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
豫剧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品格
任何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的基本特色,这些特色使它和其他剧种有了区别,使它具有了任何剧种无法取代的审美价值。根植中原沃土的豫剧,凝集着中原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散发着浓重的泥土芳香。豫剧沿着历史的长河而流动,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进,逐渐质朴、浑厚、奔放的艺术品格和自然、率直、简约的美学特性。在豫剧艺术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皆显示出其共性的风貌又有着各自丰姿。 豫剧是从中原农村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审美活动中,豫剧的表演艺术虽然几经变化,但始终保持扎根于生活,从生活出发的优良传统。它的表演是以重再现的表现手法,把写实和写意结合在一起,求得形似的同时着力于意味的传递,而那些含有写实性因素,往往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中原乡土气息。纵观豫剧的发展史,除了继传统中四功五法的程式表演和古老剧种在武戏方面的特技表演,还广泛吸收了河南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杂技和技巧,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呈现出歌舞化、虚拟性、节奏性、技艺性等戏曲表演的基本特征外,其粗放质朴的表演程式,自然真切的虚拟动作,夸张变形的人物行动等则是豫剧独有的品格。传统豫剧的表演动作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二是民间舞
关于对当代中国豫剧的两个冷思考
一、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当代豫剧艺术的困境人类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一元社会,除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外,其他的各种思想都受到禁锢,甚至迫害,伽利略因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葬身在宗教的熊熊烈火之中,中国清朝的文字狱也是对思想的一种封杀。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家都沉睡在一个封闭的小屋内,只要有人醒来马上就会面临黑暗和死亡。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各种思想也蜂拥而至,所以历史上存在的一元结构的社会慢慢开始瓦解,多元思想正在或已经形成。随着这种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多元社会显然是一把双刃剑,我可以从中受益,但也会使我们存在很多困惑。从利的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更多的去了解国外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劣互补,这样会使我们的存在更加的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同时也会面临很多难题,这样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价值的泛化,这是必然的,因为在一元社会,我们无所选择,而当社会复杂多样了,那么我们的选择肯定也多了起来,所以导致价值的泛化,比如我们以前买衣服,男子基本就是中山服,只要拣一条合适大小的就行,而现在衣服的
关于我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
二胡是我国民乐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之一,它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富有歌唱性,有很强的表现力及浓烈的感染力,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演奏和戏曲音乐的伴奏当中。一般情况下,二胡的内外弦音程为纯五度。在独奏中,二胡的定弦音高一般为“D A”,特殊情况下可例外:如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其定弦就为“G D”,但也有一些须特殊表现的乐曲,定弦也可为纯四度。二胡属自然变调乐器,在定弦为“D A”的情况下,可演奏任何调高的乐曲。在戏曲伴奏中,二胡的定弦可根据戏曲剧种的调高、调性来确定。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使用,和其它民族乐器相比,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所有有文场伴奏的剧种,其乐队编制中二胡都占较大比重。在这里,我仅谈一下自己使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在豫剧伴奏中,二胡一般使用“5 2”弦,也有用“6 3”弦,还可定“7 #4”(D A)弦的。我以前曾用“6 3”弦,但用过一段时后,发现一些问题:在伴奏中“老少配”的使用过于频繁,还有就是音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豫剧—特别是豫西调—伴奏中使用较多的低音So,全部要用中音So来代替。这样演奏起来
浅议豫剧的基本概况与发展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幅员广阔、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河南豫剧就是其中之一。豫剧,前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地方戏最大的剧种,也是全国四大剧种之一,因河南简称“豫”。故把河南的代表戏曲成为豫剧。豫剧的形成大概有三百年历史了,与我国的昆曲相比闻世较晚些,据老一代艺人的传说和某些记载,受昆曲梆子戏(陕西、山西)的影响,加之地方口音的民间小调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约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开始流传于民间。形成河南之腔(梆子腔)。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这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和变化,也标志着一门戏曲艺术新的开始全面繁荣。豫剧音乐朴素大方、高亢奔放、乡土气息浓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基本声腔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这四大正板,但在这四大正板的基础上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本剧种的前辈艺人无数次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四大正板的各自的变化板。一、慢板:慢板是豫剧中常用的板眼之一,它的节拍是一板三眼,即4/4
