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风险预测
喻娟娟 苏中文 2012-03-14
[论文摘要]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我国政府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而实施的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本文从政府、试点高校、免费师范生、农村中小学四方面出发,分析并预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风险预测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我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战略和促进教师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投身教育事业,均衡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各地区的教育资源。笔者认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是政府、试点高校、免费师范生、农村中小学等多角关系的展开过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慢慢延展、扩大开来。当然,任何一项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密切关注政策的实施状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动调整和风险规避,才能保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稳步开展和长效实施。
一、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和阻碍
我国政府长期致力于寻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路径,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一项教师教育领域关于师范生培养与分配制度的改革。该项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从而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国家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首先,政府需要以一定的资金投入来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这些资金投入一是主要用于执行政策中“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等具体优惠措施,二是主要用于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事实证明,这种由“政府埋单”的特殊倾斜政策对于农村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6所试点师范高校2007年的免费师范生招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十分可观,仅东北师范大学就招收了1528名免费师范生,其中农村生源达60%以上。这不仅保证了成绩合格的贫困青年能够上得起大学,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笔收益率很好的投资。如果免费师范生都能顺利地被输入基层教育系统中,无疑会有效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其次,政府还需对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免费教育除了在经济上有优惠措施之外,另一大吸引力在于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能够被直接安排从事教师或与教育相关的工作。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研究生找工作难的问题也愈发严重,免费教育无疑减轻了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压力,使他们可以专心扎根教育。同时,由于目前我国中西部许多基层中小学缺乏合格师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既能够有效解除师范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又可以缓解落后地区基层缺乏优秀师资的困难。再次,政府还需不断根据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及社会的反应对政策进行调节。在2007年的招生中,6所试点师范院校许多专业只招收免费师范生,阻断了部分高考毕业生就读这些专业的意愿。在2008年的招生中,政府调整了招生策略,报考这些试点师范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可以不受录取专业的限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专业。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对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免费教育是一种封闭型的教师教育的培养途径,部分免费师范生甚至是在未完全了解政策的情况下选择免费教育的,如果他们在毕业后因不愿意从事教学或与教学相关职业而采取违约行为,政府将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面对和处理相关问题。目前的政策规定是:如果免费师范生违约,他们将需要退还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及缴纳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还有权公布违约学生的不诚信记录。这些措施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违约行为,但是在当前契约意识不强、诚信观念淡漠的社会语境下,不少免费师范生都或多或少地抱有“先去上学,其他以后再考虑”的侥幸心理。因此,单一的经济惩罚和诚信机制约束还不足以控制违约行为。另外,为了保证免费教育的长期有效运行,吸引更多学子为基础教育服务,政府还需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如尽量保证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能够有编有岗。这无疑需要试点师范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达成良好的协作,合理为免费师范生安排就业岗位。
二、试点高校进行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困境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师范生定向培养模式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输入优秀的教师资源,从而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综合质量。试点师范院校作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承担者,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需要领会政府的教育战略目的,在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过程中严格把关以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与地方政府和基层中小学精诚协作,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更为重要的是,试点高校需要确立制定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真正把学生培养为能够适应基层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事实上,各试点高校已经初步探索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名师导航”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的“实习基地”,东北师范大学的“课程设计同课改相结合”等。可以说,各试点高校正在以加强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为提供免费师范生实践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等方式,不断进行培养方案的探索。
免费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为农村基础教育输入优秀的师资力量,这要求各试点高校在确立学生培养方案时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考量。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农村教师不仅需要同时承担多门课程,有的甚至还需承担行政职务。所以高校的学生培养不仅要丰富免费师范生的科学知识,而且要加强师范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性训练,重视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促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教学心态适应农村的教学环境。
