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化研究
浅议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分析综述
论文关键词: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思想文化论文摘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要从认清腐朽思想文化的表现及其危害、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从两种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等方便划清两者的界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家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争夺是意识形态领域较量的重要内容。划清两者的界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家学者认为,社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认清腐朽思想文化的表现及其危害。专家学者认为,封建主义
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装饰艺术分析——以明清时期浙西衢州古民居为例
摘 要:衢州古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衢州古民居装饰所产生的时代背景、装饰的载体与功能、装饰内容与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古民居的分析,探讨建筑装饰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变化规律,并试图总结出衢州建筑装饰的地域特征。关键词:地域文化;衢州古民居;装饰艺术;文化内涵; 审美价值衢州,位于有着“诗画江南” 之称的浙江的西部,有围棋仙境、南孔圣地之雅称,居于浙、皖、闽、赣结合部,“四省通衢” 之称因此而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浙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贸活动频繁,文人墨客云集,兵家戍边必争,这种交汇性也给衢州的建筑艺术打上了深深的地域文化烙印。至今在衢州境内保留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如江山二八都、龙游民居苑、叶氏建筑群、开化霞山古民居、常山三十六天井等古村落。这些古建筑在规划布局与工艺方面,融浙、闽、赣、皖建筑风格于一体,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衢州古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受到当时人们心理因素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当地文化风俗等诸多因素的收稿日期:20
关于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历数千年我国文化代代相传。为了可以使后人了解中国的文明历史,现代的专家不断的进行研究。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物品很多,如瓷器、字画或是铜币等等。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征而每个朝代的物品都体现了各个朝代的特点。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研究古代的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明清时代的家具就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明清时代的文化。明清时代是具我们比较近的时代,也曾具有繁盛的时期,因此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是专家的必要任务。在明清时代,家家户户都需摆放家具,而且摆放的位置都有所讲究,因此要想了解明清的文化可以通过对明清物品的了解得知。明代可以说是汉人掌管天下,因此主要的文化都是以汉人的习俗为基准的,家具的创造与制造者都是符合汉人的喜好来打造的,并且结合前朝遗留下来的文化与发明,不断的革新从而制造出符合明代特点的家具。明代的家具除了在结构上使用了复杂的榫铆外,造型工艺术也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而它是传统的、体现文化的艺术品,并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
试析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彻底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如何成为可能
论文关健词:文化建设封建主义清除反封建斗争论文摘要:批钊封建主又是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1349年以来,我们在反封建斗争的实戏上,把经济学意义止反封建任务的完成等同于反封建任务的大功告成,在反对封建主义与反对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主次颠倒等。封建主义的残余形态在现阶段的存在,有主、客观方面复杂的原因,因此,21世纪中国的文化建设,要以正确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封建残余在文化生活和文化生产中的消极影响。中国文化建设在21世纪要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解决好一个跨世纪的历史性课题:彻底清除封建主义在各个领域无孔不人的广泛影响。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刻检讨20世纪的中国在反封建上的实践误区和理性分析封建主义阴魂不散的内部机理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提示21世纪的文化建设应在何种意义上彻底清除封建主义的广泛影响。一、20世纪的中国在反封建上的实践误区反对封建主义一直是2n世纪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主题之一,但我们的反封建极不彻底,在实践上存在一系列误区。这导致封建主义幽灵不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
