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442例报告
邹维峰 2009-06-12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论文摘要】 目的 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方法 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对于出血量较大、临床表现较重、部位靠近内囊外侧用传统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出血量在30 ml以下,临床表现较轻,以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以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 本院从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3例,女119例,年龄30~75岁,平均56.7岁,40岁以下35例,40~49岁96例,50~59岁142例,60~69岁165例,70岁以上4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入院时血压超过180/100 mm Hg 335例,占76%,以头痛起病者59例,意识障碍起病者130例,一侧肢体偏瘫者291例,言语不清起病者82例,发生脑疝者82例,起病至手术时间最短者2 h,最长者72 h,平均5.32 h。 1.3 病情分级 按1987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专题学术会议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4级病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Ⅱ级130例,Ⅲ级241例,Ⅳ级71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8分90例,9~12分250例,13~15分102例。 1.4 出血情况 1.4.1 出血部位 所有患者入院时行头CT检查,血肿类型分为:内囊外侧型(包括皮质、皮质下、外囊)186例,内囊内侧型 130例,枕叶出血34例,原发脑室出血84例,小脑出血8例。 1.4.2 出血量按照多田氏公式[π/6×长(L)×宽(S)×层面数=血肿量(ml)]。结果显示20~30 ml 56例,30~60 ml 28例,>60 ml 98例。 1.5 手术方法 根据头CT定位,血肿类型和血肿量及临床表现,分别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传统开颅方式,以额颞骨瓣为主,颞中回切开皮层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止血可靠,适合血肿量大,脑组织受累范围广泛,临床表现较重的患者,本组249例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术,36例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以直切口5~7 cm切开,扩张骨孔,约3.0×4.0 cm,本组71例行此手术方式;额角钻孔行脑室外引流术84例。 2 结果 93例恢复正常生活;104例可独立生活;113例需人帮助扶拐行走;卧床43例;死亡88例。 3 讨论 3.1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为(50.6~80.7)/10万人口,被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监测方案列为脑卒中高发国家。 3.2 由于CT影像检查能早期及时诊断,并可明确血肿的位置及范围,另外血肿的部位及大小与预后有密切关系,故应用CT进行分型,方便可靠,价值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3.3 多年来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被神经外科医师广泛接受,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目前对位于皮质下、外囊、小脑的血肿和脑室出血的手术方式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出血量的大小和临床表现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 3.4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防止或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 采用的手术方式如下:①外侧型:血肿位于内囊膝部及后肢,皮质及皮质下血肿,出血量<50 ml,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②对于出血量>50 ml,脑组织损害范围广泛,选用传统额颞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防止手术牵拉致术后脑继发性肿胀;③对原发性脑室出血,采用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与手术后处理非常重要:①严密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低或过高,以防再次出血;②脱水药物应用降低颅内压;③降体温;④防止脑血管痉挛;⑤预防肺部感染,考虑24 h不能恢复清醒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⑦监测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和血糖等。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能单纯以骨瓣开颅或微创置管作为统一术式,而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血肿部位、血肿量、血肿质地、血肿有无液化、脑组织受损范围等选择相应的切口和术式。术中不能一味追求彻底清除血肿,人为造成出血,反复止血,造成脑组织损害更重,预后效果不好;同时早期的功能锻炼,也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