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日本历史的信仰逻辑

逻辑历史学认为:每种独特的历史必然内含独特的历史信仰。历史信仰承诺历史的终极合理性,这种承诺担保历史的终极正义性。不同历史的信仰只是承诺终极信仰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历史就是不同的承诺终极信仰的形式。日本历史的信仰逻辑,以逻辑的方式承诺日本历史的终极合理性。这(尽管日本历史以虚拟的方式)确证了日本历史的终极正义性。终极信仰即正义本身。历史正义,以其终极的正义性担保历史与逻辑各自的特性。历史正义逻辑使历史为历史、逻辑为逻辑。在敞明日本历史的正义逻辑中,面对沉沦的终极信仰抹去的逻辑间隔力的逻辑,自然推出天皇与神平等立约的结论。神在日本历史中降格为所承诺对象的对象。终极信仰,不再是永久持有终极性的历史信仰而是在过去富有终极性的“历史的信仰”。终极信仰在过去的终极性,确证现在历史的终极性。终极信仰承诺的普遍性,不是由其终极性来承诺而是由承诺的承受者双方给与自身。它在日本历史中具现为现世的天皇信仰。日本历史的信仰逻辑,典型地体现着历史信仰的亚逻辑境遇。一、原初天皇信仰中的事实性与价值性天空中普照大地的太阳,本是人类的而不只是日本人

2006-05-29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内容提要:在两千年的中日关系中,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3次大的变迁。目前,正处于第4次大变迁的初始阶段。这种变迁以其内部社会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外部国际秩序的调整与重建为其实现前提,以“实力主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优先”原则为其价值取向。纵观日本人“中国观”的变迁史,发现其规律性为:每当中国处于鼎盛之时,日本人的中国观就向认同中国的方向发展;每当中国处于衰落之时,日本人的中国观就向蔑视中国的方向发展,显示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关键词:中国观 东洋史学 实力主义 现实主义日本人的“中国观”在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上几经变迁。并且,这种变迁往往都伴随着彼此社会内部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周边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与秩序的重建。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就建筑在这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它以历史、文化为其出发点并最终归结为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认同与追求上。日本人的中国观在其变迁的各个阶段尤其表现为“实力主义”、“现实主义” 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国家利益优先”原则的追求。一、近代以前日本人的中国观古代日本人有关中国的

2006-01-18

战后日本缘何美化侵略历史

战后,某些日本人否认过去的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其根源何在?人们纷纷探究,本文认为“皇国史观”是某些日本人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思想根源。所谓“皇国史观”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史观,是日本天皇制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核心是将日本的种族、天皇、宗教、文化等说成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视为“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正义之战”;将为侵略战争卖命看作效忠天皇、“为国捐躯”的“英灵”。一、狭隘民族主义的渊源幕末的复古思想家们,从古代日本神话传说中找到了日本是“神国”的依据。说“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但由神直接生出的,只有我日本国”,“我国是天照大神的本国”,“其他诸国则皆……卑贱之邦。”据此,日本被说成是“代代天皇适从皇祖之神敕,天壤无穷统治帝国,万事一系而不渝,国民皆忠顺奉戴皇室为宗家,形成一大家族”。(注:荒川几男、生松敬三:《近代日本思想史》,有斐阁1973年版,第 264—265页。)他们认为,欧美的国体是民主主义的合议制, 而“日本的国体以万事一系的皇统作为基础”,后者之所以“优越”,是因为日本国民对天皇的无限景

2006-12-26

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

【内容提要】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有的学者开始鼓吹一种新的否定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观点。1983年以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发表文章或从史料方面、或从逻辑推理方面、或从思想方法方面予以反驳和批判。但还没有人注意到日本的“屈原否定论”之产生,同当时我国国内意识形态方面的状况有关。学者们曾集中力量驳斥的,其实并不是新的否定论的始作俑者。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的提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往我国国内关于屈原的研究尚欠深入,二是屈原作品读起来语言方面障碍较大,而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汉诗都是明白易晓的作品,很多人不知道屈原。京都诗仙堂供有36位中国古代诗人,第一位就是苏武,而不是屈原。这也就形成了日本一些对中国先秦文学了解较少的学者的心理定势。至于司马光何以在《资治通鉴》中没有写到屈原,相当程度上是司马光作为一个保守派人物自我保护的心理反映。一、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的产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不朽诗篇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两千多年来,哺乳着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的创作是属于世界的。就全世界来说,在当时像他这样的作家也是不多的。 近几十

2008-07-31

日本专利法的历史发展(代序)