论文摘要:根据广泛搜集来的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史料,本文探讨了明末心学、婚姻和母教以及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女性文学兴盛的关系,认为心学、婚姻和母教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机会和条件,而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是女性文学创作得以积淀并传世的主要原因。论文关键词: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原因;桐城向称诗歌之乡。据《桐山名媛诗钞》记载,清代以降,桐城有女诗人近百家,吴希廉所辑《桐山名嫒诗钞》序言中云:“吾桐白昔多性癖耽吟之士.而闺阁中亦往然。……我朝选闺秀诗者有王西樵《然脂集》,陈其年《妇人集》,胡抱一《名嫒诗抄》,汪仞庵《撷芳集》,……其以女史选诗者则有王玉映《名媛诗纬》,恽珍《浦正始集》,吾乡方唯仪则《宫闱诗史》,未闻辑一隅闺秀诗至有百余家者。”清代桐城女性诗歌创作之浩繁。成为整个桐城诗歌创作中别具一格的一道风景,是桐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探究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首先应该从明末清初整个社会思潮变化的背景出发。一、明末心学思想的传播与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关系影响明代士人风气的一个特殊因素是心学对理学的冲击,宋代理学
论析清乾隆兵部尚书李世杰与黔西历史文化遗产及水西彝族李氏的渊源
论文关键词:李世杰;文化遗产;彝族李氏;渊源论文摘要:清乾隆兵部尚书李世杰,从例捐小吏到封疆大吏,一品重臣,他非科举正途入仕却政绩卓然,百姓拥戴,皇帝恩宠。本文就相关历史资料,对其事迹与黔西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考证澄清与水西彝族李氏的渊源关系。一、李世杰其人李世杰(1716—1794)字汉三,号云岩,生于贵州省黔西县隐者坝(今城关镇双星村)。他天资聪慧,酷爱射骑,通晓武艺,却不喜经史,以至于多次乡试皆名落孙山。二十多岁时,因作诗讽刺州官而惹祸,被迫离乡避究。乾隆九年(1744)父亲李植为他在江苏富安按例捐例员,官自江苏常熟黄浦泗巡检,历任金匮县主薄、泰州知州、镇江知府、安徽宁池太广道、四川盐驿道、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南巡抚、四川总督、两江总督、再四川总督、兵部尚书。为官四十余载,修政令、正法典、饬官风、抑豪强、除墨吏、恤民瘼,治沅湖、夷黄患、茸蓉城……恪尽职守,深受百姓爱戴。乾隆称其“才思敏练,性本公廉”,“重清白爱民之选,苟勤俭以奉,克矢志于冰霜”。为“精良综事之才”。这在科举盛行的清代极为少见。故清代学者陈康
浅论孔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的宗族文化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明清徼州宗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论文摘要: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其表现内容也十分繁杂,但都根植于孔子伦理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而之为“孝”“忠”。这一伦理思想从内外两个维度奠定了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化”的手段,使家族每个成员在内心知晓忠孝礼义廉耻,皆以彬彬君子所具备的“仁”为修身之目的;同时也强调了宗族伦理道德外在“礼”的实践标准,即尊守族规家法、尊孝长辈、定期参加家族活动、维护宗族名声以及保护宗族财产等等。孔子的伦理思想以及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至今仍对中国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代王朝,宗族家庭始终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立足的基点和依靠。在明清时期.有清人赵吉士指出:“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搀人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
清音余韵话民俗——京派乡土小说民俗风情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
【论文关键词】京派乡土小说 民俗 文化 审美【论文摘要】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美。文学作品对独特的民俗色彩的展示,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的展示,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本质的揭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到历史中,透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废名的故乡湖北黄梅.汪曾祺的故乡江南水乡高邮,故乡的地域文化环境给了他们以柔美、清丽、隽逸的地域文化熏陶淳厚素朴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的习俗禁忌、饮食起居、歌谣谚语、节日娱乐等独特的民俗文化对京派作家产生了潜在影响。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其作品呈现出景物的美、意境的美、神韵的美,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之美。沈从文的作品之所以能飞跃国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正是由于它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正是以x/,湘西苗汉各族特有的婚姻、节日等习俗的传神描绘,构成了他小说独有的情调,奠定了他
紫光欲“淡化” 清华?--反思校园文化
在记者的想象中,李志强的办公室一定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毕竟从1980年考上清华,李志强就再也没有真正离开过清华:研究生毕业以后当过辅导员,也干过学校的团委书记。1994年开始与校办企业结缘,2002年5月从清华科技园进入清华紫光。但事实却出乎意料,他的办公室陈设与一般的总裁办公室并无二致,只是比一般的办公室多出了一道门,这道门通往隔壁的会议室,凸显了他简捷务实的工作作风。李志强告诉记者:虽然直到现在自己还在清华兼课,与紫光这家企业一样,身上还有着浓浓的“清华味”,但做企业和做学问完全是两回事。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以前做过什么,但只要你坐在总裁办公室里,就应该像一个企业家那样去思维。[亏损之后的反思]然而,紫光真正领悟这个道理,并不像李志强眼前表现出来的那样“不经意”,而是痛彻肺腑的。紫光,这个有着“清华”金字招牌,在人们眼中向来是高科技、高知识含量企业的代表,却在2001年遇到了成立14年来的一次重挫——2300万的亏损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光环下的危机:净利润为巨额负数,股票跌幅达到70.26%,几乎是大盘同期跌幅的两倍!
