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
石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与对策
摘要:本文以国际石油市场为主,从投资主体,投资重心和投资方式三个方面总结中国石油企业现阶段对外投资的特点,分析疫情发展及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对国际油价波动和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减少的影响,分析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及贸易争议对石油企业的影响机制,认为当前我国应该科学分析疫情的发展及影响,加大国内勘探力度、促进石油替代发展以调整能源结构,逐步建立与完善石油金融体系,从进口来源、品种、方式及运输线路等方面提出多元化石油对外贸易体系,加强与毗邻国家的油气合作,积极提升石油勘探技术,对参与项目各链条的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合理布局投资板块、完善投资前规划管理,保障中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安全。关键词:能源市场投资;石油金融;中国石油企业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各国经贸领域竞争的加剧,今后围绕知识产权和技术手段的贸易争议将是一种长期趋势。2018年相关国家不断提高包括液化天然气与石化产品在内的能源进口关税,贸易紧张局势将影响我国石油生产、液化天然气项目和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贸易的走向,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油气投资活动中面临巨大风险和不确定
流动性过剩下的黑龙江省对外投资策略
论文摘要: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使我们以往的宏观调控措施往往捉襟见肘,左右为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国内所面临的这一复杂情况呢?国家刚刚制订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快实施“ 走出去” 战略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文认为,发展对外投资是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措施,而黑龙江省在发展对俄投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以自然资源和技术领域为重点,鼓励企业对俄罗斯相关领域的投资。论文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对外投资,策略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特征。在这种状态下,既存在无物对应的货币,又存在货币资金的难以贷出;既有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大量的失业,又有强大的待实现的购买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使我们以往的宏观调控措施往往捉襟见肘,左右为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国内所面临的这一复杂情况呢?国家刚刚制订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该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
关于对外投资中显名股东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关键词: 对外投资/显名股东/法律风险/防范内容提要: 显名股东虽然具备了股东法定形式要件,但由于缺乏出资之实质要件,在投资中存在为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不实责任等法律风险;为防止这些法律风险的出现,投资中要注意减少显名股东现象的出现,及时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取得出资的各种证据;在出现显名股东现象的情况下,要尊重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显名股东法律地位的认定要将股东出资与股东对公司承担义务和责任联系起来综合认定。 一、显名股东的概念界定和法律特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股东是按照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的法人或自然人。[1]出资是成为股东的实质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成为股东还必须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经工商登记等,即还要具备形式要件。综上分析,所谓显名股东,是指在各种形式的公司设立过程中或者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那些虽然具备了股东法定形式要件,但其名下之出资为他人所有,从而缺乏
试析中国对外投资受限
摘 要:近年来,由于中印两国比较优势相似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频频限制中国投资令中国企业苦不堪言。结合当前印度限制中国投资的形势,深入分析了中国投资在印受限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投资;印度;限制 1 中国对外投资在印度受限的表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在降低外资进入,鼓励外资进入门槛,加快国内市场开放方面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与此同时又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定国家实施贸易限制。中国作为全球第五大外资输出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印度的投资输出,印度己成为中国前十大投资输出国。自2003年开始,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流量始终趋于快速增长,但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近-2.49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印度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对中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纵观近年来印度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将中国列入“投资敏感国”名单 早在2002年,印度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特定的邻近国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在内的外国直接投资实施限制。时隔四年,据印度《经济时报》2006年10月
试议中国对外投资受限
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中印两国比较优势相似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频频限制中国投资令中国企业苦不堪言。结合当前印度限制中国投资的形势,深入分析了中国投资在印受限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论文关键词:中国对外投资;印度;限制 1 中国对外投资在印度受限的表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在降低外资进入,鼓励外资进入门槛,加快国内市场开放方面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与此同时又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定国家实施贸易限制。中国作为全球第五大外资输出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印度的投资输出,印度己成为中国前十大投资输出国。自2003年开始,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流量始终趋于快速增长,但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近-2.49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印度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对中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纵观近年来印度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将中国列入“投资敏感国”名单 早在2002年,印度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特定的邻近国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在内的外国直接投
对于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微观风险分析
论文摘要:国内市场的日益饱和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小,为求生存与发展,将投资转向海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首选的自救方式。对外投资中的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生死攸关又是不可避免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为基础,分析了其对外投资存在的微观风险,最后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几点风险应对措施。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中小企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迅速发展,尽管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居于劣势地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为中小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但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2009年中小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多为损失惨重。如何正确认识对外投资风险,及时进行风险应对、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国际间竞争及生产分工协作日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金、商品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中小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大型企业,它还包括国外的大型公司和中小企业。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成为中小企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于论中国对外投资受限
