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赵婷婷 李莉 2009-02-17
[摘 要]扩招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某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个人状况、导师的指导情况、培养过程和毕业前景,希望在准确把握在校硕士研究生现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目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质量;扩招;保障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对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教育质量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连续几年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急剧下降;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以大众化时期的多样化质量观来衡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现在的质量没有降低。
质量观的问题比较复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后,最直接的变化是学生数量的增长,而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样化,很难再象精英阶段那样,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同时,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也将导致它在整个学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往它是专门教育中的高级阶段,但将来它可能向过渡学位发展,变成攻读博士学位的“预科”,这必然导致其质量观的改变。质量观的转变需要时间,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所以,要想给现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下一个结论,到底是降低了还是没有降低,是很难的,也没有多少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并不试图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给出结论,而是要通过调查,对这一状况进行描述分析。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在质量的描述方面也有其特殊性。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导师指导,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个人和导师的精力投入。尽管教学条件、硬件设施等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中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本文认为,相比较而盲,研究生、导师、培养过程、毕业前景等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本文着重考察这四个方面,以期能够对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选取某大学的部分在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于2004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10份,回收率达93%。样本的院系分布和性别分布合理,但年级分布略有欠缺,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较小,这主要与问卷调查的时间有关。
1.研究生的个人状况分析
(1)基本情况。在被调查的研究生中,25岁及以下的占79.4%;26岁以上的占20.6%。参加全国统考入学的占74.5%;通过免试推荐入学的占22.0%;通过单独考试入学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另外,应届生占73%;往届生占27.0%;具有五年左右工作经验的研究生也有相当数量。
(2)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主要目的(如表1所示)。显然,“继续深造”和“更好找工作”是大部分学生读研的主要目的。攻读比较冷门专业的研究生更多的是以“继续深造”为目的(卡方=24.981,P=.023);26岁及以上年龄的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明显高于25岁及以下年龄的研究生(卡方:8.169,P;.004)。25岁及以下的研究生选择“更好找工作”的比例明显要高一些(卡方:9.912,P=.002)。
(3)本硕专业的变动及对专业的态度。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与本(专)科阶段专业方向一致的只占总数的60%,而40%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有变化。应届生和往届生在这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卡方=14.880,P=000),往届生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比例明显高于应届生。
研究生对专业的态度(如表2所示)。较热门的专业,如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电子类等的研究生喜欢自己专业的程度较高(卡方=72.177,P=033);而以“继续深造”(卡方=26.785,P=000)为目的的研究生倾向于更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以“随大流”(卡方=40.417,P=.000)为目的的研究生倾向于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4)时间的安排利用。有67.7%的研究生没有从事过社会兼职活动。从事过社会兼职的研究生中72%的人平均每天的兼职时间不超过2小时。从事社会兼职比例较高的大多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以“继续深造”(卡方=3.994,P=046)为目的的研究生从事社会兼职的比例明显较低,以“父母期望”(卡方=5.803,P=.016)和“进入学校所在的城市”(卡方=8.581,P=.003)为目的的研究生从事社会兼职的比例明显较高。
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除了上课以外,82%的研究生平均每天用于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51.3%的研究生在5小时以上。平均每天学习超过5小时的研究生在工科类专业中所占比例较高(卡方=104.754,P=.000);喜欢自己专业的研究生用于学习和研究的时间相对较多(卡方=27.601,P=.035);从事社会兼职的研究生用于学习和研究的时间比未从事社会兼职的研究生少(卡方=24.300,P=.000)。
(5)学术活动和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11,6%的研究生从未参加过学术交流活动;33.5%的研究生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经常参加的只占13.6%;还有41.3%的研究生处于中间状态。74.4%的研究生还未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发表过1篇文章的研究生占16.1%;发表2篇以上文章的研究生不足10%。这方面的总体情况可能和样本的年级分布不均有关,三年级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应更高一些。对现有数据的分析表明,高年级研究生发表文章的数量明显比低年级多(卡方=110.725,P=.000),但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次数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卡方=10.141,P=.255)。研究生越喜欢所学的专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也越多(卡方=50.758,P=.000)。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群体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年龄、入学方式、工作经历、入学目的等方面都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在逐渐增多;免试推荐的研究生所占比例增长较大,据反映,他们的整体素质较高;抱着某种实用性入学目的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已经超过了为继续深造而入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专业性质、入学目的、专业态度对研究生的学习也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工科类比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方面投人更多的精力,这可能和工科类专业学习、科研任务相对较重有关;抱着继续深造为人学目的的研究生比抱着实用性目的的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倾向于喜欢自己的专业,更少从事社会兼职;喜欢自己专业程度较高的研究生用于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时间更多。 2.导师的指导情况分析
