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


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青光眼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青光眼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 对50例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宣传教育、正规用药、生活照理等有效措施,预防了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较入院时光感度、视力、眼压有了明显改善,住院期间仅发生并发症2例(浅前房低1例、高眼压1例)。结论 及时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关键词】 急性青光眼 护理干预 并发症 青光眼是一组义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 增高是其主要原因危险因素之一。而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一种从眼压急剧升高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我院青光眼科自2011年2月-5月共收治青光眼病人50例,我们根据该病特点,实施正确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将体会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人50例(100只眼),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急性发作者20人。 1.2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光感、视力、视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光感度、视力、视野、眼压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并

2012-12-31

关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肖兴爽 申家泉 张艳玲 于志涛【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全层巩膜滤过术【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全层巩膜滤过术以降低眼压为目的的抗青光眼手术已有近150年的历史。Mackenzie于1830年首先描述了巩膜造瘘术,但成功率很低。1857年,Critchett设计出嵌顿虹膜的巩膜造瘘术,但由于发生了交感性眼炎,限制了该手术的广泛应用。1867年,Deweker做了前巩膜造瘘术,在前房角处造一个瘘口,使房水离开眼球,认识到只有“滤过作用”持续存在的患者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1876年,Robertson 在睫状体后部巩膜上试用环钻术;1905年,LaGrange施行部分巩膜切除合并虹膜切除治疗青光眼,提出建立“永久通道”,使房水流入结膜下间隙,获得长久降低眼压效果的理论;1909年,Fergus然后是Elliott 介绍了环钻术;1924年,Preziosi介绍了巩膜灼瘘术;1958年,Scheie在此基础上改良成巩膜灼瘘术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Luff(1958年)提出后唇巩膜咬切术等。在这一时期,角膜缘环钻及类似的滤过性手

2012-06-07

关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手术的治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纤维血管膜,导致周边虹膜前粘连,阻碍房水排出引起的青光眼。由于亲生血管容易破裂,反复发生前房出血,故又称出血性青光眼。患者眼部充血,角膜水肿,剧烈眼痛,头痛;常导致失明。本病极顽固,用一般的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往往无效。手术前后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06~2008 年我科共收13 例(15 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现将其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13 例(15 只眼),男9 例,女4 例,其中继发于糖隶病性视网膜病变7 例(9 只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4 例;继发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 例。其中3 例曾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 例植入人工晶体。术前眼压:3.73~10.90 kpa(1ka=7.5 mmHg),平均(6.18±2.22)kpa,视力光感以上8 只眼,7 只眼无光感。术后7 例视力能维持光感以上,眼压基本控制,一年后80%以上(13/15 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2 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房角检查,选择

2012-05-07

关于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围手术期护理42例

【摘要】总结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对42例(42眼)难治性青光眼施行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并发症有眼部疼痛、反应性葡萄膜炎、前房出血、一过性高眼压等。对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改善预后。【关键词】睫状体光凝 青光眼 难治性 护理难治性青光眼不仅表现为视力低下,而且常常伴有顽固眼胀、头疼、恶心、呕吐,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产、生活质量,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是目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之一[1]。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photocoagulation,TCP)是利用半导体近红外激光的高穿透性经巩膜到达睫状体,色素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后产生热效应,导致睫状体上皮和基质发生凝固性坏死,破坏了睫状体上皮细胞,使房水分泌减少而降低眼压[2]从而治疗青光眼。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眼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共42例42眼,均采用睫状体光凝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42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

2012-03-20

关于青光眼手术病人的护理

【摘要】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激光治疗。我科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关键词】青光眼;手术;护理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激光治疗。我科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青光眼的患者,女性108例,男性10例,年龄42岁~78岁,临床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采用的治疗方法:患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同时健眼激光治疗或药物治疗。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有些患者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我们让患者了解自己的

