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老年人髋部骨折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王淑华 孔霞  2010-05-11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也不断增长。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一亿多,由于老年人多骨质疏松,灵活性差,行动不便,不慎摔倒后常引起髋部骨折。临床表现为不能站立和行走,髋部疼痛,患肢缩短,屈髋、内收或外旋畸形,肿胀及功能障碍。在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尤其对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生命质量[1]。同时可以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曲阜市中医院共收治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患者126例,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60~95岁,平均71.8岁。我们主要采取床旁个体指导的方式,对患者及陪人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 入院指导

患者入院后,将患者安排在有拉环的床上,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迎接患者,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耐心认真的听取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陈述,使其产生信任感。向患者及陪人介绍病区的一般环境,介绍同室病友,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1.1 心理指导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有恐惧和紧张心理,如是否需要手术?担心手术疼痛等。对疾病的预后和今后的生活顾虑重重,如今后生活能否自理?能否自己行走等。老年人入院后离开家庭及所熟悉的人群,来到陌生的医院,患者有孤独感。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护士应同情患者,给予心理安慰,争取家人的配合,在经济上、精神方面给患者支持。(2)护士要学会掌握语言的艺术,入乡随俗,对老年患者给予亲切的称谓,如:“大娘”、“大爷”等。使患者感到亲切,有些老年人听力差,谈话时可离近一些或加些动作语言,同时减慢讲话速度。(3)给患者积极地暗示,告知患者老年人髋部骨折很常见,我们治愈的很多,您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使患者消除紧张和担忧,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1.2 大小便指导 由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需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患者入院后应首先教会患者及陪人如何使用便器,放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将便盆放入,接触体表处垫以软垫保护皮肤,不可使用脱瓷的便盆,防止擦伤皮肤。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女患者使用特制的尿壶。

2 术前教育

2.1 饮食指导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常因牙齿松动咀嚼困难,加之胃肠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状况较差。因此,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的耐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易消化饮食,制作时注意细、碎、软、烂,以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多食含钙食品,如牛奶、豆浆、豆腐脑、小虾米、排骨汤等食物,以补充钙质促进骨折愈合。嘱患者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2.2 功能锻炼指导 首先介绍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性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用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无拉环时,让患者两肘支撑于床面),使臀部离床,停顿5~10 s后放下,也可双手垫在臀下并按摩骶尾部,这样可防止骶尾部褥疮。指导患者做健肢及患肢的足趾和踝关节充分运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教会患者掌握深呼吸训练的方法,做10次深呼吸后,再于吸气末屏气3~5 s,能增加肺的潮气量及肺顺应性,每天3~4次。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以清除肺残气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单位气体交换量,防止坠积性肺炎。

2.3 牵引患者的指导 勿将牵引锤任意移开,即使改变姿势时也不要放松,保证有效牵引,毛毯及被子不可放在牵引绳上,牵引锤不要垂在地上或床上,不可过度摇动以避免碰撞。骶尾部要放棉垫以免出现褥疮。

3 术后指导

3.1 手术当天 给患者及陪护讲解术后去枕平卧6 h的原因,并于6 h后进食进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为防止内收及内旋两腿间可放外展架或厚枕头,必要时准备合适的防旋鞋。待麻醉清醒后肢体感觉恢复,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上肢运动,足趾及踝关节的屈伸练习,继续做深呼吸。

3.2 术后1天 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个动作保持10 s,每组做20~30个,每天2~3次。继续做患肢踝关节的背屈和屈趾活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措施。

3.3 术后2天 可进行屈膝练习,角度不可过大,以免疼痛,让患者将足跟向臀部滑动,保持大腿不向内或向外偏斜,保持1~2 min,再帮组患者将膝关节伸直,每组做15~20个,每天2~3次。继续进行健侧下肢及双上肢锻炼。翻身时应左右45°侧翻,如必须侧卧时两腿间应加枕头,防止患肢内收内旋位。

3.4 日常生活指导 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穿袜时伸髋屈膝。

3.5 上下床指导 让患者先坐在床边,适应后再扶床站立,如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骨水泥型术后3~5天可离床下地,非骨水泥型术后1~2周下地,下床方法:从健侧下床,协助患者先坐起,移至健侧,健肢先离床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他人协助患者使患肢离床着地,再扶床站立;上床时先上患肢,再上健肢。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6 指导使用拐杖 开始使用双拐时要小心,练习时要有人在旁边扶助,防止摔倒。一般术后1周可扶拐行走,行走时患肢保持外展30°,活动量由小到大,上楼健肢先上,下楼时柺先下,再患肢,健肢最后。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到单柺再弃柺行走。弃柺后的老年人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减轻下肢负重,还可提示其他行人及车辆,本人行动不便,请让行。

4 出院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避免侧卧,6个月内避免患肢的内收及内旋动作,不盘腿,不翘二郎腿,不坐矮凳子,不负重。继续坚持练习在院期间的锻炼方法。以后走路要小心,特别是下雨、下雪及晚上尽量不外出,防止再次摔伤。出院后定期复查,一般1、3、6个月到门诊复查,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有意外情况随时复诊。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通过对126例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健康教育,使我们体会到健康教育不仅是治疗护理的需要,可以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患者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感,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为出院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的功能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