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美学及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点反思
中国现代美学及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点反思一、学术研究者的主体性定位 所谓学术研究的主体性也就是学术研究应有个“我”在,即研究者的主体意识。这是听钱理群先生关于《与鲁迅相遇》的讲演之后“进一步”认识的。鲁迅关于“伪士”的论述,非常深刻。鲁迅讲:“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伪士”其实就是表达了鲁迅这样一种思想:就算你的那些新说都是正确的,可是因为没有立基于个人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境遇,没有从个人最深切的体验出发,不过是唯顺大势而发声,所以是靠不住的;而且正因为那些思想是正确的、新颖的,但其正确性其实依据于多数或外来权威而非依据自己或民族的内心,所以,这样的随波逐流者应该称之“伪士”。对于鲁迅的这一思想,我深受触动。因为在此以前我一直有一个较为模糊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疑问,即学术研究的客观性与作为研究者主体性的问题。虽然说从哲学的意义上,尤其是近现代西方哲学来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念已经刷新了以“客观”、“真实”为鹄的传统历史学写作,但真正具体到个人的学术研究中,仍然不能很好地端正研究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似乎已成的“经典”或“定论”来讲。 因此现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文学课堂,通过现代文学教学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高等院校 现代文学 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批评、创作做实事求是的评价分析,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常识,培养和提高文学阅读分析和批评鉴赏能力……。其实用性和目的性是显而易见的,更多指向知识的获得。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提出来的,但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或心
文学——文化的贯通批评——论杨义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考察
论文摘要:当代学者杨义在对现代文学进行研究考察时,以敏锐的文化意识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贯通起来,从而拓展了传统研究的单一视角。本文结合杨义的相关著作,从研究方向、切入角度及具体研究内容等方面来考察其文学理论批评。论文关键词:杨义;现代文学;文化意识;文学与文化的贯通给文化下个很确切的定义是困难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个抽象的存在,一切只能相对而言。广义说来,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特指精神财富。定义本身的弹性特征使人们可根据具体情形交替使用它。美国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研究》中说:“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很困难的。”这是就广义的文化而言的,这样说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文化。但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之中,经常运用的是它的狭义概念,它更偏重于精神领域,而且在这个领域,正如同它在生活中一样,是无所不渗透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同样是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学,便当然也少不了文化的“光顾”,并且从整体上来看,文学不仅融入了文化因子,而且本身就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具体分支。“文学批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它不得不顾及到文化,
回到文学本身——试析文化研究为例略论现代文学批评的过度发展
论文摘要:现代文学批评作为现代知识学科的产生、发展历程的一个特殊类型,在当代存在着过度解释的状况。如文化研究的兴起,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就存在过度解释的情形。论文通过对二者的互文性、文本联系等内部探寻,主张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并由此找出改善文学批评过度发展的解决方案,即借鉴传统批评的某些规则,深化文学研究方法,回到文学文本等。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过度发展;文化研究;回归文学文学批评作为一门现代知识,以理论批判为机制,以现代文学生产为研究对象,其学科化经历了18世纪到20世纪的漫长历程。步人大学殿堂之后,现代文学批评才获得了学科地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并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现代文学批评曾试图以文学形式,即文学性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却不能够对此加以规范表述,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单一模型。它作为一门知识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存在自然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其自身某些内部矛盾的显现,也由此造成了它在当代社会所处的困境。文学批评超出了文学,它不再关心文学本身,它将文学中包含的各种特性——历史性、道德性、民族性、经济性、文化性等都纳入自己的研究范
简述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意义
