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
和谐社会户籍制度构建的模式分析
: 摘要: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在确立之初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割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则迫切需要深化户籍改革、统筹结合、稳步发展、立法保障制度公平,打破城乡界限、逐步消除城乡壁垒,达到真正的和谐统筹。 关键词: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构建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以旧时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具有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公共管理和社会控制制度的一切基本特征。实践中,它已远远超过了治安管理和人口统计的职能范围,与粮油供应、劳动就业、福利保障、义务教育等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二元户籍制度模式。在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财富尚不充裕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户籍制度在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现行户籍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现实的要求,其所体现的城乡居民二元管理、区别对待的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的要求相
对于完善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论文摘要】农民工市民化是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正在由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并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民市民化,有必要对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对策措施1.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高度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是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特征,所有发达国家都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例如农民在英国只占人口的3%,在美国占6%,在日本占16%,在韩国占20%;而中国现在70%的人口是农民。从城乡分布来看,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5705万人,占58.24%。乡
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和下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户籍/改革/权利/义务/“阶梯式”内容提要: 当前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本地人的福利,而在此之前的户籍改革普遍具有把权利商品化的倾向,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下一步改革要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推进。与户籍挂钩的权益获得方式要从“门槛式”过渡到“阶梯式”,根据权益的性质和资源分配的可能,排出赋予的优先顺序,并以合法体面住房、居住年限和社保参保年限作为替代性管理手段。 我国的户籍制度,从狭义上讲,是一种按户登记的人口管理制度,这与其他国家的做法没有太大区别。从广义上讲,则是与户口性质和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我国的户籍制度之所以广受关注和饱受争议,正是因为它与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分配密切相关。本文是从广义上来讨论户籍制度,而在提出今后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总结一下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改革过程。一、户籍制度功能的变化在我国户籍制度除了发挥一般的人口管理和治安功能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还承担了其他重要功能。1. 计划经济时期, 在粮食短缺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 户籍制度主
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
摘要: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关键词:古代;户籍;制度《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萧何私自收藏的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秦国户口版籍,这一举动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惨烈斗争中具有强烈的符号象征,可谓意味深长:拿到了户口版籍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国情,并进而控制土地和人民,获得了它,也就象征着获得了国家政权。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经无数次的战争、内乱和王朝的更迭,户籍制度总是以某种方式继承或沿袭下来,并且越来越严密,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组建军队、分配土地、征收税赋、推行礼教、维持治安都与它有关。如果说官僚制度是君主对官吏进行管理的有力武器的话,那么户籍制度就
民国初年户籍制度变迁研究——行政立法的社会效应浅析
摘要:户籍制度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是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中国古代社会,人口和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户籍制度是控制人口和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十分重视户籍的管理和制度的完善。制度必须适应需求,如果制度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必然为时代所抛弃。清末民初,中国的国内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严重,晚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在一些开明人士的倡导下,晚清政府开始注重学习西方,推行宪政、进行变法。而当时户籍制度的变革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而变革的主要驱动力即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需要新的制度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试图将民国初年的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分析变革的原因及意义,进而简要讨论行政立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应。关键词:民国初年 户籍制度 行政立法 社会效应一、民国初年户籍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国家资源配置与社会控制的重要制度,往往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结合在一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制度需求,户籍制度随着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户籍制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建议分析
摘 要:农村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各国的经验证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于市场容量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从建国起至今,城市化发展一直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导致滞后的原因是现行户籍制度而不是其他因素,城市化的滞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刻不容缓。关键词:城市化;二元户籍制度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演变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在城乡之间是自由流动的,国家于1951年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有关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1956年至1957年,国务院曾先后三次发布指示或通知,要求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这一时期,户籍管理逐步制度化。但总体来说,国家对公民的迁徙限制不多,城乡之间互动频繁。农村还向城市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国家的工业建设。当时的户籍制度基本上体现了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精神:“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
