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

刘环  2012-02-26

摘要: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京剧艺术课堂民族文化探讨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引入京剧,并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儿行千里母担忧》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教学内容。“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详……”10来岁的孩子,穿上袖宽襟长的戏装,画上五彩缤纷的脸谱,在锣鼓点中唱念做打——这有望在今后成为中小学校园的一景。

对于京剧进课堂,有人称赞,有人反对。但我想,称赞也好,反对也好,京剧作为一种综合了“唱、念、做、打”的多元艺术,之所以被视为国剧,被视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也实在是因为它的博大精深。虽然京剧进课堂只是浅尝辄止,但也可视其所下功夫多寡而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有的是唱腔的收获,喜欢了可以时时自娱自乐地哼上几段;有的是身段的,有兴趣了可以做几遍用来健身;有的是叙事的,记住了可为茶余饭后的闲谈添上一些佐料;有的是历史的,经过考证或许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论点以及论据——上世纪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年轻时到北京求学,课余就跑到戏园子里看戏,看来看去,他一没成为票友,二没去当剧作家,却从各剧目的演出中,看出了戏曲是百姓对历史的认识,甚至由此提出了历史学者的记录,就像戏曲中人物的变化,有一个“层累堆砌”的规律云云。所以,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却常常把素质教育理解得比较狭隘,认为就是给孩子们增加一些音、美、舞的内容,带着他们跳个舞、唱首歌、画幅画就是素质教育了(当然,它们属于素质教育,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美育)。于是,孩子小小年纪便被剥夺了自由发展和自由玩耍的权利,钢琴、练功、素描成了孩子每天的必修课。各种艺术门类也需要有天赋、有训练的高端人才,如郎朗、李云迪、陈丹青、杨丽萍。但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些孩子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和这些孩子聊天,发现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还珠格格”、超女、快男。艺术是人类另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能帮助人类发现并获得一个美的世界,从而升华人类的精神,这是组成人类的每一个人都应具备且应拥有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审美平台,去发展他们审美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完成某种艺术技巧机械、单调的训练,败坏他们的兴致,驱赶他们就此远离艺术。

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是它一旦进入课堂,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校有教学的兴趣、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呢?除了京剧等戏曲艺术要充分展现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之外,笔者认为,“京剧进课堂”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重点要解决好“进课堂”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就京剧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唱腔,也积淀了众多经典剧目和唱段。而在选定的15首曲目中,有些唱段表演起来难度很大,如果冒然地采取“填鸭式”教学,可能会激起学生不愿意学唱京剧的逆反心理。因此,笔者在具体教学中,就没有完全按照上级的“规定动作”,而是首先介绍京剧脸谱,教唱具有京剧韵味的《说唱脸谱》,再介绍一些行当、身段、唱腔等基础知识以及历史故事等背景知识,让学生首先对京剧有一个感性认识。笔者亲身体会到,当他们对京剧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再具体去教唱选定曲目,效果要好一些。

前不久,笔者就尝试上了一节带有京腔京韵的公开课。通过学唱歌曲《说唱脸谱》,让学生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并通过展示脸谱、欣赏京剧表演片段及自制京剧脸谱和道具进行模仿表演。当学生看到形态各异的脸谱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形象,既好奇,又由衷地赞叹京剧前辈们为弘扬京剧做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从一个侧面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学习京剧的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曲目选择方面:

虽然各界对京剧进课堂这一做法褒贬不一,但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几乎所有人都支持在中小学推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大家对现行计划普遍有所质疑。很多关心戏曲的人士甚至担忧,虽然京剧进入教育体系是个好事,但照目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使传统戏曲得到普及,很有可能招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更广泛的误读和厌恶。

误读一:苦大仇恨的阶级斗争

在此次教育部规定进课堂的15个京剧选段中,大部分都是样板戏,诸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甘洒热血写春秋》等唱段。

不管教育部制定这些唱段作为课程的初衷如何,以样板戏来取代整个京剧,无疑是片面的;而无论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在京剧史上如何定论,其中所体现出来极端政治化的创作倾向,无疑会给学生们造成片面的认识。

在大部分年轻学生喜欢哼唱周杰伦、热衷hip-hop的时代,要他们在音乐课上集体扯开嗓门唱“把一切反动派统统埋葬”、“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样反差强烈的场景,带来的效果是可以想象的。由于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样板戏中阶级斗争的革命情结,以及“苦大仇深”的印象,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排斥心理,从此对所谓的京剧艺术敬而远之。

