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从新方法分析预测中国经济走势看宏观调控措施

佚名  2008-06-26

【摘要】本文通过22种指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采用经过证明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给出非调控情况下中国人均GDP的未来两年发展趋势。根据自然走势,2008年人均GDP增长17.47,2009年人均GDP增长12.22,将出现经济过快增长,影响整体结构和发展质量。因此,宏观调控势在必行。文中给出了几项调控措施。

【关键词】经济预测 时间序列 科学发展观 人均GDP

中图分类号 F064.1 文献标识码 A

Deducing Macroscopical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ese Economy by New Methods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Chiese economy according to 22 indicators. New forecasting methods are used to get the developng trend of per captia GDP in Chin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trend, per captia GDP in 2008 will be increased by 17.47%, and in 2009 by 12.22%. Over-quick increasement of economy will affect the macroeconomic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quality. Therefore, macroscopical control is indispensable. Some meatres are given.

Key words: Economy Forecast; Time Serie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er Capita GDP

引 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29年经济发展的数量规律,预测经济走势,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事物的发展产生的信息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形成往往是多项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时间序列的未来取值是可以预测的。当预测过高或过低时,应当根据指标的制约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统计年鉴(2007)》[1]除了收录了全国2006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外,还汇总了改革开放29年的主要统计数据。《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对2007年的经济情况作了全面阐述。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解决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本文根据人均GDP等22项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发展变化规律,探索宏观调控的意义、策略,为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原始数据共22项指标,数据表横向和纵向分析起来很费劲,不易直观看出变化规律。现将这些指标绘制成笔者推出[3]的三种新型直观表图中的纵向比较直观图(图1)。对于这样指标太多、数据量太多的数据,普通的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扇形图等已无能为力。新型表图在每个格子内换成椭圆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每一栏指标最小的仅为直线(理论上应该是空白,为可视效果绘成直线),最大的为满格椭圆。这种图也存在缺点,同一栏目椭圆面积只能粗略反映大小,没有严格的倍数关系。这是因为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的处理,原始数据的绝对数量关系已经改变。

图1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直观图

由图1可以看出,22项指标中,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规则波动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倒漏斗形向上减小外,其余指标全部呈倒宝塔形串珠排列,表示逐年的递增,整体尚未显现出周期性波动。

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看,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协调的,但各个指标(或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差异。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早期增大速度最快,表明货物的流通走在各项事业的前列;改革开放伊始,人气激活较快。第一产业产值早期增长也较快,粮食产量增加迅速,导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加较快。这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出重大作用,农民先得到实惠。但是,由于耕地所限和农作物的自然规律,80年代后期开始,第一产业处于缓慢增长(有时甚至停顿)的状态。外汇储备早期增长最慢,甚至有波动,近年来急剧增加。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启动较晚,新世纪开始猛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历了3起两落,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期出现两次高峰,目前正处在上升过程中。原油产量较早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并且稳步增长。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早期较慢,后期迅速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改革开放开始时处于高位,且逐渐增大,至1987年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小至今。

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29年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我们通过Q型聚类试探一下各年份间经济特征的相似性,29年的谱系图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相似系数。

出乎意料之外,谱系图中年份竟然按顺序排列,没有打乱!Q型聚类是把特征相近的样本聚为一类,原来预计年份排列不应当维持原来次序,现在年份仍按原来顺序。这表明一个重要特征,即我国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时期(相邻年份)有其相应的特点,特点的变化时渐进的,暂时还没有出现周期。如果出现周期,相隔一个或多个周期的年份数据必然因其相似性而聚为一类。从直观图示(图1)上也看出,大部分指标都呈现渐增趋势,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图2各年份经济特征相似性Q型聚类谱系图和最优分割界线

在相似系数0.805左右的水平上,整个29年聚为一类,可见各年的经济特点都很相似。在0.93左右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以1995年底为界。在0.98左右的水平上,可以分为4类,以此可以划分阶段。而权威的时间序列分段,应该是多元有序数据最优分割方法。这种分割能够找出有序样本中明显的界线,分割出多个组(阶段)。分割的原理是用数学方法,使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组间离差平方和最大,保证一组内有相似的特征,不同组的特征差异大。我们进行最优4分割(软件编制和计算过程从略),找出了3条界线,在图2上分别标注为I、II和III。很吻合,这些界线都在聚类分析的分类界线上。

