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吴地花 唐高华  2009-06-16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其就业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应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据此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应策略,促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顺利地实现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已经超过了本科在校生数,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大群体。虽然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喜人的局面,但从整体上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分析与对策探究显得日益重要。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多元化发展,使就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社会外部环境分析与毕业生内部条件分析已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就业职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资源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探讨出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SWOT概述

SWOT的内涵SWOT分析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目前被企业和研究者最为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S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SWOT体系介绍SWOT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因素、内部劣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与外部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进行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进行SWOT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SWOT分析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Strengths)

所谓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资源或能力上的长处。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包括比较优势、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来自于毕业生的内在资源,但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首先,较为实际的就业观念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比较优势。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更为实际,就业时很少挑三拣四,能理性就业,这使得他们的就业空间更为广阔,就业层次更为丰富。其次,踏实肯干的就业态度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由于高职院校重视生产第一线操作技能的培训,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超越”了本科生“纯理论化”的缺陷,具有重实践、会动手的特性,而且高职生的职业定位比本科生要明晰,在就业时不像本科生那样容易朝三暮四。这些特点更符合企业注重职员的踏实肯干精神和忠诚企业的意向,因此,企业择人趋向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态度和个性表现的契合,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具有比较优势。再次,薪酬要求相对较低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比较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用人成本,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院校毕业生对薪酬的要求相对较低,对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院校毕业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节省薪酬与培训成本,获得更好的用人效率,更符合企业从经济角度的考虑,也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薪酬期望与用人单位成本意识的趋同,使其在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先发优势一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按订单培养人才,有的学生刚进学校就被用人单位预订;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岗位职业能力储备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二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前移,对毕业生就业的准备工作做得早,使高职院校学生较早地做好了就业心理准备,高职院校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警觉期出现较早。这样,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心理准备上就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竞争优势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较强。他们在校时实践操作和实训的机会较多,因此,能较快地适应并融入新的就业环境中。其次,高职院校专业对口的特色也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竞争优势。一些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岗位针对性较强,一些高职院校还设有以企业“冠名”的班级,毕业生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自己的岗位领域中占有竞争优势。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劣势(Weaknesses)

所谓劣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在资源或能力上的限制或缺陷。①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而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劣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文凭弱势高职院校毕业生处于专科水平,在这个重视高学历的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无疑处于劣势。

人文素质弱势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普通高等教育考试的落榜生,文化素质较差。同时,高职院校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片面强调就业教育,将学生置于“会工作的工具”的境地,忽视人文教育,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整体人文素质较差。

个性心理弱势高职院校学生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潜意识中有自卑和压抑的情绪,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较大,容易导致对自身角色的不客观定位,在就业时处于迷茫、彷徨的心理状态,既想攀比,又怀有自卑情结;既想追求高薪企业,又缺乏足够的信心;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担心竞争失败,这些个性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就业。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Opportunities)

所谓机会,是指由于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利的时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部分的新工作将仍由小型企业提供”。②因此,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地方。

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强劲需求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当前最急需人才的前三位依次是:营销人员、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被调查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企业对一般技工的需求也较强烈,排第六位,占被调查企业需求的8.9%,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例占31.9%。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③这一切都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就业工作的重视2004年4月,教育部专门发布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教育部长周济在视频会议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三个“千方百计”:各地教育部门要千方百计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找到工作岗位;千方百计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千方百计做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工作。政府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将直接推动他们的就业。

用人观念转变使一些用人单位青睐高职院校毕业生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有了用人成本的意识,这种成本不但包括给员工的薪酬待遇,还包括培训员工所花费的成本。企业选拔人才从看“学历”到看“学力”的转变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威胁(Threats)

所谓威胁,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动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或限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以下几方面。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就业人数陡增。一是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此外还有研究生向下挤占大学毕业生位置;二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工人增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凸显;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了对城镇就业机会的竞争。三大就业人口高峰同时出现,而就业市场容量并没有增加,使得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堪重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用人单位的高学历追求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挑战近几年来,由于毕业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得招聘“行情看涨”,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这种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的用人观,无疑抬高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门槛。