误读二:装腔作势的拿腔拿调

京剧和所有的传统戏曲,归根结底都是舞台艺术,它们的艺术魅力最终只有在剧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甚至在电视这样的传媒,其传播的美学效果都很有可能是负面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先了解舞台艺术的审美规律,直接在生活中接触京剧的声腔艺术,大部分学生都会被这种“夸张”的艺术“吓着”。舞台上的“美”,在生活中很有可能是“丑”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演唱和声乐艺术一样,有着高难的技巧,和一般的唱歌有着本质的不同。 误读三:传统戏曲都是京剧这样

中国传统戏曲有300多个剧种,京剧虽有“国剧”之称,但毕竟只是其中的一支,前有百戏之祖昆剧,后有众多难以计数的地方剧种。不同的地方剧种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性格,其中所呈现出的美学风格也迥然不同。即使“京昆不分家”,这两个剧种其实也是性格迥异,教育部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戏曲艺术,只有京剧,显然是片面的。在不了解戏曲的情况下,学生们很容易“以偏概全”,忽视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

很多戏曲演员在听说教育部的这一计划后,都表示希望各地能够因地制宜,把地方剧种也纳入课程。昆剧名家张静娴说:“昆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理由被中小学生所认识。”而沪剧、越剧作为上海的主要地方剧种,似乎更有理由让学生有所了解。

其次在识谱方面:

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以谱为演唱标准,先教识谱,照谱教唱(奏);京剧则是以曲牌为主发展唱腔,几百年来主要是靠言传身教,大都不作记谱也不以谱为演唱标准,同一唱段不同流派不同演员相差很大,甚至演员可以即席发挥也并无严格的对、错之分。“样板戏”为了推广虽然有了比较严格的记谱,但在实际演唱中也还有一些演员自行发挥的余地(听不同版本不同剧团的录音就可以感觉到),这就让一些音乐教师难以判断在教学中是应以曲谱为标准还是以音像教材为标准。京剧曲谱的行腔用了大量的特殊符号和装饰音来表示,这些特殊符号和装饰音不仅学生难看懂,连同样也是初学者的教师也不容易掌握得好,这就难免把京剧唱得不伦不类。

再次在音准方面:

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音准概念是以十二平均率为标准的,调式多以西洋大、小调为基础,教师通常用乐谱和键盘乐器来校正学生的演唱音准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京剧则不同,京剧曲调的音准概念近似纯率,尤其它的4和7两个音和十二平均率差别很大,它的4介于十二平均率中4和升4之间(即高于十二平均率的4低于升4)、7介于十二平均率中7和降7之间,到了“样板戏”时期由于一些剧目为和西洋乐器尤其是键盘乐器良好合作才根据旋律走向、和声进行等将4分别确定为4或升4、7为7或降7(试听京剧《红灯记》和《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录音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差别)。但是大多数剧目尤其是传统剧目都没有加以确定,而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绝不是一般音乐教师所能做到的,因此就需要在设立教材时由专家给予确定。

最后在咬字吐字方面:

唱歌尤其是美声唱法的发音是要从声母很快转到韵母,不能“嚼字”,才能更好地运用共鸣腔产生宏亮、优美的效果。京剧则是由声母缓慢地转到韵母,而把字交代清楚,才能清楚地交代剧情;另外有些字要用北京方言的读法,这才有“京味”,对于南方口音的人似乎有些困难,需要做一些努力,不然会把京剧唱成“京歌”。

此外京剧的节奏(板式)、动作(身段)、化装(脸谱)、服装等各方面都有很多比较难的问题,有待我们来解决。

一个民族,学艺术的人越多,这个民族就越有活力;一个国家,自愿从事艺术事业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于创造精神。据说在俄罗斯每个家庭都有普希金的诗集,在欧美歌剧十分普及,诗集与歌剧,都是他们的“国艺”。同样,京剧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西方的歌剧,它既是大雅的,也是大俗的。京剧进校园,应当会引发一连串关于艺术素质教育的积极反应。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张贺 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喜与忧》.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6月。

[3]吴晶 周玮 著《京剧在争议声中“唱”进课堂》.新华社,2008年2月。

[4]思哲 著《京剧进课堂,应重其导向意义》.中国文化报,2008年2月。

[5]徐城北 著《中国京剧》.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7月。

[6]高新 著《京剧欣赏》.学林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上海发行,2006年3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