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英语阅读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王丽 2012-07-16
一、前言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要加强语言基本知识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由于进行对外交流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惑和不解,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文化图式的角度出发,在高职阅读中强调注重丰富内在的文化图式,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图式
20世纪30年代,英国认知心理学家Sir Frederic Bartlett提出了图式的概念。他认为图式是“以往的事件或经验的功能性编组,这种编组总能在任何有机的相适应的交际应答中起作用”。也就是说,在语言交际中,如果我们大脑中的“功能性编组”被激活了的话,交际就能顺利进行。
由于各自的研究目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图式理论,并对其分类。但无论是怎样的定义和分类,他们都认为,图式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其中,George Yule认为:“文化图式是某一特定文化中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先验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内容,可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如果读者缺少这种知识结构,在理解中就会遇到困难。在文化图式中,我们可以说图式是容器,文化是容器中的内容,两者关系密切。
三、 英语阅读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第一,图式相同。乔姆斯基认为,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这种语言的普遍性是学习一切人类语言的天生能力,是一切语言的蓝图,是一切语言都具备的普遍特征。人类所共有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使得不同民族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及思维形式,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时会有着相同的文化认知基础,即交际双方拥有相同的文化图式。文化图式的重合能促进交流双方感知对方的思维形式、情感反应及认知方式等,使不同民族之间得以相互沟通,有助于顺利地跨文化交际。例如:狐狸生性狡猾,在英汉两种文化下都用于形容人狡猾、奸诈,有as sly as a fox(狡猾如狐)。又如,蜜蜂在两种文化下都含有勤劳、勤恳、默默无闻的文化内涵,英语中有as busy as a bee;绵羊的温驯,英语说as gentle as a sheep;天鹅的优雅,英语说as grace as a swan;兔子的迅捷,英语说as rapid as a hare。
另外,许多植物名称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相同。比如人们常用花来比喻貌美如花的女子,汉语中有“人面桃花相映红”,英语中有“She is a real peach”。在汉语中,玫瑰代表甜蜜的爱情,在英语里也有这样的诗句:“Your lip is like a red,red rose.”因此,就文化图式重合现象而言,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可根据相关信息,在头脑中激活已有的图式,进而同化重合部分,并将其整合到自身的图式结构中,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第二,图式不同。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在认知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生活地域、自然环境、信仰、生活方式、习惯等使得人们对于自身情感、思想、行为的表达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文化图式的具体形成过程中,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形成了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图式认知结构。因此,即便是同一事物,其在不同民族中所激发出来的文化图式也可能会大相径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图式的差异导致交际者按自身的认知习惯来理解话语,造成了言语表达和理解的信息不等值现象。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虽然交际一方的大脑中也有交际中所提及的目的语文化图式,但其本族语文化图式和目的语文化图式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的情形下,往往无法准确地解析对方的信息,从而出现交际障碍。同时,人们倾向于按照本族语文化图式来理解对方和表达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这必然会影响交际的进行。
第三,图式缺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式认知网络结构中,由于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因素,使得交际一方不具备另一方语言中所包含的某种文化信息的图式,即出现了文化图式缺省,这经常会导致理解中断,使人们无法建立起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无法获得相同的情感体验,导致在认知推理过程中无法找到相关文化图式并使之激活,因而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失败,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失败,从而影响交际。
四、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对比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认知图式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利用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了有意的尝试,希望通过后期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积极发挥图式和文化图式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Bartlett F C.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Yule G.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6:87。
[3]刘润清 等 语言学入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谢建平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 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