2012-03-02

探析哈萨克族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的治疗

【关键词】 青光眼;哈萨克族;浅前房;治疗 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手术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部分病例处理难度大[1~4],我院位于哈萨克族聚居区,哈萨克族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有其特殊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科收治哈萨克族青光眼71例72眼,其中急性闭角型68例68眼,慢性闭角型3例4眼。高眼压用脱水剂和缩瞳剂治疗后眼压持续不降急诊手术者13例13眼;眼压控制稳定在30 mmHg(1 mmH=0.133 kPa)以下手术者58例59眼。所有病例都常规完成发病眼青光眼小梁切除及虹膜根部切除术;而眼压持续不降者在术中完成巩膜瓣之后在颞上或鼻上位角膜缘内1 mm 做一1.5 mm 隧道穿刺放出房水以迅速降低眼压,减少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2~4 d 25例26眼出现浅前房。按Spaeth分类法计Ⅰ度浅前房16例17眼;Ⅱ度浅前房8例8眼,(其中3例瞳孔不能用扩瞳剂扩大,或扩大后很快又恢复原状,B超检查确诊为脉络膜脱离),1例1眼Ⅲ度浅前房,角膜与晶体相贴,无滤过泡,眼压47 mmHg,用扩瞳剂及脱水降压药皆无效,诊断为恶性青光

2011-10-25

关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在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发作时,患者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朦、鼻酸、恶心、呕吐,严重时视力仅有眼前指数或光感,少数患者合并发热、寒战。眼部检查眼压升高、瞳孔散大、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前房浅、房角关闭。现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其中男18眼,女42眼。年龄33~75岁。眼压(24.38~76.20mmHg)52眼,眼压>76.20mmHg 8眼。发病原因有生气、劳累、休息不好、天气变化、遗传等,也有不明原因者,但少见。1.2 诊断 起病急,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急性眼压升高 常在5.3~6.7kPa(40~50mmHg)以上。1

2011-07-14

关于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光眼手术后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现状及护士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对62名青光眼手术患者了解疾病知识的程度进行调查,并根据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青光眼患者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青光眼疾病的认识。护士及时、准确、全面地为患者提供相关护理知识。能满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增强其信心,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青光眼 手术 健康教育 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致盲病,是目前眼科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1]。青光眼手术也仅仅是延缓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后的后续治疗、自我护理、按期复诊是患者保持现有视力最切实、最有效的保障。本着“以人为本”的健康护理观,我科对62例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 2008年3月~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2名青光眼

2011-07-10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40例青光眼手术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40 例(41眼)术前眼压控制不佳的青光眼患者在显微镜下施行了小梁切除术,并在术中联合运用了丝裂霉素C(MMC)和可调整缝线,对于其中7例合并晶状体明显混浊的患者联合施行了白内障摘除术。结果 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5眼,占60.98%;视力不变11眼,占26.83%;视力下降5眼,占12.19%。眼压<2.00kPa 17眼,占41.46%;2.00~2.80kPa 16眼,占39.02%;2.80~3.33kPa 5眼,占12.20%。功能性滤泡占87.80%(36/4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部分眼压控制不佳的青光眼患者术中联合运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青光眼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治疗仍然以眼压控制正常后行滤过性手术为主,在进行青光眼手术治疗前,为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则上把青光眼的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进行手术。而部分患者因色素膜反应、前房角粘连等原因,眼压不能控

2011-04-07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老年性 健康宣教白内障是指晶体混浊致视力障碍者,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1]。而目前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对78例老年性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8例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60~87岁,平均68.5岁,术前视力为光感至眼前手动52例,眼前指数18例,4.0者8例。闭角型青光眼64例,开角型青光眼8例,继发性青光眼6例,术前眼压4.75 ~6.80 kPa,平均6.33 kPa。 2.方法术前予β受体阻滞剂滴眼,口服醋氮酰胺,静滴甘露醇,尽可能将眼压控制在较低水平。采用表面麻醉,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3.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眼压>3.3 kPa者6例;术后3个月测量眼压为1.70~2.45 kPa,平均2.10 kPa

2011-03-09

青光眼术后经颞侧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摘要】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0g/L利多卡因麻醉,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0.1者5眼(12.5%),视力0.1~0.4者9眼(22.5%),术后视力≥0.5者26眼(65.0%),所有患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手术设备,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颞侧小切口;白内障手术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temporal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EC

