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


浅议《古诗十九首》对唐宋文学的影响

摘要:《古诗十九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纯熟的艺术手法受到后代的高度赞誉,尤其影响了唐宋文学的发展。它的抒情艺术。比如善用比兴、情景交融、意象选择。以及曲笔传情等,这些都为唐宋抒情诗词艺术发展带来诸多启迪,影响深远。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抒情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我国号称“诗之国”,而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终创下了双峰并峙的历史辉煌。究其原因,唐诗宋词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艺术的“尽善尽美”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古诗十九首》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所谓“古诗”,一般指汉代乐府中未曾入乐,或原曾入乐而失去标题,并脱离了音乐的歌辞,在社会上流传已久,无专门名词,因此泛称为“古诗”,《古诗十九首》就是如此。《古诗十九首》是由无名诗人创作的五言抒情短诗,最早见于《文选》,因其年代久远,大都散佚,具体篇数不能详考,人世难详,萧统《文选》只着录了十九首,后人便以十九首称之。其作者与所作时代为西汉还是东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处不作详述。这十九首无名氏短诗自问世以后,就一直备受诗论家推崇,钟蝾的《诗品》称其“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

2011-11-29

关于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

[摘要]茅坤在文学思想的建设进程中,曾与派内的唐顺之、蔡汝楠和派外的徐中行等人发生争论。正是在争论中,茅坤不仅摆脱了前七子派的古文宗法,而且成功超越了以唐宋文代替或包容秦汉文的思维局限,以地理喻文,提出神理说,建立了古文正统论。在将诗歌正统让与七子派的同时,茅坤又代表唐宋派坚决捍卫其古文正统地位。 [关键词]唐宋文派;七子派;古文正统;诗歌正统;文派争论对明代唐宋派的文学思想,21世纪前的研究重点大抵是放在对其成员主要是唐顺之和茅坤的文学主张进行论点抽绎和定性评价上,进入新世纪,则似有了两个研究路向:一,以前一时期提出的相关命题为话域,以更细致的材料梳理为基础,以更准确的流派关系认识为理据,进行新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精神的辨析、阐释和理解;二,对前一时期习以为常、几乎不加讨论的成员构成及称名缘由,进行新的梳理、厘定和阐说。对第二点,笔者以为,唐宋派是一个活动于前后七子派之间,且大部分文学主张与之针锋相对,在客观事实上存在的文学流派,只是其成员当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人为代表,归有光则不能算。对第一点,笔者以为尚须阐明这样两条认识:一,三人的文学思想各有相当复杂之发

2011-09-03

关于《古诗十九首》对唐宋文学的影响

摘要:《古诗十九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纯熟的艺术手法受到后代的高度赞誉,尤其影响了唐宋文学的发展。它的抒情艺术。比如善用比兴、情景交融、意象选择。以及曲笔传情等,这些都为唐宋抒情诗词艺术发展带来诸多启迪,影响深远。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抒情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我国号称“诗之国”,而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终创下了双峰并峙的历史辉煌。究其原因,唐诗宋词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艺术的“尽善尽美”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古诗十九首》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所谓“古诗”,一般指汉代乐府中未曾入乐,或原曾入乐而失去标题,并脱离了音乐的歌辞,在社会上流传已久,无专门名词,因此泛称为“古诗”,《古诗十九首》就是如此。《古诗十九首》是由无名诗人创作的五言抒情短诗,最早见于《文选》,因其年代久远,大都散佚,具体篇数不能详考,人世难详,萧统《文选》只著录了十九首,后人便以十九首称之。其作者与所作时代为西汉还是东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处不作详述。这十九首无名氏短诗自问世以后,就一直备受诗论家推崇,钟蝾的《诗品》称其“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

