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战略


浅谈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战略———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经验

三、实施服务主导战略。 服务主导是两江新区在长江上游地区发挥战略引擎功能的内在要求,是引领和带动重庆城市职能体系立体分工和所在区域产业纵向分工的内在要求,是两江新区实现工业化进入后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服务主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一般来说体现为服务业逐步取代二产业成为主导主业,二是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在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 从区域战略地位和职能分工来看,两江新区对于重庆(主城)、浦东新区对于上海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两个新区所在的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是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两个新区都拥有所在城市战略门户资源,浦东新区有上海最大的洋山港口群、浦东国际机场,两江新区拥有全市最大的江北机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寸滩、果园港口群、全市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等;两个新区是所在区域国家战略性载体资源汇集地,浦东新区有保税区、国家级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两江新区有保税物流港区、高新区与经开区打造十年的北部新区及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两个新区都承担了所在城市重要的区域性服务功能,如浦东新区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会展中心、创新中心、总部中心等,两江

2011-12-13

试析重庆市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重庆市渝北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应抢抓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和两江新区成立的机遇,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利用渝北区已有的优势条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及全球环境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将低碳经济作为社会经济新模式、新途径,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一、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及潜力相对重庆市其他区县,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与基础比较好。(一)地域及产业政策优势在两江新区规划范围中,渝北区地域面积占比超过70%,集众多区域优势于一身。按照规划,渝北的龙兴、石船、木耳、古路,将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打的一座新城,成为重庆市首个国家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最主要的战场。正如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指出的,建设低碳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拥有大量创新型的先进制造业。作为重庆市首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试点区的渝北区有着独特的优势。(二)低碳经济工作已有初步成

2011-12-13

浅谈重庆市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浅议及政策建议

重庆市渝北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应抢抓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和两江新区成立的机遇,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利用渝北区已有的优势条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及全球环境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将低碳经济作为社会经济新模式、新途径,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一、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及潜力相对重庆市其他区县,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与基础比较好。(一)地域及产业政策优势在两江新区规划范围中,渝北区地域面积占比超过70%,集众多区域优势于一身。按照规划,渝北的龙兴、石船、木耳、古路,将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打的一座新城,成为重庆市首个国家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最主要的战场。正如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指出的,建设低碳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拥有大量创新型的先进制造业。作为重庆市首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试点区的渝北区有着独特的优势。(二)低碳经济工作已有初步成

2011-10-31

关于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战略———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经验

摘要:要实现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应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经验,注重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两江新区须实施产业空间载体带动战略,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载体,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型产业发展载体空间,培育增长极的核心功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设立西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服务平台,走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实施服务主导战略,创新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实施投融资战略,组建西部开发银行,打造基础性投融资平台,加快金融创新,增强投融资能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实施宜居战略,注重人居环境,倡导健康、和谐居住。关键词:两江新区;产业空间载体;服务主导战略;投融资战略;区域联动;宜居战略。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家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区,是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载体,是引领长江上游地区和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引擎。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开发开放,两江新区比浦东新区晚19年,比滨海新区晚5年,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相比,无论是建成区面积、经济

2011-05-16

重庆区县经济发展战略之中药材产业化

摘要: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沿海大中小型企业均纷纷停产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 重庆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历史空前的阻碍,为了解决城市及企业面对金融危机所遭遇的风险,我们应合理利用重庆自身的丰富资源作为优势,扬长避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本文探讨发展中药材的经济战略,如何促进加快重庆市县区的科学发展观。一、当今中药材已得到广泛运用中药材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是中医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物质。发展中药材,正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有效措施。很多中药材,既是治病之药,又是花叶皆美、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如牡丹(其根皮即丹皮入药)、芍药(其根即白芍入药)等,故发展中药材,对重庆的新兴花卉产业的发展,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药材现已经广泛用于保健食品、饮料、调味剂、香料、化装用品、植物性农药、畜禽用药及工业糊料、涂料等。如白芨,据近代研究表明,除具原有的收敛,止血,生肌等功效外,对血细胞凝结效果很好。白芨胶粘部份,可制成白芨代血浆,还可作乳化剂、悬浮剂。白芨胶粉可代替进口西黄耆胶粉与阿拉伯胶粉。又如何首乌亦早已用于美容乌发等;当今全球“回归大自

2011-02-16

构建重庆现代区域物流中心的战略思考

一、重庆市物流业发展概述(一)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1、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指标由运输费用指标、库存费用指标和管理费用指标三部分组成。重庆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重庆是制造业城市,这种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已经威胁到了重庆的外贸出口和招商引资,影响到了重庆市的产业提升,无法有效带动重庆市整体竞争力的提高。2、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在西部地区,同时具有五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的特大城市,唯有重庆一家。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已经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立体交通网络,奠定了能够良好地开展物流服务的基础。3、物流信息化现状重庆正在建设“数字重庆”工程,使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相结合,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建设并完善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促进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为目的,通过信息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4、物流需求现状至2009年末,在重庆市常住的人口达到30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5.2%,随着持续增加

2010-04-26

浅析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并结合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对其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轨道交通 交通发展战略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首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对城市交通未来发展趋势的总体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宏观地把握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大局。重庆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通信枢纽和贸易口岸,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然而,重庆城市交通在系统建设、模式选择、建设标准和供需管理等方面与一些先进城市仍然存在差距,所以重庆城市交通发展需要立足于城市功能、布局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建立以轨道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模式 交通模式反映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交通模式是在用地布局、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交通方式结构,即各种交通方式承担出行量的比例分配。 以日本东京为例。东京是世界上著名的交通繁忙城市,城轨系统和铁路系统是公共交通的主导方式。从东京市区范围出行的交通结构来看,东京市区公共交通比重最高,而小汽车比重最低。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东京的公共交通比重高于重庆,尤其是轨道交通比重相

2009-02-20

重庆城市化战略研究

一、重庆的城市化现状(一)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市化水平低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重庆现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近3/4的区县属于农业区县。199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059.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614.03万人,而重庆主城六个区的非农业人口就有222.79万人,是全国有名的特大城市。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入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化开始了轻工业优先发展的“补课”,城市建设明确了补历史“欠帐”的任务,城市化的抑制因素出现松动。1978年以来,重庆的非农业人口呈持续增加态势,但增长速度较慢,以1985-1991年的最慢。1978年至今,重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率)增长十分缓慢,1998年也只达到20.1%,年均增长0.38%,而全国为30.4%,同期年均增长0.6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

200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