2011-03-0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蔡世佳,王丽波,黄菁,陈舒【摘要】 目的:通过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选择性地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的对比研究,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更合理的手术选择方式。方法:54例54眼经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紧急处理后眼压仍﹥40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高眼压持续时间分成两组:A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高眼压持续时间≤48h,选择周边虹膜切除术20眼;B组:高眼压持续时间>48h,选择小梁切除术34眼。结果:术后随访6~18(平均12.3)mo。A组手术成功率85%,B组8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眼压17.98±4.25mmHg,B组17.12±4.65mmH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视力0.51±0.09,B组0.3±0.07,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A组术后房角恢复开放比率较B组高,P<0.05; A组术后18眼(90%)瞳孔可调节,B组13眼38%,P<0.01; A组术后并发症少,无伤口渗漏、脉络膜脱离及恶性青光眼,眼前节炎症反应轻微(10%),与B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011-03-04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32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9(平均7.3)mo,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7眼(84%),术后所有患者眼压控制正常,平均13.50±5.30mmHg,功能性滤泡者28眼(8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Abstract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reatment of glaucoma wit

2011-03-0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疗法的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对比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和睫状体冷凝术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38例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一组采用常规睫状体冷凝术18眼,另一组采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25眼,术后处理相同,术后12wk随诊期内观察患者眼部表现、视力、眼压情况。结果:睫状体冷凝组11眼(61%)、睫状体光凝组20眼(80%)术后3mo眼压稳定于11~24mmHg之间,各组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组间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9)。睫状体冷凝组10眼(56%)、睫状体光凝组21眼(84%)视力保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所有患者术后2wk虹膜新生血管开始逐渐减少,睫状体冷凝患者术后均有明显球结膜充血水肿,并颜面浮肿、眼痛、头痛;睫状体光凝患者术后仅有轻度球结膜混合充血,无颜面部浮肿、头痛及眼痛、前房出血。结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及经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控制眼压效果确切;而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手术具有视力保存率高、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痛苦少等优点。【关键词】

2011-03-04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短眼轴的对比观察

作者:周晓芳,付汛安,梅仲明,赵芳]【摘要】 目的:比较单纯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下简称三联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短眼轴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7/200901收住我院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短眼轴患者31例39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者25眼,行三联术者14眼。术后随访1~25(平均9.51±6.11)mo。结果:术后眼压:三联术者术后眼压平均(11.31±0.69)mmHg,手术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 01);小梁切除术者术后平均(18.47±3.54)mmHg,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三联术者术后均提高,≥0.3者占78%,小梁切除术者术后5眼视力不增反降,≥0.3者占3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UBM(超生生物显微镜)检查:小梁虹膜角(TIA)三联术者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小梁切除术者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中央前房深度(ACD):三联术术后平均为(3.22±0.53) mm,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梁切除术后平均为(2.21±0.41) mm,比较差异无显著

2011-03-04

抗瘢痕药物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致盲眼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致瘢痕形成阻塞滤过道。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形成的药物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和新的抑制瘢痕形成的药物。【关键词】 抗瘢痕药物;青光眼;滤过手术AbstractGlaucoma is a common clinical blinding eye disease, currently surgery is the principal way, but 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surgery is still high, the main reason is fibroblasts in the operation area, which lead to scar formation blocking filtration roa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

2011-03-04

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7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眼发生早期浅前房,2眼暂时性角膜水肿。结论: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trabeculectomy for glaucoma and cataract.METHODS: Totally 17 patients with glauco

2011-03-0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

【摘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在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一、临床资料患者21例22眼,男8例8眼,女13例14眼,年龄41~77岁,发病后经过2~4d药物治疗,术前视力:无光感2眼,光感3眼,眼前手动5眼,眼前指数~1m指数8例9眼,0.01~0.1者2眼,0.15者1眼。晶状体源性继发性青光眼并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未统计在内。所有资料均来自我院眼科患者。二、临床表现1.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见,情绪波动者易发病。2.患眼一般具有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前房角窄、晶状体厚等解剖特征。3.患眼常为远视眼。4.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5.双眼可先后发病。6.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1)临床前期:可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家族史,或对侧眼曾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眼前房浅、前房角窄,屈光度

