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搞好中医药人才培养
丁建 2011-05-30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搞好中医药教育工作的指针,中医药教育工作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就是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教学模式,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对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的概括.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世纪的田史责任和奋斗目标,是指导全党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是全面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医药教育工作,开创中医药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就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适时地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摆到了第一生产力位置,强调发展经济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基础、是根本。江泽民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庆典上指出:在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医药教育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承担起历史责任,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为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鲜明的特色、独具的优势,已为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发展中医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医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思想政治思想素质好,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崇高科学道德,对中医药学科发展有高度责任感,既具有深厚的中药医药基础理论与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能坚持中医的特色.把握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又敢于提出新思想‘新观点,能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这就必须做好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转变以“单学科的知识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目前中医药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对中医传统理论、传统诊疗技术的继承为核心的,教材内容大多是经典理论、以往知识为主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现代生命科学、现代医学的内容较少,更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狭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业务水平的提高。面对新世纪高新技术革命和医学科学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大调整,在系统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掌握中医药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应增加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内容,扩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
二是要转变“书本一课堂一教师中心”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人只有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活动中才能确证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和潜能的同时,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对人的潜能的发挥,要发挥人的潜能就必须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然而,目前的中医药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书本一课堂一教师,中心为模式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书本知识,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是以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试考核成绩为标准,实际上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评价,而不是对学生智力、素质的考评,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必须对“书本一课堂一教师中心’,模式进行变革,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变教师输灌式讲授为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应重在解惑;内容选择应由刚性化(书本)向弹性化转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具有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要由教师占领全部学习时间向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转变,并增加实验、实践内容,开辟第二课堂,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记忆向主动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是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师水平影响着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必须改善办学条件。要根据中医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现代化的要求及新技术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大对中医药教育的人、财、物的投人,加强基础教学设施、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引进先进教学手段;要优化教师结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适合时代要求,以素质为中心的教学评估体系,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和评估教学工作,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2调整结构层次体系.多层次培养人才.全面服务杜会
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全部活动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是忠实地为人民的利益的奋斗历史。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医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我们一定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化中医药教学改革,调整结构层次体系,努力培养一大批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首先,要变革“一次教育”体制,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竞争是人才竟争、知识竞争、技术竞争,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程度直接影响着竞争实力,决定着竞争的胜负。知识更新、新技术发展总是以各种方式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但目前中医药教育基本上是侧重于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的教育,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历教育,学校对学生毕业后基本上不再负有知识更新之责。而继续教育基本上由接收学生的单位负责,用人单位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重视继续教育,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因此,目前的中医药教育实际上是“一次性教育”,学生经过在校若于年的学习,一次性”地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由于学校教育时间有限、学习范围有限,无法也根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中医理论、技能及医学发展的趋势,势必缺乏应变力。这就要求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中医院校要象企业出售产品那样,加强“售后’.服务,承担起学生就业后的继续教育,利用自身优势和现代网络技术.创造条件,适时地向毕业生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机会。
二是发挥优势,拓宽培养层次。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学医科而言,既有临床医学,又有养生保健预防医学;就药科而言,既包括加工制剂,又包括药品种植,内涵极为丰富。但目前中医药教育主要是面向医疗卫生单位、医药企业培养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和面向科研机构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这对解决医疗单位、医药企业、科研机构人才缺乏的间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中医药的内涵及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来看,这种培养人才的定位影响了中医药教育服务功能的全面发挥。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中医药教育要按照这一要求,承担起培养专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历史责任,根据事业发展的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育结构层次体系进行大调整,建立起”一体两翼三型”的教育结构体系,拓宽培养功能,多层次培养人才。
一体’,是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这是中医药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精湛中医药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培养一定数量的能坚持中医特色,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科研究型人才。“两翼”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这是多种形式办学的具体体现,主要任务是为提高中医药全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进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及就业后继续教育,侧重于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如从事保健服务的保健推拿技师、中药种植与加工技术人员。三型是学科型、专科型、社区全科服务型。学科型人才必须要有深厚扎实的中医药理论作基础,具有广博的知识,既具有实践能力,又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能对中医药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科型人才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的中坚力量。专科型人才要求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功底,熟炼地掌握中医药这一大学科中某一分支学科的理论、技能,能具体解决本专业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社区全科服务型人才要求理论知识适度,重点放在培养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般间题,如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常见病防治、现场救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使中医药教育能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