夏季:理清基本概念是研究酒文化的基础
“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 孙先生在谈到五粮液提炼并宣扬的“中庸和谐”之时,对“中庸”做了如下解释,“‘中庸’是什么?是谨守礼制,不偏不倚,在人们印象中多有保守、低调、世故、圆滑、不思进取、不敢领先之嫌疑”,以此推断五粮液被赋予儒家文化是不合适的。 我认为,长久以来我们对儒家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中庸之道”的理解有失偏颇,还有待于人们更好的研究和理解。这一点上,我赞同马千里先生的观点,他在《论语的管理智慧》一书中对“中庸”有个简单的解释,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正所谓“义与之比”。义,道义,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就是适宜的,此为义。比,参照、对比。这就是说,对待事物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就是合适的,就符合中庸的追求。也就是说中庸绝对不是折中主义,而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和孙先生理解的“中庸”有着太大的出入。 只要真的留心读过《论语》的人,都会觉得孔子有一个似乎传奇色彩的人生。孔子一生一直在努力求仕的道路上寻找一个同道的明君,以图实现他推行大道的理想,到晚年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样一个积极的人,怎么会是一个“保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
「关 键 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民间意识/清官司法近年来,“清官戏”在我国大地颇为盛行,成为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法律文化现象。显然,“清官戏”的流行,不仅仅是由于其上的审美观赏效果,而且涉及人们对于现实社会法制的焦虑与某种祈盼。笔者以为,要真正理解当代法制生活中的清官现象,就有必要深入到我们的法律文化传统中去,通过对上清官的司法功能、司法风格以及司法的阐释,来读解当代清官现象的深层“符码”。虽然有关“清官”的已经不少,但是,就笔者所能见到的资料来看,专门从司法这个特定的视域进行探讨的,尚不多见;尤其是着眼于清官司法的独特风格的研究,更为鲜见。据此,重新检讨清官问题,当非毫无意义之思考。此外,鉴于清官信仰的民间特征,所以,本文的讨论也就基本依据民间资料、尤其文学作品来进行(注:本文是笔者《包公杂剧与元代法律文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后续研究,该文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年秋季号和1997年春季号。)。一、官方意识还是民间信仰“清”,不仅构成中国古代官吏的一个基本品格和职业道德要求(注:有关官吏的“清”,历代史书多有记载。参
清代西方饮食文化在成都的发展及影响
内容摘要:在清代川菜体系逐渐成长至形成的同时,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开始在成都出现,并迅速发展,形成成都中上层人士的一时食尚。本文分析了清代西方饮食文化在成都的发展,并探讨了其对成都饮食的影响。关键词:清代 西方饮食文化 成都清代西方饮食文化在成都的发展(一)潜伏期西方人在成都的活动,最早记载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AD)耶酥会教士Buglio在汤若望好友、四川人刘宇亮护佑下“前先入川,传扬福音”。后因四川地域广大,其“一人实难遍顾,大有鞭长莫及之势”。其友人G•Magallaens由杭州入川,两人“同心同德,敦传圣教”。后在成都、保宁和顺庆府“均设有经堂”。此后康熙四十一年(1702AD)传教士在成都、重庆、金堂、安岳、渠县“且有圣堂,教友亦多”。到乾隆十一年(1746AD)因清廷禁教,所有传教士被逐出。即便这样,四川教徒由乾隆二十一年(1756AD)的不过4千增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AD)的2.5万。另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AD)10月25日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的《防范外夷规条》建议,西方人在进入中国内地前,须先在广州通过汉
明清之际小说经典化的文化空间
摘要:明清之际江南的都市化、文化的“突破”、士人的分化与参与,以及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等因素的合力,营构出了通俗小说繁荣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以《水浒传》为代表的通俗小说,与时代盛行的价值观相互呼应,逐渐填补了既有经典丧失其持久性传统价值后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空间——明清之际小说“经典化”的历史时刻业已来临。 关键词:江南的都市化 文化的突破 士人分化 传播媒介文学“经典化”(canonization)问题,是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是不重视小说的,在文化上贬低它,在道德上厌恶它,在艺术上忽视它。然而,明清之际,小说及其思想意识已然突破以往的文化界限,渗入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心理与行为之中,成为一种堪与儒、释、道相比肩的主体性的文化力量。为推动小说的“经典化”进程,以李贽、金圣叹为代表的小说评点家,殚精竭虑,其功甚伟。①明清之际小说经典化进程的展开,决非偶然的历史事件。本文拟对其发生的文化空间予以阐释。江南的都市化法国著名的汉学家雷威安(AndreLevy)指出,起源于口头叙述艺术的中国小说,具有“无可否认的城市特
