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变革

瞿旻 关勇军  2007-01-19

摘要网络经济的到来已成定局,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将何去何从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变革。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变革会计理论会计实务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会计的进步,会计的变革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知道,90年代以来,In?鄄ternet网络开始应用于商业交易,并成为90年代初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方式。而后,以其方便、快捷等优势而迅速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并被诸多的经济主体所采用。可以说网络经济的到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并且,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交易方式。也必将对传统的会计产生较大的冲击。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变革。

1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的变革

1.1会计基本假设的变革

会计假设是根据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作的合理推论。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原有的会计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假设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1.1.1会计主体的变化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这个特定组织是有形实体概念。网络公司作为一种虚拟公司,为了完成某一目标会在短时间内结合形成一个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临时结盟体,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这就使得对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如果会计主体不确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就没有空间的归属,那么,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无法理解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将会计主体看作一个相对的概念,以确定网络公司“虚”的会计主体:计算机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结盟体。这样,我们就要用相对的会计主体假设替代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就可以确定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从而正确地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1.1.2持续经营的否定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只有在这一假设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会计才可用历史成本而非生产价格来确认。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结盟体,在完成目标后可能立即解散,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同时,会计核算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我们就要借鉴破产清算会计中的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1.1.3会计分期的终结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为各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其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分期假设将会完全被否定,其原因:第一,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络上的一笔交易可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可能在交易完成之后立即解散,在这种进行期间划分,不仅难度很大,而且实际意义也不大;第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财务报告采用实时报告系统,任何时候,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由报告企业编制财务报告后才得到。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下,根本不需要对会计期间进行划分。

1.1.4货币计量的扬弃

货币计量假设包括币值不变(一致性)假设和记账本位币(唯一性)假设两个附带假设:一方面,“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从而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也冲击了币值不变(一致性)假设;另一方面,“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则强化了记账本位币(唯一性)假设,使得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因此,面对货币计量假设所受到的冲击与强化,完全有可能产生一种浮动的、全球一致的电子购买力单位。这样,货币计量假设会可能被人们扬弃,最终形成电子购买力单位计量假设。

1.2会计要素的变化

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要素。现行财务会计一般从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要素。这种划分模式使财务报告的结构简单、易懂,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较清晰地了解会计信息。但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导致经济信息的复杂性。经济信息在向会计要素转化时,现有的会计要素分类不一定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即实际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之间发生偏差。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却在提高,所以,对会计要素进行更深层次的划分成为必然。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处理器的出现,使信息加工的速度越来越快,也使对会计要素进行更深层次的划分成为可能。会计要素将会被划分得更有层次,从而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资金的运动状况。

2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实务的变革

2.1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

2.1.1会计核算方法信息化

传统的会计方法逐渐由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取代,主要体现在无纸化交易方面。

2.1.2会计核算内容多样化

在买方市场上,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厂房、卡车等曾经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资产等不再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财务分析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人人都将是会计信息的处理者,传统的会计核算不再是主要工作,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将占了主要部分。

2.1.3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化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将会计报表放在Web网上,缩短了企业报告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且透明度很高,既做到信息共享,又可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形成社会化监督。

2.2会计核算原则的变化

2.2.1历史成本原则不能满足计价的需要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其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资产价值不变。其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影响:

(1)历史成本原则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然而网络经济条件下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因此历史成本原则将失去存在价值。

(2)网络公司的交易对象多是处于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历史成本不能如实反映网络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性极差。

(3)历史成本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它对网络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反映滞后,经营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无法发挥。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产按现时价值、可变现净值计价成为可能。通过在线访问,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资产成交价格信息,用现时价值对资产计价。如与美国芝加哥交易所联网的公司可以很容易地知道采用“盯市”制定的期货产品的当日价格。采用现时价值计价,将可以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2.2.2权责发生制原则失去存在的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已经收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权责发生制是针对会计确认时间而产生的一项准则,它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采用了实时报告系统,不再需要进行会计分期,因此权责发生制将失去存在基础。由于网络经济否定了会计分期,而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网络公司的经营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直接作为其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

2.3财务报告的创新

现行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的书面文件,由财务报表和附表组成。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电子商务时代,财务报告受到的创新方向是:

2.3.1财务报告的“个性化”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是为某一特定模型服务,将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提供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然而,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决策模型,“通用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不同决策模型的需要。

2.3.2财务报告内容的“多样性”

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及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的生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知识资产、人力资产将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而现行财务报表对此反映较少。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集电子交易、核算处理、信息随机查询于一体的“动态实时报告系统”,可实时满足不同层次的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多元要求,在会计报表中,也应将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作为主要资产项目加以重点列示。而反映的侧重点应由关心“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动的能力”,转向关心“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其增值的能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