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消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窦忠霞 孙红 2011-11-23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消极社会地位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职业消极和倦怠是困扰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主要心理情结,也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本文探究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消极成因及状况,寻求预防和克服职业消极的对策,对于促进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前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在迅速掀起的商品经济热浪冲击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言而喻,体育教师在这种热浪的冲击下,所出现的厌教、流动已经在预示着一种危机〔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体育的关键是体育教学质量,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导致体育教师工作厌倦、流失以及体育教师水准难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体育教师的职业困惑、自轻心理,它不但使体育教师对工作感到厌烦,还直接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致使体育教学质量下降。
2 成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下,高校体育工作面临着困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育经费贫乏化
由于我国体育基础差、底子薄,体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只占0.3%左右,全国人均只有0.4元左右,而且每年增长的速度不能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招生人数的增加,体育经费的缺乏更加严重,这势必影响高校体育的整体发展。
2.2 场地器材陈旧化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实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保障。由于体育经费不足、投入过少,造成了高校体育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与国家发布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差距很大。
2.3 教师待遇不等化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待遇比较低,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学科建设、职称评定、成就认可、工作量的计算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平等;职业地位未被重视,导致许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由于缺少培养经费,体育教师缺少进修机会,更谈不上出国留学,知识得不到更新和发展,必然造成观念的陈旧,能力的衰退,个人发展受阻。
2.4 教学工作滞后化
由于目前高校体育经费匮乏,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情况看,所制定的课程大纲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的,然而其基本内容却还是运动项目的排列组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2.5 科研工作表面化
从我国目前高校的体育科研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项的体育科研经费,整个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表现出以下特征:(1)体育教师普遍认为搞体育科研得不偿失,进行体育科研纯粹是因为晋升职称的需要;(2)大多数体育教师在科研中急功近利,不进行长期的科学探讨;(3)体育教师的科研缺乏跨学科的合作意识,研究不出高层次的科研成果。
3 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困惑的心理因素
3.1 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纵观我国体育教师现状,其职业社会地位令人担忧,收入微薄、福利差、工作劳累,使许多人视做体育教师为畏途,在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2〕。据调查,某学院体育系的学生喜欢体育教师职业的仅占22.7%。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与教师工作性质存在极大矛盾。
3.2 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之所以要工作,一是为了工作的结果,如工资、奖励等可以满足其物质需要;二是工作本身也会使其产生成就感、责任感、受人尊敬等心里感受,满足精神需要。如果这两方面都缺乏,就会成为职业价值自轻、自贬的条件。
3.2.1 缺乏进修发展的机会
由于学校体育经费的短缺和教育体制问题,体育教师普遍缺少进修的机会。而人才具有适时性,跟不上时代的人才必然会被淘汰。不能进修使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老化,能力衰退,教法陈旧,个人发展产生阻滞。
3.2.2 工作的低创造性
体育教师的工作应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但在现实中,体育教师的工作却缺乏创造性,教师的创造力受到了种种条件的约束〔3〕。而缺乏创造性的工作是乏味的,这样的工作无法促进体育教师的发展,无法发挥体育教师的才能,他们体验不到成功感,当然也激不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兴趣。
3.2.3 缺乏成就认可
体育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特征,形成了他们自尊心强、荣誉感强的心里特点,在工作中满足自尊需要的重要途径是成就认可,成就认可不仅能使其自尊获得满足,而且能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在教育系统内,由于管理观念、体制、方式的落后,人们一直忽视对体育教育的工作评价,体育课及体育教师被认为可有可无,缺乏应有的尊重。
3.2.4 工作环境艰苦
大多数学校缺乏标准的场地、器材。室内场地更是稀少,基本上所有的课都在室外进行,连女生的健美操、艺术体操也不例外。
3.3 个人心里因素
3.3.1 心理准备不足
具有成就感和责任感的体育教师会产生职业消极心理,其原因常常可能是自我期望过高而工作的心理准备不足。体育教师的工作繁杂艰辛,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体育教师在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于实现抱负,施展才能,由于其他因素干扰,常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
3.3.2 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个人价值也会发生改变。以前,体育教师自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但在当前的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更看重的是金钱、权力、实惠,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使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无名无利,而且是“三黑教师”(天黑起、摸黑归、皮肤黑),除了上课外,还要组织学生早操、课间操、各种各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正是由于劳动强度大,超负荷运转,使他们作出种种选择另某他就。 3.3.3 自身素质偏低
现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要更广,能力要更强,人格要更完善。他们不仅要知道如何传授体育知识、教授运动技能、组织训练和竞赛、抓好群体工作,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与现代化理想要求相对的现实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近一半以上达不到要求。同时,知识陈旧、技能生疏、能力不足、缺乏教育理论修养等问题也很普遍〔4〕。低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不仅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阻碍因素,也是导致体育教师对职业不满的原因。由于素质不足、质量偏低、工作中许多难题难以解决,他们面临一系列挫折,产生高焦虑状态,成为难以负荷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体育教育工作丧失兴趣,甚至以逃离体育教育工作来避免失败。
4 消除体育教师职业消极心理的对策
4.1 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
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 提高社会地位,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缩小和消除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收入差别, 即“同工同酬”。因此,同工同酬是缓解体育教师职业消极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体育教师大负荷量工作条件下,实施同工同酬制度可以使体育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得以平衡,以消解体育教师的倦怠心理,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师与其他职业和其他专业教师的竞争能力。〔5〕
4.2 给予教师更多的激励和机会
让体育教师有施展才能和创造的机会,要给予他们工作认可,尊重承认他们的成就。要让他们有发展、提高的机会,在进职、晋级、评先、住房、提干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增加进修培训的机会。针对评职称等涉及到体育教师切身利益和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实验性地实施一定的可行性、前沿性的改革措施。比如:针对体育教师由于文化基础薄弱、英语比较差,对评高级职称不敢或绝望的普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实行分数适当下浮;副教授可分为多种类型: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三种;带运动队教师如果拿到较好名次或教师考到一定级别裁判员,可与一定的科研要求条件互换等。
4.3 体育教师要破除偏见,勇于自新,提高素质
要改变人们对学校体育以及体育教师传统偏见,最有说服力的是需要体育教师用行动证实自身的价值。如果体育教师政治好、业务精、一专多能突出,能发挥出其他教师不具备的优势,如组织能力强、精力充沛、工作耐力持久等,那么体育教师的形象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得到根本的改变。
4.4 转变观念,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学校体育在保证完成教学、训练、科研的前提下,可以面向社会利用现有的体育技术、人才、知识、信息、场地设备,开展康复医疗技术辅导、体育知识咨询等有偿服务。使国家投资和自身投资相结合,努力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利用与开发,顺应社会流行的“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结合国务院刚刚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利用自身优势,从待遇上给体育教师一定改善。这样不仅能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而且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缓解体育资金紧张的矛盾。同时,也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被社会认可的价值性。
4.5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4.5.1 组织体育知识讲座
讲座题目可配合体育教学任务、国内外体育比赛、体育形势、体育项目介绍。
4.5.2 进行体育知识竞赛
此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等特点。教师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5 结语
消除体育教师职业消极心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光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等。只有方方面面的条件具备,体育教师这个职业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1〕金新玉.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调查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5,(2).
〔2〕张洁.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黄俊伟.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对策〔 J 〕. 四川体育科学, 1999 (04) .
〔4〕华彬.大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5).
〔5〕郑本华.论如何提高我国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