2011-02-18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护理

【关键词】 青光眼;闭角型;手术前后护理青光眼是以眼压升高和视力、视野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性的失明,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但心理因素影响着患者的整个就医过程,所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提升手术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现将我院于2007—2009年共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2例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7—2009年我院共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2例,其中男38眼,女84眼;年龄33~75岁。房角窄1~3者85眼,窄4者37眼。眼压(24.38~76.20mmHg)102眼,眼压>76.20mmHg 20眼。发病原因有生气、劳累、休息不好、天气变化、遗传等,也有不明原因者,但少见。2 护理2.1 术前护理 患者绝大多数在48岁以上,且有浅前房、虹膜根部前移等解剖特点,它是眼科典型的心身疾病,它的发生和情绪有关[1]。患者的过度兴奋、悲伤、情绪激动等不良心理因素,可使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失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而睫状体水肿、前

2010-11-16

青光眼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青光眼 手术 护理措施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作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有一定遗传倾向。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异常也都可能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根据前房角形态(开角或闭角)、病因机制(明确或不明确),以及发病年龄三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青光眼的治疗因病因不同而各有侧重点。但通过手术降低眼压,使眼压降低至不引起视神经继续损害的安全水平,是原发性青光眼治疗手段中重要的一项。作为一个基层医院,青光眼手术是我们常做的手术之一。其护理工作,也是我们眼科疗区一项重要的内容。现将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300名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病人,女性病人共206名,男性病人共94名;132名病人为双眼,168名病人为单眼,其中右眼是231只,左眼是201只;年龄49—71岁。平均住院8天,手术效果良好,未发生感染及其它并发症。2 护理措施<

2010-09-2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睫状突灼烙的临床观察

【摘要】 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小梁切除手术中灼烙睫状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80例(8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滤过手术患者,手术中对睫状突行灼烙术设为A组40例(40眼),未行睫状突灼烙术者设为B组40例(40眼),观察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的形成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周、1个月、3个月。结果 (1)眼压:术后3个月,A组平均眼压为(14.2±2.5)mm Hg,明显低于术前(39.4±5.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周期滤过泡的形成:A组Ⅰ和Ⅱ型滤过泡36眼(90%),B组有34眼(85%)。(3)术后并发症:A组前房炎性反应4眼,低眼压性浅前房3眼,无前房出血和恶性青光眼发生;B组前房炎性反应3眼,低眼压性浅前房3眼,前房出血2眼和恶性青光眼发生5眼。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手术中,对睫状突进行灼烙后,减少恶性青光眼的发生,降眼压效果好,且手术安全。【关键词】 睫状突灼烙 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010-08-12

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方式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海燕,刘晓玲,谢显功【摘要】 目的 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6年我院诊治的43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和随诊结果,依据病人病史、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及查体所见分别行:(1)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ECCE)、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Phaco)、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3)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三种手术方式。43例病人术后随访12~48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0.3者38例,43例病人无一例继发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论 膨胀期白内障应首选晶体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关键词】 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Methods To review and analyze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follow-up consequence of 43 postoperative cases of secondary

2010-08-11

持续性高眼压下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26例(26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行前房穿刺放液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2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对于持续性高眼压下的青光眼应及时地实施手术治疗。【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高眼压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应先积极降低眼压,待眼压下降炎症消退后再手术治疗[1],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为争取手术时间保护视功能,我们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26例(26眼),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26例(26眼)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9例(9眼),女17例(17眼),年龄45~75岁,平均60岁。术前眼压40~65 mm Hg。术前视力无光感2眼,光感3眼,手动5眼,指数7眼,0.02~0.25者9眼。1.2 手术方法 术前1 h口服醋氮酰胺,术前30 min快速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 ml,球后阻滞麻醉,压

2010-08-11

超声乳化联合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匡文波,简相杰,姚庆陈【摘要】 目的 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结果 术后视力<0.1者12例,0.1~0.5者12例,>0.5者32例。术后54例眼压降至正常范围,1例经局部滴药后降至正常,平均眼压(13.42±2.6)mm Hg,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及虹膜炎。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好。【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如仅行滤过手术降眼压治疗青光眼,往往导致白内障加重,不得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对5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切口内小梁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患者56例56眼,男24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平均63.5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8例,慢性闭角型青

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