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语言磨蚀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邹晓燕  2012-08-22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应以语言磨蚀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课程与教学论理论与原则,结合我国高职生英语学习实际,从提高高职生理论素养,创新教学内容,采用行为练习,用好多媒体课件,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持续发展动机等方面,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语言磨蚀;英语;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英语专业的学生除外),文化基础、理论基础欠扎实,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尚未养成,与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如何在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选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高职生的英语习得水平,减少英语习得的遗忘,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并以此为契机,提高高职生的理论素养,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校英语教师值得探索和尝试的前沿领域。笔者所在高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高职高专的学生,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认识,以语言磨蚀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为指导,反思、研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的优化方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语言磨蚀理论、教学策略理论概述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既要有硬件的投入,如校舍、图书、语音室等的建设,又要有软件的引入,主要是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以及理论工具的引入与应用。语言磨蚀理论、教学策略理论就是本文要引入的促进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理论工具。 (一)语言磨蚀理论概述 所谓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 研究表明,语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母语环境中母语的磨蚀,如老年人语言越来越贫乏甚至失语。这一般属于病理性的变化。第二类: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环境中,母语的磨蚀,如《围城》中的一个“海归”就喜欢把“给我递一张纸”,说成“给我递a piece of paper”。笔者在工作场景也了解到,一些高校教师到英美进修之后,喜欢用英语来描述事物。第三类:在母语环境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磨蚀;第四类: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环境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磨蚀,如在中文环境中,学了一些英语的中国工人,去美国华人社区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英语磨蚀。最受语言学家、教师关注的是第三种类型,即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结束后,由于较长时间没有使用该语言,而导致的外语磨蚀现象。在中国,大多数人在课堂中学习英语,在汉语环境中很容易产生磨蚀。 众多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人是由于大脑损伤而导致的失语症,或语言退化、贫乏导致的“病理型”语言磨蚀,更多人的语言技能丢失是由于缺少使用这种语言的适当的语言环境。如今,语言磨蚀研究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许多语言学家经过实证研究,并结合脑科学、认知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语言磨蚀现象和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语言磨蚀理论和解释框架,主要流派和观点有: 1.语言干扰理论。语言干扰是指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二语磨蚀领域,干扰理论认为,遗忘实际源于母语与外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其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语言争夺认知资源,其中一种语言或语言结构明显处于优势且使用频率高,从而造成另一种语言磨蚀。 2.语言提取失败理论。这一理论源于心理学的记忆遗忘理论,即遗忘的信息不是真的消失了,只是当事人不能及时地回忆起来,已获得的信息还是储存于大脑之中。在没有正确的提示时,语言运用者可能由于索取不到信息而产生遗忘。语言提取失败的另一重要假说是Ne1son等学者提出的“保留范式假说”:即使无法回想起学过的内容,知识的残余仍然停留在大脑中,一旦再次学习,就会被重新恢复。Ne1son认为,学习旧的知识快于学习新的知识。这与《论语》“学而时之习”的古训不谋而合。 3.倒置假说。有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的最后部分是最容易保留的,也就是说不易出现耗损,“后学后忘”,这个理论就是倒置假说。 4.“阈假设”。这是Cummins在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其熟练程度必须达到某一最低阈限,才能听懂该语言讲授的功课。 5.回归假说。回归假设是外语磨蚀研究中用来描述语蚀过程的最为普及的理论。倪传斌教授将这一特性归纳为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之一。磨蚀过程的回归性主要表现为:当外语能力出现磨蚀时,语言成分的磨蚀顺序与其掌握的顺序相反。具体表现为:一是基于历时顺序:最先掌握的,最后磨蚀:二是基于训练强化程度:在教学中强化训练多的,掌握得也最扎实,因而最后磨蚀。 6.“七因素”理论。有研究者将外语能力磨蚀的因素分成七类: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 语蚀理论的上述流派及观点,经过详细分析和要点提炼,可以归纳出其主要观点:一是母语的使用频率高,造成二语的磨蚀;二是记忆遗忘所致(符合心理学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三是习得方式。有意义的学习可以得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二)教学策略理论概述 策略,原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一般意义上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上世纪90年代,教学策略理论开始引入我国。 到目前,学界关于教学策略的定义多达几十种。根据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各种方法和合理组织各种材料,确定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程序等内容。这个定义应该说就是对“教学策略”的权威解释。在教育学上,“策略”一直是与“方法”、“步骤”同义。教育学理论,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策略可以分为理论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理论依据来划分)、因素性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策略制订时要考虑的因素来划分)。 理论性教学策略又可以划分为认知发展策略(源于皮亚杰的理论)、概念形成策略(源于布鲁纳的发现理论)、先行组织策略(源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行为练习策略、随机管理策略、自我管理策略等;因素性教学策略又可分为内容型教学策略(以学习内容为重心)、方法型教学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重心)、形式型教学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重心)、综合型教学策略(内容、方法、形式的综合)。 三、语蚀理论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的优化选择 依据语言磨蚀理论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并结合教学实验和经验,笔者认为,高职英语的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优化。 (一)理论武装策略 高职的英语教师应该清晰明确地告诉学生:语蚀理论揭示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学习与遗忘是有曲线的。这是得到心理学证明的一个规律。过目不忘只属于极少数天才。绝大多数同学的英语学习都要服从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便开始了,它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遗忘曲线提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之后,便成为短时记忆,但是如何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长时记忆,从而在大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遗忘曲线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 因此,作为高职生不必因为英语学习之后会遗忘,或遗忘很快,便抱怨英语难学、甚至怀疑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更不要因为读的是高职院校便自艾自怨,而应该通过勤奋努力与刻苦用功,加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以达到成功的顶点。比如,记忆词汇时,可以采用串式记忆法,从human这个熟词记起,由human(人)→humanity(人类,人性)humane(人道的,仁慈的)→humanitarian(人道主义者)humanitarianism(人道主义)。 向学生介绍心理学“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规律以及记忆方法,可以提高高职生的理论素养,完善高职生的学习方法,不但在英语学习中养成符合规律的习惯,而且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能做到“学而时习之”,而这将使他们受用终身。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