(1)确定导师的方式。通过双向选择、院系指定和个人选择方式确定导师的研究生比例分别为51.0%、22.6%和26.4%。不同专业在确定导师的方式上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差异(卡方:106.995,P;.(BO),这通常受院系、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培养传统和方式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院系指定方式确定导师的研究生喜欢所学专业的比例明显比另两类研究生低,而不喜欢所学专业的比例明显比另两类高(卡方=40.003,P=.000)。
(2)导师的指导方式(如表3所示)。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方式在文科、理科、工科或者热门、冷门专业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对学生的专业态度影响比较明显(卡方=28.570,P=.027):通过固定例会方式更容易使研究生喜欢所学专业,而通过个别指导和其他方式指导的研究生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程度则比较低。
导师的指导频率(如表4所示)。工科类专业指导频率比人文社科院类专业明显要高一些(卡方=93.068,P=.000);男生接受指导的频率明显要比女生高(卡方=12.058,P=.007);对所学专业越喜欢(卡方=23.542,P=.023),花在学习和研究上的时间越多(卡方=26.073,P=.010),接受导师指导的频率也越高。
(3)研究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大部分研究生在遇到问题时,最通常的解决途径是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设法自己解决,也有一部分学生会请教导师,而请教其他教师的人只占很小的比例。更愿意找导师解决问题的研究生是那些以“继续深造”为目的(卡方=5.406,P=.020)、参加学术活动多(卡方=14.359,P=.006)、对导师指导满意度高(卡方=58.974,P=000)的学生。
(4)对导师指导的满意程度(如表5所示)。我们就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对导师指导感到满意的研究生认为,导师认真负责、专业水平高;对导师指导不满意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忙于其他工作,指导时间太少,导师的指导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不够实用等。
以“继续深造”为目的的研究生比没有选择该目的的研究生更满意导师的指导(卡方=15.189,P=.004);对所学专业越喜欢的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程度也越高(卡方=94.400,P=.000);由院系指定导师的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明显偏低(卡方=31.342,P=.000),而在259位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的研究生中,无一人对专业指导“很不满意”,明显低于其他两类研究生;研究生对采用“三种指导方式”的导师的满意度明显比较高(卡方=85.282,P=.000);导师指导的频率越多,研究生对其指导也越满意(卡方=169.716,P=.000)。
可以说,导师指导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影响,导师的确定方式、指导方式和指导频率、研究生对学习的态度等都成为影响双方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研究生更喜欢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更容易接受通过固定例会进行指导的方式,这将使他们更倾向于喜欢自己的专业。进一步说,越是喜欢自己专业、学习努力的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程度越高;而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程度越高,得到导师指导、进人导师课题研究的机会也越多。应该说,这一现象是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的。从师生关系来看,传统的师徒关系仍然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教学的质量会受到很多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态度、情感、动机、目的、个人魅力等。这对大众化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挑战,如果规模扩大以后,传统的师徒关系难以维持,研究生和导师将以什么样的角色进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3,培养过程分析
(1)课程教学。本问卷主要调查公共外语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
①公共外语课。研究生对公共外语课教学效果的看法(如表6所示)。认为公共外语课有帮助的研究生,主要理由是外语学习不能间断,上课总比不上好,可以增加词汇,有机会跟外教交流等。认为没有帮助的研究生则主要基于如下理由:授课方式死板,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方法缺乏互动性;授课内容不够实用,不利于听说读写技能的形成;教师少学生多,课时不足,实践应用环节少;课程压力小,无法对学习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②专业课。研究生对专业课教师授课效果的看法(如表7所示)。以“继续深造”为目的的研究生认为授课效果好的所占比例更高(卡方=10.115,P=.039);越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生越倾向于认为专业课老师授课效果好(卡方=76.852,P=.000);对导师指导满意程度高的研究生,对专业课老师授课效果的认可度也更高(卡方=94.947,P=.000)。
研究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如表9所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大多认为专业课程与本科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而工科类专业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卡方=47.918,P=.000)。另外,研究生自身的情况也影响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本硕专业一致的研究生认为专业课程重复的比例明显偏高(卡方=5.265,P=.022);选择“继续深造”为目的的研究生认为专业课深度不够的比例明显偏高(卡方=8.400,P=.004);以“好找工作”为目的的研究生认为“选修课少”的比例要明显偏高(卡方=4.841,P=.028)。科学研究调查表明,有70.2%的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科研工作。这些研究生对参与导师科研工作收获的看法(如表10所示)。
在是否参与导师科研工作方面:男生参与的比例明显比女生高(卡方=5. 724,P=.017);以“继续深造”为读研目的的研究生参与比例明显偏高(卡方=8.625,P=.003);那些用于研究和学习的时间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的比例更大(卡方==42,450,P=.000);发表文章数量(卡方=9.883,P=.042)和参加学术活动次数较多(卡方=22.061,P=.000)的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几率也较大。
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的研究生认为收获很大的比例明显偏高(卡方=22.196,P=.005);接受“三种方式都有”的综合方式指导的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工作的收获明显比较大(卡方=36.226,P=.003)。
(2)学位论文。表11显示了研究生所在专业对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重视程度。表12显示了研究生所在专业对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重视程度。
对专业课老师授课效果越认可的研究生,越认为所在专业对论文开题(卡方=118.114,P=.000)和论文答辩(卡方=88.131,P=.000)的重视程度高。
总的来说,研究生对教学、科研和论文环节的质量还是比较认可的。在教学方面,研究生对专业课教学效果比对公共外语课的认可程度更高。对外语课教学的意见主要是针对授课方式,研究生普遍认为,目前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尽管对专业课的授课效果认可程度较高,但专业课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授课方法不合理,内容重复、陈旧,选修课少等。在科研方面,有七成多的研究生已经参与了导师的课题研究,由于所调查的学生大多是一、二年级的,所以这一比例是比较高的。研究生普遍认为,在科研工作中收获比较大,但这和研究生本身的学习态度、导师的指导方式等密切相关。在学位论文环节,各专业一般都比较重视,而且专业课教学效果好的专业,论文环节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可见,培养过程的各环节是紧密相连的。 在对专业课设置情况的调查中,学生对教育需求多样化的问题值得注意。学生对专业课设置情况的评价和他们的读研目的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些想要继续深造的研究生觉得内容深度不够,而那些想要找到更好工作的研究生觉得选修课少。在对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中,研究生希望加强的知识有基础知识、专业前沿知识、工程实践技能、社会实践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我们认为,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这种多样化需求的倾向将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和质量保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毕业前景分析