: 摘 要:近年来,由于中印两国比较优势相似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频频限制中国投资令中国企业苦不堪言。结合当前印度限制中国投资的形势,深入分析了中国投资在印受限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关键词:中国对外投资;印度;限制1 中国对外投资在印度受限的表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在降低外资进入,鼓励外资进入门槛,加快国内市场开放方面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与此同时又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定国家实施贸易限制。中国作为全球第五大外资输出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印度的投资输出,印度己成为中国前十大投资输出国。自2003年开始,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流量始终趋于快速增长,但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近-2.49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印度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对中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纵观近年来印度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将中国列入“投资敏感国”名单早在2002年,印度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特定的邻近国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在内的外
对于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审计的思考
审计机关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资公司经过企业改制、调整和重组,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有资产安全性,根据《审计法》规定对国资公司以及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投资规模、管理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是指国资公司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是国资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依法审计对外投资决策过程、合规性、日常管理等,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评价对外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促使责任方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对外投资效益审计应遵循内部控制导向原则和综合分析原则。审计人员首先评估对外投资决策、执行、处置等环节控制的健全性;根据健全性评估结果进行符合性测试,并提出完善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建议;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考虑到对外投资效益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审计人员应根据对外投资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的审计方法,从而使审计证据更有力,效益评价结论更可靠。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必要时依靠专家的经验与能力对问题和现象本质做出定性判断。定量分析指标体系必须合理,并呈动态修正变化
要素互补合作共赢:对外投资的现实条件与能力依托
内容提要本文在明晰全球化环境中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相对地位;论述了我国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的现实条件与能力依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未来我国对外投资应采取的“要素互补条件下的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关键词对外投资现实条件能力依托2004年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增长迅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国际上讲,尽管人们已经熟视并接受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的事实,但当中国企业以并购方的姿态出现在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上时,无论是东道国的政府、企业、员工,还是公众,都有诸多不适应性的反应;与此同时,我国跨国投资的企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并购失利、卷入东道国诉讼纠纷等负面消息也引发了国内业界及学界的深入反思。本文将从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及我国能力的相对地位、我国对外投资的现实条件、能力依托以及发展思路方面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一、对外投资:战略意义与中国能力的相对地位对一国而言,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既存在于国家层面,也存在于企业层面。(一)国家层
对外投资:拓展功能创新方式提升效能
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也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本文力图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功能、内涵、布局以及管理服务等角度来阐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投资应把握的要点,希望对于提升我国当前对外投资整体效能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当前,我国已开始进入大规模“走出去”阶段,在新形势下确定对外投资的功能和内涵,找准对外投资的区域和产业定位,创新对外投资思路和举措,改善对外投资管理和服务水平,对我国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对外投资功能,应合国家宏观调控 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入2010年后,世界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而我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的对外投资应该与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以求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 在对外投资的战略上,围绕着“保增长”的主要目标,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对外投资的资源效应,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量是价低的能源资源保障;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对外投资的市场效应,通过开展跨国经营进一步统筹
试论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投资之路
论文摘要:在经历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引进外资后,中国现在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经历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极其相似。通过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相似性、本质区别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新思路。论文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2007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创记录的1.5万亿美元.资本流动性明显增加同时.经济快速增长使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与主要出口对象国的贸易摩擦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加大了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9月14日联合发布(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06年底.中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906.3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750.2亿美
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研究