众所周知,二战以后日本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技术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的"六法"较为完备,而专利法是其核心部分。在专利法的推动下,日本的技术改良与创新意识强烈,其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作为一种武器,专利制度不仅为日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为日本战后的繁荣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一、日本专利制度的缘起 古代日本是在文化下发展起来的后进国家。一般来说,先进的文明古国都先经历青铜器,然后才可能进入铁器时代;但日本却借助中国大陆文化,从原始渔猎采集时代直接发展到铁器时代,进入农耕文明。同时,也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情义、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①]这样,日本人"一贯重视非物质资源",并认为"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物质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但那却是次要的,瞬间的。"[②]在这种文化下,尽管有一些悬赏征集发明的事例,但整个文化氛围是抑制技术创新,甚至有时会出现禁止创新与改进的现象。例如,德川时期就实行锁国政策,1721年(享保6年)公布的《新规法度》布告曰:"总而言之,新型者,如器体、织品之类,均不得制造。"又有云

2005-08-25

日本城市运动的历史条件析论

Viewpiont on Historical Conditionsof the Movement of Japanese City Abstract:In pre-modern stages,There happened to be a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conditions of the movement of Japanese City was inquired into approach a subject from different angles:the system of Baku-han,the productive forces in society,the p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and commodity economy,etc.Key words: the movement of city;the system of Baku-han;the productive forces in society; commodity economy<

2006-01-09

日本耻感文化论——文化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文化

摘要:日本的耻感文化具有“不允许有不愿意”这样一种心理上的道德自悖,这种文化心理文化形态具有与文化的交织层次性,文化的输入的产生了日本文化的整合,但中国文化的抽象精神素质并没有为日本文化所真正消化,导致了心理和上的自反对立性。对悲怆、苦难、残缺、死亡这种性的信念与服从是日本文化的病态阴影,日本纯文化(文化、等)中的自然性使形式本身成为了精致优美的纯粹艺术。文化与历史的相互阐释是一种的理性自觉。1. 耻感与罪感文化本尼迪克(Ruth Benedict1887-1978)被看作是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模式论学派的创始人,但她对日本文化的名作“菊花与刀”却表现了她对文化研究中人格与心理的独特层次的视角,这首先是因为她自己作为一个的西方文化中的学者在对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研究中感受到的强烈的文化感情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主要地表现在日本的社会、结构中,而是广泛表现在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行为背后的强烈的心理感受和内在的冲突性,日本人的行为的特别性在于具有一种自反的对立性,如尚礼而又黩武,祥和而激烈,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创新而固执等等,这种对立性主要和直接地由情感因素和

2006-01-09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移植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法律移植,揭示其原因、过程、方式,探究法律移植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迁。法律移植作为近年以来法学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文中将阐释本人对其的思考与见解。在我国当今的司法改革中,许多法学领域的进步和完善都必须涉及到法律移植。如何更好地利用法律移植来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这是当今司法改革中值得法学家们深思的问题,也是本文的时代意义之所在。[关键字]法律移植 日本法律移植(legal transplant)是西方比较法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其含义一般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当于中国国内所讲的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借鉴或吸收等。但有时,移植的含义似乎又比借鉴等词有稍多的意义。但也没有太大的差别[1]。在西方比较法学作品中所使用的与“移植”相当的词还有“借鉴”(drawingon, borrowing)、“吸收”(assimilation)、“模仿”(imitation)和“转移”(transfer)、“传播”(spread)、“引进”(introducing)等,但较普

2006-01-09

日本不能像德国那样正确对待侵略历史的七个原因

日德两国虽然同是二战的侵略国、战败国,共同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但两国政要对侵略历史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对侵略战争性质和罪行坦率承认、真诚反省,一个遮遮掩掩、图谋翻案;一个编撰合格的历史教科书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战争史观教育,一个处心积虑篡改历史教科书不让下一代了解历史真相;一个主动向受害国受害民族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一个百般抵赖、拒不赔偿。这主要是由以下七个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1、两国的文化思想底蕴不同 德国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特殊国度:一个培育了歌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众多文坛巨匠和思想巨子的伟大民族,却一再挑起世界大战、为祸人类。这完全是由战前德国的精神世界与国家政治现实相脱节所致。当这个国家强盛之时,其思想精神总是遭受摧残和涂炭;当这个国家濒临衰亡之际,其思想精神又总是大放光芒,并数度引领本民族爬出灾难的深渊。换言之,因为德国是一个有着厚重文化思想底蕴的国家,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富于思想、善于思辨的伟大民族,德国知识分子又较之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更能深刻地剖析本民族的劣根性和冷静而审慎地反思本民族的心路历程及国家的行进轨迹,因此这个曾以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睿智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