2011-09-03

唐宋文学中文体意识之分析

关键词:唐宋文学 文体意识 文学史 辨析 摘 要:本文以文体意识为角度,对文学发展史的思路进行了探索研究。先是阐述了文体意识的定义与我国古代文体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文体意识研究要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结合,并分析了唐宋时期文体的存在的状况和五大主要文体;然后通过唐宋时期文体意识的辨析,提出了古代文体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文体研究的多面性和文体研究的作用。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中国文学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且其文体形式也极为丰富。而以往对于唐宋时期文化的研究,则呈现出了一种重内容轻文体的倾向。本文就从文体的角度出发,对唐宋文学中的文体意识,进行探讨。 一、文体意识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一)文体意识的定义 所谓文体意识,按照陶东风先生的解释,即“一个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的对于文体特征的或明确或朦胧的心理把握”。一般而言,文体意识比较强的人们最热衷于确证规范、辨析源流。 (二)文体发展史与文体意识的研究现状 谈文体意识研究离不开文体发展史的研究,两者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包含与渗透的关

2011-09-03

关于玄宗与盛唐文学——从文学创作和传播角度

论文关键词:玄宗;盛唐文学;文学创作;文学传播论文摘要:文学的繁盛无非是创作的繁盛和传播的繁盛。作为大唐最有作为的统治者之一的唐玄宗当政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人口、教育政策,为文学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和创作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盛唐文学的发展。文学的繁盛莫过于创作的繁盛和传播的繁盛,作为大唐最有作为的统治者之一的唐玄宗为唐代文学的繁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个推动作用首先就是对文学创作及传播的巨大促进作用。第一,玄宗当政后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推行,国力的发展,都直接为文学创作和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环境。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而这个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思想等人文环境,府衙、科场、书院、学校等政教场所,以及瓦舍青楼书场勾栏等娱乐场所,还有平凡人家的书房文案等等。玄宗当政之初,国力不盛,文学上十分凋敝,沈宋已亡,文章四友也于开元初年尽数西去,可以说文坛已无耀眼之星。玄宗当政之初定下“既富而教”的政治宗旨。去华汰奢、发展生产,轻赋减役、抑制食封、整顿吏治、与民休息,到了开元天宝中,国力已经极

2010-11-14

关于唐寅狂放人格及其文学创作论析

论文关键词:唐寅;狂放人格;文学创作;诗歌论文摘要:唐寅狂放不羁,恃才傲物,其狂放人格的形成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后天因素。他的文学创作重情尚真,大胆表露自己的真实性情,不拘一格,不避俚俗,这与他狂放的人格是有一定联系的。唐寅是明代历史上风格特异的奇才。他在文坛上名声显赫,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桢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他还是吴门画家中的重要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寅才气过人,风流倜傥,放浪形骸,常以诗酒自娱,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集才气与狂气于一身,钱大昕评价他“狂士标格,才子声名”(《像赞》)。对唐寅狂放人格及其文学创作进行论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唐寅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认识人与文之问的关系,而且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唐寅的人格、创作心态和人生悲剧。一、狂放的人格形态唐寅潇洒倜傥,放浪不驯。在明代,人们对其为人、创作就有品评。《新倩籍》:“唐寅,字伯虎。雅资疏朗,任逸不羁。”《吴郡二科志·唐寅》:“(唐寅)为人放浪不羁,志甚奇,沾沾自喜。” “顾磷《国宝新编》:“弱居痒序,漫负狂名”。他的父亲

2010-11-11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

【摘 要】唐代(618-907)历来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辉的一个时代。唐代造就了一个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唐文化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地域上来看,日本有着接触并吸收唐文化的有利条件。本文主要从菅原道真的文学成就来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关键词】菅原道真 日本 平安朝文学 唐文学据史书记载,公元7世纪至9世纪日本多次派遣隋史和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这些使节将唐时的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先进文化带回日本,经过吸收理解与融合终于形成大和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作为唐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唐文学,尤其是唐诗对日本汉文学的产生发展影响更为深远。日本的平安朝(794-1192)和唐朝有着频繁的往来,据藤原佐世写的日本最古的汉书目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891)记载,遣唐使曾把白居易的诗文集带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NHK每天都有汉诗的相关节目,内容上几乎都是唐诗。并且日本现在还有很多唐诗爱好者。本文主要从日本平安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菅原道真入手,浅显地探讨一下唐文学和日本文学的关联。菅原道真(845-903)是日

