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


浅议经济制度中人的因素的思考

摘要:经济制度的设计是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前提的,制度与人性的适配性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两种经济制度。中国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就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对此,是可以从人性与制度的关系方面来研究和回答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成功原因的。 关键词:经济制度;人性;市场经济一、经济制度的设计是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前提的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当人们设计和创立任何一项与人相关的制度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人性为前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两种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与人性的关系十分密切。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就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第一,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具有追求个人利益的本性;第二,人是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就在于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第三,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实现,不仅不会损害他人利益,而且还会有助于他人利益的实现。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提示了人性与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市场经济的人性依据,成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 计划经济制度同样与人性关

2011-12-16

试析深化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

【论文关键词】国防经济制度创新主要措施【论文摘要】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我国国防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深化国防经济制度创新。文章从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健全运行机制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深化我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中国国防经济60年来深刻的制度变迁实践为我们继续推进国防经济制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为切实消除不利于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诸多制度缺陷,更好地推动国防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国防经济制度创新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涉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和利益的调整,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和协调,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的宏观调控制度。1、完善指导性的计划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发展,我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市场化取向也日益明确。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即使市场机制是完全地发挥作用,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而国家利益的刚性又使国防经济运行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离不开国家计划的宏观指导

2011-12-09

对于新旧经济制度环境下企业管理特点对比

论文摘要: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推动和催化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自建国到当今我国经济体制也实现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不同体制的大环境中企业的各项管理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在彼此的适行的时代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不同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管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者有一定参考价值。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特点;对比1 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主要不足1.1 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在现代管理机制中,各个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也都参与其中,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管理。但是在旧体制下,企业管理者把管理力度大都放在了生产的管理上,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生产的进度上,对内部管理管理缺乏重视,甚至有点管理者认为管理不是什么制度关注的事情,只要管理好了生产也就管理好了企业的整个财务,忽视了管理的作用,这样的领导人负责制最后只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1.2 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

2011-10-22

关于经济制度中人的因素的思考

摘要:经济制度的设计是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前提的,制度与人性的适配性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两种经济制度。中国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就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对此,是可以从人性与制度的关系方面来研究和回答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成功原因的。 关键词:经济制度;人性;市场经济一、经济制度的设计是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前提的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当人们设计和创立任何一项与人相关的制度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人性为前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两种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与人性的关系十分密切。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就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第一,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具有追求个人利益的本性;第二,人是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就在于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第三,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实现,不仅不会损害他人利益,而且还会有助于他人利益的实现。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提示了人性与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市场经济的人性依据,成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 计划经济制度同样与人性关

2011-10-18

浅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底线是不能私有化

论文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问题私有化 论文摘 要: 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兴起,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削弱。在当前的社会舆论中,确实存在一些否定公有制、主张私有化的观点。只有从理论上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才能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高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绝不搞私有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在理论认识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和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50多年的经济建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的“对立”物到“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再到“共同发展”,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的所有者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异己者”到“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并非名词的转换,而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在理论上的提高,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的产物。 但是,随着新自由主义思

2011-07-31

浅谈深化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

【论文关键词】国防经济制度创新主要措施【论文摘要】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我国国防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深化国防经济制度创新。文章从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健全运行机制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深化我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中国国防经济60年来深刻的制度变迁实践为我们继续推进国防经济制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为切实消除不利于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诸多制度缺陷,更好地推动国防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国防经济制度创新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涉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和利益的调整,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和协调,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的宏观调控制度。1、完善指导性的计划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发展,我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市场化取向也日益明确。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即使市场机制是完全地发挥作用,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而国家利益的刚性又使国防经济运行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离不开国家计划的宏观指导

2011-07-31

浅议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辨析

论文关键词宪法学 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论文摘要本文指出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宪法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等方面可以得出此结论。在宪法学上,经济制度是一个存在分歧的概念,说法不一,不同的宪法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的制度的总和。而前两种观点,把经济制度混同于了经济基础,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律化了的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而和经济基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首先,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谁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等三个方面。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复

2011-07-31

浅议新时期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的策略浅析

论文关键词: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策略论文摘要:用制度创新推进国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的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主要是要建立有利于制度创新的权威决策机构、坚持市场化的创新方向、发挥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以及强化用技术创新激发国防经济制度创新等。制度创新的实质是用新的更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取代旧的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经济制度创新,一方面应以过去制度创新的知识积累为基础,保证制度创新的传承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应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以及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制度或制度的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扬弃与修正。在我国国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远未破除、各种利益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现实条件下,要通过新一轮的制度创新推动国防经济全面转型、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使国防经济走上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一、建立有利于制度创新的权威决策机构,做好顶层设计世界主要国家在国防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为了实现创新发展和保证新制度安排的

