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创新
王凤山 2012-08-16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的管理。科学地培养使用人才,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建设一支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加快学校现代化的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激励机制的多元功能
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功能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的满足个体需要的功能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激励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个体不同层次需要的实现,是教师所处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激励是对教职工的工作、人品和才能的一种肯定,对他们的个体需求也是一种满足。教职工可以通过激励洞悉学校管理的思路,明晰自己奋斗的目标、认清自己的地位,从而焕发工作热情,实现个体需求。
二是它的挖掘潜力的动能
所谓潜能则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尚待挖掘的某种能力。教师的潜能能否被认知,激发是根本。激发既然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一种手段而存在,那么学校激励机制的构建,使教师处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使他们始终有一种被重视、被认识的成就感,他们的潜能也就更加易于发挥,他们也就心情舒畅、激情饱满、干劲倍增,其潜能也就会逐渐成为“显”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通过激励来挖掘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创造性才能,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是放大绩效的功能
管理绩效能否充分放大,主要依赖于全体成员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充分放大;而师生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放大,又依赖于激励功能的发挥。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学校,无不是通过构建激励机制,通过学校管理者的行为激励,引导焕发教师的积极性才取得的。
二、创设激励机制的实践途径
1、机会激励法
当代教师最大的需求莫过于有好的成才空间和发展机遇。时下大学生择业时最大的看点就是发展的空间。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有的老师因工作出不了成绩而怨天尤人,哀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与教师个人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领导对教师关心不够、分析不够,没有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作为学校,在实绩评估、进修考察、教学研讨等方面,应当为教师创造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充分信任他们、使用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拼打磨练。这样既可满足他们的成才需求,又可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要知道机会对领导来说可能很平常,对老师来说,却显得很珍贵。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学会创造机会给教师,让机会给教师,比如说,外出考察、教学研讨、组织活动等等,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率,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相信一个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老师,一定会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内心深处的原动力也就会发挥无遗。
2、评价激励法
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知度,正常、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特别注重完善学校的评价制度,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管理水平、业务才干,评价教师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道德品质等。而不应该只把学校的管理看作是领导的单边行动,整天挥着指挥棒让教师干这干那,而任务完成后却不声不响、不闻不问。那样会大大损伤教师的自尊,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完善评价制度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对教职工的评价还应当注意把领导评价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相互之间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评价的信度,使教职工评价机制不断完善。
3、信任激励法
我们常说:“用人不疑”“知人善任”,其实这两句话说到底是一个信任问题。作为一名校长,应当在实践中学会信任人、使用人,放手让教师在职责范围内自主工作、自主创新。尽可以尊重教师对任务完成的设计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措施,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大可不必事必恭亲,这也不放心,那也去过问。要看到新时期的教师队伍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善于开拓,作为学校管理者考虑得更多的不是他们能不能胜任某项工作,而是怎样为他们创设和谐、融洽、协调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产生一种被信任的感觉,精神百倍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4、参与激励法
现代管理和实践经验研究表明,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学校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教职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可以通过正常民主生活会、教学听证会、教研分析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建议,通报学校重要事务,让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监督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通过参与,使教职工对学校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实现教职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公平理论”提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他们得到什么而定,而且还要受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当,就会心理平衡。所以学校激励机制的使用,还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而不要把激励庸俗化,甚至把激励作为施舍,滥用激励,这样必将损害学校的长远利益,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