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


浅议英国文法学校的历史特征及其教育启示

[论文关键词] 英国文法学校历史特征启示[论文摘 要] 英国文法学校数量相对较少, 但质量极高,是20世纪前英国中等教育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组织。文章以文法学校兴衰为基线,对其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文法学校的现状,对我国当前课程与教学等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是指以教会、寺院、个人或团体捐办,以传授古典知识和文法为宗旨的教育组织,其毕业生一般进入牛津、剑桥大学,或成为官吏、医师、法官和教师等社会中上阶层人员。文法学校称呼较多,堂区学校(Parish School)、公学(Public School)、私立古典学校(Private Classical School)、捐助文法学校 (Endowed Grammar School)和免费学校(Free School)等均可列入文法学校之列。各类名称也揭示了文法学校的主要特点。 一、英国文法学校的主要历史特征 文法学校由来已久,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1387年正式确定“文法学校”这一名称。文艺复兴

2011-09-10

简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科技教育运动的历史经验

论文关键词:英国;科技教育;古典教育;历史经验论文摘要:19世纪中后期英国社会兴起的科技教育运动改变了英国教育的古典传统,打破了古典教育的垄断局面,奠定了现代科学在英国教育中的地位,促成了英国教育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的转移。l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科技教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科技教育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采取了适当的干预策略,在运动开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了科技教育与古典教育的关系,注重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强了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科技教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19世纪中后期,在面临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的背景下,英国社会掀起了一场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科技教育运动。这场涉及高等、中等和成人教育等领域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教育的古典传统,使科学技术正式步人了英国教育舞台的中心,教育也由此实现了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的转移,进而成为英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剂”。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科技教育运动是如何兴起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

2010-12-15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配置。发生这种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政府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摸索出从惩罚、救济、“济身”,到创造就业机会和福利国家的一套做法,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为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一、从惩罚、救济到“济身”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圈地运动本身,不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圈地的目的,是为了养羊赚钱,而不是为了扩大农业生产,而且牧场不能容纳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因此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英国还没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非农业部门也还没有产生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所以这些被驱赶的农民,除少数人受雇于农场和手工业工场外,绝大部分人成为生计无着、到处行乞的流浪汉。他们逐步向城市转移,成为游民、失业者和贫民。

2006-04-13

世界历史、英国学派与国际关系理论(之二)

古代世界的各种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直到最近,人们对国际关系的起源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新现实主义(Waltz, 1979)[6]只是假设国家在孤立状态中发展起来,但随着它们互动能力的增加,最终达到能够相互威胁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体系产生了。利用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证据,布赞和利特尔(Buzan and Little, 2000)[5]提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评估。他们证明:在极为广泛的前国际体系的背景中形成的以国家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和社会,首先是由采猎群建立起来的。此外,由于这些延伸的前国际体系,在不同地方形成的各种国际体系/社会迅速相互接触,并迅速建立起贸易体系,结果是经济领域里的互动远远延伸到社会领域和政治/军事领域里所发生的互动以外。布赞和利特尔(Buzan and Little, 2000)[5]还显示国际体系和社会能够以两种非常不同的途径出现:一种途径导致城邦国家的无政府体系的建立,另一种途径导致更为等级制结构化的帝国的形成。虽然还不能解释这种差别的理由,但新现实主义理论家却预见无政府结构会被证明是反弹的。事实上,历史证据表明无政府是一种比新现实主义的预见更为脆弱

2008-02-01

世界历史、英国学派与国际关系理论(之一)

当代西方的国际关系研究倾向集中于现在与未来,而不是过去上。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家们无疑已经被未来储存着什么给迷住了。现实主义理论家们追问:美国的支配地位将一直延续到遥远的未来吗?或者现有的单极状态将被证明只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暂时阶段?现实主义理论家们对此没有一致的回答。以沃尔兹(Waltz, 2000)[1]为首的一些现实主义者坚持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政府逻辑终将再次导致各国联合它们的实力,建立一个对抗美国的均势结局。其他由沃尔夫斯(Wohlforth, 1999)[2]牵头的人则坚持认为存在着正在发挥作用的强大机制,从而难以形成能够成功地联合起来平衡美国的国家联合。另外一方面,自由制度论者,特别是伊肯伯里(Ikenberry, 2001),[3]认为像沃尔兹和沃尔夫斯这样的理论家都对世界的时代持有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1945年之后,当各国在公认的美国领导下开始把它们自己约束在一个多边机构的复合体中吮,国际政治经历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些机构协助创造了一种深层的国际社会,这个国际社会一直在被不断增多的规则的实体捆绑在一起。美国已不再是一个自由的执法官,因为同所有其他国

2008-02-01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成因、表现及其特点

现代世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许多国家都形成了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现实,其中包括英国。英国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不但反映了这个国家宗教文化的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宗教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的密切关联,这些关联又证实了宗教在现代世界各国的重要意义所在。但是,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国内有关英国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少,而专门研究英国宗教多元化问题的论著还没有见到。因此,研究、分析和了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成因、表现及其特点(注:本文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现代欧美人口迁移与宗教多元化”的阶段性成果。),不但具有历史学科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历史上宗教信仰多元化的起源与发展1054年基督教公开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后,英国原本也是一个天主教国家。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与罗马教廷决裂后的英国教会称“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又称“圣公会(Anglican Churches)”,具有国教的地位。由于英国与罗马教廷的决裂是经由亨利八世的改革来进行的,而且亨利八世并没有

2008-02-01

托马斯·克伦威尔在英国向近代国家过渡中的历史地位

托马斯·克伦威尔(1485—1540)是英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英王亨利八世的首席国务大臣。16世纪30年代,他全面主持英国政府事务。在他的影响和操纵下,英国推行宗教改革,进行“政府革命”。他既解决了中古西欧持久难决的教俗权力之争,建立起国家的外部主权,又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国王在疆域内的最高权威。他众多而经久的行政改革为“治理他着手缔造的新国家提供了整套机构。他在这一方面也和其他多方面一样,证明他既富于远见卓识,也善于具体操作,这里他再次充分显示了一位富有建设性的政治家的风度,是罕见其匹的”[1] (P184)。克伦威尔所倡导的改革,代表了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努力排除外力干涉来建立具有独立主权的新型君主制国家,并为英国确立了一套行政机构,奠定了英国政治的基础。因此,克伦威尔在英国向近代国家过渡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克伦威尔推动英国民族主权国家的建立中世纪的英国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国家的外部主权因受罗马教廷的干涉而不完整;国家内部主权因封建贵族拥有独立的经济权、军事权以及司法权,而不能正常运行;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