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文


关于巧借“器乐”,提升心理素质水平

摘要: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利用课堂器乐(电子琴)教学的优势,巧借器乐,在提升学生激发兴趣、锤炼意志、培养能力、体验成功、学会合作、认识自我等心理素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器乐教学心理素质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自2005年起在音乐课堂引进电子琴实施课堂器乐教学,对器乐教学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心理素质简述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心理素质简述人的素质大致划分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心理素质1是素质的核心、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素质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表1)。 <

2012-08-15

关于也谈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课堂器乐教学已被正式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小学阶段音乐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关键词:器乐教学情感价值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经逐渐被推广普及。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小学阶段对器乐的教学,而且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在我国,已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小学阶段音乐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前进与发展。一、器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现阶段,小学音乐课上教学所使用的器乐就是竖笛和电子琴。首先,从意义上来说,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吹奏的时候,双手必须

2012-07-10

关于对课堂器乐教学中学生良好演奏习惯培养的新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对"领域二""表现"中的"演奏"提出:"7--9年级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我认为这种提法本身没错,但我觉得等到学生"7--9年级"才提出如此重要的要求有些欠妥。每一位有从事课堂器乐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不会无视学生"良好演奏习惯的培养",因为大家都深深地知道:"良好习惯的培养"在课堂器乐教学中极其重要,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课堂器乐教学的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乐器演奏能力的提高,甚至决定着课堂器乐教学的成败。因此,"良好演奏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培养,从课堂器乐教学的第一节课开始,甚至可以前移至学前教育阶段的课堂器乐学习,而决不能等到7--9年级才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习惯。不良演奏习惯的危害(一)、不良演奏习惯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 )无论拿到什么样的乐器,"好奇"作为一种"本能"驱使其"积极探索",教室里要么乱作一团,使得教学秩序难以维持,课堂教学难以进行;要么时好时坏,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予以"组织教学";即使教学过程正常进行,"走火

2012-07-08

关于器乐进课堂的奥妙

[摘要]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特点,我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器乐进课堂分别开设了口风琴、口琴和竖笛。音乐课上,小小乐器无形中发挥了神奇的奥妙![关键词] 器乐奥妙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新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特点,我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器乐进课堂分别开设了口风琴、口琴和竖笛。音乐课上,小小乐器无形中发挥了神奇的奥妙!一、 器乐(口风琴)进课堂能激发学习兴趣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夸美纽斯主张“课堂应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趣味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乐学。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思想集中时间短,模仿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开

2012-05-12

怎样从高等教育改革“给力”看器乐教育改革现状

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 器乐教育 教学理念 现代化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教育素质化、教学方式立体化、教学方法互动化、人才需求复合化、人才培养全面化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各大高校的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为适应新的形势,高等器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行调整和改革。一直以来,高等教育就从未停止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但过去较为注重专业化教育,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知识面过窄、功利性过重、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这与科技高速发展、专业知识快速更新和职业寿命越来越短的现代社会已经极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也反映在高等艺术教育器乐教学的课程体系上。传统的器乐教学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相关理论综合能力培养薄弱,与其他相关科目缺乏联系。下面本人先谈谈器乐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先进教学理念的“给力”和教学方法的“无力”。在高等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艺术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学也发生了众多变化。大多数音乐院校的教学

2012-02-06

浅议器乐教学

【摘 要】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有意识的反应。大家都知道,人的社会性行为是在后天习得,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教育、学习等发展起来的。学校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等其它方面的培养上,也担负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奋斗了7年,看着昔日刚进学校满脸稚气的学生如今已变成高大活泼的青少年,心里真是有许多感慨。在短暂的7年里,我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也由一名常常哭鼻子的“孩子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我的收获,我的感悟,太多太多。音乐,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同学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还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曾经我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大哭一场,觉得这些学生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终于决定下工夫,不放过每个学生,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也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一片期望

2011-06-23

“器乐学具”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有人说音乐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金锁匙之一,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开启智力之门。关键词:音乐教学;激发兴趣;教学效果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许多人认为音乐是快乐的代名词,音乐教师是传递快乐的使者。要做真正的快乐使者,就必须不断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音乐器乐之一的竖笛作为学具进入课堂,改变以往课堂的刻板、单一。学生手头上有支笛,就好像手上有盒五颜六色的水彩笔,它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定能把张白纸描绘得五彩缤纷。如:小学高年级的听音记谱练习。首先,教师弹琴,学生拍节奏,把乐句的节奏记下来,然后用竖笛摹奏教师所弹的乐句,最后教师再弹乐句的时候,学生就能把音高准确地记在节奏谱上。这类练习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头脑中有节奏、音高的概念,使这类练习的难点(音高),通过学生用竖笛摹奏得以解决。这比填鸭式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学习音乐的兴趣。二、使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更直观化、形象化

