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 SandersⅣ型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佚名 2009-09-20
作者:陆奇峰 唐根林 顾联 郭曙光 朱伟 孙旭
【摘要】 目的 了解距下关节融合术在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1例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在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中,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组的功能评分无明显波动(P值>0.05);在随访后期(36个月)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组的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33)。 结论 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稳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SandersⅣ型 距下关节融合术 内固定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骨折,约占人体骨折的2%。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已逐渐得到临床认可。但对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具体手术治疗方案,学术界尚未统一,尤其对于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是否应采用Ⅰ期距下关节融合,一直存在争议。作者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距下关节融合术在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效果,从而为对SandersⅣ型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中男58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5.46岁。其中57例为单侧跟骨骨折、6例为双侧,其中4例双侧均SandersⅣ型,2例1侧为Ⅳ型,另一侧为Ⅳ型以下。本组患者中,5例伴有合并伤,其中伴有胸腰椎骨折、对侧踝关节骨折各2例,伴有对侧股骨干骨折1例。 本研究未将双侧跟骨骨折的病例纳入研究中;而在57例单侧SandersⅣ型骨折患者中,有6例患者不愿意行随机分组而被排除,这样共有51例患者纳入本组研究。
1.2 影像学检查结果 患者术前均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片(足侧位、前后位、轴位、Broden位)及冠状面和水平面CT平扫、三维重建。
1.3 分组及术前准备 将所有纳入研究的51例患者,术前进行随机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手术方式,即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或行开放复位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术前均被告知研究目的,及手术方案选择的随机性,得到患者的理解,并签署手术协议书及知情同意书。手术均为择期手术,入院后患者抬高患肢,应用消肿及对症处理等治疗,直至肿胀明显减退,无凹陷性水肿方施行手术。内固定材料均选用AO跟骨钢板固定。
1.4 手术方法 (1)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组(A组):采用外踝后下方“L”形切口,显露距下关节,直视下复位关节面骨折块。同时将跟骨结节向后下方牵引,复位塌陷的关节面。骨折复位后存在的骨缺损,应行自体髂骨块植骨填充。摄片示复位满意后,则使用AO跟骨钢板固定。关闭切口时, 伤口分2层缝合,在切口两端酌情置入1~2条橡皮片引流。常规应用抗生素7~10d。不作外固定,3~4周拆线。(2)距下关节融合+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组(B组):手术切口的选择、入路及暴露距下关节,及骨折复位方法均同A组。其距下关节融合以骨凿凿除距骨下关节面和跟骨关节面,并以磨钻将距下关节面骨质磨至有新鲜渗血,取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以及填充跟骨骨折复位后存在的骨缺损。摄片示复位满意后,AO跟骨钢板固定跟骨及距骨。切口关闭、皮片引流及术后处理均同A组。
1.5 术后随访 手术评估项目包括: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跟骨结节最宽处测量跟骨的宽度)、跟骨轴长、跟骨丘部高度(测量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处的垂直高度)。 对术后时间>1年的患者进行间隔期为12个月的评估,随访期间足部功能评价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aryland foot score)[1],(优:90~100分;良:75~89;一般:50~74分, 差:≤50分)。
1.6 统计学分析 首先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评估两组的手术效果。对各组内数据采用配对t检查,对术前、术后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则采用两样本t检查。在分析随访时足部功能情况时,各组不同随访时间段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而相同随访时间段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本研究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后结果比较 51例患者根据术前随机抽签,25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26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 表1 两组手术前、后测量指标比较注:两组间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两组内的各指标手术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查。
结果显示(表1),两组间的各指标手术前后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而两组手术前后结果显示,5项测量指标在手术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000)。
2.2 随访功能评价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失访,共4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72个月,平均50.3个月。随访时骨折均愈合,完全负重时间24~66个月,平均41.2个月。 表2 随访足部功能评价结果(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注:方差齐性检验:Levene统计量为1.025,P=0.36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2、24个月比较,P=0.419;12、36个月比较,P=0.001;24、36个月比较,P=0.005。#方差齐性检验:Levene统计量为0.321,P=0.72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2、24个月比较,P=0.698;12、36个月比较,P=0.203;24、36个月比较,P=0.372。△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表2),A组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其功能评分呈下降趋势,且36个月时评分与12、24个月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而与之相比较,B组在36个月的随访中,其功能评分无明显波动,各随访时间段的功能评分之间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在各随访时间段的两组评分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随访早中期(12、24个月)时两组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随访后期(36个月)时B组的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3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已趋于统一,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为主,并且各方报道手术效果理想[2]。而SandersⅣ型骨折是Sanders分型中最严重的类型,常为强大暴力所致,在后关节面上有不止3条骨折线和4个骨折块,骨折移位及跟骨塌陷严重,手术复位困难,是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难点。
