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


关于对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中现代音乐元素的理解及演绎

摘 要:杨青创作的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是近年来在笛子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作品之一,它在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以及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成功的笔触。文章阐述了该作品在现代音乐元素运用方面的个人理解以及它们在演奏作品中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杨青;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调式构成;调的布局;音域;音区;长短结合;现代音乐元素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杨青①创作的作品,也是近年来涌现的现代竹笛作品之成功典范,由此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青睐,笔者也将此作品作为保留曲目之一在各式的舞台上多次演绎。它的成功来源于其植根于民族音乐的语言;来源于其深邃难寻的意境;来源于作为现代作品的良好可听性;更来源于其传统与现代技法的最佳契合。但作为从事民族音乐演奏的我们来讲,对现代音乐的了解尚知之甚少,试想如对作品没有深入的理解,又何来演绎?如何演绎?因而对于这类作品我们必须秉承悉心钻研的态度,从研究作品入手,深入剖析其现代音乐语言的精妙之所在,以此辅助我们更好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完美的演绎作品。 一、调式构成及调性布局 1.调式构成 作品《苍》的音高材料取材

2012-01-16

试谈孔子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教育的传承关系

【论文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审美教育 传承意义【论文摘要】孔子是先秦乐教的提倡者,更是实践者。他在当时乐教领域中做出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音乐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试着对照现代音乐教育思想从孔子的乐教思想中选择了三点进行浅显的论述,旨在揭示孔子的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教育之间的传承关系。先秦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时期,而与这一时期经济特点相应的乐教文化也发生了变化,“礼崩乐坏”的出现使得音乐活动摆脱礼乐制的束缚而成为声色娱乐的工具。因此,先秦的教育思想家将言乐的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作为一个共生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音乐教学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孔子的乐教思想。这些思想传承至今,现代音乐教育的许多重要教学论点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本文就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乐教思想试谈其对于现代音乐教育的意义。1提高乐教的地位从孔子的教学内容来看,他所施教的“六艺”科目,“乐”仅次于“礼”居第二位。在施教的基本教材“六书”中“诗”、 “乐”分别处于重要地位。孔子

2010-10-28

民族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编配

摘要:随着现代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特别是新民乐的兴起发展,对民族打击乐器编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民族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中国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器;现代音乐;介绍;编配 在当代音乐中,打击乐使用越来越多,地位也日渐提高。这也就意味着现代音乐对民族打击乐器编配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民族打击乐的编配做以下论述。 一、民族打击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繁多,形制不一,一直未有公认的分类方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根据打击乐器形制:常见有分为鼓类、锣类、钹类、板类、钟类、石片类等。 根据打击乐器发音方式:常见有分为体鸣类、膜鸣类等。 根据打击乐器发音体的材质:常见有分为响铜类、响木类、响革类、响石类等。根据打击乐器是否有固定音高:分为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这些分类方法都各有道理,但又不够全面,所以民族打击乐的分类至今仍在研究、总结和完善中。在这里采用根据发音体材质分类的方法介绍各种乐器。 响铜类:指所有用铜制作的打击乐器,包括大小钹、大小锣、云锣、碰铃、编钟等。 钹:也被称作“镲”,圆片式打击乐器。钹分为

2010-07-23

浅谈西方现代音乐个性的传统溯源

论文关键词:西方现代音乐个性创新论文摘要:现代西方音乐文化的个性张扬已达极致,出现了纷繁多变的各种音乐表现形式。从表面来看,这种个性化与传统的音乐相比已面目全非。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代西方音乐的个性发展和西方音乐的传统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系。20世纪的西方音乐在不同思想文化背景和不同音乐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现象。一些作曲家出于对旧世界的反叛和对新音乐的探索,在旋律、调性、节奏、配器、曲式等方面创立了与传统手法有天壤之别的新样式,形成了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及微分音乐、噪音音乐、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拼贴音乐、新调性音乐等形式。这些纷呈各异的音乐形式之产生,与具有创造才能的音乐家是分不开的。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布索尼宣称:“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职责始终是创造规则,而不是沿用已有的规则。只会沿用旧规则的人决不能成为一个创造者。”法国作曲家瓦莱斯终身只追求两件事:一是解放声音和音响;二是寻找新的声源。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提出“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的观念。正因为音乐家有求异的观念,才有创

2010-07-08

现代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摘要:西方的现当代艺术种类繁多 ,错综复杂 ,晦涩难懂。凯奇则更是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 ,以“无声之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 ,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然而,这种美学思想是值得商榷的,无声音乐严重的影响了音乐的发展,甚至改变了艺术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对音乐本质的研究,来重新诠释无声音乐。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4分33秒;无声之乐 在20世纪这个新的音乐思潮竞相涌现的年代里,音乐美学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音乐的自律和他律依然是美学界议论的焦点。音乐自律论也被称之为形式主义音乐理论,它是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中的两大流派之一。这一流派以奥地利音乐理论家爱德华•汉斯立克为代表,他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认为: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只是乐音的运动形式,情感的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音乐也不是必须以情感为对象,音乐不描写任何情感。实际上,汉斯立克主张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与其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无关。音乐的原始要素是和谐的声音,它的本质是节奏。音乐他律论也可以称作音乐的情感论,这一流派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它受