根据Q型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我们可以把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分为两个时期4个阶段。以1995年底(I界线)为界,把29年分为两个时期。这种分界与1995年国家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当时的结构调整相吻合。1996年政策开始显现出作用,第二时期开始。两个时期中又各包括两类,以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时期的特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高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两次上扬,波动较大;第一产业受到“文革”破坏后,上升空间大,增长速度快,粮食产量迅速膨胀;进出口、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都处于发展缓慢的较低水平;原煤、原油产量增速较快。这一时期包括两个阶段,1978—1987年为第一阶段,1988—1995年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对应于谱系图上的第一类,特点为:

1)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率先起步,居民收入农村比城市增长快;

2)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仍举步维艰,仍处于调整蓄势期间,但工业产品原油、原煤迅速增产;

3)经济总量有限,固定资产投资无法明显加大;

4)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迅速加大,表明人气聚集、物流兴旺;

5)对外贸易发展迟缓,导致进出口和外汇储备额无明显变化;

第二阶段对应于谱系图上的第二类,特点为:

1)第一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粮食产量受耕地面积和生长规律的限制增幅较小,农业的其他事业发展较快。

2)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原油、原煤增幅放缓。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第一次高峰下降并产生第二次高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快,人均GDP增长加快,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步增长;

4)对外贸易事业开始活跃,但步伐不大;

5)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已逐步下降。

第二时期的特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稳定地维持在较低水平;第一产业发展步伐不大,耕地有限使得粮食产量很难继续增长,有的年份受灾害影响还出现减产;进出口和外汇储备迅速发展;前期发展较慢的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三产业都开始了大发展;发电量、水泥、粗钢等主要工业产品迅猛增产;人均GDP增幅和绝对值都较大。这一时期也包括两个阶段,1996—2002年为第一阶段,2003年至今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对应于谱系图上的第三类,特点是:

1)第一产业产值、农村人均收入、原煤产量、原油产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变化不大,稳中有小幅增加;

2) 工业与建筑业产值,水泥产量、发电量、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旅客周转量、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GDP都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

3) 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到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对应于谱系图上的第四类,其特点是:

1)工业与与建筑业产值,原煤、水泥、钢产量和发电量,都迅速膨胀;

2)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都迅速增大;

3) 消费品价格指数开始抬升,通胀苗头出现。

4)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回落,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正处在第二时期的第二阶段,出现经济过热现象,资源消耗严重。1995年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未始终遵循和全面落实。近年来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代价大的问题又凸现了。按2006年的资料,全球1/3的钢和煤炭、54%的水泥都被我们用掉了,而每个单位能耗和原材料耗损所产生的商品价值量,又仅仅为发达国家的1/6到1/4。必须建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三、人均GDP走势预测

近年来笔者推出了前移回归分析、趋势回归分析等新方法,预测了湖北[4]、福建[5]、云南[6]、湖南[7]、江西[8]等省的主要经济指标,经后来的数据证实准确度较高。如:2005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09.5(1069.81,括号外为提前发表的预测值,括号内为后来公布的实际值,下同)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32(2628)亿元、货物周转量149139(141570)亿吨公里、消费品零售总额3040(2965)亿元、人均GDP 12087(11431)元。又如福建省2006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535(1473)、工业增加值3471(3306)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2597(2704)亿元、货物周转量1927(1890)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540(524)亿人公里、农村年人均收入4869(4833)元、人均GDP 21432(21152)元。隔年预测也受到了好的效果,如福建省2007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713(17493)、工业增加值3986(3980)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2993(3187)亿元、货物周转量2240(228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621(587)亿人公里、农村年人均收入5504(5467)元、人均GDP 25346(25662)元。

既然上述方法较为准确,就可以用于对我国2008年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现采用上述预测采用的前移回归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前兆或基础的,某年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值,反映了这一年为下一年各项事业打下的基础,是下一年某经济指标(如GDP)的自变量。具体原理和算法在此从略。建立预测型回归方程如下:

下年人均GDP=128.7676+0.6927598×上年建筑业总产值+0.4896726×上年发电量-0.03694179×上年货物周转量-57.68295×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这个方程计算1979至2009年的人均GDP,并与实际值对比,见表1。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0.0388,效果很好。从绝对误差上看,有4年的数字在7元以内,22年的数值在100以内,只有7年的绝对误差超过100元。