论文关键词:引导;企业;对外投资论文摘要: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企业对风险评估认识不足,法律意识不足,政府对民营企业重视不够。规范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在指导思想上建议重视边际产业扩张论:注意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和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缔约国的双重身份的投资规制协调;树立全球价值链视角:注意将对外投资与国内的引进外资需要相结合。为此,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供法律顾问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前瞻性地培养企业前沿经营意识。直接投资是指一个经济体系的投资者在另一经济体系的企业所作的投资,而此投资令及投资者能长期有效地影响有关企业的管理经营决定。在统计上,若投资者持有某一企业10%或以上的股权,便被视为能长期有效地影响有关企业的管理经营决定。2008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远远超过2007年全年,达到25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9%。引导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既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一、引导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基本思路我国企业对外
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审计及强化对外投资管理的思考
[摘要] 国资经营公司的对外投资关系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审计目标不仅仅是投资规模和收益的增减,更应从投资方向、投资审批、企业间资金担保和拆借、投资收益及下属子公司的往来和利益等方面加以关注,并对如何加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监督提出了几点思考。[关键词]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国资经营公司是特殊的国有企业法人,如何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审计监督,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审计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中对投资方向、投资管理 、投资效益等方面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一、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特点国资经营公司是我国在经济改革调整中,经过产业布局和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形成的,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产物,它既是国资管理部门管理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国有资本经营的一个重要载体,既对上接受国资管理部门作为出资人的监管,也对下属国企行使国有出资人的权利,它是集投资、监管
日本对外投资与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规避 对外投资 贸易摩擦 贸易顺差[论文摘要]日本对外投资的每一步都带有明显的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印迹,即规避国际贸易摩擦是日本对外投资的重要诱因。日本通过对外投资同其他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比较有效地应对了国际贸易摩擦。当然,对外投资在日本规避国际贸易摩擦过程中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也引发了另外一些问题。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一)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由日本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将要处于比较劣势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如六、七十年代,日本纺织工业大举对海外投资正是在日本已基本完成了重化学工业的建立,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已经处于比较劣势,变成“边际性产业”的背景下进行的。(二)弗农的产品生命同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从新产品阶段到标准化阶段,同类产品的新加入者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时竞争的焦点集中于价格,因此降低生产成本就成
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比大量引进的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本文试图提出一个包括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主体选择和投资方式选择的战略选择,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可行的建议。【关键词】直接对外投资 投资战略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179.1亿美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存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相比,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比较薄弱,海外投资企业数量、每年海外投资的金额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还比较小。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中,仅有35家中国企业,且排名大多数位于下游。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研究</p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审计思考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用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对外投资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审计中发现的1、对外投资项目未经有关部门审批。部分事业单位及下属部门利用赠款、试验费、合作经费等对外投资,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由于机构改制、人员变动等原因,事业单位对这部分投资失去控制,造成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2、“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严重失实。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重要依据是“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否客观、真实、可靠,决定对外投资的成败。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一家事业单位的“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预计公司投产后的年销售额为20000万元,公司实际投产后3年的年平均销售额为180万元,不足“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预计年销售额的百分之一。该公司由于出现巨额亏损,无力继续经营,于投产3年后倒闭,造成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3、对外投资未列入单位的资产总额。事业单位应设置“对外投资”科目,所有的对外投资应记入此科目,作为单位的资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分析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整合世界资源,创建世界知名品牌。那么,促使企业走出去的动因是什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回答。关键词:对外投资;动因;分析1 理论层面及经济层面(1)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仅有少量外来投资,无对外投资阶段;外资投入增加,依然没有对外投资阶段;对外投资增加,但仍少于外来投资阶段;净对外直接投资增加阶段。该理论将一国吸引外资、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分析一国的投资水平同人均GDP的关系。由于我国现处于该理论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交叉阶段,我国的对外投资应有所发展并呈现上升趋势。(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适应当代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必然要求。我国在接受外国投资,接受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分享“两种资源,两个市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眼光瞄准了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为了加快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政府也放宽了企业投资在政策上的限制,同时我过提出”走出去”战略.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批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如海尔、金城、中集集团等,到境外投资办厂,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还形成了有效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经验。文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行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及应注意的原则,对企业的投资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提供防范策略。关键词:对外投资模式分析风险防范 企业战略选题背景:这学期学得是国际投资学,主要是讲关于投资方面的知识,既然学得是投资,我觉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分析这个题目和这门课程的联系最密切,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分析也是国际投资学这门课程最后一节课上所讲的内容,对这节课的印象也较之其它题目来说比较深刻。文献综述:对外投资理论的核心问