国内外各学者对该型骨折治疗方法并不统一,在各方报道中,无论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还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Ⅰ期距下关节融合手术,各家报道术后效果均较满意,国内术后随访优良率均>80%[3,4]。但对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是否应行Ⅰ期距下关节融合意见仍不统一,之前的国内的研究报道均为临床回顾性研究,缺乏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而本研究正是针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这个争议点,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并结合现代统计学的分析方法,从而为手术者在制定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手术方案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中,术前5项测量指标(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轴长及跟骨丘部高度)在两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从而说明了分组的随机性。
两组术后的5项测量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并且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值=0.000),说明两组手术复位效果是满意的,基本达到手术目的,并且术后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轴长以及跟骨丘部高度在两组之间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这说明无论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还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均能够达到同样的手术复位效果。
但在随后36个月的定期随访过程中,本研究发现随访早、中期(12、24个月),两组之间的功能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但在随访后期(36个月),A组的功能评分呈显著下降趋势;在随访36个月时,B组的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33)。其原因考虑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距下关节面粉碎严重,常伴有多个小碎片,若想通过手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剖复位较为困难。Sanders研究[1]表明手术复位成功率随着损伤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下降,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手术复位成功率为86%,SandersⅢ型成功率为60%,而SandersⅣ型成功率为0%。因此在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面得不到有效复位的情况下,距下关节的不相称,不稳定将造成重力在局部的分布不均,术后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距下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
未行距下关节融合的A组的患者,在随访早期,患肢尚未完全负重,活动所带来的距下关节疼痛未完全暴露。而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大多为青壮年)术后36个月时基本恢复工作,在完全负重长期站立行走后,创伤性关节炎和负重行走时距下关节痛这才完全显现出来,因此造成在随访后期A组的功能评分呈显著下降趋势。而Csizy研究同样发现SandersⅣ型骨折术后常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以及负重行走时距下关节痛,而且需2次手术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的几率是SandersⅡ型骨折的5.5倍[5]。
与A组相比,B组患者,由于Ⅰ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恢复了距下关节的关节稳定性,能够保证足的正常负重和行走功能,在随访中的功能评分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值>0.1),手术效果稳定,与A组比较效果良好且稳定。
既然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复位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剖复位,术后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距下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并且之后2次行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的误工时间及费用是单次手术的2倍[6]。因此许多学者主张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2,5~7]。
【参考文献】 1 Sanders R, Fortin P, DiPasquale T, et al. 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Results using a progno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90):87~95. 2 Huang PJ,Huang HT,Chen TB,et al.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 J Trauma, 2002,52(5):946~950. 3 梅炯,俞光荣,朱辉,等. 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01,39(2):106~108. 4 焦振清,刘玉昌,彭阿钦. 距下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4):261~263. 5 Csizy M, Buckley R, Tough S,et al.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variables predicting late subtalar fusion. J Orthop Trauma, 2003,17(2):106~112. 6 Coughlin MJ.Calcaneal fractures in the industrial patient.Foot Ankle Int,2000,21(11):896~905. 7 Huefner T, Thermann H, Geerling J,et al. Primary subtalar arthrodesis of calcaneal fractures. Foot Ankle Int, 2001,2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