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青少年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动漫思考

黄睿  2009-07-02

摘 要:日本动漫已经超出了当年美国所定义的“卡通”内涵,不单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而是形成了自有的、独特的文化。尤其对于青少年亚文化来说,动漫文化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青少年亚文化这个独特的角度来思考日本动漫为何如此受青少年追捧,它是如何通过对多种亚文化符号的应用,构建自身以及与青少年亚文化契合。

关键词:日本动漫;青少年亚文化;认同 

1 文化、亚文化与青少年亚文化

在不同的语境下,文化总是折射出不同的光芒。关于文化的定义,角度有关于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多达九种的基本概念。正因为文化一词如此“色彩斑斓”,我们才有必要申明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产生,英国著名的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认为我们对于青少年亚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解释并不采纳其来自于阶级抵抗的观点。因为当代青少年群体中所形成的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阶级的沟壑,在全球化浪潮中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与相似性。青少年亚文化,即处于同一年龄层的青少年为了满足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发展出的一套适合自己生活的独特文化,包含了生活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及心理特征等等。

2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身份的认同

回顾现代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一定会把漫画神手冢治虫奉为坐标。日本动漫今日的成就,正是沿着他二战后所确立的路线发展并步入轨道的。后人评价手冢治虫对日本漫画“有着革命性的贡献”。其中一大贡献就是对于漫画内涵的强调和提升。手冢治虫的创作奠定了日本动漫文化精神的基础——为年轻一代所创作的,关于未来与希望,传播纯真与感动。动漫在日本承载更多的是人文内涵而非形式。

如今,日本动漫已步入了受众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但无论从创作题材还是发行量来看,少年漫画仍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儿童期结束到青春期完成,这个现实中充满阵痛和磨难的时期,是日本动漫最常选取表现的题材。在青少年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联系纽带:社会与同伴关系。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渴望更多的融入社会,渴望进入并改变成人的世界,去实现社会的承认。但他们处于社会过渡的阶段,一方面想从孩童时期成长,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迅速融入成人的社会,在这个阶段性的过程中,产生了特属于自我的横断性文化。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成为日本动漫建立基础之一。日本动漫中出现的诸如“自我”、“认可”、“友谊”、“梦想”这样强烈的概念正是迎合青少年所期望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3 日本动漫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符号

曾有人这样对比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美国动画片每一部都很好看,看过之后娱乐了,也就忘了。当你说起的时候,是喜欢而不是入迷。日本动画可能会反感很多部,但总有一部能融入生命,为它痴迷。这是一个感性但不失准确地概括。如今在美国日式动画风格的支持者甚至比许多东方国家还要多。

日本动漫比起广泛意义面向青少年的动画片或是漫画更具青少年亚文化的意味。日式动漫极其鲜明的特质让它几乎成为所有青少年亚文化形式的载体。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日式漫画在感官层面上一层华美的外衣已经吸引了青少年的目光。对青少年亚文化特征的准确把握和与年轻一代所特有的狂热相互呼应,造就了如今独特的文化现象,体现出诸多青少年亚文化符号。

3.1 幻想世界

青少年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了解现实与幻想的区别,但对幻想仍抱有莫大的兴趣,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沉溺于架空的幻想世界。

日本动漫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故事发生在现实与异世界的交叉,或是在完全的架空世界中。这既让作品能够容纳很多现实题材无法表现的元素和理念,也让故事变得更为有趣。日式动漫丰富的幻想色彩是它吸引众多青少年的法宝之一。但它并非单纯的想象,往往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 3.2 前卫科技概念

从七十年代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与《机动战士高达》开始,科幻一直是主流的动画题材,符合喜好新事物的年轻人口味。《攻壳机动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的主题从对未来世界人的一体化、电脑化延伸到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影片主题前卫,虽出现了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科技观念设定,但并不妨碍它的流行。事实上严密深奥的背景设定并非制作者最终的目的,它终究回到了“人”这个主题上来。科幻题材的界定是期许读者在新的背景下思考人的意义,前卫的科技概念也在这样的界定下变得有价值而不单纯是作者知识的卖弄。前卫科技概念已是吸引青少年受众的一大亮点,而对于“人”的主题的讨论,又暗合了青少年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因而,产生许多为之着迷的青少年也不足为奇了。

3.3 热血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不满足的追寻及其精力充沛最普遍的表现是对运动的渴求。这种心理在日本动漫中的最好体现就是少年漫画。在中国取得广泛影响力的三部作品《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和《火影忍者》,都是连载于《少年周刊Jump》上典型的热血漫画。这些作品的主人公们似乎永远都在为梦想与友情热血的战斗着,这个主题延续了30年。日本式的热血是动漫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但它并不能完全被理解为暴力。这个要素在美国、香港的动漫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日本动漫在处理上则显得与众不同。

3.4 时尚元素

后工业时代,流行与时尚是年轻人追逐的焦点,日本作为全亚洲甚至世界流行文化的中心之一,将动漫作为其表现形式,用另一种形式诠释了流行文化,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时尚。红遍亚洲的少女漫画《NANA》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从故事里的朋克摇滚,烟熏妆与小花裙,到电影版中流行元素的集合,《NANA》早已是全方位的时尚代名词。引发无数青少年的追捧。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电视剧、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这样传播广泛的流行文化,日本动漫不仅充分尊重年轻人的思考能力,而且将青少年的内心需求作为创作的根基,在轻松、明快的图像中,在看似简洁的对白中,以日本民族特有的敏锐触觉,隐埋下对社会、人性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辨,为年轻人引路。而年轻一代比成人更渴望进步,在动漫这种他们热爱的形式中,年轻人得到认知上的提高,获得极大的充实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世界的认知,在由此带来的对生命深切的感触与深入灵魂的感动中,获得自我完美的认同。两者天衣无缝的契合,让无数年轻人把动漫作为了自己无法或缺的精神食粮。

对于青少年动漫文化带来的影响,评论界的声音一直褒贬不一。但这的确是属于年轻人自己创造、选择并接纳的文化。正视这一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文化,试着理解它,分析它,这样的态度无疑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有裨益。

[1]张莉霞.日本动漫产业:出口额超钢铁 动画片渗世界[N].环球时报,2005.

[2]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