在《关于2l世纪的大学和今后的改革方向》报告中建议:“为了让社会更清楚的了解大学的活动状况,有必要专门设置评估机构,实施公开、透明的大学评估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
2000年4月设置大学评价和学位授予机构,第三方评估制度正式形成。2002年日本出台《构建大学质量保障新体系》,其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一套相应的大学质量外部评估制度。同年学校教育法修正案第69条和70条的相关条文规定了高等教育外部认证评价制度的基本内涵。此外,《独立行政法人通则》规定,国立大学还必须接受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开展的非认证评估。2005年6月13日,中央教育审议会在《新时代的大学院教育》就保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再次指出:“要建立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至此,日本采用从事前审批到事后评估、从内部自评到外部评估、先易后难的方式,运用十几年的时间,逐渐建立了由自我评估、认证评估、法人评估相结合的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标志着日本高等教育步人以多元化评估机制为基本方式的竞争时代。
(三)多元化评估体系代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多元利益诉求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高校、政府、学生、雇主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不同主体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取向和标准取舍必然不同。任何单一的评估制度都难以全面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复杂的问题。因此,建立多层分类的质量标准、满足不同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和质量保障的基点。日本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促使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从政府主导型的成功的转向民间评估组织主导型,最终形成了以多元化评估体系为基本机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这一体系代表和实现了日本社会在研究生教育上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利益格局(图3)。
(四)研究生质量建设和评估导向从学术取向转为社会需求取向
在日本研究生教育多元化评估体系中,大学自我评估制度建立最早。内部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我检查学校的教育研究活动,提高大学的教育研究质量。
这一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尊重大学自发性、自主性和自立性。日本学术界也一直认为,大学评估应该由熟知学校内情的教师进行,评估标准应重点放在学校教育和研究两大领域,而不应过分强调社会经济效益,表明了教育界人士要求以学校自我评估为主的强烈愿望。但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大学审议会的系列咨询报告开始强调引入外部评估制度的重要性。2002年日本出台《构建大学质量保障新体系》,重点强调日本大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由传统的“严进宽出”型转为“宽进严出”型,其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一套相应的大学质量外部评估制度,实现大学质量保障体系从“内部自评”向“外部评估”转换。2006年3月,文科省公布《研究生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从目前到2010年改革和振兴研究生教育的措施,《纲要》再次指出:“推进具有实效性的研究生评估管理工作。在各研究领域进行自我打分、评估的同时,开展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形式。并且通过调查、公布各研究生院的自我测评结果,鼓励各院积极开展评估工作。”
目前来说,日本高等教育的外部评估制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评估的“外适性”导向明显,不少的学界以及政界、产业界人士公开提出大学评估目的是为了适应外部社会需要。“近年教育评估更多的是以大学和社会关系的密切联系程度以及资金的严重匮乏为背景,对大学支出的正当性和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程度,即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大学评估虽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和研究质量,但是直接目的是提高大学的责任制,从效率的角度考察大学利用日益紧缺的经费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五)建立竞争性科研补助金制度,高利害性评估确保把提高质量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日本高等教育面临着办学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困扰。为此,I998年大学审议会在(21世纪的大学和今后的改革方针》咨询报告中提出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从积极开展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教育和研究,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发展的活跃于诸多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一观点出发,有必要支持、形成一批作为高水平教育和研究基地的研究生院。为此,应根据对各大学专攻领域(或研究科)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集中、重点分配研究费、设备费等资源。”日本政府首批确定以东京大学为首的10所国立大学实施研究生院重点化,到1998年增至l2所,这l2所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大约有70个研究科实行重点化改革,文部省在财政上积极支持这12所大学,期望通过重点投资策略和资源倾斜政策,使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流,在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有领先地位。为强化大学、研究生院的教育与研究功能,更好的推进日本一流大学建设,2001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引入竞争性科研补助金制度和实施“TOP30”方案。其基本设想是日本要在新世纪建设30所世界一流大学,而且这类大学无论其设置主体是国立、公立、私立中的哪一种类型,均须通过竞争和评估结果产生,并对人选的30所大学给予重点投资,计划在5年内使竞争资金翻一番,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后来TOP30计划改称(21世纪COE计划》,COE立项建设中一改过去由政府行政命令式的均摊或者指派的办法,改为以日本学术振兴会为中心、另由大学评价和学位授予机构等共四个机构组成的“2l世纪COE计划委员会”实施。该计划于2002年启动,此后在竞争性大学环境中有序开展,使研究生院重点化改革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推进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到2006年,仅东京大学通过竞争COE项目就建立了28个世界领先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21世纪COE计划”,将以所有学术领域为对象,力争创建世界一流水准的研究中心。
三、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评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评估体系历经十多年在21世纪初期基本形成。这打破了日本自战后50多年来长期保持的大学结构单一化以及在学术研究组织管理上的僵化模式所导致的“高等教育的非竞争性发展特质”,意味着日本研究生教育从此步人了以多元化评估机制为基本方式的竞争时代。但是,日本引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较晚,有些措施、机制还不完善,甚至出现了一些矛盾,仍需进一步改革、充实和完善。
(一)评估成本高、程序繁杂
日本高等教育管理属于政府——学术人员协调型管理模式。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之前,大学内部学术与事务系统分离,管理权限集中于学部教授会;法人化之后,学术与事务一体化,管理权限集中于以校长为中心的校级行政组织。法人化改革带给研究生培养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权力扩大意味着要对教育质量承担更大的责任。对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如果缺乏利益驱动,没有人自愿接受评估,尤其是被认为掌握高深学问的大学教授、教师更是如此。由于日本政府采用诸多杠杆,加之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这促使大学不得不应付名目繁多的各类评估,评估工作量巨大,程序复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经费日益紧缺的大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笔负担。而且,评估结果与预算分配直接结合,与大学的发展利害相关,大学对评估活动更是高度紧张,导致对评估结果不服的申诉不断增长。
(二)评估可能导致各大学之间差距增大的风险加大
研究生院重点化以及两个“COE计划”等重点建设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促进日本大学之间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大学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一些优秀大学获得国家资金等优惠政策的支持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性大学和研究实力较弱的大学在招生和研究经费方面都陷人了困境。特别是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实施后,大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近半数以上的大学都面临着生存危机。
(三)评估活动与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还缺乏有力证据
建立多元化、制度化教育评估体系是日本确保研究生质量的基本机制。但是,以改善教育研究活动为目的的教育评估活动,究竟能为学校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起多大作用,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证结论。外部评估可以达到认可机构设置、判断教育或研究水平以及实现机构的绩效,但在提高质量方面到底有多大效果,或者如何发现测定这种效果的方式或手段等,都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最重要的是评估能否真正提高大学的教育与研究水平很难判断。
(四)评估的学术取向与社会需求取向的关系还没有理顺
日本大学内部评估主要由学校内部人员自主进行,重点在于改善学校教育和研究活动,不强调社会经济效益;而外部评估制度主要由校外人员进行,最大焦点在获得更多的教育研究资金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教育投资环境,评估标准重在衡量社会效果。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在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对象、评估人员都各异,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在日本教育评估政策中涉及很少。尤其是没有具体谈到外部评估机制如何综合内部评估结果,使其反映在最终的评估结果中等问题。换言之,在研究生质量建设和评估导向上,日本教育界人士主张学术需求,强调内部评估;政界、产业界人士公开提出大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应以外部评估为主;那么,究竟以谁为主?以谁为辅?这个问题日本还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