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德国文化精神与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于婷婷  2011-09-14

摘 要:基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把握,探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之处,把握在坚持中发展与在发展中坚持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还需要关注民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发展

基于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深入研究和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的”规定性与“时间的”规定性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既继承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努力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 一、界定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还包括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各国后继者继承、发展和实践的,以追求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1]。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必须要从时间与空间双重角度来考量。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空间的”规定性,又具有“时间的”规定性。所谓“空间的”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即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具体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实践相结合;所谓“时间的”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具有当代性[2]。 笔者认为,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内容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本立场,基本方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这种结合的过程应联系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使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真正地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次,从形式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剥去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外衣,使之带有中国的特色,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客体中国化的过程,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应用到解决中国具体实际的一个过程;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化”字上,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相结合,它关注的是“为什么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为什么结合的问题,强调的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的问题;另外,如何结合的问题,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怎样应用到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当中去[3]。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确立和实施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鲜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历史演进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理论创新以及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做到既继承又发展。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以及实践性的理论品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是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且结合具体的国情与时代的特征。 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变与不变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而正是质的规定性确定了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实质。如果抛弃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就不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变的内在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则是变的路径选择。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变与不变内在统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表现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才能真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避免出现偏离了的所谓的假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外在表现,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宝贵产物。 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的”规定性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间的”规定性酝酿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作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代孕育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时代更需要人们不断吸纳新的实践元素,用创新的成果去发展它,用创新的实践去丰富与完善它。任何一个科学体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要保持住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继承与发展同时并进,做到与时俱进。当代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与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们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立场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有了永续的生命力。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时把马克思主义变为开放的活的动态的科学体系的过程。 三、坚持与推进相结合的具体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在于需要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其具体要求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持有科学的态度,做到坚信而不迷信。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另外,还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信而不迷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次,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是指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得出的论断。其判断正误的依据要看它是否符合它所反映的特殊对象,而这只能借助于具体实践的检验。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