浅议豫剧《寻儿记》中孙淑林人物形象的塑造
豫剧《寻儿记》是我的恩师张宝英继承发展崔派艺术的一部力作。《寻儿记》以—个平民化的故事,草根式的人物,深层地诠释了慈母之爱,大爱无边。该剧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我省著名戏剧家石磊先生重新整理改编后更名为《寻儿记》,后被拍摄为立体声戏曲电视剧艺术片,影响甚为广泛。 该剧主要讲述了山西平阳孙淑林逃荒河南洛阳,千里寻字沦落知府家为奴。不想这洛阳知府竟是她失散十七余年的长子张龙冠,后改为常天保,本该母子相认,但其妻常氏不认婆母,数九寒天赶孙氏出门。丫环春兰仗义相助,将她送到洛阳通判周子卿家存身。周正是其次子张凤斌,周妻温良贤淑,订下送汤之计,让婆婆与亲子团聚。周闻兄长不人亲母,便携母越衙告状,八府巡按竟是失散多年的父亲张文达。经过对常氏夫妇的教训之后,逐母子、夫妻、婆媳一家团圆。剧中的主人公孙淑林既有中国传统女性善良、大义的其性;又有坚韧、不屈的品性。从行当上划分孙淑林归属于唱功老旦,而豫剧则以唱为主,崔派以哭见长。如何演好孙淑林,让人物更立体、更丰满,多层次地展示一个慈母的心路历程和命运轨迹。在反复研读剧本,逐步融入角色后。我决定以声腔艺术为主,形体动作为辅
试析传播扩散理论对豫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传播扩散豫剧文化市场启示 论文摘要: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并得出了对当代像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 豫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传达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精神,是数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正是作为创新事物,豫剧在传播中不断被采纳,并由采纳者进行二次创新,投人扩散性的传播与新的采纳,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形式之一。由此,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在艺术与传播学结合的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豫剧传播扩散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豫剧的区域扩散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 豫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由“北曲—弦索—河南调—土梆戏—豫剧”的演变,经历了宋、元、明历代文化的长期积累,经历了其他剧种如昆曲、弋阳腔、罗戏、卷戏、秦腔等的启迪融合,并在明末清初开始形成。早
浅析豫剧各行当的演唱艺术
摘要:从演唱方法和发声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豫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唱腔艺术,以及各行当有代表性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用声特点和发声方法。关键词:演唱方法;生行;旦行;净行;丑行豫剧的行当早期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即是:大红脸(须生)、二红脸(马上红脸)、边生(二补生)、小生;四旦即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是:黑头(净)、大花脸(净)、二花脸(净)、三花脸(丑)。豫剧的生、旦、净、丑各角色行当在演唱技巧上各有特色,用不同的音色和韵味表现了各类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一、生行唱腔大红脸和二红脸都属于须生,其发声方法大致是以真声为主的“大本嗓”唱法或以假声为主的“二本嗓”唱法。豫西调演员王二顺就是用大本嗓的发声方法发挥了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的特点。豫西调的须生在唱法上大多采用大腔大韵,吐字清晰。还有足带有“夹本音”的大本腔,即是以真声为主结合运用假声的发声方法。另外,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独创了以假声为主的二本腔和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夹板音”相结合的唱法,中音到高音过渡的不露痕迹,高音挺
浅论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
论文关键词豫剧形式娱乐性戏曲动画论文摘要用豫剧动画的形式传录中原文化,是对戏曲的一种延展。这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应成为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宣传推广的创新手段。戏曲动画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动画艺术在21世纪数字时代的实践,其交互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创造着人与传统文化、人与戏曲艺术的新关系与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每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劳动为前提的发展过程,这似乎是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必由之路。”随着戏曲动画的发展普及,在这个新的艺术平台之上,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也将会丰满成熟。现在,如何进一步分析这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争取在设计创作中得以理性的认识,亦成为一个需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而戏曲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艺术,有很多的程式,戏曲动画能够把戏曲本身的艺术性表现出来已经很难,要在动作、唱腔上表现出原本的风格和特色,进而溶入动画的影视元素。1、豫尉形式戏曲动画对中原文化的传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远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仅造就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迹,同样也孕育了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