2011-07-31

建立健全我国西部财政经济制度的若干建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部财政离科学发展的思路越来越远,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过公共财政体制创新,培育和提升西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构筑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西部经济的科学 “可持续发展”和振兴西部县乡财政,成为具有划时代的系统性创新工程。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西部财政经济运行所存在的问题及建立科学化的西部财政经济制度的若干建议。关键词:西部经济 公共财政 发展0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经济欠发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并由此带来一定程度的财政危机与政府失灵。财政制度创新,不仅是振兴西部经济政策选择,而且是构筑西部财政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石。1 西部财政经济运行与科学发展所存在问题1.1 西部经济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无力支持财政运行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外需减少、内需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的形成,西部经济的区位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逐渐丧失。主要表现为:西部资源优势逐渐丧失,使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必然受挫;依靠基础产业和一般种植业的规模扩张,

2010-08-18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比较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调节机制分配制度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的比较分析主要体现在:在所有制方面同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但前者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后者以私有制为主体;在经济调节机制方面同是市场经济,但前者是从计划经济转向注重市场调节的作用,而后者是从市场调节转向同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在分配制度方面都注重公平,但前者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后者以按资分配为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潮最初叫做社会民主主义,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所发表的《法兰克福声明》中把“社会民主主义”一词颠倒成民主社会主义以体现其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走的是两条

2010-05-24

宪法经济制度及其变迁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宪法 经济制度 发展完善【论文摘要】经济制度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正。我们只有以发展中的宪法经济制度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才能使宪法经济制度保持活力。一、前言从哲学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也要及时进行变革。尤其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更要如实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否则便不能发挥宪法的规范、约束、保障和导向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经济制度是经济基础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宪法都对经济制度加以规定,把它作为其宪法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宪法学对经济制度研究的现状却不大令人满意。一般宪法理论大都围绕民主、自由、人权、宪政、法治等展开,认为宪法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己任。至于宪法经济制度条款在实际中的运行状况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以及如何发挥它的作

2010-01-29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市场诱导性;资源定价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严重稀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循环经济制度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为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要求将一般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问题的一种现实求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已逐步将循环经济作为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因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原有制度框架存在着的根本性的制度制约与障碍,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就成为我国顺利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由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行体制下发展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

2009-12-08

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从本质上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界定废弃物是以资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通过探讨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机制,透析当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寻求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即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切入点——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一、废弃物是一种“因多而少”的间接稀缺性资源废弃物是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行为(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是生产和生活产品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换,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废弃物的“二多”问题:潜在废弃物(通过集约化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的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已形成但并未进入废弃物处置场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多”;末端废弃物(进入末端废弃物处置场的废弃物)经过处置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多”。而这“二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容纳力愈来愈成为稀缺性资源。</p

2008-02-07

体育竞技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同一性浅论

【内容提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体育竞技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在基本价值、形式特征、基本原则、运行规则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发现这种同一性并积极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不仅对拓展体育的文化功能、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文化影响。【摘要题】体育与经济【英文摘要】Fromthepoint……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体育发达的国家,往往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国家,体育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体育规则与市场规则具有同一性。由此产生了体育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双向互动效应。发现这种同一性并主动地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构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一、“制度”的本质和一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进行着举世瞩目的深刻的制度变迁,而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构成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因此,探索制度创新,尤其是非正式制度创新的文化动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是社会影响力最大、社会渗透力最

2008-09-24

关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再认识

[论文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摘要]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初就表现出了低效率。为此,从1957年起,我国就曾先后多次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修补式的“改良”,但无一例外没有取得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超越了我国的现实国情,因此,企图不通过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仅仅依靠修补式的“改良”是无济于事的。以单一公有制为特点的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发展起来的公营经济的基础上,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目前,这一制度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型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但转型的成就主要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传统公有制自身的改革。究其原因,对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到位、不统一,导致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走走停停、举步维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鉴此,笔者认为,当前,在全国掀起一场针对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大讨论是十分

2009-06-30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析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论文摘要】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2009-08-11

谈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公有制; 按劳分配; 共同富裕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新概括、新发展,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课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最具时代特色的科学解答。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发展的方方面面及发展的成果都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新概括、新发展,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课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最具时代特色的科学解答。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发展的方方面面及发展的成果都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离开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一、 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

2009-09-09

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

【正文】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领主制经济的衰落是造成当时城乡对立运动特点与经济制度变迁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发展的特点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对于科学地解答春秋战国社会性质和古史分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春秋战国时代“工商食官”制的瓦解商品经济是共产主义以前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现象,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均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均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分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商品经济本身不构成某种社会经济形态形成的标志,至多不过是某种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环节而已。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发展到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的地步。因此,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只是与自然经济相伴生的经济形态,是农、工、商诸产业分工结构的一部分,不能将商品经济当作分析社会性质的标准,正如马克思所说:商业对各种已有的、以不同形式主要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组织,都或多或少地起着解体的作用,……这个解体过程会导向何处,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新生产方式会代替旧生产方式

