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小儿术前焦虑及术后行为影响的研究
佚名 2010-08-13
作者:郭亚忠 王丽秋 孙玉莲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的诱导方式对小儿术前焦虑及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SA手术分级Ⅰ~Ⅱ级、年龄2~10岁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照组30例,接受氯胺酮肌内注射麻醉诱导。无术前用药,患儿由父母陪伴进入诱导室,记录两组患儿诱导时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激惹评分及术后行为改变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激惹评分及1、2、3、7、14 d行为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可减轻小儿术前焦虑,对术后行为改变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七氟醚; 麻醉诱导; 术前焦虑; 术后行为
如何控制小儿手术过程中的精神创伤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术和麻醉直接影响患儿的正常心理活动[1]。患儿心理创伤的产生主要发生在麻醉诱导时期,在我国小儿麻醉多采用氯胺酮肌注诱导。小儿对打针的恐惧、肌注疼痛及害怕手术等均会引起小儿严重术前焦虑,如哭泣、躁动、精神紧张,以及术后的精神创伤[2,3]。减轻小儿的心理创伤,可以减少术后疼痛,降低镇痛药的用量,减少住院时间以及因术后行为异常而就诊的机会。我们通过七氟醚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注诱导对比来观察不同诱导方式对小儿术前焦虑及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90例ASA手术分级Ⅰ~Ⅱ级、年龄2~10岁、体重≤25 kg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的患儿为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4.88岁;手术分级Ⅰ级56例,Ⅱ级4例;平均手术时间65.33 min;均接受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4.70岁;手术分级Ⅰ级28例,Ⅱ级2例;平均手术时间51.50 min;均采用氯胺酮肌内注射诱导。两组的性别、手术分级、年龄、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无术前用药,由父母陪伴。设立专门诱导室,患儿直接进入诱导室,诱导室有玩具、卡通画及动画片,墙壁颜色鲜明,针具隐藏,医务人员服装特殊设计,使患儿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观察组:用面罩吸2%七氟醚及氧气5 L/min,快速诱导麻醉,待患儿入睡后给氯胺酮4~8 mg/kg肌注,然后进入手术室行全身麻醉。对照组:直接肌注氯胺酮4~8 mg/kg,待患儿入睡后进入手术室行全身麻醉。
1.3 评分方法 ①术前焦虑评分(mYPAS):患儿从诱导室吸入或肌注药物直到意识消失这段时间,观察患儿的活动、语言发音、情绪、对父母的依赖等方面,并进行评分。②术后激惹评分(分级):患儿术后完全清醒后45 min,通过观察患儿情况,安静(合作)为1级,轻度焦虑(含着眼泪、流泪)为2级,激动不安(不合作,表现为踢蹬、翻滚、不安、语无伦次、哭泣等)为3级。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为(9.77±2.71)分,对照组为(16.60±2.0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激惹评定比较,见表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术后激惹评定比较(略)
χ2=11.31,P<0.01
3 讨论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渐进的,时刻进行着量变与质变,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和麻醉对患儿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理论上已证实小儿具体的恐惧原因为:与父母分离、对医疗操作的恐惧、环境的改变、行为受到约束、担心身体暴露等。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了患儿的正常心理活动,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由于严重的心理反应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麻醉诱导及管理,麻醉前小儿心理准备不适当或采用强制性措施,有可能造成小儿的精神创伤。围手术期各种不良刺激均可使患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机体以可能和最有效的方式对抗应激源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痛阈降低,可使患儿伤口愈合延迟。并产生如恐惧、夜尿、抑郁、焦虑、行为改变等后遗症,可延致数年。由于恐惧反应可使胃排空时间延长,诱导及术中、术后易发生呕吐、误吸[1]。本实验研究采用设立诱导室,父母陪伴及无术前用药的方法。观察组为七氟醚吸入诱导,对照组为氯胺酮肌注诱导麻醉。通过观察两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激惹评定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由于传统的麻醉诱导常采用氯胺酮肌注麻醉,诱导时间3~5 min,少数患儿为10 min,一般情况下咽喉保护性反射并不消失,呼吸道能保持通畅,但对打针的恐惧及肌注过程的疼痛常引起小儿哭闹。并且应用氯胺酮后,个别患儿出现呼吸抑制、呛咳、喉痉挛等症状,容易使患儿产生严重精神创伤[2]。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吸入诱导和静脉诱导成为主流。术前根据小儿不同年龄、病情以及父母的要求制订不同的麻醉方案,最大程度减轻小儿的精神创伤。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北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3]。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仅为0.69(安氟醚1.8,异氟醚1.47),脑血分配系数1.7,诱导时间为(62.42±9.37)s,且七氟醚气味芳香,对呼吸道几乎没有刺激[4],患儿易于接受。吸入诱导过程非常平稳,几乎无咳嗽、呕吐、喉痉挛等,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故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对小儿患者具有麻醉诱导快、对呼吸道刺激小且平稳、安全、肌肉松弛良好等优点,小儿患者易接受。通过观察证实对小儿心理创伤明显少于氯胺酮肌注诱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术前焦虑与术后行为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麻醉期间由父母陪伴的儿童,情感扰乱小,且家长热心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麻醉诱导,避免了患儿离开父母进入手术室的焦虑,使患儿更加合作。患儿手术的过程对父母来说是一个承受巨大压力的过程[5],因其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缺乏患儿术中的有关信息,常常在患儿手术期间出现烦躁不安、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因此,患儿父母的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儿,如果患儿父母身心健康,给患儿很好的心理支持,配合治疗,对患儿恢复健康有益。因此,提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应包括患儿的父母,术前访视的中心任务是使患儿父母感到安全,减轻焦虑心理[6],特别是在陪伴患儿期间。为了避免手术室拥挤,我们专门设立了诱导室,设有玩具,并可观看卡通片,周围墙壁涂上色彩,尽量减少医务人员,看不见针,让患儿以为家长带他来玩耍,不是来做手术,进一步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 无术前用药,减少用药时疼痛刺激所带来的激惹情绪,有利于顺利进行麻醉诱导。我们应用以上方法使患儿腺体分泌减少,如果需要给阿托品,则在诱导之后使用。总之,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减轻小儿术前焦虑、术后激惹有显著影响,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氯胺酮肌注诱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