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舒刚  2012-07-26

一、引言

新时期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的改革研究,是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在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我认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透彻的理解,能把握教学方向,能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倾向性的缺点和错误。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强,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在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变化所带来的要求,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总是得不到纠正。在初中阶段面临中考的挑战,而体育不在中考升学之列,许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了体育课,有的甚至不开体育课,体育在整个学校教学中处于较薄弱的地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情感。大多数体育教师因循守旧,对一些传统观念还不能突破,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对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但目前的体育教学,对全体学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

3、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下列问题: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的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4、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问题

一是以体育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体育成绩考核却又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我国各地区中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同,面对同一标准部分学生难以达标。二是考核项目的局限性,造成考核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空间。三是由于受课时限制,学生为了考核项目的达标,往往忽视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三、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对策

1、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

一定要使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只有克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实提高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实效。 2、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追求生理改造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变追求学会为会学。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3、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中学体育学习,要使学生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学生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4、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着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

四、结束语

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峻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发展的观点来变革自己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培养教育人才的质量,努力成为“复合型”的体育教师,以此来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6(7)

[2]李金梅.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5)

[3]蔡宝忠.21世纪发达国家对体育教师的要求[J].体育之友,2004(4)

[4]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