【论文关键词】颓废 现代性 范式 转换【论文摘要】李欧梵发掘“颓废”的现代美学和文化意义,建构起“颓废”文学史,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这可视为8O、9O年代重写文学史热潮下的“现代性”研究的重要一元,促成了文学史研究范式由社会政治研究范式向文化现代化研究范式转换,其中所折射出来的文学史研究的立场和标准问题,在当下学者对“重写文学史”予以重新审视的思潮下,值得我们思考。8O年代后,“重写文学史”思潮浮出水面,学者们试图突破以往的文学史研究模式,寻找新的研究视觉和价值评论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新的解读。“海外汉学”尤其是李欧梵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有力推动了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改观,很多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重估。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突出而普遍的现象:逃离文学。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弃儿。于是,各种“转向”迭起,不少文学研究者纷纷转向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和文化研究,不少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论文也耻于谈文学,甚至出版社的编辑见到文学研究的选题就头疼。“逃离文学”愈演愈烈,“文学研究”的合法性已受到根本威胁。面对这一“逃离”,我很困惑。对那些见风使舵、投机取巧、莫名跟随、趋炎附势的逃离者你可以不屑,但对那些严肃认真、慎思而行的转向者你不得不正视。于是有问:严肃的学者何以要逃离文学?如此之“逃离”意味着什么?拒绝逃离又能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须考察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学状况和支持这种逃离的文学终结论。应当承认,“文学终结”是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的基本状态,只不过我们必须对“终结”之意涵作进一步限定和澄清,才能揭示其事实本身。文学终结论的观念性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根据绝对精神的发展逻辑,黑格尔推论出作为真理表达之高级形式的哲学正在取代作为真理表达之低级形式的艺术,并认为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扩张必将导致诗性文学的衰落。显然
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管窥
美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于一九五○年代。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成为美国以至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此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从最初从属于地区研究(Area Studies)的边缘研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立定位的专业学科。早在一九七○年代中期,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研究在西方的新发展、趋向与前景》① 一文中就已指出,由于以中国文学作为研究专长的学者日愈增加,使中国文学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再附属于传统汉学。戈茨(Michael Gotz)一九七六年的研究报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西方的发展》也指出:"在过去二十年左右,西方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严肃认真的研究已大大地发展起来,可以名副其实到了称为'学科'(field)的阶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不再是附属于汉学的一部分,它已经从语言、历史、考古、文学研究及其他与中国有关的学术研究中脱离,自成一门独立的学科。"② 从一九七○年代到现在,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研究范式,无论是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还是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复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
首先解题。题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题中的“中国现代历史研究”则指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研究。“互动”,则指两种研究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指两种研究既相辅相成,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不但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而且在大学里,分属两个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属于中文系的学科,而中国现代历史研究属于历史系的学科。如今,学科的设置越来越细化,同属一系的学科之间,也往往壁垒森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学科与学科之间是这样,具体到研究者个体,通常的情形也是画地为牢,严守自己的“专业”,不越雷池半步。在专业越来越细化的同时,是研究者“专业意识”的越来越强化。香港和台湾大学里的情形我不太了解,但我知道在中国大陆的大学里,每一“专业”内又丛生出许多“方向”。我们惯常见到的是,一个研究者选择本“专业”内的某个“方向”,年复一年地“做”着。非本“专业”甚至非本“方向”的书,不读;非本“专业”甚至非本“方向”的事,不想。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术之路越走越窄。至于属于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与属于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历史专业,那就非
脆弱的软肋——略论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问题
【内容提要】 文献是历史研究的根据和前提。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献匮乏、史料不足和表述讹误,特别是对文献深藏的意义缺乏洞彻的发现与阐释,而使研究质量的提升受到了明显的限制。本文以何其芳、师陀等作家的研究和解放区文学研究为例,具体说明文献失误对学术研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开掘文献深层内涵的极端重要性,进而剖析文献薄弱的内在因素。 一文献是一切历史研究的根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相关文献①占有、把握、理解的程度,往往直接决定着一篇论文或一部著作的学术质量。文献的匮乏和讹误,是“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之一,或者竟至可以说,文献问题是文学生成研究中脆弱的软肋。早在“五四”之后,一些学者在实践中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文献对研究的决定性作用。梁启超断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②朱自清把那些忙于建构系统、体系的著作称作架子书,说“这些架子书是不能支持长久的:没有东西填进去,晃晃荡荡的,总有一天会倒下来。”③“晃晃荡荡”,说的就是文献的不实在,不踏实。20世纪40年代以后,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问题有愈来愈突出之势。
现代文学研究科学方法的反思