2010-06-24

建构现代音乐节奏训练的数理思维

摘要:音乐节奏的现代性为视唱练耳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大量现代音乐作品的节奏创作思维遵循一定数理逻辑关系,从此关系入手展开教学,建构现代音乐节奏训练的新思维是本文的写作主旨与中心内容。关键词:现代音乐;节奏训练;数理思维;节奏感;“中介声部”一、 数理逻辑在现代音乐中的突显节奏因素的巨变是现代音乐区别于调性时期音乐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20世纪音乐作品中,节奏从节拍与小节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一次以其个体、独立的特征,推动音乐线条向前发展,节奏的结构力作用得以施展,作曲家们推出全新的节奏构思或在根本上用节奏去主导音乐结构的全部,为音乐燃起了全新的魅力。20世纪作曲家通过对节奏细胞的应用使作品的总体由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数理因素构成,在音像上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变拍子的“节拍数递增、递减”。①斯特拉文斯基《诱拐的游戏》中的定音鼓片段:可见,以八分音符为基本单位,换置规律为三种形态:其一为奇数列:“3-5-5-3”,(1-4小节)其二为递增、递减数列:“3-4-5-6-5”,(4-8小节)其三为偶数列:“2-6-6-6-6-2-6-

2009-10-26

提介使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培养现代音乐教育人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开始在我国音乐教学中运用,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在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充分利用了它的省时、节资、实时便捷等特点,建立了数码音乐教室,实行部分课程的集体授课,大大缓解了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不足的状况,深受人们的欢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应根据未来音乐教学的需要,在师范教学中提倡使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更好地培养音乐教育人才。一、 数码音乐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对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师范院校主要是为基层教育培养师资。在音乐教育中,九年制义务教育除了要让中、小学生学习掌握部分音乐技能外,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感,而这道德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审美感以及音乐表达力。长期以来,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及师资不足等问题对师生间的音乐语言沟通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生间“教”与“学”的能动性,例如在“一对一”的钢琴

2006-12-04

浅论中小学现代音乐电子教材的整体框架

在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子课题“中小学电子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于信息资源的中小学电子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的开发研究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推动作用,传统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受到冲击和发生裂变,一场新的教育变革已经到来。特别是在全教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把艺术教育提到了是一种人格教育的高度,更是给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促使我们对音乐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作出理性的思考,对音乐教材和教法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拟就参与《基于信息资源的中小学电子教材的理论与实践》开发与研究过程中对音乐电子教材引发的思考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诚与同行们商榷、探讨。一、 音乐教育电子化势在必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和效率是有目共睹的。由于标准化带来的革命,使得音乐也可以用统一的语言进行数据交流,这

2006-12-05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程观之探讨

中国近现代向西方乞灵的经历是从纯技术的学习发展到理论文化的借鉴,体现在音乐教育上便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参照和学习。这段时期出现了很多教育家、美学家、音乐教育家,他们紧跟时代变化的趋势,立足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结合我国的音乐课程发展实际,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意义的想法并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可以说近现代的音乐课程在这些教育家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便是梳理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教育模式影响下他们的音乐课程观,对其中存在的差异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1.因地制宜进行音乐教学蔡元培在音乐教育的方法上主张灵活自然,不要机械刻板。他说:“儿童本喜自由嬉唱,现在的学校内,却多照日本式用1234567等,填了谱,不管有无意义,教儿童去唱。这样完全和儿童天真天籁相反。……实则我们中国,也有箫、笛等简单的乐器,何尝不可用?不要事事模仿人家,终不免带着机械性质,于美育上,就不可算是真美。”也就是要求搞音乐教育的人,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根据我国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地用民族乐器代替西洋乐器进行音乐教学。2.力求音乐课程体现出是培养听觉的音

2009-01-08

现代音乐的美学价值

内容摘要:现代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对作品自我感性认识后产生的灵感和真实流露、未经过理性思考而编织的旋律,才是现代音乐中真实的美。当今,作品的理性创作手法远远高过人们对作品的感性认知。持有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念,很难对现代音乐作品产生美感。理性思考设计作主导的音乐构成方式,不能完全保证听觉效果的完整,想通过理性的严谨带来成功的现代音乐作品是不切实际的,现代音乐的美学价值则无从体现。关 键 词:现代音乐理性思考美学价值现代音乐自20世纪产生以来,对普遍认同传统音乐的人们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种种陌生、刺激,甚至没有任何可听性的声响效果不断拷问着人们对音乐的最初理解——音乐是美妙、动听、愉悦于人的。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音乐从它的本质来说,根本不能表现任何东西,不管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心理情绪、一种自然现象……从来不是音乐的本性。表现绝不是音乐存在的目的。”①但汉斯立克认为:“空间的运动和时间的运动,以及对象的色彩、纤丽、大小,与乐音的高低、音色、强弱之间存在着有事实根据的类似性,因此我们确实能用音乐来描绘事物。”②音乐是给人听的,本质就是使人快