2006-04-13

对唐宋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再思考

内容提要: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与发展。首先,从唐代中期至北宋在土地制度、手工业和商业各个领域中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长期趋势;其次,社会商业信用新体系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化,社会资本利率的不断下降,市场交易方式的变迁等因素,使社会交易成本逐步降低;再次,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缺乏对规模日益增大,市场日益复杂的商品经济的管理能力,导致国家权力对唐宋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经济部门,尤其是金融业和工商业控制能力薄弱,使其获得了发展的空间;最后,随着宋代人口的增长而出现的市场规模扩大及耕作技术提高,以及由于部分传统手工业部门投资收益的相对降低,使农业和金融业、商业等部门的投资收益相对增加,引起社会资本向这些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关键词:唐宋社会经济变迁 产权结构 社会交易成本 国家控制能力 唐宋之际发生了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大的社会经济变迁,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宋代的农业生产无论是在垦田面积的扩大、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品种的增加与种植区域的扩大方面,都较唐代有显著的发展。而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也远远超过唐代,无论在生产规模和分工上,还是在新兴手工业

2006-04-17

论当前市场经济制度与体育竞技制度的同一性

摘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体育竞技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在基本价值、形式特征、基本原则、运行规则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发现这种同一性并积极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不仅对拓展体育的文化功能、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文化影响。关键词:市场经济制度;体育竞技制度;同一性Abstract: Anew the system economic's angle, the sports athletics system and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aspects and so on core value, form characteristic, basic principle, movement rule has the identity, discovered that this identity and promotes the two's benign interaction positively, not only to develops sports the cult

2008-11-24

劳动者主权是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提要: 马克思学说的灵魂是劳动者主权,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劳动者主权形成的条件,描绘了劳动者主权代替资本主权的趋势,预测劳动者主权是未来新经济制度的特征,维护劳动者的主权地位是我国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关键词:资本主权 寻租资本 劳动者主权一、 经济制度的权力结构经济制度的权力结构是由生产权力结构、分配权力结构、交易权力结构、消费权力结构融合而成的有序系统,而在这一权力系统中处于起点、对整个权力系统具有主导作用的权力就是经济制度权力结构中的主权,简称经济主权。经济主权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即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环节中,如果一种主权只存在于生产过程,而不存在于消费过程,相反,如果某一经济主体在消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却不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相应责任,则这种主权是不全面的,其地位也是不稳定的,因而也就不构成特定经济制度的主权形式。 一个经济主体,要处于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主权地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拥有或掌握特定历史阶段起主要作用的生产要素;第二,能够先进的生产或先进的生产工艺有效地使用这些生产要素,也就是说,它能

2006-02-04

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

现有有关个人收入、消费和储蓄的理论,均没有考虑制度性变量,即在假定制度(如经济体制、市场制度等)不变的条件下,来研究个人储蓄行为。例如每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先决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然后再决定储蓄所分布的金融资产,以期达到生命周期的效用极大化。然而,从中国20年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看,个人的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出现了一些用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本文旨在把一些制度变量纳入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分析,进而说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量是影响个人预期的重要因素,从而对个人储蓄行为发生着重要的作用。一、问题的提出:中国20年来储蓄的基本情况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来,个人收入增加很快,这是个人储蓄增加的基础。表1给出了中国这段时期个人收入与储蓄增长的基本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储蓄指中国居民个人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它仅是个人总金融性储蓄的一部分(约占70%),其他个人金融资产还有手持现金、国债、股票等有价证券。因为现有统计文献中对个人储蓄存款的统计比较准确,所以本文以此为主要分析基数,以方便与其他统计指标的对比分析。表2列出了利率水平与储蓄存款的变化

2006-01-01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摘 要 题】“三农”问题 【英文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from 1978 to 2004. The finding of 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s of land create different incentive to the persons who engage

2008-02-21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EL Classification: Q190, R110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引起长期停滞的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一改过去长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一个增长的快车道,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年里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带给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长期困扰我们的吃饭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但是,中国不同阶段的农业增长有起有落,特别是1996—2002年,农业进入了一个持续低增长的阶段,增长的幅度连续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见图1)。面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这种趋势,许多学者选择不同的分析思路予以解释和分析。 其中林毅夫(1994)以及麦克米兰等(Mcmillan, Whalley and Zhu, 1989)比较早地分析了中国农村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均认为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经济制度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这一转变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产出惊人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少安等(2005)则对中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予以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经济在此期间,由于不同阶段实

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