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临床浅析
章鑫 彭凤华 2012-02-21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60例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培养出致病菌160株,细菌分布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耐药分析显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较好的抗菌。结论应密切监测外科切口感染及耐药情况,合理用药。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率
随着医学的进步,大量新的抗生素问世并应用于临床,细菌耐药性也随之增加,医院内感染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一大难题,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其可以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可能发生切口裂开,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因此监测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 了解切口病原菌分布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的产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来源于成都成量集团公司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外科手术后患者外科切口分泌物培养呈阳性的标本16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75例),年龄从21岁~75岁。
1.2标本采集:浅表伤口或切口面较大的伤口经外周皮肤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拭子采集分泌物,深部闭合性脓肿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进行培养。
1.3鉴定药敏: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
1.4结果判定:依据NCCLS2006年版标准判读。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NET-5耐药率监测软件系统分析。
2结果分析
2.1分离出的细菌分布:检出的160例细菌中,常见G-茵及G+球菌分布详见表1。
表1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分布比例
2.2 G-杆菌的耐药率:详见表2。
表2 外科切口感染G-杆菌的耐药率(%)
2.3 G+球菌的耐药率:详见表3。 表3 外科切口G+球菌的耐药率
3讨论
美国疾病控制中(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将SSI(旧称外科伤口感染、外科切口感染)分为切口和器官/无菌体腔感染[1],前者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浅表切口感染和“筋膜、肌肉层”的深部切口感染。器官/无菌体腔感染则指任何经外科手术打开或处理过的解剖部位感染(除外上述切口感染)。手术切口的分类不同,SSI的发生率也各有差异,各类手术中,截肢手术、泌尿外科手术、胆道手术、胃肠手术和部分结肠切除术等污染感染手术的SSI发生率最高,均在10%以上。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可以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发生切口裂开,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近年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并未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相反有增加趋势。切口感染原因复杂,与手术创面的微环境、患自身免疫状态、住院时间的长短、医院环境卫生条件、抗生素耐药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2]。目前,SSI的致病菌谱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创伤和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G+)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70年代以后,则逐渐被革兰阴性(G-)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绿脓杆菌所代替;80年代以后,以耐药性高为特征的肠球菌等在外科感染中增多;到90年代,国内外都注意到了G+球菌感染又有重新抬头之趋势,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目前最常见的致病菌。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则使得真菌的感染率逐年提高,据报道,真菌感染已占手术部位感染的0.2%左右[3]。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本院3年来外科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研究发现160例标本分离出160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22.5%);铜绿假单胞菌居第2位(1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第3位(15.6%)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为第4位(15.0%)。
由于葡萄球菌能够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和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低,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2%。目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仍然为万古霉素。对肠球菌而言,万古霉素、氨苄西林敏感性较强,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和萘替米星的敏感率较低,表明临床治疗肠球菌时可选择的药物不多。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种耐药机制,能被诱导产酶等特点,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是逐年增高,本研究结果提示替卡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低,而哌拉西林、氨曲南、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活性较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哌拉西林、氨曲南,因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能水解3代头孢菌素,而且能通过质粒介导而在菌株之间传递,故对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逐之间传递,故对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逐年增加[4]。
参考文献
[1]MangramAl,HoranTC,PearsonML,eta1.Guidelin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199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HospitalInfection Con~ol Practice Advisory Committee[J].Am J Infect Control,1999,27.
[2]姚正国,范秋莲,姚月球,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93.
[3]ShanYS,Hsu HP,Hsieh YH,etal。Significance of intra operative peritonealCulture of fungus in perforated peptic ulcer[J].Br J Surg,2003,90:1215—1219.
[4]汪艳,梁磊,于志军,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