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


从昆剧发展看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渐升温,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革新思考又有了新的碰撞。昆剧发展中继承和革新的成功契合使昆剧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生机。从“肯定文化特性”、“促进创造性”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继承大于革新,革新的前提必须要继承,而继承和革新的有效途径应该是领军人物的培养。【关键词】昆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特性创造性2001 年,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 年白先勇着手打造青春版《牡丹亭》,风靡大江南北。丝竹轻响,檀板微启,昆剧从沉睡的梦中醒来,妖娆恣肆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时间, 看昆剧,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从沉寂到复苏到成为非物质遗产再到成为时尚,这是多么神奇的过程。面对当下风靡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回头看看昆剧走过的600年历程,我们在感叹之余,更应该思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14 世纪中叶,元末明初之际,南戏流传促进昆山腔产生,为昆剧形成打下基础。明嘉靖、隆庆年间昆山腔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良形成

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