2010-11-24

试论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与悲剧性

论文关键词: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特征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分析和论述,阐述柴科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探讨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Elyich Chaikovsky 1840-1893 ) ,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第一次把俄罗斯音乐送上欧洲乐坛,使俄罗斯音乐成为世界的艺术。19世纪俄国乐坛的世界地位因这位“悲伦”音乐家的声名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通过他的音乐使世界认识了解了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民族色彩和浑厚的活力。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以民族音乐所特有的个性,塑造了鲜明深刻而动人的旋律形象,充满着沁人肺腑的抒情,具有无与伦比感染力的伟大音乐家的精神上却始终摆脱不了痛苦的折磨,他本人时常被心情抑郁,悲观绝望的情绪所困扰,始终处于无所适从的矛盾和仿徨之中,许多人认为正是他性格当中悲观、神经质的因素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并塑造了他的悲枪音乐。1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民族性1. 1采用俄罗斯民歌音乐体裁柴科

2010-10-28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器乐教学

摘 要:器乐多媒体艺术教学,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演奏器乐的兴趣及演奏技巧,注重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器乐演奏技巧;器乐多媒体艺术教学效果;器乐艺术授课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艺术教学,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演奏器乐作品时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及音乐作品的要求,展开想象,提高对演奏乐器的兴趣。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器乐教学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它即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具有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一、激发学生学习演奏器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乐器产生浓厚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器乐演奏技术上能以互动的方式,将器乐演奏技巧及结合器乐作品所表现的图像、动画、文字、声音等综合形式直接展示给学生,营造出完美的艺术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演奏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

2010-08-11

论民族器乐合奏课对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作用

内容摘要: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习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认识,加强他们的民族音乐修养,培养其民族音乐演奏才能,从而铸造学生优良的民族音乐表演品格。关 键 词:民族器乐 合奏课 能力 培养 随着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普通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学习民族器乐的,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现象。学生通过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对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认识、音乐修养、民族器乐表现技巧、民族器乐演奏技能、民族器乐表演品格等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也是他们今后面向社会、走向岗位的需要,是锻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基础。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各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千差万别,也形成了民族音乐的体载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音调素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要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

2009-01-07

试论器乐表演教学的新途径

内容摘要: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术,充实美学和音乐历史知识,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在加深理解作曲家的情绪和内心世界的基础上,用他们的最高表演水平,表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演奏技巧达到“先会后巧”,最终达到“知其神韵”的境界。关键词:器乐 教学 表演 手段当前,如何能快速提高器乐学生的演奏技巧及表演能力,是器乐表演教学中的焦点问题。一个缺乏表情的演奏,不会产生感染力,更不会给人美的感受。因此,我们的器乐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表情训练开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器乐表演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当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一、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器乐学生应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尊重那些在音乐作品中所固有的客观因素和不变的部分。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正确’表演,常常忘记了表演应因他们所教的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和形象性而决定。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解释艺术的本质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墨守陈规地追求所谓的“正确”表演很容易走向教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自己对某些艺术问题的

2009-01-08

器乐教学―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

摘 要:器乐教学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器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素质。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教育普遍较低,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地方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

2009-04-15

高师器乐教学之我见

摘 要:器乐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应该采用更加适合高师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键词:高师;器乐教学;教学方式 在社会飞速发展和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当前,高师的音乐教育呈现出了空前的发展态势:许多大学先后建立起了音乐院系,报考的学生也逐年剧增。而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也由以往的单一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模式转变为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器乐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它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其教学特点不同于一般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首先学生必须在具有正确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练习和演奏来逐步掌握正确的演奏技能,同时以其他音乐素养知识来丰富自己对所演奏音乐作品的感想、体会,并将之以实践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所谓多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应该具备扎实而广泛的音乐知识,全面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在目前的高师器乐教育中,仍然存在片面追求“专业”性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单纯的演奏技术的练习,一味要求乐曲的难度和演奏技巧,不

2009-07-20

论器乐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其中,内心听觉对器乐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学会聆听、学会记忆、学会想象、学会实践等途径探讨了器乐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关 键 词:内心听觉 音乐意象 聆听 记忆 想象 实践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根据听觉的形成与作用方式的不同,听觉可分为内心听觉(主动听觉)与外部听觉(被动听觉),其中,内心听觉对器乐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其特征 内心听觉是指“在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①同时,内心听觉又是一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它对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与创造性。内心听觉与外部听觉的区别关键在于内心听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内心音乐活动,是人们在内心对某种听过或未听过的音乐的回忆或想象、预测,而外部听觉则是指一种普通意义上的音乐听觉,是一种被动

