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


关于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附5例报告)

作者:张兰军,李伟阳,苏晓东,谢泽明,龙浩,戎铁华,林鹏,郝崇礼,温浙盛,王军业【摘要】 目的: 应用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以环氧交联多抗原簇封闭法及不同浓度氨基酸溶液漂洗法对猪的膜性及骨性材料进行组织处理及表面改性,制备出生物材料人工胸膜及人工肋骨,并于术中构建人工胸壁对5例巨大胸壁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重建. 结果: 采用生物材料人工胸膜及人工肋骨对4例胸壁巨大缺损的患者进行重建;采用自体肋骨及高分子材料补片重建胸壁缺损1例.5例胸壁缺损面积为(14×11~21×18)cm,术后随访6~40 mo,均存活,且呼吸动度良好,无胸廓畸形及反常呼吸发生. 结论: 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胸壁缺损符合生理结构,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使用的胸壁重建方法. 【关键词】 胸部损伤;人工胸壁;生物相容性材料;重建 【Abstract】AIM: To reconstruct the large chest wall defect with biomaterial artificial chest wall and to evaluat

2012-09-02

关于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纳米医学是纳米技术与医药技术结合的产物,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关键词】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技术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1 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1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可用来进行前哨淋巴结成像,从而判断有无转移乳腺癌、黑色素瘤或胃肠癌的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确定癌症是否转移。纳米颗粒制剂可通过不同的成像技术发现转移灶,例如Kobayashi等在研究中发现,标记了MRI造影剂钆的树突状聚合物可以提供一种出色的影像,显示充满转移癌细胞的淋巴结。1.2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可用于肿瘤的早期检测1.2.1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通过双功能螯合剂或物理包埋的方法将同位素与纳米材料连接,再将可与病变组织特异结合的靶向分子连接到纳米材料上。纳米颗粒作为影像的对比剂,一方面靶向肿瘤显像,另一方面还可携带药物[1]。1.2.2悬臂梁 纳米装置悬臂梁一端被瞄定,能被操纵来与特定分子结合,而这

2012-04-10

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亲水性改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传栋,王晶,王勤,刘阳【摘要】 主要综述了丙交酯、乙交酯或ε-己内酯与亲水性的聚乙二醇、氨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等亲水性物质进行嵌段或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具有亲水性、温敏性或PH敏感性的共聚物。为缓控释药物、组织工程和体内植入器械提供组织相容性好、保持蛋白药物活性、无毒的生物医用材料。【关键词】 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己内酯;脂肪族聚酯;亲水性;改性;共聚合;聚乙二醇;氨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Abstract:To modify hydrophilicity of Aliphatic polyester biomaterials, the copolymerizations of lactide, glycolide or ε-caprolactone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mino acids,N-vinylpyrrolidone or polyvinyl alcohol are reviewed, and the hydrophilic, thermosensiti

2011-02-08

人工血管管壁涂层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作者:王康,史宏灿,陆世春,孙超,贺建胜,裴昶【摘要】 对人工血管管壁涂层的生物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的实验评价。按照国际标准,对相关单个和混合材料进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热源试验、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本实验涉及的生物材料胶原蛋白、聚乳酸以及混合组分材料均符合生物相容性评价实验的安全标准。说明胶原蛋白和聚乳酸作为复合型人工血管管壁涂层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可为临床产品的研制提供依据。【关键词】 人工血管涂层材料;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胶原蛋白;聚乳酸Abstract:To make evaluation far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materials which is covered on the vascular prosthesis surface.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s, some experiments for the materials were done, include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test

2011-02-08

生物材料在骨科的应用进展

生物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和活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材料”,包括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在骨科应用的生物材料按其性质主要分为,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现就其应用综述如下。1 医用金属材料骨科生物金属材料是指能够植入人体,治疗骨骼疾病、替换骨组织,恢复骨骼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生物惰性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度,金属材料是骨科中应用最多的植入材料,广泛用于骨科的各类疾病的治疗,金属作为一种植入材料一般要求是:①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抗疲劳性能;②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无磁性;③材料必须无毒、无致癌性与过敏反应;④应具有良好的光洁度[1]。现在常用于临床的医用生物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医用不锈钢、钴基合金、医用形状记忆合金等。1.1医用不锈钢:根据临床对硬度,韧度的要求,医用不锈钢的材料有多种,最好的不锈钢合金是316L型,一直作为器具材料广泛使用。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质,易于加工制造且价格便宜,但同钴基合金相比有较大的局部腐蚀敏感性[2],主要用于接骨板、骨螺钉、人工关节等。1.2 合金类:主要包括①钴基

2010-09-21

转基因生物材料的交易机制研究

摘要: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材料交易机制的探讨,重点从经济特性、成本结构、市场结构以及用户需求特征等方面对这一类特殊产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此类产品的定价机制和定价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或许会为此类产品的定价理论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基因;转基因生物材料;经济特性;成本结构;市场结构;用户需求特征 1转基因生物材料的定义 应用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而获得的带有特异生物遗传信息的基因、重组载体、转化体、融合细胞和组织,以及用这些生物材料制备的活性制剂。它们主要是用于进一步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药品等的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转基因生物材料的交易是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的,大多数是以科研机构以及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的生物及制药公司为目标客户。 2转基因生物材料的经济特性 2.1 转基因生物材料的可复制性 生物之所以能够将其特定的性状代代相传而不发生改变,正是得益于带有其遗传信息的基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遗传物质能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而进行复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基因生物材料最大的价值正是在于其能够在合适的生化条件下产生复制,并且从经济学上来讲,

2010-03-03

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 目的 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 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分别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的孔隙结构,测量其孔隙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相成分。结果 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率分别为72%和67%;孔隙尺寸分布在200μm和280μm左右;孔壁上分别存在大量孔径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多孔磷酸钙陶瓷的组成包括HA和βTCP ,骨水泥的成分为HA,αTCP and βTCP。结论 试验制备的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具有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直径、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关键词】 多孔磷酸钙陶瓷; 骨水泥; 微孔; 生物相容性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ation of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Bioactive Material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Abstract

2009-09-25

细胞培养法评价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细胞培养法检测材料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又价廉的方法,在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新材料不断涌现、材料植入体内的部位及使用目的日趋繁杂、材料毒性作用的强弱以及与机体反应的复杂性等因素决定了细胞毒性试验中实验方法及实验细胞的多样性。根据生物材料本身的理化特性、植入体内的部位及使用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细胞至关重要。以往对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往往着眼于细胞的形态与数量的变化,近几年来研究材料对细胞生长、附着、增殖及代谢方面影响的报道日趋增多,并提出了以有活力的细胞数和细胞生长作为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的观点。通过结合免疫、化学、放射及影像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发展,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关系,进而阐明材料对细胞的作用机制,是今后细胞培养法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发展方向。Abstract It is quick convient good-repeating and cheap that examining the biotic materials compatibility through cell-culturing

2006-10-1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对生物材料表面血小板黏附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

2.2 在体实验中机体内血小板沉积的影响 在体实验研究表明,Dacron组中,GST-tPA组血管血小板沉积明显少于GST组和空白对照组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PEEP组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见表1。1 Conarweron JW,Stewart PS,Greenberg EP. Bacterial biofilms. A common cause of persistent infections. Science,1999,284:5418. 2 Tang L,Sheng Y. The mechanism of device-centered infection. Thans Soc Biomater ,1998,24:7. 3 Lijuen HR,Collen D.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rombolytic sgents.Throb Haemost,1991,66:88-110. 4 Collen D,Lijnen HR. Thrombolytic agents. Thromb haemost,2005

200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