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
社区门诊老年输液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
【摘要】 探讨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保证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有效的进行治疗,创建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有效沟通 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及生育率的下降,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加,修复能力下降,老年病人的发病率、门诊或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在门诊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年心理问题已成为输液室护士必须面对且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门诊临时静脉输液老年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 1.1恐惧紧张 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对医疗知识比较缺乏,对所患的疾病以及接受的治疗不了解,加之老年患者理解及记忆能力下降,对医生及护士的解释不能明白,故在输液中易出现恐惧紧张的不良心理问题。另外,还有许多老年患者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当其身体又出现其他的疾病时,就愈发恐惧紧张,担心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 1.2焦虑忧虑 由于多数老年患者的经济条件不充裕,而所患的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因而经济负担较重,思想顾虑较多,思想存在着不小的压力,出现焦虑不良心理问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分析及护理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做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评估情况,以及疾病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理情况评估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患者要低,在随访的6个月内,对照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为2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手段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帮助疾病的痊愈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社会状态; 护理消化性溃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之一。本文主要是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做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共17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年龄在36岁到54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共84例,女性患者共9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心理护理在82例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2011年11月入我院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疼痛良好率高达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并能加快分娩过程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关键词:心理护理;自然分娩分娩是女性特殊时期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临床显示,绝大多数妇女分娩前会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引起产妇的应急反应,会引起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影响分娩过程和产后恢复[1]。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前可以帮助其消除或减轻焦虑恐惧心理,顺利安全的度过分娩期[2]。近年来心理护理干预日益被妇产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所重视,笔者对2011年2月-2011年11月入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尿毒症患者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6例来我院住院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随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组1)与实验组(组2),组1行常规护理,组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tIAM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组2心理状态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1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2组1护理后心理状态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缓解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尿毒症 护理 心理护理 尿毒症脑病是指在慢性肾衰竭病人尿毒症晚期,由于尿毒症毒素、缺氧、酸中毒及血浆渗透压改变所致脑部病变。临床上除出现明显的贫血、严重的恶心、呕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外,还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1]。尿毒症起病隐匿,病程长,全身损害范围广,程度重,临床治疗相当困难。患者生活质量低,加之病情漫长,受病情的长期折磨,大多数患者的精神都处于低落状态。因此,心理护
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收治的130例龋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加强心理护理,65例龋病患儿临床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治疗及护理的总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医疗质量。该护理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儿童;龋齿;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由粗糙到精细的变化,儿童患龋率出现不断增高的趋势。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岁年龄组可高达66.0%,可见重视幼儿乳牙龋齿的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儿童时期不仅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其心理状态也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自制能力和判决能力差,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反应在临床龋齿诊治过程中会表现出极端不配合的行动,给治疗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导致诊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
250例患儿输液心理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儿输液心理的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方法:采取调查、心理询问、表情观测等方法,对250例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结果:护理组患儿输液合作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儿输液时,应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成功率。关键词:输液疗法;方法;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医学环境的不断改善,心理护理已经成为医院护理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患儿输液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安抚家长的情绪及护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儿输液的心理护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在门诊部首次进行静脉输液的急诊患儿250例,年龄2~9岁。研究中,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125例,男66例,女59例,年龄(5.90±1.12)岁;护理组125例,男61例,女64例,年龄(5.40±1.54)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使用调查法,护理人员向患儿家
荔波煤矿瓦斯突出事故幸存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非布索坦联合戴芬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0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行戴芬合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行戴芬合非布索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61例患者中32例显效,26例有效,总有效率95%。结论 非布索坦联合戴芬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布索坦 戴芬 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mbined use of non-Busuo Tan Tai-fen treatment of 120 cases of gouty arthritis clinical efficacy, and analyzed. 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1 cases, 59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wearing fun
关于心理干预与饮食护理在骨折病人的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心理干预与饮食对骨折病人的心理状况及骨折愈合情况的应用。方法 将120名骨折前健康的患者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特殊饮食,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八周后拍摄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骨折线是否消失或近似消失。结论 心理干预与饮食能促进骨折的提早愈合并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关键词】 骨折 心理干预 饮食指导 职称论文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09年4月~200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年龄20~55岁,小学文化有15人,初中文化有55人,高中及以上有50人。2 背景及意义根据国内外一些骨折病例,会发现关于一些因心理因素或饮食不当而造成患者会留下许多骨折后遗症,骨折后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会出现负氮平衡和钾、磷、钙丢失。尤其长期卧床的病人,此现象愈加明显,所以尽早对患者实施最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3文献回顾3.1全身因素(1)年龄:小儿因其组织再生和塑形能力强,因此,骨折愈合速度较成人快,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心理、膳食护理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作用分析