内容摘要:户籍制度在我国逻辑地演化为限制国民自由流动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制度异化为一种商品,国民流动的选择权以个人的财富多少来确定,客观上形成了对穷人的阶层性歧视和利益侵害。户籍制度改革,核心在于首先解决城市社保制度中国民待遇全国统一的问题,否则难有实质性推进。关键词:户籍改革,国民待遇,社保制度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户籍制度被普遍批评为是一种城市对农村居民的歧视性制度。也有舆论认为,这事实上是在一个国度的范围内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实施不同的国民待遇标准。这一制度制定并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被认定为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迁徙自由”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并也曾写入过我国的宪法。因此多年来要求立即取消这一不合理制度的呼声极为高涨和普遍。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应当说有所推进,但进展并不理想,如果和改革开放27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相比,事实上进展十分缓慢。全国1.2亿的农民工至今仍然处于高度的流动状态。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过游猎时期,有过游牧时期,也有过游农时期,今天在中国又出现了有别于一般工业化国家的“游工时期”,这
论改革户籍制度对农民社会保障的影响
户籍制度包括户口登记、户口迁移制度和身份证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户口迁移制度只是为了统计人口的需要,迁移入户问题并未受到限制。为防止农村“盲流”进入城市,1957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要求城乡户口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严格的户口管理切实做好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工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理》,该条例第2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严格规定:凡没有城市劳动部门录用证明、学校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证明者都不能由农村进入城市。这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籍制度形成。随后,各项福利制度不断附加于户籍制度之上,进而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分割城乡的二元户籍体系,身份成为公民命运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一、户籍制度对农民权利的影响户籍制度对农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公共福利方面,户籍制度使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和城市文明的成果,农民因为其父辈身份而没有资格和可能像城市居民那样受到教育、
论户籍制度与教育公平
摘 要:作为新中国存在50年的户籍制,其弊端已日益显露,其中之一就是造成了教育不公平。自1992年国家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至今,改革步履维艰。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遇到的阻力,并试图提出改革的建议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方式。关键词:户籍制;教育公平;路径依赖1 户籍制的产生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走农业补给工业的道路,同时为了应对冷战需要,我国于1958年1月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确实曾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重工业的发展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对现状的简要分析
类型征赋派役户籍制世袭户籍身份制人口统计户籍制保甲治安户籍制发展过程萌芽于商形成于西周,以后一直持续发展,以北魏到唐前期为极盛,唐中叶转衰,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终结。西汉初已出现。至三国时再次出现,尔后迅速扩展,到北魏时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衰落,两宋时趋于消亡。元朝重兴,明朝转衰,清雍正时灭亡。起源与征兵派役户籍制同,但一直依附于前者,1772年始自立。始于春秋齐国。此后呈不连续状。商鞅变法后的秦。王安石变法后的宋。明朝、清朝。典型制度与法律商周畿田、历代编户齐民、两汉案</
从黑城文书看元代的户籍制度
【内容提要】户籍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对国家人口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黑城出土文书中,保留有一批与元代户籍制度有关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对元代的户口登记程序、户籍内容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关键词】元代 黑城 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实施统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户籍登记,封建王朝可以对国家人口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征收赋税,摊派差役。元代的户籍,又称为青册。青册一名,最早见于《蒙古秘史》。[1]本来指蒙古政权刊载各种公文的籍册,以后才演变成户籍册子的专门称呼。在元代,以青册作为户籍名称的例子屡见不鲜,象至元五年(1268年)在规定官员子孙承荫时,要求由承荫人的“房亲揭照元籍青册,扣算年甲”。[2]大德三年(1299年),由于诸王驸马等与国家争夺军户,枢密院向成宗上奏:“青册里籍定的军每似这般除豁了呵,军的数目减少的一般。”成宗为此发布圣旨:“但是青册里入去了的,折莫是谁的呵,休除豁者,依前教做军者”。[3]上述引文中谈到的青册,实际上都是指户籍册子而言。至于元代的户籍为什么称为青册,很有可能是由于其封面为青色,
小城镇人口状况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小城镇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发展小城镇,用“离土不离乡”的方式解决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然而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民工潮”的出现,“离土不离乡”的局限显得突出。近年来政府对城镇化日益重视,希望通过在小城镇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中国的城镇化。要了解小城镇对周围农村发展的作用,了解小城镇的人口容量,就必须研究小城镇的人口问题。也只有对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可能对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清楚的认识。一、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回顾农村改革后大量的农民进城谋生。因此1984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县城以下的集镇入户居住,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这是对50年代以来户口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自理口粮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1990年全国自理口粮人口428万人,1993年只上升到470万人[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小城镇的经济缺乏活力。以1993年为例,在自理口粮就业人口中,从事工业的占26.7%、商业的占23.2%、服务业的占17.7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