厉鹗与朱彝尊“清空”词风之差异及文化探源
论文关键词:朱彝尊;厉鹗;浙派词;清词 论文摘要:“清空”被清代浙派词家标为艺术至境,对“清空”艺术的追求,在不同作家手中呈现为不同的风貌。中期的宗主和巨匠厉鹗在审美趣味上偏好“孤淡”,取境萧疏,意象冷寂,用字寒瘦,形成清幽冷峭的特色;浙派早期领袖朱彝尊则趋向“傅采”,形成深情绵缈的风格。这是由于二人在性情品操、生平经历、爱情生活、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从浙派“雅正”、“清空”的论词标准看,樊榭词才是其真正代表。 清代词学复盛,可谓并峙两宋,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流派当属浙西词派。它历经康、雍、乾、嘉四朝,绵延一百五十余年,“二百年来,不为笼绊者,盖亦仅矣。”[1]序从其创作实际看,大体经历了前、中、晚三个时期,即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所谓:“竹垞(朱彝尊)开其端,樊榭(厉鹗)振其绪,频伽(郭麟)畅其风。”[2]3636 浙西开派始自清初朱彝尊为首的浙西六家,以康熙十八年为标志,其时词坛繁茂、百家腾踊,朱氏标举准绳,起衰振弊,声名赫熠,领袖风雅。至厉鹗时,词坛已由极盛转趋衰落,而浙派则宗风大畅,进入了全盛时期。吴锡麒《詹石琴词序》云:“吾杭言词者,莫不以樊榭为大
清代的文化传播
[内容摘要]清代的思想史、文学史、学术史上的大师基本上都是民间的,前期的大师往往都是明朝的遗民,不是实际上的贵族就是精神贵族,中后期的大师则多是末落贵族。这里的民间,不是社区概念,而是个文化概念,是指非官方、非主流的,从而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对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持批判立场的言述与创作,如妇孺皆知的《红楼梦》、与《红楼梦》差不多伟大但是不像《红楼梦》那么享有盛名的《儒林外史》,后期的四大谴责小说、近代史上第一办报的人,等等。尽管二分法有各种问题,但上述二分法是毫无问题的。因为满族推行的文化在“民间”没有与汉文化传统切实地交融起来,文化是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有被权力宰制的一面,也有超越权力独立发展的一面,可以宰制的变成了官方文化(理学、官学),超然的人文是可以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在民间养育、薪尽火传的——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佛教的灯传、白莲教的点传、儒学的真道统,都是以精神相传,而非权势的树立或依附权势的。[关键词]文化传播;民间;民间文化大师传灯首先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明遗民的思想大师谱写出来的批判精神,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既批判
皇权·绅权·族权——兼论划清中西文化传统的界限
摘要:中国与西方国家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截然不同,由此生发出迥然不同的两类国家模式。在中国式家国同构的拟血缘国家中,皇权、绅权与族权都是血缘群体共有制的产物。三者的同构性在于:它们都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祖权的制约——都必须遵守群体利益至上的祖宗成法。因此,三者的关系,绝不是西方国家建立在个体私有制上“公共权力”与“个体私有权”二元对立的分权关系,而是父家长专制集权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乡治与西方的自治是全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绅权也并非是国家的“授权”。关键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皇权;绅权;族权;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摘要:中国与西方国家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截然不同,由此生发出迥然不同的两类国家模式。在中国式家国同构的拟血缘国家中,皇权、绅权与族权都是血缘群体共有制的产物。三者的同构性在于:它们都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祖权的制约——都必须遵守群体利益至上的祖宗成法。因此,三者的关系,绝不是西方国家建立在个体私有制上“公共权力”与“个体私有权”二元对立的分权关系,而是父家长专制集权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乡治与西方的自治是全然
晚清晋商与茶文化