资料与方法经自觉症状及临床理化检查后确诊为亚健康状态“患者”198例,从男、女及各年龄段证型比较如下。男、女及各年龄段比较,见表1。各证型发病例数比较,见表2。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①通过系统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②无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或原有疾病在康复过程中的病理损害和实验检查指标改变与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③具有疲劳为主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④具有急躁、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适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⑤具有人际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⑥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和社会道德方面存在着不利自己和社会的偏差,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判断:必备①、②项,加上③、④、⑤、⑥任1项即可判断为亚健康及其类别。对第③、④、⑤、⑥项,可依据量表进行量化评析,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治疗方法:详细采集与亚健康状态“患者”198例相关资料,仔细观察舌象、脉象,运用中医理论
关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理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健康教育 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术后恢复缓慢,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护理效果。我们对10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掌握其心理状态,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5年1月—2007年4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22例,男56例,女66例,年龄15~70岁。其中文盲21人,高中以下学历74人,高中以上学历27人。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问卷由作者1.3 护理措施1.3.1 术前阶段 ①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要加强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病区环境,耐心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适时给患者讲同类患者的成功案例、恢复情况,简要介绍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满足患者认知的需求。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对于担心经济问题者,在心理暗示作用明显的患者面前尽量避免提及经济问题。②健康教育。发放自行设计的疾病健康
关于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心理干预组、临床路径组、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组、对照组,每组30人,对各组的预后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心理干预组、临床路径组、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恐惧、焦虑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能明显提高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理干预 临床路径 护理质量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冠状动脉供血严重不足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正日益受到重视。新的护理模式必然对护理方法、护理程序和护理理念提出新的要求[2]。鉴于此,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
关于多媒体教学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
摘要: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优势主要是直观性和图文声像并茂。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及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演示、实践操作、协作学习环境设计、信息资源获取等方面。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心理与精神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特性与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它对教育、教学的过程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宗旨1.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
关于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本世纪的护理工作更加重视“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工作,给病人的创造一个康复的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病人达到最好的康复状态。【关键词】 医学模式;心理护理21 世纪是护理学全面发展的时期,护理活动将更能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1 病人的心理变化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心理功能的改变可以导致身体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身体的损伤或疾病也可间接地造成心理上的变化。疾病对于病人来说是个大的应激原,病人会随之产生多种心理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病人常见的情绪反
浅议老年人的心理浅析及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人类的平均寿命日见增长;随着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心里护理及老年慢性病护理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医疗环境的改善,躯体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人类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及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1 老年人的特点1.1 老年人认知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感知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 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 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思维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1.2 老年人的社会变化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1.3 人格的
关于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
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且波动较大,极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可以提高疗效,帮助病人完成所有的治疗,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与自身个体特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癌症认识程度有关,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行为指导,逐步减轻癌症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肿瘤患者还需要得到社会支持,为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活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力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2008~2010 年我科收治肿瘤病人98 例,男54 例,女44例,年龄7~92 岁,25 例未施行手术,其余均进行了手术。2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2.1 怀疑否认期患者突然得知自己患癌症时,都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心理上不愿接受事实,往往认为医生是不是搞错了,表现为不安,烦躁,烦闷,反复去大医院复查,极力否认这个事实,因此怀疑否认期对患者来说,可以缓和沉重的打击以减
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摘 要】 目的 分析和解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收治的 9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98 例患者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通过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获得了较好的透析疗效。结论 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问题;护理对策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血液静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日益增多,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呈遂年递增趋势。然而,由于疾病的困扰、长期透析产生的并发症以及来自社会、家庭的影响等等,都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负性情绪可引发机休免疫力下降,从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1 临床资料本组98 例患者