2009-01-22

松阳民间器乐曲初考

内容摘要:本文以松阳民间器乐曲为出发点,初步论述了本地民间器乐的类型、乐种、基本特征以及所派用场,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民间器乐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民间器乐曲 独奏曲 合奏曲 道教乐曲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其历史之悠久,品种和曲目之丰富,为世界音乐文化所罕见。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79年做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工作,并于1984年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将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工作列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 本文仅以松阳汉民族的民间器乐曲为出发点,初步论述了本地民间器乐的类型、乐种与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探索研究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松阳县是浙南的一个文明古县,出土的石斧、石箭头等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松阳民间器乐的历史相当久远,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器乐演奏,从古至今已形成一种习俗。《松阳县志》记载:“乡俗于清明之前,卜吉设西焦于城隍庙,斋戒极盛,鼓吹呼拥,迎城隍神,温太保神,周巡城乡,所以逐疫。

2009-01-08

早期童声训练与器乐的结合

内容摘要:早期童声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好童声的嗓音特点,同时也要和器乐紧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有前途的声乐人才在早期得到科学的、正确的训练。关 键 词:早期声乐教学 嗓音特点 与器乐结合学习声乐从什么年龄开始最好?这个问题是很多教师经常提起的。这不仅仅是由于兴趣,而是经常出于对学生的担心和缺乏训练学生的实际经验,这个问题有时还不能一下子得到解答。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同器乐学习相比,声乐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特殊的问题。从生理上来讲,童声是非常娇嫩的,随着身体的发育、健康情况及心情的不断变化,它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约束。其次,在训练童声时,训练速度的缓慢是最明显的特点。因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情况不同,成长过程也不一样,训练的效果就不同。这样就使许多家长和教师产生了一种焦急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控制解决的话,它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声乐学习。教师的基本素质童声的嗓音是很娇嫩的,在训练童声时,声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反之,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

2009-01-08

民族器乐作曲说要

内容摘要:民族器乐作曲,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从创作思维的开放、创作题材的开拓、创作手法的丰富、民族文化的彰显四大方面,概要地论述了民族器乐作曲中的重要问题,以期对民族器乐作曲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关 键 词:民族器乐 作曲 思维开放 题材开拓 手法丰富 文化彰显民族器乐作曲是民族器乐演奏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整个民族器乐的艺术支撑。因此,民族器乐作曲作为“一度创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器乐演奏的“二度创作”,而且关系到全部民族器乐艺术。可以说,民族器乐作曲是整个民族器乐中的重中之重、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那么,民族器乐作曲本身,又有哪些要点呢?依笔者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点,兹分别论述。一、创作思维的开放民族器乐作曲,面对开放多元的世界和改革开放的国内大趋势,首先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作思维。不可否认,民族器乐同整个民族音乐一样,具有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但是,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不应是封闭的、僵化的、保守的,而应是开放的、鲜活的、创新的。也就是说,要在保持本体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勇于吸纳,

2009-01-08

器乐演奏的心理学原则

音乐的艺术再现,是每一位音乐家活动的内容,也就是传达作曲家的构思和奏出乐谱上所标识的各种符号。为了使演奏成为真正的艺术,就必须展现演奏家的个性和个人特质——音乐的、感情的、气质的、意志力与深邃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其他特征。所有属于个人的创作才气,都是心理活动的特异表现,为表演艺术心理学范畴——而音乐心理学还远未深入研究。所有创造性地演绎音乐、演奏者内心世界情感体验以及演奏过程 中的心理活动等复杂而有意义的心理学现象,还远未得到足够多的研究和解释。器乐演奏家尤其这样,他们的心理现象还从没有纳入研究课题中来。我想就器乐演奏者从事演奏活动而产生的复杂而细微的心理过程加以探讨。在演奏时,中枢神经积极参与活动而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感觉、思维、记 忆、情绪意志力强化等),这些神经心理活动、状态,使演奏者再现音乐时的创造性每每表现不同。现在我来分别解释一下前面所提到的器乐演奏中出现的各种过程和状态。一、感觉感觉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对物质世界物体特质的下意识反映,或是我们躯体的一种状态。通过感觉器官,我们会得到各种声音、色彩、气味、

2009-01-09

器乐演奏技术问题探微

内容摘要:技术训练的目的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当技术滞后不能完美表达音乐时,解决技术问题成为首要任务。文章从技术训练三阶段、放松与协调、音色和技术动作的规范化以及音阶和练习曲四个层面论述了在进行技术训练时要解决的问题。关 键 词:技术 音色 规范 音阶德国钢琴家汉斯·冯·彪罗说过:“一个钢琴家的三件事,第一件是技巧,第二件是技巧,第三件也是技巧。”这话有失偏颇,因为这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音乐表现是技术训练的目的,技术训练如果离开表现音乐这个崇高的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技术训练是表现音乐内容的重要手段,音乐表现有赖于技术的发挥,二者相辅相成。当音乐表现受技术的局限而不能得到完美表达,其中技术转化成决定性的因素时,彪罗的话就很有道理,因为提高技术能力,完善技巧在此时已成为重中之重。美籍奥地利钢琴家施纳贝尔说:“在学生时代要多注重技巧练习,有了技巧后再把技巧放在第二位,否则就要变成技巧家而不是音乐家了。”笔者在此主要讨论器乐演奏的技术问题。一、技术训练三阶段一切演奏技术的形成,都是后天经过训练所获得的条件反射