(1)攻读博士。研究生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看法(如表13所示)。各专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看法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卡方=92.214,P=.000):工科类专业比人文社科类专业选择“硕士毕业后直接读”的比例更高;管理类专业选择“工作一段后再读”和“先工作,视情况而定”的比例明显比其他专业高。
本硕专业方向一致的研究生选择“毕业后直接读”的比例明显偏高(卡方=12.031,P=.071),以“继续深造”为目的的研究生选择“毕业后直接读”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选择“不愿读”的相对较少(卡方=30.262,P=.000);对所学专业喜欢的研究生选择“毕业后直接读”的比例明显偏高;对所学专业不喜欢的选择“不愿读”的比例明显偏高(卡方=57.796,P=.000);参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研究生选择“毕业后直接读”的比例明显要高,而选择“不愿读”的比例明显要低(卡方=12.660,P=013)。
(2)就业。研究生对自己就业前景的看法(如表14所示)。各专业在就业前景的看法上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差异(卡方=113.172,P=.000),认为就业前景“很好”和“较好”比例较高的专业大多是热门专业。而研究生越喜欢所学专业,对就业前景越乐观,该关系十分显著(卡方=128.099,P=.000)。
对攻读博士学位抱有不同看法的研究生在对就业前景的看法上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卡方=28.369,P=.029):选择“硕士毕业后直接读”的研究生认为就业前景“很好”的比例明显偏高;选择“不愿再读”的研究生认为就业前景“很差”的比例明显偏高。
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不想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对就业前景也不是很乐观。是否直接攻读博士,实际上取决于研究生读研的目的和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喜爱程度。而且有趣的是,那些想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即便就业,前景也很好,而那些不愿再读的研究生则倾向于认为就业的前景较差。可见,研究生在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时,投资与收益成为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对那些有较高收益的专业,研究生甚至会放弃目前较好的就业机会,而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因为希望博士毕业后会有更高的收益。这可能是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的一个原因。
研究生在对就业前景不理想的原因分析中,选择主观原因如自己能力差、缺乏工作经验等的比例占到六成多,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缺乏工作经验。这固然和就业市场的取向有关,但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结论与对策
第一,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在年龄、入学方式、工作经历、入学目的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调查表明,研究生的入学目的、专业态度等在其学习过程中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但在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过程中,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基本上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我们认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势必带来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的多样化,对此决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传统的以培养学生学术能力为主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应该转变,可设课程硕士、专业硕士、学科硕士等,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目前,专业硕士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应该说,其定位还不很明确,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都与学科硕士雷同,这一方面满足不了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保障质量。
第二,从师生关系来看,传统的师徒关系仍然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影响,应该说,在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情感、态度、动机、个人魅力等非制度性因素之上。从有利的方面看,这些非制度性的情感因素可以在更深层次上加强师生的交流,从而有利于学术传承和发展;但从不利的方面看,非制度性因素增强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可控性。
我们认为,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传统师徒关系的维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大部分学科专业中,必须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培养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像早期的普通高等教育也转变为今天大规模的专业培养一样,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特殊的学科专业,或者一些特殊的学校中,传统的师徒关系在保障质量方面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仍需发扬和保持。
第三,调查显示,研究生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比和质量保障与研究生的期望值差距较大。我们认为,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因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组成结构的变化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但是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这些要求很多都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扩招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归根到底是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如果不深人地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就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更不能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0—58.
[2]王汉澜,教育统计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22-69.
[3]金玉章.实用教育统计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6-40.
[4]骆克任.社会经济定量研究与SPSS和SAS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50.
[5)曹健,芮国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转变及重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13—15.
[6]柳国辉.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刍议[J].江苏高教,200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