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三)
佚名 2006-04-29
三、近代三元结构的出现与近代三元论的提出
(一)三元结构的出现
无论在使用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料的传统家庭手工织布业中,还是在为近代生产原料的农民家庭农副业中,以及垦殖公司的基层单位个体农户,都可看到一个明确无误的事实:由于和现代部门的种种联系,传统产业部门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它仍然顽强保持着传统产业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和现代部门发生种种联系,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的重要变革,它既突破传统又未隔绝传统,从产业形式看,它或是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或是农副业生产,生产组织形式仍然是家庭,生产地域仍然是,生产者仍然是家庭成员,生产对象中农副产品仍然是基本物。它是地道的传统部门。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古代传统部门,是一种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部门。从农家织布业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与现代工业相联系的生产方式,它们已经大大突破了自种棉花,自纺自织的古代基本特征,在产品的物质构成上,由全系家庭内部生产物构成,变为利用大工业品为原料。在生产要素的取给上,由基本家庭内部解决,变为必须部分经过市场交换,或者通过商人、工场发给。在最终产品的完成方面,或仍由家庭独立完成,或变为与手工工场或工厂共同完成。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发生由纯粹的家庭经营向家庭与工厂或手工工场某种联合的变化。尽管上述变化只是初步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家庭纺织已融入了化的生产和交换之中,突破了单纯经营的局限性,初步形成一种兼取传统与现代之长的新型经济结构。从蚕桑业看,其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和生产目标也都发生了虽然初步却重要的变化。千百年以来,传统小农经济都是以单独的农户为单位进行,呈一盘散沙之状。用新的合作方式进行蚕桑生产,要求"共同催青"、"共育稚蚕"、"共同烘茧"、"共同运销",离不开一个"共"字,这就提出了一个通过合作经营改革分散经营的任务,可以说是在社会结构上从"传统"向"现代化"演进的启动点。采用改良蚕种育蚕,从自行缫丝变为用新式茧灶烘茧,从自己织绸出售到纯粹为工厂生产原料,最后出口,都使蚕桑业从单纯的农家副业变为与机器工业联为一体,并主要出口的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蚕农仍然保持着家庭生产的基本特征,并与农业密切结合。在长江三角洲农村的蚕桑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个既不同于农业传统部门,又不同于现代部门、但又兼有二者共同点的新型经济类型。于是,我们看到,在中国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以自给性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部门、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以及具有两部门共同点的新型农村商品性工副业共同构成的三部门结构。我们把这类新型经济结构称之为近代三元结构。将新型农村商品性工副业部门称之为三元结构中的"中元结构"。所谓近代三元结构之中的"中元结构部门"的内涵是,传统部门中运用资本进行的、与现代部门有直接经济联系的(如原料与产品关系)商品生产。它主要以近代出现的新型农村商品工副业为主,但也包括城镇中的和现代部门有关联的各类手工业。尽管各种农村工副业的形式繁多,但新型工副业即中元结构部门都有两个基本特点:一,充分发挥出传统家庭手工业、副业生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力,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本和原料,以符合国情资源条件相吻合的低成本和代价进行生产。传统部门的繁荣使很大部分劳动力在传统经济内部得到充分利用。传统农村工副业的重要特征是家庭劳动力的尽量利用,作为家庭成员,干不干活,总要吃饭,努力使家庭成员中闲置的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是最经济合理的持家之道。农民家庭工副业的作用正是在农闲时有活可干,也可使老幼半劳动力参与生产活动。织布农民在使用机纱后,我们看到的是壮年男女上机织布,老人儿童忙于做纡子绕纬线的景况。江南农村忙于育蚕的情景,在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生动描写。二、在可能条件下充分吸收现代部门的先进要素和,与传统要素相结合,从而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使农民家庭和农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
(二)近代三元论的提出
从近来以来经济变迁的进程中,可见到几个十分重要的现象,由此提出若干不同于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观点。
由于中国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基础与经济的起因有重大不同,有必要辨识基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的抽象--古典经济学而界定的基本概念传统部门、现代部门与中国实际的重要异同。就传统部门看,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部门并非二元经济论所定义的"不使用资本的维持生计部门"。它以维持生计为主,但为达到维持生计的目的,家庭生产单位多少使用资本,并与自给性农业密切结合,进行部分商品生产。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在家庭内部根据季节、忙闲合理安排劳动力,以求最大限度地将较丰裕的劳动力与有限资本结合起来乃至尽量使有一些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都"不吃闲饭"。因此,在中国传统经济内部,就存在着运用资本和劳动力(包括剩余劳动力)相结合以形成新生产能力的"功能"。但往往由于家庭拥有的资本十分有限,贫苦农民的家庭工副业规模狭小甚至难以进行。就宏观看,中国的传统经济部门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拥有劳动力最多的、运转得最为有效的传统经济。就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现代部门看,其产生原因也与西方国家早期现代部门不同,它不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到突破原有水平的产物,而是随着外国资本列强入侵出现的,现代部门的产品不但不易打入国际市场,有限的国内市场还要受洋货的大肆冲击。这使其面临的原特别是市场条件迥然不同于欧洲19世纪中期以前的许多国家,现代部门的市场容量和种类亦即市场的规模和性质,不能不受本国传统经济的极大制约。与传统部门相比,现代部门的规模、数量、内在的生命力和支撑力都极弱。
在这种状况下出现的二元经济呈现如下特征:
(1)现代部门不可能吸收太多的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尽管可能存在低工资下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中国经济向现代的变迁也只能在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不能被汲尽、并远远超过现代部门吸收能力的条件下进行。