偏颇的社会心理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带来的伤害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这种传统观念一直存在于国人的潜意识中。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学术教育才是正统教育,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属于“劳力者”的范畴,仕途暗淡。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一度成为时代的“失宠儿”。人们用思想观念筑成一座隐性的心理堡垒,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设置了一道心理障碍。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制定对策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种环境因素系统分析,加以组合,可以得出一系列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可供选择的对策。

SO对策:发挥优势,利用机会SO对策就是依靠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1)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订单式”培养的深度与广度。由于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学校为之培养“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因此,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2)树立理性就业观。要拥有阶段性就业的理念,即不要想通过一次就业就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应是分阶段从低级向高级理想岗位迈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要在日常工作中学会忍耐和积累,要在职场中获胜,必要的经验储备是必不可少的。(3)灵活务实地设置专业,强化竞争优势。从理论上讲,专业技能应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看家本领,而这种技能的获取主要来自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是否具有时代价值,是否能满足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毕业生就业影响很大,俄新社观察家奥莉加·索博列夫斯卡娅尖锐地提出:“如果全国紧缺高级技工,而与此同时高达60%的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高等教育的意义何在?”④面对时代的“日新月异”和就业形势的“风起云涌”,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灵活务实地设置专业,加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时效性与前瞻性。

ST对策:利用优势,避免威胁ST对策就是利用优势回避、转换、削弱甚至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1)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普通高校偏重理论教学,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发挥这种优势,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2)以过硬的职业技能弥补学历的不足,以能力对抗学历。“技术和技能是职校生的看家本领。”⑤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技能训练,以消除在学历上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威胁。(3)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以创业促进就业。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自主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⑥创业不分学历的高低,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抛开文凭弱势,利用自身技术技能的优势和吃苦耐劳的品性,独立创业或合伙创业。

WO对策:利用机会,弥补弱点WO对策就是利用外部机会弥补、改善内部条件的不足和基础的薄弱:(1)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而许多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心想进大公司、大企业,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调整就业心态,不放弃进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的机会。(2)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育,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个性修养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当今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非技能、非学识性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实际上包含了工作态度评价和工作能力评价两个方面,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⑦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要顺应当今企业文化的发展潮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养成诚实的品性、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这些职业技能之外的因素也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就业。(3)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竞争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学历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时无法改变,但可以利用一些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职业技能这一契机,进行多种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较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多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就多一份就业竞争的筹码,也就多一线就业成功的机会。

WT对策:克服劣势,化解威胁WT对策就是通过克服劣势减轻威胁,寻求突破,应对不利因素的影响:(1)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看重的几种因素是:工作能力、学历、专业、学校的知名度和地位。学校的知名度是隐性的就业筹码,能为毕业生“镀金”。(2)完善高职院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据调查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5年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求职成功的比例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通过“招聘会”求职的成功率则下降了5个百分点。⑧这表明网络在求职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应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探索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上联盟,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促进部门、行业、高职院校等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就业服务信息。(3)利用各种人脉关系,为自己的就业“搭桥铺路”。人脉关系包括血缘关系以及亲戚、伴侣、同学、朋友、同事、邻居等各种关系。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利用人脉关系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甚至直接找到工作岗位。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我所认识的全世界所有成功者最重要的特征是‘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有人说,21世纪的成功哲学是:20%专业能力+40%观念想法+40%人脉=100%成功。拥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就能使人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弥补内部劣势、减少外部威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SWOT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尚不能结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然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也是动态的,因此,必须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策略,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注释:

①(美)John A.pearce II,Richard B.Robinson,Jr.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控制(第8版)[M].王丹,高玉环,史剑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0.

②(美)Robert D.Lock.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M].钟谷兰,曾垂凯,时勘,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3.

③游钧.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37-239.

④杨金土.中国职教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⑤蒋建华,赵学敏.2005教育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69.

⑥彭振宇,马必学.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⑦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6.

⑧晓方.毕业生求职手段呈现多元化趋势[J].成才与就业,2006,(281-28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