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等职业教育中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

张平  2011-01-04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 共同培养人才, 实现了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人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思考。

1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1 致力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长期以来, 四川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一直坚持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 认真听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对畜牧兽医分院办学的意见, 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例如, 畜牧兽医分院与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 在2006~2007 学年从2004 和2005 级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起了第一届“旺达班”, 迈出了“订单式”

培养的第一步。在组建的过程中校企业双方召开多次研讨会, 确定办班方式、针对企业用人要求, 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 确定课程及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同时对课程调整情况上报教务处备案。

在“旺达班” 的基础上, 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也与本院展开合作,于2007 年初开始联合筹建第一届“巨星班”, 这标志着畜牧兽医分院校企业合作又一次取得了可喜进展, 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接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与畜牧兽医分院已经联合筹建了三届“巨星班”。

在毕业生招聘会上, 有来自四川隆生集团、四川乾坤集团、希望集团、北京英惠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知名的企业来本院招人。目前本院所设专业基本覆盖了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动物良种繁育场、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果蔬饮料加工企业多方面的职业岗位群。

通过与企业座谈和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多数分布在生产第一线, 从事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以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用的技术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 深受企业的好评。有相当一部分人, 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 并在校企结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1.2.1 校企共育人才。

本院组建了由分院专业教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今专业顾问委员会中,主任委员和大多数成员仍为企业的专家, 学院依靠专业顾问委员会全面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 坚持走校企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道路。

1.2.2 参与专业教学改革。

本院每年都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听取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随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修订07 级畜牧兽医专业[天下免费论文下载中心]计划时把《畜禽饲养与生产》分设为《猪生产》、《禽生产》和《牛生产》三门独立的课程。在修订08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新的尝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 强调学习与实践的交替循环, 把课堂办到企业车间去, 养殖场里。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四个职业方向模块。针对当前畜牧生产实际,具备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岗位群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能通过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的前提下,必修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2 个职业方向模块课程, 为扩大学生就业面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在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2 个职业方向模块中任选其一作为选修课程,完成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训练与毕业实习项目中根据职业规划、个性发展和爱好强化1个职业方向技能训练, 实现零距离就业。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的教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

在修订09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大范围的调整, 第五期只开设专业限选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就业的基础上, 把专业限选课程分为草食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方向、宠物保健与修饰方向、养禽与禽病防治方向和养猪与猪病防治方向四个职业方向, 以满足学生就业选择和当前养殖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 增加了学生假期的专业调查与实践课程。此外还把职业技能考核单独列入教学计划, 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嵌入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实施“双证书” 教育, 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 同时获得至少1 个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就业竞争力, 连续四年毕业生10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1.2.3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训教学。

本院现与崇州旺达饲料公司、四川乾坤集团、四川隆生集团、四川巨星集团、大北农集团等10 多家龙头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结合实训基地, 还与双流县共同建设了严华村分院、红碑村分院、篁筱村分院3 个专家大院村结合实训基地, 在金堂县帽顶村、邛崃市土溪村等地建立了对口扶贫基地。这不仅是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服务“ 三农” 的场所,也是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培养“ 亲农、事农、兴农” 情感教育的基地。毕业学生实习多数放在生产第一线, 企业安排有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训练的指定教师, 学校也派有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特别是“巨星班” 的毕业实习由企业分成小组, 每组全天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监督、填写实习鉴定评语, 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成绩, 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东西, 收获不小。

1.2.4 聘请企业专家兼课。

分院长期聘请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的余大军硕士、西南大学的佘永建教授、四川巨星集团生猪事业部总经理岳良泉、饲料技术总监及生猪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唐春祥、生猪事业部综管部副经理周欣等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亲自授课, 深受学生好评。

2 学院积极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在面向社会开展职教培训的同时,本院积极主动为企业优先解决实际困难, 与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 共创双赢的局面。专业教师为崇州旺达饲料公司等企业养猪大户及经销商进行《种猪的选择》、《仔猪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疫病免疫程序》

等针对性强的短期培训。2006 年开始与四川乾坤集团联合开展全国经销商专业技能培训, 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培训500 人, 目前前三批近三百余名“金牌”经销商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帮助隆生集团制定业务员培训计划, 并参与了多家分公司业务员的培训。还有更多的企业主动找到学院, 商谈合作培训事宜, 以期提高员工素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主动。

3 学校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有多名教师常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咨询,在企业和广大养殖业主中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周大薇和李光沐两位副教授及刘永红老师与温江农友家禽研究所合作的“红酒酵母多糖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项目在四川省目前存栏量最大的商品蛋鸡场(达25 万只鸡)——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巨兴养殖场进行了推广应用扩大试验, 使该场每只鸡净增纯利3.27 元, 在一个产蛋周期中,就净增纯利80 多万元。周光荣和唐仁华两位副教授长期为温江区、邛崃等地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饲养管理的规范以及畜禽疫病的诊治,两位副教授被聘为重庆西南大学科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团成员、成都凤凰饲料有限公司销售部技术顾问。6名副教授作为成都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对口联络和技术服务龙泉驿、邛崃、崇州、青白江、都江堰和大邑6个市县,按照当地的发展规划,收集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反馈给成都农林科学院组织协调解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一批靠得住,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经纪人。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户的肯定,推动了当地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积极地开展“订单式” 培养, 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本院突出特色教育、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

本文参考如下文章:

1、胡萍。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能教育,2007(2)。

2、田明山。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校企模式的思考,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18)。

3、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