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探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刘桂云  2012-11-06

【摘要】通过大量阅读难度适当的各类英语材料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增强语感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得到增强,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素养

众所周知,要运用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掌握一定的语言专业素质和对这种语言所附着的文化是必须的,因此,英语教学就必然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在学习动机和教师教学水平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影响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而增加词汇量的有效办法是阅读。通过拓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大量阅读难度适当的各类英语材料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增强语感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得到增强,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得到提高。现阶段,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已有比较长的时间,开展得也比较广泛,多数立足于在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范围内研究阅读的教学方法、阅读课型的探索、阅读的准确性及阅读的速度等,但是把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研究如何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去提高语言的综合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不多,因此,本文就主要分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拓展英语阅读教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以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和写的全面发展;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侧重内容,兼顾基础知识;;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展求异思维;探讨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互联网、电子词典、报刊杂志等。根据有关阅读理论,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把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掘文章的文化内涵, 体现语言教学的人文背景,让学生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英语课中积极开展开放性教学,在课堂上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设计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以英语为交流媒体,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展开讨论,让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在课后重视组织阅读拓展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演讲会、文化娱乐活动、游览名胜等活动,选择贴近情境的文章材料让学生阅读、讲解,增强阅读乐趣。还可以明确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2篇英语名著或课外读物,并写出故事的情节和读后感,使他们在故事情境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

《英语课程标准》定义了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确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一起归并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可见,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现行英语教材文化教学内容缺失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所涵盖的文化教学内容较少,以教材七年级下册所属的12个教学单元为例,内容涉及文化教学的单元廖廖无几,只有第八单元教学内容涉及一点东西方饮食文化,大多数单元谈论的都是浅显的如问路、询问天气等基本的日常交际话题。显而易见,如果要进行文化教学,这种听说阅读下的语料环境给教师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很大。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过程,教师组织的文化教学才可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吸收,进而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与比较才可能逐步实现。因此,课外寻找阅读材料辅助课堂文化教学成为英语教师的重要需求。精选课外读物辅助英语文化教学为补充课堂文化教学,笔者尝试选用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企鹅英语简易读物》精选,作为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辅助材料,这套教材近年来已被北京及全国众多省份的初中英语课堂广泛采用,它所涉及的简易文学作品由经典名著简写本和部分当代原创作品组成,内容涉及西方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容。教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兼顾故事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为一体。这些阅读材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其能够接触到鲜活、真实、生动的语言知识,而且它丰富的人文知识将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阅读与演讲在集体阅读的过程中,组内学生互相帮助,克服生词障碍,力求整体理解段落篇章的含义。

在演讲的过程中,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将书本上的地理历史知识与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图片重新整合,加以梳理归纳,播放幻灯片的同时进行演讲。《亚马逊雨林》是扩充初中学生地理历史知识的典范。在小组集体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经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形式完成基本阅读后,又在小组分工的基础上分别以亚马逊河的地理位置、雨林气候、动植物分布、印第安人为主题进行演讲。“The weather in the Amazonrai n f orest doesn’t change much.It st ays hot allt hrough t he year,It of t en rai ns.”(亚马逊雨林气候变化不大,终年炎热,经常下雨。)这类反映地理气候的句子与段落在书中比比皆是。学生们选择相关的图片与英语关键词组成幻灯片,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英语演讲,英语日常用语连同亚马逊的地理知识渗透到学生原有的人文知识结构中,补充并发展着他们对热带雨林的认识。学完《亚马逊雨林》这本书后,学生们感受到了这个“地球之肺”对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学生对世界雨林的关注与担忧,正是他们语言习得之后的人文感受。上述以相关图片、英语关键词为幻灯片内容的英语讲解,使学生在练习英语口语表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有关世界的地理历史知识方面的文化熏陶,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感受西方的风土人情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读后感交流活动,教师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中细节和情景描写,帮助学生感悟文字所传达的西方生活气息与风土人情。