论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对外投资
在研究晚清中国新式工商企业时,有一个现象引人注目,这就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纺织、银行、煤矿、铁政、铁路等新式企业,绝大部分都有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的投资在内,而这又都是盛宣怀以督办身份于1885年入主招商局后出现的现象。对此,当时人即有种种评论。如谢家福认为这是资本不丰的"空心大老"盛宣怀为个人谋利的手段,徐润认为这是"心敏手辣"的盛宣怀玩弄的"无本生涯"。经元善的看法更为典型,他认为盛宣怀是利用投资进而独揽轮船、电报、铁路、煤矿和纺织诸大政,达到"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的目的。此后,在对此现象进行的研究中,从盛宣怀个人品质和野心进行分析的也为数不少。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中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即针对招商局投资对其它洋务企业兴办的积极作用出发,对此现象给予了较为肯定的评价。笔者认为,晚清社会是一个变动剧烈的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探讨招商局对外投资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时,决不能忽略当时社会诸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为,招商局向其它企业大量投资,客观上虽对其它企业的创办或发展有积极作用,但这绝非是招商局向外投资的原始驱动力。在此过程中虽有盛宣怀个人的因素发挥作用,但当时
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一、研究目的目前,上市公司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和复杂,新的业务事项和会计问题层出不穷,而现行的会计规范与实务发展相比,显得相对滞后。为此,本课题从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活动中面临的实务问题入手,将对外投资取得时、持有期间和投资处置时企业遇到的而现行准则和制度尚未做出明确规范的问题为研究突破口,着重探讨对子公司投资核算的方法、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期限的确定、涉及子公司资不抵债和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等问题,研究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实际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力求为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会计规范提供建议和参考,并对有关会计实务产生指导作用。二、对外投资相关会计规范的发展及成效在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所适用的会计规范主要是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投资具体准则是1998年6月24日公布,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分别就投资的分类、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投资的划转、投资的处置和投资的披露等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1998年的投资具体准则与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相比,已发
我国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
多年来,对对外投资的“走出去”战略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持怀疑态度的意见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很低,到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不是扬长避短,而是“以己之短,克人之长。”还有人认为,我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资金和技术实力不雄厚,跨国经营人才短缺。虽说有这样的争议,然而,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不是“走”和“不走”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将我国企业推上了这条道路,因此是如何“走”好的问题。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定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还很低,潜力和作用仍未得到有效发挥,部分企业对外投资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经营主体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管理水平不高,普遍缺乏资金和人才;一些部门和地方对“走出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规划、组织、引导、支持和服务方面力度不够;相关立法工作滞后,监管体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下大力气解决。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经验和体会1.统一
浅谈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红箩卜”政策
摘要:如果说发达国家制定的限制对外投资的政策,是“大棒”政策的话,那么,他们也有鼓励对外投资的“红箩卜”政策。而且,这种“红箩卜”政策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主流,正在被世界各国所推崇。关键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红箩卜Abstract: If the developed country formulation's limit foreign investment's policy, is “the big stick” the policy words, that they also have encourage the foreign investment “the red gross pination” the policy. Moreover, this kind “the red gross pination” the policy already became the various countries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now the mainstream, is being esteem
石油矿产业对外投资风险:理论与成因
二、石油矿产资源投资的风险类别分析 石油矿产资源的投资风险有其突出的个性,对风险的分类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分类,从风险分析的角度看都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政治风险、经营风险和文化风险。基于石油矿产类投资的共性风险和我国大型石油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的实践,下面即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时遇到的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风险。 (一) 政治风险分析。 政治风险又称为国家政治风险,指由于东道国的政局变动以及所采取的政治性措施变化使跨国公司所蒙受的损失或实际收入偏离预期收入的可能性。它主要包括东道国政策和法律所产生的风险;战争风险和国有化风险等。石油矿产资源国际直接投资是对外直接投资中最容易受到政治风险干扰的行业,而且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 矿产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源和资本,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大部分投入到矿产资源如石油开采领域,如非洲四个主要外资流入国安哥拉、埃及、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外国企业对石油的直接投资分别占其吸引外资的93%、64%、94%和90%。然而,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局势却十分动荡,恐怖主义、反政府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及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策略
内容摘要:在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前景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和展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当今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入手,试图在肯定这些年来我国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至今仍制约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成长的因素,并从国家、企业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方针策略关键词:直接投资 趋势 策略当今,亚洲金融危机仍然影响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千疮百孔的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是否会持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辉煌?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将会如何变化?国际直接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2亿美元,如何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值得研究与探讨。我国应该怎样合理有序地运用来之不易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真正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直接投资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趋利避害?对这些看似脉络清晰,实则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