2009-01-09

浅谈中国现代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摘要]历史发展到21世纪,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多元的文化图景。很多原有的文化局面在新世纪新观念的冲击下重组再生;同时,随着这一文化格局的改变,人们对多元文化现象的思考日趋深入。[关键词]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 音乐特色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文化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始的。在当前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的环境下,中国的作曲家在时代的呼唤中,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创作出了各种新体裁、新风格、新品种的现代音乐作品,他们同样为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的现代音乐由于历史的各方面复杂原因,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在当代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领域里,特别是交响音乐的创作还需要得到社会更加广泛地关注与重视。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领域里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曲家在具体的创作实践当中,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音乐的表现手段上,从写作的艺术观念到创作技法上,出现了全方位的“跃动”和“追寻”。无论是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和思想,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锐气和活力。香港作曲家曾叶发

2009-05-20

浅谈现代音乐的音乐存在方式问题

[内容摘要]在对音乐的研究中,存在方式问题,往往是没有被重视的,对现代音乐的研究尤为如此。本文从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角度,对现代音乐中的代表流派及其作品、音乐理论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发展作出展望。[关键词]现代音乐;后现代音乐;音乐存在方式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第一性的问题,应从音乐在形态、意识、行为三方面构成的完整存在来全面认识。奥地利音乐家汉斯立克曾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提出:“情感表现完全不是音乐的职能,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同音乐之外的思想范围无关。”他得出了“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这一最终结论。的确,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是以音响及其运动形式作为音乐的存在方式,这是一种强调“音本体”的“自律论”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研究方法的片面性,从而使对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的研究重新得到了重视。 “现代音乐”是对19世纪末到21世纪音乐艺术中各种新兴音乐流派的一个总称。在这一阶段,西方音乐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产生了众多的音乐流派及音乐理论体系。其中,代表着各个时期专

2009-07-01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文化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始。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早期许多著名教育家、音乐家,如蔡元培、李叔同、萧友梅、聂耳、冼星海、黄自、贺绿汀、丁善德等老前辈,他们都在这里留下了开创中国音乐道路的辛勤汗水和足迹,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综观中国现代音乐的历史,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也就是沿着这一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向前发展和不断地创新。在当前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的环境下,中国的作曲家们在时代的呼唤中,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创作出了各种新体裁、新风格、新品种的现代音乐作品,他们同样为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的现代音乐由于历史的各方面复杂原因,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在当代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领域里,特别是交响音乐的创作还需要得到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领域里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曲家们在具体的创作实践当中,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音乐的表现手段上,从写作的艺术观念到创作技法上,出现了全方位的“跃动”和“追寻”。无

2006-06-19

从媒体关于现代音乐之争论所引发的思考

本来媒体关注现代音乐是件好事,让他们二位在一起相互交流也是很有意义的。但现场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形:当卞祖善批评了谭盾的《乐队剧场》和《鬼戏》等作品,并评价在这次上演的《永恒的水》中“没有听到暴风雨的力量,没有听到摇篮曲的纯真,也没有听到眼泪般的悲哀,听到的只是很一般的水、很自然的水的声音,这种水的声音应该是很简单的……”后,谭盾回了一句“因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是完全不可能去沟通的”后就起身离开了演播室。尽管后来在主持人的坚持下节目还是继续进行下去,但此事掀起的轩然大波则不久后就拉开了帷幕。在此期节目播出前后曾有一些媒体对潭盾作品音乐会发表了看法,在这些评论中似乎批评的声音占了上风,比较典型的是2001年10月30日曹利群在《北京青年报》发表的《谭盾的水把戏》一文,认为“陶乐也好,纸乐也好,水乐也好,说观念变化都有些勉强,因为真正变化的是‘发声’的媒介,如果说只要是你先玩的而别人没有玩过的你就是创新,那标准是不是有点儿太低了”;2001年11月12日鲍昆在《北京青年报》发表《音乐与杂耍——评谭盾带来的两部新作品》一文,指出“音乐就是音乐,在音乐之外的东西是最终无法

2006-06-19

论现代音乐

(一)音乐教育担负有传授知识的任务,学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广博的知识,包括对具有混乱思想的现代主义音乐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当然,学习知识也应采取批判的态度,而不了解当然也就无法批判。在音乐艺术问题上,特别还有个流派、风格、体裁等问题,学生对历史上的和当代的一些流派、风格、体裁等必须有所了解。(注:《音乐教育事业的胜利》,写于20世纪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见《音乐与音乐家》第225~226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11月第一版。)(二)有人说音乐也要“现代化”。说真话,我弄不清这是指的什么?音乐要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美学趣味?这是无可非议的,自古以来的音乐大多如此。因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就要改变音乐题材、体裁、样式……?这就要分析一下了。音乐要按照“先锋派”路子走?这问题更复杂了,“先锋派”不是一家,哪一种是“真正老王麻子”?在金钱至上、竞争第一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作曲者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中,“宫廷乐队”没有了,“仆从制服”和“年金”也没有了,任何乐队都要靠各种各样赞助人,期望更多的“基金会”来捐助,作曲家较

200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