在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中,笔者引导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捕捉与体验西方人民的日常生活气息。如学完《海蒂》、《汤姆?索娅历险记中》、《奥黛丽?赫本》等书之后,笔者提出问题:“教堂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翻翻书,你会在书中的很多描写中发现它的影子。”在老师的安排引导下,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书目中分别寻找关于“教堂”的描写。

如有的学生在《海蒂》第一章中找到当海蒂的姨妈匆忙进村子找海蒂的爷爷时,一个村妇在路口评论他的爷爷时说:“What!The old bad man?He never speaks toanybody,and he never goes t o t he church,What wi llhe do t o t he chi ld?You can’t leave her wi t h hi m!”(什么!那个坏蛋?他从不与人沟通交流,也从不去教堂,他对孩子能做什么?你可不能把孩子留给他!)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与分析得出结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去教堂祷告是不务正业的流浪汉的所为,是不为大家认同的社会道德行为;有的同学在《奥黛丽?赫本》一书发现这样的描写:美丽善良博爱的世界影星奥黛丽?赫本去世后被安葬在她家附近的教堂外。在罗列和讨论具体事实情节后,学生们得出结论:教堂已“完全融入”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教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文本的再次阅读与讨论,笔者帮助学生不断感受和体会教堂在西方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通过课堂交流活动,学生们再次感受到了西方社会鲜活的生活情景,对西方社会的真实历史面目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3.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和难点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关键和难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3.1处理好课本教学内容和拓展阅读教学内容的关系

课本内容的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拓展阅读教学的基础。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增长了知识结构,激活和重构了学生已有的图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减少了对课本内容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这样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拓展阅读空间。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

3.2处理好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与阅读内容教学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所传递内容的学习。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传授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侧重于内容,兼顾知识点。它们之间的比例应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一般是在课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比例比拓展阅读内容的比例要重些。

3.3处理好阅读教学中读和听、说、写的关系

阅读教学不应只是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如何正确理解文章,也要通过读来培养写的能力和听、说的能力。读的本身可以增加词汇量和增强语感,而且文章的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阅读任务在阅读过程中按不同文章的体裁写出其主要的内容,读后写出读后感,这对写有很大帮助。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展开讨论,创设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环境,使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又得到了培养,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学生的听、说和写的能力相应提高。

3.4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

英语教学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就必须理解语言的深层基础——文化,要弄清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其社会制度、文化差异、人的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我们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挖掘优秀人物形象的价值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优秀人物所拥有的价值观,从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奠定基础。

英语教材中不乏一些佳作反映了具有勇敢、勤奋、博爱、顽强、无私、善良的优秀人物形象,对于这些人物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生活方式上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但在价值观方面,东西方的判断标准是相似的。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品读英语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着、比较着东西方的价值观。如对奥黛丽?赫本这个人物形象的讨论,有的学生说:“世界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晚年把更多的时光给予了非洲穷困的孩子,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年,她仍拖着重病的身躯去看望远在非洲的受苦儿童,这与她童年的战乱与饥饿经历不无关系。她这种无私帮助别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学生说:“赫本在她拍的最后一部电影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Do things for others.短短四个词,告诉了赫本做事的原则与标准———为他人谋福。”我在最后总结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是赫本的无私奉献品质让她在影视界中受到独有的尊重与敬仰。在教师讲解、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得出:高尚的人格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伟大的人格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重大的指引作用。通过人物专题讨论,感受优秀人物的道德品质及其人格魅力,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并非一日之功,经过两年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英语简易读物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切实可行的办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简易读物反映的优秀西方文化很多,把这些人文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中,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为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笔者从两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读物故事内容比较感兴趣,但对于较复杂的语言缺乏探究意识,只是粗线条地朗读和识别生词,缺少理性的语言分析和细致地理解品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故事中的好词佳句,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今后,在课堂上如何将文化意识的积累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是笔者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