(2)现代部门不能单纯依赖吸收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来积累资本获得发展,对于资本积累来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市场和原料。
(3)现代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部门在革新基础上的繁荣,因为只有传统部门的繁荣才能形成现代部门的市场和原料保障,而不是相反,其建立于传统部门的单纯要素供奉和索取上,随着要素的付出后者衰亡。
(4)传统部门可以借助于现代部门的资本、技术、组织形式的支援和发展壮大,在保持传统部门的优势、发挥积极因素的同时改良自身。传统部门不但在现代部门出现后未被削弱和取代,反而借助于现代部门得到发展壮大。
(5)通过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相互作用,产生变化和局部更新的传统部门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部门了,它实际是在社会经济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结构,它源于传统部门但又不等同于传统部门,可以认为它是一个传统部门中向现代经济转化的部分。但这种转化决不是在产业结构上使传统部门变成现代部门,而是在充分吸取现代经济的营养中,使传统部门本身得到发展和更新。"中元部门"的出现对于中国早期现代化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在现代部门出现后,以发放原料(放机纱)、工具、改良生产等等方式促使传统部门发展,既有利于现代部门本身,又得以相对少量资本大大"激活"了传统部门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的功能,在传统产业中形成有顽强生命力的新型经济结构,这比之将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部门的现代化道路,使用资本要少得多,吸收劳动力要多得多,耗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代价更要小得多。
上述事实向二元经济论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在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可能被现代部门大部分吸收的状况下,传统部门可以在现代部门的有利作用下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改革,形成一个新型的经济部门。这个部门是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中介。正是通过中元部门的纽带作用,传统部门在自身的更新发展中,可以提高传统部门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吸收消化自身的大部分劳动力,并以最符合中国资源拥有特征的生产方式配置资源,以最低成本和代价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在保持和发扬自身优势的同时向现代化迈进。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不是必须通过现代部门"消亡"传统部门,通过农民工人化、城市化,农业工业化的途径实现,而是有可能通过三元经济结构的途径,在实行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前进。
在这样的国家中,实行化应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经济的相互关系,前辈学者给我们提供了极可贵的思想资源。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就有一批学者高度注意了大在中国兴起对经济和农民家庭工副业的。费孝通在周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电力和内燃机,一部分工业可以分散生产,从而避免蒸汽机工业过分集中都市的弊端。他还以他人的为证,提出机器大工业、乡村作坊工业、农民家庭手工业相互联系、平衡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在当代中国经济学界,吴承明明确反对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将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完全对立的观点,认为应该高度重视中国小农经济的积极因素,小农经济可以和大工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走一条土洋结合,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国工业近代化之路。从他的一系列论文中,可以看到对本文极具启发的思想,如:传统经济亦使用生产性资本,并有谋利部分。现代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多余劳动力主要由传统经济中的非农业部门吸收。在地区辽阔、人口众多、传统经济十分发达的中国,二元经济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这期间,经济上是现代的与传统的对立统一体。可以认为,吴承明的观点,在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相互关系上,在"后进"国家走向现代经济的的认识上,对自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经济学直至当代发展经济学,都是一个重要突破。
这里特别要提到当代"三元结构论"。约在1980年代中后期。我国界提出"三元结构"概念。各种三元结构观点不尽一致,(注:可参见吴伟东等:《我国三元结构初探》,《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5期;李克强:《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国》1991年3期;陈吉元等:《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4期。)但共同点是:第一,认为在我国农村人口总量极大国情下,由于城市现代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有限,难以从传统经济直接过渡到现代经济的一元结构。第二,根据乡镇大发展已形成重要经济力量,并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实际状况,认为农村工业已构成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的新工业系统,我国经济形成三元结构。3.中国经济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应该并只能通过农村工业的发展作为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来实现。通过农村工业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汲尽,从而实现农村城市化和现代经济的一元化。
当代"三元结构论"在理论上对于二元经济论是极大突破,可称为向建立中国本土经济学迈进了十分重要的一步。本文在思路上亦颇受益。
但当代三元结构论也有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限于1949年建国后甚至更迟时期,对持续数千年的、构成中国传统经济实质内涵的部分置而不论。这不能不影响到对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关系的认识和分析。它对中国百余年前已经形成的二元结构的近代状况亦不论,这也不能不影响到它对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间关系的全面认识。"当代三元论"最突出的不足,就是未认识到中国传统经济是由自给性生产和使用资本的商品产生密切结合的,它自身就含有直接向现代经济转化的基因,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与西方国家不同的"两部门经济"关系。在理论观点上,当代三元结构论与近代三元结构论有相当大的不同。(以下简称"当代论"与"近代论")