采用笔者的另一种预测方法“多因素趋势回归预测法”,也可以得到详尽的结果,在此从略。

2008年预测为21925.07元,有待明年一季度出炉公报后证实。根据前述若干省份预测的准确性和表1的误差可知,这个预测数据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按照这个值,人均GDP(或GDP)的增长率为17.47%,虽然受到年初冻雨雪灾影响,2008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仍有可能达到14%。对其他各项指标进行建模预测,也可以得到各指标的2008年预测值,这里不再进行讨论。根据2008年的预测值,又可以预测2009年的预测值。2009年人均GDP的预测值为24603.23,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12.22%,仍然偏高。

表1 1979年以来中国人均GDP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四、宏观调控对策

前面对2008年和2009年的预测,是在继续过去的政策和发展趋势之上的。而近5年GDP年均增长10.6,且有逐步加大的趋势。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要求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控制在8%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快速发展了近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及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等各种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人口、环境、资源等各种压力仍在不断加剧,财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挑战将更加严峻。我国处于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重要关头,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从上述人均GDP预测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建筑业总产值、发电量、货物周转量、人口自然增长率被选入其中,函数关系明显。要使GDP适度增长、合理增长、良性增长,从方程本身角度考虑,可以归纳出以下措施:

1)必须抑制建筑业的过度增长。回归方程中建筑业总产值的系数是正的。大兴土木,发展建筑业,会导致GDP加快发展。近年来的房地产开发,带动钢铁、水泥、木材、陶瓷、玻璃等的发展,是GDP增长的重要贡献因子。建筑业的发展,大量消耗资源。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和住房价格的哄抬是导致建筑业产值大增的主要因素,已经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了。

2)要控制火力发电,节约用电、合理用电。回归方程中发电量的系数是正的,对GDP增长直接作用。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必须发展。但是要合理选择发电方式,节约用电、合理用电。水力、风力发电是绿色环保的,要大力提倡;火力发电消耗煤炭资源,影响大气质量,要尽可能减少,节省宝贵的资源用于其他用途和留给子孙。这样既控制了发电量,改善环境,又可起到降低GDP的作用。

3)应当发展交通事业,畅通运输渠道。货物周转量也被纳入回归方程,系数是负的,不过绝对值较小。改善运输条件,发展高速轨道交通、增加货物周转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GDP非良性增长。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便捷迅速的交通对缩小地区差别、减少原材料和成品运输的能耗、缩小区域物价差异、方便群众出行都是十分重要的。

4)合理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被选入回归方程,且系数为负,其意义十分明显。人口越多,人均GDP越低。人口自然增长,主要控制对象是出生率。降低出生率可以提高眼前的人均GDP,减小眼前就业人员家庭负担,但却会加重人口老龄化、提高将来就业人员的家庭负担。按一胎化计算,一个中年家庭夫妻两名从业人员除负担未就业的子女外,要负担60岁左右的父母辈4名,还要负担80岁左右的祖父母辈8名。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该从保证社会和谐、家庭幸福考量,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5)各行各业需要均衡发展。回归方程中根据F检验,仅选入了建筑业总产值、发电量、货物周转量、人口自然增长率4项指标,并不说明其他指标对人均GDP不产生影响。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领域的发展或其产值都是对GDP的贡献,任何行业的落后都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我们不能为了提高GDP,片面追求某些易增加产值领域的发展速度。那种年底赶产值、为完成任务进行突击、追求数字政绩等现象是需要注意的。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发展质量。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结论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增长,可以划分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不过,尚未显现周期性。近年来发展速度迅速加快,资源、能耗难以承受,各种矛盾凸现。根据已经证实有效的预测方法推算,若不采取有效措施,2008年和2009年的人均GDP将增长分别为17.47%和12.22%。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引导经济良性发展势在必行。应当抑制建筑业的过度增长,降低发电的资源消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事业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80228_402464933.htm, 2008-02-28

[3] Ding Yuechao, ZENG Suyan.A New Way for Data Graph .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NEW EDUCATION, PROCEEDINGS: 617-622, 2007.

[4]沈军,丁跃潮,张杰敏.湖北省经济发展的若干统计特征与2005年预测[J].当代经济,2005,168(23):70-72.

[5]沈军,丁跃潮.福建经济若干统计特征及发展趋势[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统计与精算》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6]沈军,丁跃潮.前移回归分析新方法及其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0期(原题目为“前移回归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后来杂志社刊登了更正说明).

[7]Ding Yuechao, Shen Jun, Zeng Suyan.A New Method -- Forward Shifting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onomy Forecast in Hunan Province.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PROCEEDINGS : 337-341, 2007.

[8]Ding Yuechao.A New Method -- Multi-factor Trend Regres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conomy Forecast in Jiangxi.Advancing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PROCEEDINGS.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