2009-01-10

论器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养

内容摘要:在器乐教学中,情感分为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贯穿在器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对器乐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是培养学生情感因素的主要渠道。关 键 词:器乐教学 情感因素 审美情感 学习情感 器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都有着重要作用。[1]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反映形式。在音乐学习中,情感分为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在器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将器乐教学与情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和音乐学习情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情感同音乐情绪和谐地沟通与交流,是器乐教学所追求的目标。[2] 一、器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一)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的关系 在音乐情感中

2009-01-22

高师器乐教学理念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内容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大多是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专业性,这种教学理念也在影响并指导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器乐教学。为了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器乐教学的整体水平,培养出具有多方面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一专多能”的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高等师范院校的器乐教学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关 键 词:高等师范院校 器乐教学 理念高等师范院校所开设的器乐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门有选择性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以从本校所开设的器乐课程中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所选乐器的发展简史和所选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技巧,为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发展多方面的音乐才能,适应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吸收西方音乐精华,促进器乐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将器乐课程列为重点选修课程,并规定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选修一门器乐课程。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音乐教育的新趋势,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在进行着全方位多方面的发展和改革。要想培养出适应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

2009-02-04

论巴洛克时期器乐的发展

从大约1600年(也有人认为从1580年前后)到1750年这一个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和我们对任何时期的划分一样,对这个时期划分也是相对的。因为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征虽在1600年以前(文艺复兴晚期)就已经出现了。而有些特征虽然在1730年以后就开始逐渐衰落,却残存于1750年以后的前古典主义时期。我们之所以巴洛克时期限定在这150年左右,首先为了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其次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音乐的确也存在着一种内存的风格上的统一。下面主要讲一下器乐在这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以及特征。意大利的器乐这个时期,在意大利各种不同体裁演奏的器乐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在亨德尔和巴赫作品出现以前,意大利一直是局于欧洲音乐发展中最先进的地位,意大利作曲家创作了新的器乐类型:室内演奏,大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古钢琴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比较小,意大利器乐具有一系列的新风格特点:主调一和声写法占主要地位,横成线体中的一个因素,或运用模仿的写法,成为赋格式风格,就是这种风格很像赋格。这时期的器乐的特征是技巧性,独奏性的因素很发达,技巧性因素的体现者仍然是

2009-05-07

生态美: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文化价值

摘 要:中国器乐艺术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多是指人与自然相互体认、相互依赖的内在关系,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也是分析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生态美学意义的基础。中国器乐艺术的生态美学意义是从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首先是乐器的质材选取、演奏方式方面体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支持;其次是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键词:器乐演奏艺术;生态美;自然;和谐 面对中国传统器乐演奏艺术,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并从中体悟到期待的愉悦,这是音乐艺术审美功能的重要体现。除却这一根本审美功能外,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文化意义也被人们广泛关注。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文化读解长期仅限于政治价值层面,即便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主要是在宣扬人类改造自然的主体价值:实际上,中国器乐艺术从多方面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这种常常被欣赏者忽视的内容也是中国器乐演奏艺术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 在具体论述中国传统器乐演奏艺术的生态美学意义之前,本文先要分析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生态这一概念是在人类生存环境受到现代工业威胁的情况下提出并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的。在对人

2009-02-15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历史发展到21世纪,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多元的文化图景。很多原有的文化局面在新世纪新观念的冲击下重组再生;同时,随着这一文化格局的改变,人们对多元文化现象的思考日趋深入。在这大的世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和更理性的关 注。或许在多元化的局面中要“守”住我们的传统特色和民族文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但也正是多元化的刺激和各种文化参照的增加使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音乐的特性,这或许比“固守”传统要来得更为真实和积极。因此,2000年11月12日、13日,由瞿小松策划组织的、在上海商城剧院上演的多媒体剧场音乐会《秋问》正可以被看作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秋问》音乐会的成功与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秋问》所引起的争议却值得我们关注。在这两场音乐会中,演出曲目其古之“古”,新之“新”在以往的音乐会中亦实不多见。诚如杨燕迪所言:“传统曲目和当代创作的并列,自然而然造成艺术史理论中常说的‘想象中的博物馆’的效果。”刻意把没有经过现代人“西化污染”的“原味”传统曲目和学院派大胆的现代技法作品同时并置于音乐会上,显示了主办

200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