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227例
任志明 张永刚 2012-06-12
【关键词】 小横切口
【关键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小儿
我院自1994―2003年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10岁以下小儿腹股沟斜疝22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27例,248侧(其中双侧斜疝21例)。其中男192例,女35例,年龄2~10岁;左侧62例,右侧186例。227例中嵌顿疝22例(行急症手术),复发疝10例。
1.2手术方法本组198例采用氯胺酮全麻手术、29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于外环口上方的腹横纹处横行切开皮肤,切口长约2~3 cm;切开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提睾肌,显露精索后,在其前内侧寻找并切开疝囊,仔细游离疝囊至颈部(可见到腹膜外脂肪),分离时应注意保护输精管,以免损伤。一般用4号丝线双重贯穿8字缝扎疝囊颈部,切除多余疝囊,不需悬吊。较大的疝囊可横断疝囊,远端大部分疝囊壁不必游离切除,在疝囊底部开窗,以免积液。仔细止血后将精索睾丸复位;缝合提睾肌及切口各层,完成手术。
1.3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血肿及切口感染。12例出现阴囊水肿,未作特殊处理,3 d左右肿胀消退,有2例膀胱损伤,经术中缝合修补,置放导尿管引流8 d左右痊愈,无其它并发症。本组术后随访120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8年,其中1例半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痊愈。其它病例均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2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腹膜鞘状突未闭,各种原因所致的长期腹内压增高,致使腹腔内容物进入鞘状突而形成。一般2岁左右不能自愈的病例均应采用手术治疗[1]。我院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在外环口上方皮肤自然皱褶处作横切口,其切口正好在郎格氏皮肤纹理线上,分离组织少,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愈合平整,疤痕少,形似腹横纹,美观。我们的体会是2~5岁小儿腹股沟管相对较短,亦可采用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的方法,直接分开外环口,寻找游离至疝囊颈部后高位结扎,但我们大部分均采用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的方式,这样显露好,结扎位置高,同时易发现其他病变,如精索鞘膜积液等,以便同时处理。较小疝囊可全部切除,较大疝囊可横断疝囊,远端保留,其底部开窗,以防术后积液。小儿精索多不成束状,输精管细、迂曲,应注意保护,以免损伤。较大疝囊剥离时易出血,术后易形成血肿,应仔细止血。术中还应注意将睾丸精索复位。小儿膀胱位置较高,壁薄,靠近前腹壁,故术中应注意避免膀胱损伤,切口不能过于靠内,术前注意排尿,术中游离疝囊时应仔细,是可以避免的。术中不慎损伤时只要及时发现,修补并置放导尿管引流1周,应用抗生素,一般无后遗症,我们遇到的2例经上述处理均痊愈出院,远期随访无并发症。术后切口及腹股沟部常规采用绷带压迫止血,同时减少患儿术后哭闹,以免腹压增高;回病房后常规行切口压砂袋。
参考文献
1.莫伟明,贺天桥,朱颉曾.小切口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348例体会[J].腹部外科,1997,1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