2009-12-12

唐代文馆与文学研究的检讨和突破

关键词:唐代文馆;文馆与文学;研究历史;研究空间近年来,唐代文馆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涌现出不少与此相关的论著,比如李德辉先生《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等,极大地推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毋庸置疑,以往的研究在制度渊源流变考镜、文献整理、文馆与文学关系的讨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转变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寻求新的切入点,宏观通照性地发掘文馆与文学更深层的关联,是当前此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关途径。“文馆”到底指什么,关涉到研究对象的确立,各家研究都有所不同的表述。正史所记,无一统摄性确定概念,而仅出现于专有名词之中,如弘文馆、崇文馆之类。两《唐书》有“三馆”一词,如《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上武则天书云“三馆生徒,即令追集”及《新唐书》卷十四“三馆学官座武官后”,但此“三馆”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馆,与文馆概念相去甚远。较早关注文馆的学者是日本池田温先生,他认为唐代学馆之盛,中古所未见,而学士荣誉,尤著于青史。唐朝官制,政府图书之

2008-07-24

唐代文学研究“鉴往”补阙与“知今”蠡测

关键词:唐代文学;研究空间;学术史补阙;学术蠡测唐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众多、成果丰富,其学术价值和意义之重要,自不待言。此朝文学研究之理论方法、格局范式、价值取向均与他朝互通互动,亦为学界之共识。如何进一步推动研究的深入,或者说如何进行创新,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之基础又在于我们对创新的认识:一是何谓创新,二是如何创新。第一个问题,可以借用程千帆先生的话来加深认识。程先生曾说:“创新有三种情况:一、前人所未涉及或未论述过的东西,你论述了,这叫创新;二、前人已做过一些研究,但做的还不够充分,有继续补充和扩展的必要,或是前人解释尚不够圆满,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解释。这种在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充和重新解释,也是一种创新;三、就是前人对某一问题已有涉及和论述,但其论断并不正确,需要加以修正,也是一种创新。”[1]129-130在这简短精辟的论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前人”,共5次。这启发我们,无论哪种创新,都须有对前人成果全盘考量的基础才有现实可能性。第二个问题,如何创新,实际上与我们对创新的

2008-07-24

论文学史范型的新变──兼评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内容提要 中国文学史百年行程,范型无虑三变。范型转换的基本动因在于受西方近代文论推动,文学史家的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由泛杂向科学演变。但中国文学 史在获取现代性的同时,其本身的完整性、丰富性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却也受到一定损伤。新时期以来的学术反思,呼唤一种新的大文学史观,从而将文学史写作推向新阶段。《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就是这一时期众多实践成果中的卓越代表。 关键词 文学史范型 文学观 大文学史观 中国文学史学科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这是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 而其实质与标志则集中地表现于文学史范型的转换。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索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合作进行着一个题为《中国文学史学史》 的项目,希望通过史的清理,抽出一些理论性的认识,加深对文学史学科的理性把 握,用以促进这个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在阅读和思考中,我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 :百年来文学史范型约有三变,因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而目前正处于第三个 阶段之中,这次大转型,在文学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强烈鲜明的时代印记,也 都取得了不少实绩。本文就想对此作一些论述,并从这个角度来评论《唐五代文学 编年史

