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对于行动分析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许敬琳  2012-10-03

论文摘要:采用Mcniff的行动研究模式,对某个班进行了英语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结果证明行动研究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行动研究;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行动研究是把研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以促进教育工作者改进日复一日的实践工作。(McMillan,Schumacher,2006)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行动研究的主导思想是引导教师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解决,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教师与教学同步发展的目的。

一、行动研究的几种模式

行动研究的提出,为教育实践者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了舞台。许多西方教育学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行动研究过程模式,试图为广大教师提供直观的操作程序:

(1)Lewin(1946)主要是从一般社会科学的角度来勾勒行动研究的总体图景,他把行动研究描述为一个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2)Corey(1953)率先把行动研究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认为只有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家长及其他人员不断探讨学校教育的改进并付之行动,学校才会有效的发展,是从教师的实践问题及其界定开始的。具有比较明显的实证科学研究的痕迹:从问题开始—形成备择方案—检验。

(3)Kemmis(1982)进一步拓展了勒温的行动研究程序,认为行动研究的核心就在于:由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等环节构成的、螺旋式推进的循环过程。凯米斯所设计的过程模式,大体反映了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在这个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研究者指导的实践者,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研究的具有反思意识的实践主体。

(4)McNiff(1998)在此基础上将步骤进一步描述为:一是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二是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三是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四是调查并收集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五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准备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指导整个研究运行的研究方略。以上几种模式,McNiff的行动研究步骤相对而言比较具体完善,易于操作,更适合普通教师实施研究,故笔者决定采用McNiff的行动研究模式。

二、行动研究在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

1.明确问题

(1)发现问题。笔者所任班级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一年级某个教学班,共50人,使用教材为《实用综合英语》。综合英语每个单元都会有一篇应用文的写作。根据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大纲,学生需掌握日常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因此,应用文写作比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更为实用。然而“实用文体类型繁多,其比例也有很大的差别,没有学过实用文体语篇写作方法的人很难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来”。(张德禄、马磊,200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内容贫乏、连贯性差、语言干瘪、缺乏一致性、中心不突出、汉语式篇章结构等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接触应用文的机会少,对应用文的篇章结构了解的少。

(2)对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查明学生写作时表达困难的原因,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对学生写作错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学生的英语写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掌握了书信、通知等少数应用文体裁的语言特点及格式,几乎没有接触过应用文的其他体裁;其次,写作时偏重语法和词汇,写作在他们眼里就是汉译英,根本不考虑词的搭配意义和内涵;最后,由于课堂写作时间有限,许多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要求,于是就干脆不写。

2.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影响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

(1)应用体裁分析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体裁写作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不同体裁语篇、句法和词汇特点的认知,还能培养学生完成写作过程的良好习惯。用体裁教学法教授应用文体的写作在国外较成功、正盛行,值得借鉴和推广。(方琰、方艳华,2002)

笔者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首先引领学生分析应用文不同体裁的交际目的,然后利用Swales的层次动向法分析体裁的宏观结构。不同的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不同。例如同是英文信函,促销信和索赔信的交际目的不同,体裁也不同,因此它们的宏观结构也不同。英文促销信的交际目的是说服潜在客户购买商家所提供的产品或接受其服务,因此促销信由七个语步组成,即:确立资格证明、介绍推销内容(介绍产品或服务、介绍推销内容的重要细节、指明推销内容的价值)、激励购买、附寄文件、请求回复、采用压力策略和礼貌收尾。这七个语步均服务于促销信的交际目的,其中一、二、五语步为核心语步,而三、四、六、七语步为辅助性语步。而索赔信的主要交际目的为告知和说服,因此索赔信中所有语步均服务于以上两个主要的交际目的。其中信头、日期、称呼、告知存在问题、提出索赔和信尾七个语步为核心语步,其余五个语步(信件标题、附带文件、提出解决措施、施加压力和恳求回应)为辅助性语步。 (2)加强对核心语步中的句型操练。Bhatia(1993)认为:在建构语篇时,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王宏俐、郭继荣(2006)认为,在语篇构建中常使用的语步是核心语步,不太出现的辅助性语步是外围语步。如果找到了语篇的内部结构,并对核心语步进行操练,对于提高使用英语的综合性,减少分析性,从而增强直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且核心语步在应用文写作中出现频率高,按照不同的交际目的对不同的核心语步中的句型进行操练,不仅可以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还可以使学生生成数量庞大的句子,包括他们从来没有听到、看到过的句子。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对核心语步中的句型操练时,还应培养学生对词的内涵及外延意义的认知,避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3)网络辅助写作教学。高职院校几乎没有专门的写作课。写作练习一般是两周一次,放在每个单元最后的综合课上进行。短短两节课,除了一些综合练习外,还要完成对一篇应用文的分析和练习,因此用在写作上的时间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在有限的时间里,笔者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的独特优势进行写作教学。一方面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各种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生动地向学生呈现对范文体裁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各种核心句步中的句型训练;另一方面课后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教师和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探讨写作技巧,及时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网络辅助写作教学不仅做到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还为写作教学保证了时间。

3.行动

根据教材安排,每两周进行一次写作课。每次课对某一特定体裁的应用文进行体裁分析和核心语步的句型操练。课后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写作批改等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对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不同体裁的应用文篇章结构,并能对未学过的应用文进行体裁分析;而且还发现已经没有学生出现拒写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写出结构完整、中心突出、格式正确的应用文。

4.反思

这次行动研究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及调控自身的教学行为,使笔者找到了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但另一方面,笔者也清晰地认识到虽然学生了解到如何谋篇布局,掌握了应用文体裁的写作方法,能够自己判断语步,并操练核心语步中的重要句型,写出来的应用文格式规范,交际目的明确,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还需要为学习者提供足够数量和形式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些学生基础薄弱,词汇量有限,语言输入远远不够。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接收“可理解性输入”产生的,Krasen的理想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量。在英语教学中,听读属于接受性/输入性技巧,说写是产生性/输出性技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大量的、可理解的、有趣的阅读作为输入,把写作过程作为输出,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接触更多体裁的语篇;写作完成后,教师不能及时地一一向学生指导,因此培养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小结

在教学行动研究里,教师是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估者和使用者。教师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与同事交流心得,评估自身的教学效果,最终加以改进和完善。教学行动研究的核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学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的手段之一。它既是师资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又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