1、对中国传统经济的认识:"当代论"认为传统部门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仍是消极的,它对经济现代化的主要作用只是向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现代部门提供剩余劳动力,以及利于现代部门发展的其它生产要素。这和二元经济论并无实质性区别。传统部门的现代化也只能通过农村工业的发展来实现。"近代论"认为,传统部门对中国现代化至少有几方面特殊重要的意义:其一,传统部门构成现代部门最重要的市场,无此市场现代部门无法在中国生长壮大。其二,传统部门是现代部门的主要原料提供者。其三,传统部门以家庭组织进行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在与适量资本和技术结合后,它以符合中国资源秉赋的低成本形成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产力和各种新生产方式,对现代化作出独特贡献。总之,经过改革后的传统部门本身就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2、对实现化的途径:"当代论"认为,现代部门的一元化是最终目标,而化、城市化是标志。传统部门的现代化主要依赖通过乡镇为主体的工业化的途径。"近代论"则认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和劳动力基数的庞大,不仅靠城市难以解决,就是单靠农村工业也难以解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希图将庞大人口从农村全部或大部转入城市企业乃至转入农村乡镇企业部门的设想是不现实的,现代化只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比企业安排工作远为有生命力、远为便捷、远为成本低廉的办法是发展农民家庭工业。而工业又只是充分利用农村丰富劳动力的一个方面,在相当地区可能还不是主要方面。农业本身仍是消化吸收劳动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所有的商品性工业手工业副业,都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广阔天地。总之,传统粮食种植业、经济作物、农村家庭商品性工副业、乡镇企业几个方面都应协调和适度发展,而不能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或工厂视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乃至唯一途径;也决不能认为只有进入企业拿工资才算充分就业。总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传统部门、中间部门、现代部门,家庭经营、企业经营、公司加农户式经营,可以共同现代化,互相补充,协调发展,绝不是一种部门或一种生产方式取代另一种。3、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当代论"认为,经济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和标志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民脱离农业和农村变为企业职工和城市市民。当前的农村工业只是城市大工业的低级阶段,或称之为"近代工业部门",它的发展前途应向城市现代部门迈进。"近代论"认为,农村工业的主要职能是为农村传统产业的改良、革新和现代化发展服务,发展农村工业只是传统部门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高度紧张,生态环境约束愈趋刚性的国情下,现代化道路不应步趋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老路。而应根据国情探索尽可能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经济与、人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中国传统经济本来具有极为可贵的充分利用人力,天人合一理念,高度重视家庭与家庭经营的巨大生命力等等积极因素,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中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已显示了巨大优越性和顽强生命力。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重要的新技术革命的下,中国传统经济的优越性可能较"工业化"具有更大优势和生命力,中国有希望走出一条在相当程度上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严重弊端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来。关键之一在于要对国情有真正的认识并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三)近代三元结构演变的挫折和教训,三元结构确立的前提与条件
近代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变迁过程表明,通过三元结构,可能使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共同发展,向共同现代化方向前进。但必须充分注意,一,三元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共同现代化是建立在某些基本条件上的。二,近代三元结构只是初步形成,尚有许多矛盾和不完善之处。因此,要使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一体现代化",就必须健全它必需的基本条件,并对其不足不断改进。
什么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两个。
第一,保持和扩大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二者协同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这是维护双方协调关系的基本前提。近代大工业之所以和小农经济构成不同类型的生产组合,就是因其有利于各自的生产和共同产品的销售。二者利益的协调最终是经由商品市场,在共同产品销售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就棉纺织业来说,根本在于国内棉布市场,只有保持和扩大之,才可能实现"农村手织布(或经过机器布厂精加工)兴旺--农民发展手织业购买机纱--纱厂机纱销路扩大、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蚕丝业来看,根本问题在于国际生丝市场。只有保持和扩展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才能带动缫丝工业与农村蚕桑业的发展。
第二,有效保持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互补,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合理分工,就是密切结合国情,充分利用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品的分工与协调上,生产既利于自身又利于对方的产品,而不去生产对方也生产的同类同档次产品,形成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在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所谓协调,就是在生产要素的使用和技术类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