内容摘要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刚性户籍制度的软化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界定了狭义和广义的户籍制度,并从狭义的角度简单回顾了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然后,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一元制和二元制,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最后,引进渐进决策模型,从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引言现象一:据《南方周末》报道,1999年年初,河南、山东四位打工妹去深圳打工,被挤死在105次列车上。幸存者回忆车上的情形,“像被压扁的带鱼”。权威专家估计,1997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了1亿。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人户分离已达7073万人。现象二:1999年高校毕业生的留京名额严格控制在15%以内。外企的进京名额异常有限,绝大多数在京外企只好招收北京生源。有人惊呼:“北京是北京市的首都”。据有关报道,到1994年上半年,全国约有17个省共300多万人购买了城市户口,
取消户籍制度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市场思路与中西部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取得良好开端,2000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和9。2%,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942亿元,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阶段开发的特点是: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得到较快。中西部开发第二阶段的思路并不清楚。外部环境是什么?开发机制是什么?以计划经济为主导还是市场经济为主导?达到什么目标?遵循22年改革开放的路径,以全球化,市场化为基本机制,主张把80年代开发深圳的模式到西部,中央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对落后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也不违背“非歧视原则”。为推进西部开发将增加投入,实行的优惠政策集中在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扩大外商在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试点范围;简化外商投资项目
法律技术与户籍制度困局
提要:我国和户籍制度有关的是一团乱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最大的耐心注意的技术。本文提出了对上书全国人大请求对《户口条例》进行违宪审查这种解决方式的疑问;通过现实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的,说明户籍制度所涉及问题在的复杂性和法律技术的重要,表明笼统地谈论废除户籍制度无法实际上减轻弊端,甚至有适得其反的后果;讨论了基于居民和非居民身份的区别待遇、以居民身份或定居期限为享有某些权利前提条件问题的美国案例,也在于说明类似问题在美国的复杂性和法律技术的必要,强调在具体案件中精致的法律概念和运用区别与分类管理的技术;了怎样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的僵硬性和弊端。关键词:法律技术 户籍制度 中国问题 美国案例中国的许多不公平和弊端都和户籍制度有关系。那么一个问题提出来:通过法律手段——立法、司法和《立法法》第90条、91条规定的违宪、违法审查办法,如何能够在实际上减轻其弊端。我强调是要减轻弊端,而不是造成新的祸害。本文最初步的发现,我国和户籍制度有关的问题是一团乱麻,绝不是仅凭人权的抽象道德就可以解决,我们需要以最大的耐心注意法律的技术。中国的户籍制度,有狭义、广义之
大学生就业中的户籍制度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近年来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诚然,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有总量因素,如多年来劳动力供求总量的不平衡;也有结构因素,如一些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也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一些高技术企业需要具有实际经验的人员;更有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一些大学生本身素质不够高,所谓“有知识,没技能”,同时还存在大学生本身在市场竞争日见激烈过程中不能适时而变,不愿意接受低级职业岗位等原因。本文重点从制度方面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户籍制度因素。一、从大学生就业的历史看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户籍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虽然一直存在,但在指令性计划分配阶段,户口并不是构成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问题。原因很简单,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招收和分配是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福利、保障“三和一”体制,学校里有多少大学生,社会上就有多少个职位需要,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正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反映。 1985年后国家开始对大学生就业实施指导性计划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允许
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思路
户籍制度是政府对辖区人口进行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但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户籍有可能异化为政府对人口的等级化或阶层化管理的强制性工具,或者成为一种商品。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选择了计划经济的体制,使得政府突然面临一个艰难的问题:大量农村人口希望进城就业而城市根本无法接纳,由此户籍制度逻辑地演化为限制国民自由流动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制度异化为一种商品,国民流动的选择权以个人的财富多少来确定,客观上形成了对穷人的阶层性歧视和利益侵害。户籍制度改革,核心在于首先解决城市社保制度中国民待遇全国统一的问题,否则难有实质性推进。户籍制度的关键是限制农村人口进城户籍制度古已有之。新中国户籍制度框架的基本形成是在1958年。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的形式正式公布实施。在此之后的二、三十年,关于户籍管理的规定不断有更详细的内容补充,最终形成了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体系。 该管理体系最核心的特点是全面规定了全国人民在居住和迁徙上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性规定。其基本精
城市化跃进中的户籍制度改革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东邻上海150公里、南距杭州90公里,是苏浙皖的交汇之地,因濒临太湖而得名。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截至到2003年全市总人口为2567805人,其中非农人口占29%,城市化速度很快[1]。2001年3月14日湖州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湖州市区户口迁移管理的通知》,它标志着湖州市“零门槛”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正式出台。这意味着湖州率先在地市一级放开户口迁移限制。这一被媒体称为“户籍变法”的举措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笔者于2004年底赴湖州就户籍制度改革三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采用了社会学蹲点式的研究方法,以访谈和随机调查等方式获得了大量鲜活的感官体会和经验事实。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即为什么要改革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湖州的户籍制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文章将分三个部分展开。一、宏观背景:户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1、户籍制度的历史及其作用2、现状及其问题3、户籍制度改革的阶段和模式。二、微观透析:湖州户改的始末。1、湖州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2、主要特点3、积极作用4、改革动因5、过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