【内容提要】 一现代文学研究对于所谓科学方法的追求早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目标。这甚至被认为是现代文学研究区别于传统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文学研究中科学方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以及文学研究中科学方法是否有自己适当的范围的问题实际上并未得到很好解决。新时期以来对西方文学研究新方法的广泛吸收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中国现代以来文学研究中的所谓科学方法的反思势在必行。有关“现代”(modern)的话语来自西方。因此,要讨论现代文学研究科学方法的问题,也应当从西方文学研究说起。按照韦勒克在《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的概念》和《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两文中的说法,西方现代文学思想的发生,始于19世纪初德国施莱格尔的《戏剧艺术与文学讲演录》、史达尔夫人的《论德意志》、歌德的《谈话录》,以及英国柯勒律治的《文学传记》、华滋华斯《〈抒情歌谣集〉1800版序言》和雪莱的《诗辩》等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论文。在这些文论中,对于文学的理解从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再现转移到对主观思想情感的表现。这实际上预示着现代文学研究主体性的开始。而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发生,则是从现实主义开始的,包
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职业化”倾向的反思
【内容提要】 当今的现代文学研究或许不仅仅是研究者个体的纯粹的科学理性认识过程,不仅仅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心灵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连结着研究者的可以获得各种利益、改变生存状况的一种有力依据,是连结着研究者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解读里被认作是一种“价值无限”的可以批量生产的文字工作,反映了当今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思维的一些变异、断裂及其超出于文学自身的强大力量。虽然,当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仿佛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包括现代文学研究在内的各种学术研究,也提供了相当优良的资讯来源与研究条件,但我们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现代文学研究之外的种种“诱惑”的可怕远远胜于学术研究本身迟迟难以突破给人带来的巨大恐慌。在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欲望”的载体与象征,甚至沦落为“盗亦有道”者以复制、粘贴为策略,屈服于时代发展而充满了市场经济文化智慧的一种专门“职业”。1.规模化、相似性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文字组装处于网络时代的不少现代文学研究已经由传统的梳理、提炼研究者自己的阅读感受、沉思情绪、研究心得直接转换为当今盛行的以复制、粘贴、插入超级链接为策略的文字产品的生产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跨世纪之思考
【内容提要】 回顾了70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进程并总结了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认为在共和国成立前的“认定时期”,初步孕育了现代文学的研究雏型;建国后直至60年代前期的“界定时期”,其研究才逐渐走上了专门化的道路;新时期以来的“确定时期”,则取得了拓展性的实绩。在深切反思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和误区时,指出极“左”思潮以及封闭的思维模式、单一的研究视角和单调的研究方法,是应该永远记取的深刻教训。还前瞻了新世纪开展这一研究工作的前景,认为今后必须以全新的开放观念进行研究,扩大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方法,注意普及工作,努力培养一批跨世纪研究人才,以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更大成就。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世纪回顾前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9—1949),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却是拔地而起的一座巍巍高峰。从它诞生之日起,对其评论和研究就如影随形般开始了漫长的跋涉。时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事业不仅奠定了一门新兴学科的坚实基础,而且正从各个层面上向着纵深拓展。今天,在21世纪晨钟即将敲响的时候,研究工作究竟如何继往开来,的确不能不引起广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前沿扫描
20世纪50年代初,当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进行规划、建设时,曾有历史学权威对其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表示怀疑。的确,当时所理解的现代文学,一则时间短,从1917年文学革命发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只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与三千多年的古代文学竟有百倍之差;二则那段历史刚刚过去,缺少历史学科所需的时光淘洗。但是,因为现代文学特殊的历史地位──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学转型,承担了现代精神建构的文化重任,参与并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所以,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努力,如今,现代文学史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当之无愧,而且不断给整个人文学科提供新鲜的话题。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历史时段的理解向前后延伸。“20世纪文学”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打通了过去壁垒森严的近、现、当代的界限。书名标明20世纪的中国文学通史、文体史、地区文学史著作如雨后春笋。与此相应,许多高等院校中文系的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合为一个教研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开辟“近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栏目,倡导扩大学术视野。