【内容提要】在晚清,晋商颇具特色地栽培茶树、研制茶叶以及将茶叶组织运销,在茶业经济领域创办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加工工业。同时为了自身利益和民族利益还与俄商进行斗争,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英文摘要】In the late Qing Shanxi businessman planted tea,studied the cultivation of tea,organized its transportation and sale,established processing industries with capitalist characteristics.At the same time,for their own benefit and thebenefit of the nation,they fought against domestic and foreignreactionary forces and greatly promoted the diffu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i
从“妙玉论茶”看清代文人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魏晋南北朝的“以茶养廉”,到唐代的“茶道大行”,从宋代茶文化的深入发展,到深邃淡雅的明清茶文化……这些都与文士茶人对古代茶文化的大力弘扬密切相关。茶似乎专为文人而生。又因为文人而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清代以来。随着小说创作的繁荣,茶文化在小说里的反映也有着相当的深广度,对研究清代的茶文化来说,这些小说也是可运用的资料,不但是最为真实与直接的资料,也是当时社会生活最为生动与形象的写照。在这里,笔者只就《红楼梦》里妙玉鉴水、论器、择境和品茶这几个方面作点探讨。一、鉴水:讲究“水轻”“茶淡”陆羽《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即“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曹雪芹在运用烹茶用水时不多言陆羽的“三水”。而唯独在雨雪上下工夫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雨雪水是“天泉”,是纯软水。而用软水泡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鲜爽,自然可贵。况且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红楼梦》中写到了妙玉煎茶用水的情节,她煎茶时非常讲究水质,请看第41回:——贾
论清教主义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摘 要: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关 键 词:清教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美国Abstract:Puritanism originated from England and manifested itself in many ways in British North American colonies. Although they formed essential elements of religious norms for behavior, “justification by grace through faith”, “the idea of calling”, “a city upon a hill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西文化交流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大都会。她历史悠久,规制宏伟,人造物化,衣冠毕集,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据史家考证,至今她已有3060年的建都史。[1]从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四年(1267)正式建都大都(今北京)算起,作为全国的首都,至今也有737年的历史了。她“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形势甲于天下。”[2]明清以后,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更加得以发展、保护,许多文物古迹至今还保存完好。宫殿、园林、庙宇、陵寝举目皆是,就连基督教教堂也还保存不少,今天已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本文试就北京教堂的建立,以及传教士的活动,阐述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一、元明清时期基督教在北京地区的传播据目前掌握的史料分析,基督教大约产生在公元4-66年之间。广义范畴的基督教,既包括今天的基督教(亦称耶稣教)同时也包括今天的天主教和东正教等宗教。它与佛教、伊斯兰教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313年左右,罗马帝国开始把基督教奉为正教,因此其势力逐渐增大。在11世纪初、中期[3],基督教一分为二,即罗马教会和希腊教会。罗
明清时代汉文译著与回族穆斯林宗教法律文化的传布