当然,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只是试点高校落实政策的第一步,具体的效果还需要通过对免费师范生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观察才能实现。对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8.1%免费师范生认为自己“缺乏学习动力”,25.5%的认为“专业课程较为枯燥”,23.8%的认为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免费师范生表示,因为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有了基本保证,再加之毕业后一定时期内自己左右不了自己的工作去向,因此感觉在学习上缺乏压力。免费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最优秀的教师并使之并立志从事教师职业,但如果免费师范生缺乏自主学习动力,恐怕将很难达成这一目标。因此试点高校需要在教学力量、教学条件上下工夫,在对学生思想的培养上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认为,培养免费师范生的目的必须明确,即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免费师范生队伍中,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起来,相应的奖惩措施必须建立起来。这样,免费师范生的队伍才不会因此缺乏竞争性。 三、免费师范生在职业认同和未来发展上的困惑
免费教育为师范生,尤其是家庭较为贫困的师范生提供了经济和未来发展上的支持。根据调查,东北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中有6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将长期为基础教育服务。从这一点我们至少可以初步看出,免费教育能够刺激和鼓励更多的学子投身于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行列中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免费教育已经卓有成效?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14.6%和13.9%的免费师范生对服务期结束后的就业再分配问题和农村支教条件及待遇表示担忧,超过40%的师范生对“支教时不得考脱产研究生”这一政策限制表示“很不赞同”,这表明免费师范生十分重视自身的职业前景和未来发展状况。
在调查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时,大部分免费师范生认为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一般、薪金待遇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发展前景一般、精神生活一般、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而对农村教师的总体评价则更低,可以说免费师范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还缺乏应有的认同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不足将影响免费教育的进一步招生和政策的长效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不能仅靠经济或道德上的吸引和约束来维持,而必须通过树立教师职业的外在权威,加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改善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措施,增强免费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树立长期从教的决心。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当前大学生劳动力就业市场和教师培养日趋开放的大趋势下,必然有部分免费师范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或不愿意长期从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免费教育的实施力度和效果。考虑到个人的自由发展权利,在对这部分学生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的同时,政府和试点高校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免费师范生未来的发展,如放宽免费师范生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限制条件,建立起师范生服务期满后的再就业服务体制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仍将面临着一定的投资风险。
四、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局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大农村地区对于优秀师资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国家通过对师范院校给予相应的支持来强化其教师教育的特色,从而更多地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师资。那么免费师范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呢?根据对东北师大免费师范生选择免费教育原因的调查来看,22.1%的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26.6%的学生是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17.6%的学生是因为“提前批志愿录取”,其他还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录取”等各种原因,只有约20%的考生是因为对教师职业的热诚而选择免费教育。加之免费师范生整体上对农村教师的评价偏低,因而政策一旦进入实践阶段,实际效果可能和政策设计者的理想有所差异。
一方面,根据对东北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的调查显示,来自农村、城镇地区学生的比例分别为58.2%、41.8%,农村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来自城镇学生的比例。其中,表示自己“很有可能”长期从教的免费师范生占总体的60.2。但大部分的免费师范同时也表示,即使长期从教,也会尽可能选择在城镇中小学任教。这意味着将会有很大一部分免费师范生将按照规定在农村中小学支教两年后再回到城镇工作。而在仅两年的教学工作中,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或管理工作很可能无法充分展开,教学能力将难以得到发挥,无法提高所在农村学校乃至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可能使部分农村中小学沦为免费师范生的教学实验场地。
另一方面,对于长期留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生来说,农村学校总体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设施简陋,教育资源普遍较为缺乏,且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改善,这些都将成为免费师范生教学工作中的固有障碍。与此同时,现行的教育结构总体来说是一种刚性的科层管理体制,免费师范生在发挥自身教育能力和水平方面将受到制约,进而也会影响整个免费教育对农村教育的支持。
总之,国家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举措对于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具有示范性意义,对于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落实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教具有巨大的牵引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应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政策缺乏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缺乏相应配套机制的跟进,,政策作用的最大化将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为了规避政策风险、达到政策效益最大化,目前的关键是要时刻关注试点高校的政策实施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政策配套措施,并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长效实施,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加人教师队伍,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基础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