2002年10月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刘再复在世纪之交批评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论文中写道: “80年代,大陆一群思想者与学人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历史教训中得到教育,知道 放下政治斗争留下的包袱与敌意是何等重要,换句话说,批评应当扬弃任何敌意,而怀 着敬意与爱意。对任何作家,不管他过去选择何种政治立场,都可以批评,但这种批评 应当是同情的,理解的,审美的。80年代的这种思路,到了90年代,似乎又中断了。大 陆有些作家学人,刻意贬低鲁迅,把左翼文学和工农兵文学说得一钱不值,与此同时, 又刻意制造另一些非左翼作家的神话,这在思维方式上又回到两极摆动的简单化评论。 现在真需要对90年代大陆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写作有个批评性的回顾。”(注:刘再复 :《评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见李陀、陈燕谷主编《视界》, 第7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弄潮儿,刘再复 的这一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刘再复对于80年代“审美主义”和“纯文学”的观念 仍然深信不疑,但是他对于90年代文学史写作所表达的不满及其提出的问题却值得思索 。由刘再复通过对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
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 ——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
关键字: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性 我们所即将告别的20世纪文学,将会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留下什么?换言之,这个世纪的文学在浩浩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将占据怎样的位置和作出怎样的贡献?这是近十多年来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学者于1985年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试图把一向从属于政治划分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统合起来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并不表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趋于终结,而只是掀开了新的一页。因为从那时以来,人们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讨论连绵不绝,形成杂语喧哗局面。我们在这里也只是想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这个特定角度,加入到这场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相关问题的世纪末喧哗之中,提出别一种观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 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或现代化,是在现代进行的一项长期而根本的“工程”。这种“现代性工程”(project of modernity)起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们虽然认为它根源于中国文化内部的种种因素的长期复杂作用和演化,但在作具体划分时,还是不得不把目光沉落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个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变上。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统治——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以辛普森之见,后现代是文学性高奏凯歌的别名。卡勒也指出现在是"察看后现代状况是否真是从文学操作中推知的东西的时候了"。[13]遗憾的是,对理解后现代如此重要的"文学性"和"文学操作"正是当前"文学研究"的盲点。 "文学性"曾经被俄国形式主义确立为文学研究的特殊对象,但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文学性"只是一个形式美学概念,它只关涉具有某种特殊审美效果的语言结构和形式技巧,而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变异以及精神文化的建构解构无关。这种贫乏且具有遮蔽性的文学性概念不仅短命,而且也限制和耽误了人们对文学性之丰富内涵的发掘和领悟。此外,传统社会的支配性文化,比如哲学与宗教都掩盖自身的文学性和社会历史的文学性,将文学性作为有害之物予以排斥,这也导致了文学性意义的隐匿和文学性问题的搁置。 后现代理论批判对文学性之社会历史之维和思想文化之维的揭示,以及后现代现象中文学性的极端表现,使我们开始意识到文学性问题之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深入思考和展开文学性问题,就不可能深入揭示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的真实运作,尤其不能"察看后现代状况"。就此而言,"文学性"问题绝不单是形式美学的问题,它也是政治学、社会
以理性点亮历史——黄修己现代文学研究述略
【内容提要】以理性点亮历史,奉行“论从史出”的治学理路和方法,注重实证,求实创新,是黄修己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品格和特征。从赵树理研究到文学史编纂,再进而转入学科史研究,显示了文学史家黄修己抓住机遇、迎难拓进的学术历程。他在这些领域所贡献的,不仅是学术创新的成果,而且是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的研究范型。【摘 要 题】文学史研究【关 键 词】黄修己/作家传论/文学史/学术史/方法论【正 文】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以来,已经有三、四代学人奋斗不息,推动着它的发展。王瑶等作为学科开创者是第一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为学科第二代学人。这一代的特点,正如许志英先生评论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时用的标题——“继往开来”。当他们成长的时候,正当共和国初建,国家蒸蒸日上,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巨变。当他们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这时他们要改造甚至否定原先的思路,从头学习,谈何容易,其中可能还包含着痛苦的思想斗争。但这痛苦,可能就是机遇。在第二代学人中有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创造自己的新成绩,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