关于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摘 要】 脑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但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各种心理变化。本文对100 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心理及康复过程调查,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十分有利。【关键词】 脑出血术后;情感护理;传统康复疗法一般我们所说的脑出血是一种起病急,病程长,发病后病情都特别严重的疾病。这类疾病多见于中年40 岁以上人群的突然急性发病,治疗时间长,恢复缓慢,病情迁延,目前是危及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目前我国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为110~180/10万,年病死率为80~120/10 万[1]为探讨脑出血疾病术后恢复期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应用日常生活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对100 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了评估,应用了情志护理配合康复疗法。研究表明,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均比原来传统方法有了显著提高,。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 年5 月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研讨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致残后发生的抑郁症或抑郁症状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综合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对35 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35 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30 例患者睡眠质量、少言寡语、食欲下降均有明显改善,抑郁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病理特征,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和生活信心的重建,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明显效果。【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心理护理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死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次于心脏病和肿瘤,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400~700)/10 万人,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0万,卒中后生存者中85%留有不同程度残疾。40%以上为重伤残,患者往往因为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下降以及失去工作机会等原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有的甚至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不振、言语减
灾后青少年心理浅析及护理对策
【摘 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灾后心理护理等相关文献,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高危因素,指出灾后青少年容易因为强烈而持续的症状,影响到未来情绪、认知以及人格结构的发展。总结出了一系列心理护理对策,以期对日后临床心理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 地震灾害 青少年 心理护理[Abstract] In this paper, authors searched Psychology Nursing on post-disaster and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risk factors of young people ,which indicates that strong and persistent abnormal symptom surely affect the future emotional,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stru
浅议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作者:毛丽丽 魏静茹 刘永梅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社会节奏加快,护理工作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挑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和社会上受到的压力也必然增加,因此,急诊科护士面对持久的护理工作应激,如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如主动与人沟通,积极解决问题,保持乐观心态等,工作应激水平就低;反之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否认、发脾气、悲观,工作应激水平就高。所以对于搞好护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从管理和个人角度注意消除护理工作压力源,减轻护理工作压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1 急诊护理人员心里压力的种类:1.1 工作压力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压力,例如,紧急抢救病人时、抢救群体中毒事件、新技术引进时、新岗位工作压力和护理人际关系压力等1.2 家庭压力护理人员多数为女性,很多的压力也来自于家庭,他们还要担负着家庭的重要角色,既是一个妻子的角色,也是一个母亲的角色,甚至于年长的护士还是一个奶奶的角色,家庭中的各种事物也依然牵着她们的心,事事都要他们担心,操心,因此家庭的压力也很大。</
关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临床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9 年8 月至2010 年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有征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前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重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消除或缓解冠心病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护理;体会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因为患病需住院治疗,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易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和情绪反应,这种反应能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抵抗力下降,使机体对各种细菌的易感性增强,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而且会影响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 [1]。我院从2009 年起特别重视心理护理在临床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自从加强心理护理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
关于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作者:马婷 李果萍 孟四清 王归真【摘要】目的:关注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分析2010年4月我们共接收的8名受伤儿童特点。结果:患儿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依赖心理增强及孤独等。心理护理主要给与:建立安全感、积极引导、不要强迫患儿回忆灾难场景、尊重民族习俗、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加强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减少约束、减少身体损伤及疼痛等。结论:针对不同民族患儿及时的救治和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儿童;地震;藏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容易受到更大的心理创伤。与成人相比,儿童伤害后的心理变化却难以觉察,更需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后,我们接收了8名藏族受伤儿童,由于民族习俗和语言的巨大差异,远离家乡和丧失亲人的痛苦,加之医院陌生的环境、有创操作和身体的病痛,使这批患儿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和患儿所处的年龄层次,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儿和家庭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重
研讨门诊肺结核病人心理护理的问题
作者:李广珍 宋金德 黄春英 廖菊花【摘要】目的:了解门诊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状况,旨在提高其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回顾本院2006年至2009年实施门诊结核病心理护理的效应。 结果: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对各种不同心态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消除对肺结核患者可能存在的岐视,提高肺结核患者自信心与治愈率。【关键词】结核病;心理护理;心理问题据文献报道[1]:当前全球三分之一人群已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有800多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全球有80%的结核患者生活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于是病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结核病人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心态。因此,开展结核病心理护理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一项战略措施。我院结合实际采取以下形式对200例门诊肺结核病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
关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分阶段护理对策
: 我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有增多趋势,彻底治愈恶性肿瘤还是一个没有攻克的问题。根据笔者长期的护理观察,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一般患者复杂,而且会随着病情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心理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特点。通过认真分析总结,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同阶段心理变化进行评估,总结出患者的不同阶段心理特点,提供相应的分阶段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心理承受明显增强,大多数患者能接受、配合治疗护理,保持了乐观的精神,获得最佳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对减轻患者病痛,延长生存期,配合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在临床上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近4年来本科室收治的102例住院治疗不同阶段老年恶性肿瘤患心理特点,提供分阶段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科室2005年1月-2009年2月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02例,男性67例,女性35例,年龄60~89岁,平均72.5岁。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平均住院时间32天。2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2.1住院早期:住院早期为住院的第1-7天,多数患者处在疾病的诊断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