2008-07-29

20世纪80年代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初,有利的学术环境促成了唐代文学研究局面的繁荣。在对唐代文学发展规律的重新认识、唐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佛道与唐代文学的交叉研究、唐诗艺术的研究、唐代文学与政治文化军事制度的研究、唐诗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研究、史料的整理和作家名录及研究资料的编纂、热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与讨论、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主流研究方法的确立等九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在繁荣局面中也有一些带倾向性的不足。 【关键词】 80年代/唐代文学研究/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唐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复苏到繁荣的过程;伴随着繁荣的研究局面,研究者对研究领域不断进行开拓和深化,进入了90年代既繁荣又深刻自省的迅速发展的大好局面。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好转,意识形态领域极左思潮不断得到清算,80年代初的唐代文学研究确实存在着一个“复苏”的过程。如果将这个“复苏”理解为对十年“文革”中被扰乱了的学术秩序的拨乱反正,则这个“复苏”的过程很短暂,因为与此同时,正常的、具有严格学术规范的研究已蓬勃展开,80年出版的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不计,81年出版的优秀学术著作即有谭优

2008-08-01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与唐诗文学价值

【内容提要】 唐诗在主导的人文精神、批判现实精神和抒情言志的艺术等方面从《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复杂、庞大的体系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从而铸造了品格昂扬健康、充满人文情怀、现实精神和抒情艺术再创辉煌的唐代诗歌成就。 【关键词】 :《毛诗》;经学;唐诗;人文精神;批判精神;艺术创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是由于《毛诗》及其经学阐释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概括地说,这个系统对唐诗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作用。由于以《毛诗》经学阐释为主体的儒家诗教产生于封建时代,人们往往从批判封建时代意识形态的角度把儒教诗教影响唐诗的负面作用看得比较突出,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如果片面强调儒家诗教的负面影响,忽略儒家诗教正面影响的理性分析,就可能陷入认识的偏颇与误区。本文从诗歌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艺术创造三个方面谈《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影响唐诗的文学价值。 一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影响唐代诗歌的人文精神较为广泛深刻。唐诗抒写的诗人心灵世界中诸如政治人格、隐逸情怀、人伦情怀的感受体验等,正属那个时代人文精神主导方面的感受体验,而这些感受体验的价值观念,莫不

2008-08-14

微型自然、私人天地与唐代文学诠释的空间

【内容提要】 唐代园林的兴盛带动了都市审美文化需求的高涨。作为社交的平台与观照的视角,园林满足了士人的身心需求;园居生活体验对理解乐园理想的演变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梳理中国古代“游”之观念的发生发展;园居生活体验与诗歌创作关系的探索,还促成了艺术境界理论的定型。唐代文学研究应引入园林诗、园林散文的概念。文化的传播接受可以达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相互理解,并且可以促进和强化这种理解。抛开时间序列的古今异代的交流不谈,仅从跨地域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当下愈发突显出其重要性这一点来看,交流可以达成,理解可以实现。海外汉学作为中国学术延伸的一脉,在20世纪以来渐趋兴盛,说明东海西海的障壁可以跨越,中学西学亦有融通转换的一点灵犀。本文拟就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①中反复论及的“微型自然”、“微型园林”、“私人视角”、“私人天地”、“私人空间”等问题作一评议,回溯其论题提出的语境及涵义,抉发其论题的学术史意义,并进一步引申到其所未及之处,即审视唐代文人园林,对其中盈余的审美价值作更为细致的文学诠释,为唐代文学的进一步诠释提供一些基本概念及范式。

2008-08-19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上)

二、初盛唐 有关隋诗研究的论文有六篇;康震《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126〕和《历史的追溯:对隋代诗歌的文化阐释》〔127〕、曹道衡《论隋代诗歌》〔128〕、霍然《论隋代诗歌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129〕、党银平《试论隋人对唐诗繁荣的积极作用》〔130〕、王祥《试论隋诗渊源走向与隋唐之际诗坛》〔131〕。康震《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从隋代诗人角度入手,探讨其文化制度渊源。认为隋代诗人有三类:一,西魏、北周入隋之关陇集团,如杨广、杨素、牛弘等;二,东魏、北刘入周隋者,如李德林、卢思道、薛道衡等;三,梁、陈入隋者,如虞世基、许善心、王胄等。其中后两类是主力,故隋代文化同北魏、北齐一脉相承,对梁、陈亦多因袭,于西魏、北周文化则较少关注。曹文认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在诗歌创作上虽已自觉模仿学习南方文人,且有很大进步,但总的说来,在诗歌的艺术技巧方面仍多少有些逊色。隋代的统一加强了南北文人的交流,他们彼此唱和,已不再是北人学习南人,而是相互促进;原来保存在南方的典籍大量流入北方,使北方文人得以借鉴的前人作品大大增加,对隋诗发展起了很大推动,由此形成南北文风的融合,为唐诗繁荣奠定了基础。王文