【内容提要】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关键词】伊斯兰教法 回族 著译学术界认为,回族的形成是在明代,其标志是汉语成为回回民族的共同语言。随着母语的丧失,回回穆斯林中能读懂伊斯兰教原文经典,准确把握教义、教法者越来越少,引起了严重的宗教危机。“吾教之流于中国者,远处东极,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1]倘有教门之家,尚存三分回回气象,“庸常之辈”,“止知为我教中人,至教之所以为教,究懵懵焉,而莫得其指归,即娴熟经典亦不过记述讽诵而已。间有稍通教律,时亦讲论,又多曲为臆说,骇人听闻,不知者遂奉为典型,彼亦自以为是,而不知返。”[2]
略论清朝入关前对于汉文化的吸收
吸收汉族文化、因袭明制,既非新崛起的满族统治者的权宜之计,也非是他们在入关以后实行的政策,而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实行了。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个不同的统治时期而言,满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识与接受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行文化政策亦有不同。本文就清朝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个时期在吸收汉文化问题上的进展与不同谈些意见,以就教于诸位方家。一 努尔哈赤时期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努尔哈赤(1559——1626),爱新觉罗氏,女真族后金政权的创始人。其祖上为元末明初建州女真一个部落首领猛哥帖木尔,即努尔哈赤的六世祖都督、后追尊为“肇祖原皇帝”的孟特木。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都担任过明朝建州卫指挥。努尔哈赤初为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后袭父职,任建州左卫指挥使。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年纪仅有25岁的努尔哈赤因祖父、父亲被明兵误杀,以“十三甲起兵”,率少数人马,攻打陷害祖、父的仇人所占据的秃隆城,迈出了统一女真族、建立后金政权艰辛征战历程的第一步。努尔哈赤此举顺应了当时女真族由乱而治、由分散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努尔哈赤先后统一
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
三百五十年前的清兵入关,简直是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当这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接受吴三桂迎降进入山海关的清军,次日于石河战败大顺军之后,便一路顺风,如入无人之境,刀不血刃地于五月二日,在“都民燃香拱手,至有呼万岁者”〔1 〕的欢迎声中,进入北京城。回顾历史人们会清楚地看到,明清对峙的二三十年间,后金一一清不要说进入北京,就连山海关门也未曾一入。它的每次用兵都受到了明朝军民的顽强抵抗。此次竟如此顺畅,不能不令人惊讶。对此,朝鲜君臣也感慨万端。他们曾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这年十一月,朝鲜仁祖大王接见大臣时说:“今观大明之事,不胜痛叹。人有自北京来者,皆云无一人为国家死节者。岂有二百年礼义之天朝,一朝覆亡而无一人死节之理乎?至如宋朝寄寓于岛屿之间而犹有忠君义士抗义树节者。国家虽亡而声名闻于千古。以此观之,人才岂不重欤!”大臣徐景雨说:“圣教诚然。岂知大明天下曾无一个男子提一旅奉朱氏耶?试以宁锦之事观之,如祖大寿、洪承畴辈亦皆甘心屈膝,其余不难知也。”朝鲜国王接着又说:“大明立国最为正大,建文之时,死节者甚多。而今乃不然,良可怪也。”〔2〕真是大惑不解。 已传国二百
论清末外国法律的植入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
法律移植(legal transplant)是比较法学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其一般含义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1]。与“移植”相近的词语,学者们经常提到的还有借鉴、吸收、模仿、输入、影响、继受、本土化等,有的学者专门对这几个词语作为分析,并把它们都归入法律移植语境中的概念体系[2]。关于法律能否被移植的讨论,多集中于对法律移植内涵的见解上的分歧,如曾被广为引用的孟德斯鸠的一个论述“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如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3]常被认为是反对法律移植的经典论述。实际上,从上术引文中,我们只能看出孟德斯鸠反对的是照抄和直接套用外国的法律而已,并非是对一国借鉴、吸收、改造和利用他国法律的可行性问题做出评价。按照何勤华教授对法律移植所作的宽泛理解,法律移植是法律发展史中的一个必然规律,中国从清末至现当代的法律进化运动正是一个法律移植的过程也不难理解了。如果说法律“移植”强调一种现象和过程的话,“植入”则是法律移植的客观结果,即一个国家(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