2008-08-27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下)

三、中晚唐 综论中晚唐的论文有吴在庆《中晚唐苦吟之风及其成因初探》〔354〕、徐青《中晚唐时期的诗律特点》〔355〕。综论盛中唐的论文有吴相洲《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356〕。孟二冬《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357〕认为,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诗歌“意境”的概念,并对之加以探讨的是中唐时期的一些作家和诗歌理论家,它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这与前人及同时代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学术思想、哲学理论观念,尤其是禅玄有密切的关系。吴湘洲《论唐肃宗黜华用实主张对诗风新变的影响》〔358〕研究安史之乱以后,唐肃宗逐步确立黜华用实的用人方针,对士人行为风范主动加以改造,使之由高华走向沉实,诗风亦随士风发生变化:帝王师式的人物风范不见了;尚言谈议论变为勤于吏事了;率性任诞的作用逐渐消失了。 有关晚唐的综论性文章在两年间呈上升趋势,袁文丽《晚唐诗人内向心理探因》〔359〕结合晚唐的衰微国势、政治生活空间、士大夫文人生活、宗教哲学对晚唐诗人的影响,以及文学思想的转变,探讨晚唐诗人内心幽微心理产生的原因,并进而分析内向心理带来的诗歌特色:冲淡玄远、含蓄委曲

2008-08-27

唐代三峡“竹枝”:一种文学现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唐代以后,原本为山地民歌的“竹枝词”成为多受文人重视的诗体。诗人文士记事咏物抒怀,往往采用这种文句平易朴实、风格活泼清丽的形式。要探求这一生动清新的文化支脉的最初源起,不能不说到三峡。可以说,“竹枝词”的发现、记录和传播乃至仿作,都自三峡始。三峡“竹枝”在文化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迹,是唐代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历史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如果从历史地理考察的视角分析这种文学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发现。而交通地理对于文化的意义,或许也可以由此得到说明。唐代文人的三峡行旅与“巴歌”体验在政治昌盛和经济繁荣的形势下,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地位的上升,循长江航道上下,成为唐人行旅的热线。三峡,于是在唐代文人行旅生活体验中保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三峡纪行诗成为唐诗中颇为多见的篇什。除了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外,很少有哪些地域如三峡这样受到唐代诗人如此的关意。李白“远忆巫山阳”,“泪向南云满”(《寄远十二首》其五),白居易“两岸滟滪口”,“巴峡声心里”(《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等诗句,都说明行经三峡的经历

2006-04-05

浅析唐初“文学馆”现象之形成原因与作用

据史书载:“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於是下教,……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方是时,在选中者,天下所慕向,谓之登瀛洲。”(1) 由此可见,“文学馆”作为一个非官方的藩王的訾议机构,在其成立之日是何等轰动!而仅以“锐意经籍” (2) 为由竟能使满朝士大夫以得此“文学馆学士”闲散之职为自豪,谓之“登瀛洲”?从此当中可见“文学馆”成立之目的,创建之背景显然不能简单地通过史书的几句话就能解释得通的。事实上,“文学馆”在当时的成立,“文学馆”十八学士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而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斗争导致最后“昙花一现”的“文学馆”亦对李世民的一生及其开创的“贞观之治”,乃至整个唐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段初唐历史就因为有这么一个闪光点而显得更加光彩耀目。众所周知,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艺术不可谓不登峰造极,而正是这非凡的用人艺术为“文学馆”的出现培植了一块极其肥沃的土壤,众多被后人喻为“良相”的文士就在这块土壤上得以成长与发展。可见“文学馆”的出现与

200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