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
关于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随着集体土地效益的提升,农村土地问题也不断的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保障,是农民最基本地生产资料。近年来,我国农村政策的不断变革,使土地效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这使农村中的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并凸现出来。土地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连,解决好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要认真的审视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找出解决的办法,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土地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项法律法规也随之不断完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无视法律的存在,有法不依,违背农民群众的意愿,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发展。总的说来
试议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建立
论文摘要:农村土地信托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新方式。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在信托权利、信托期限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农村土地信托在各地的实践表明,农村土地信托在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及金融市场,遏制荒地,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打造社会诚信体系等方面均有现实意义。我国应先以条例及其实施意见的方式规范农村土地信托服务机构,农村土地信托合同,农村土地信托登记及信息公开制度,农村土地信托监管体系等方面内容。论文关键词:农村土地;信托制度;承包经营权流转一、农村土地信托的基本概念厘清信托制度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机制,现代法学家普遍认为信托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用益制度”。在该机制中受托人为了受益人的利益,以及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拥有并管理信托财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农村土地信托是指委托人为了有效的利用土地,保障自身权益,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将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定程序有偿信托予受托人,由受托人利用其专业进行统一经营与管理,并将经营利润作为信托收益分配金交付给受益人的法律行为
关于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成员集体所有 成员权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出现过数次变迁,最终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因为集体所有权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导致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不明确、农民权利虚化。《物权法》试图通过引入成员权概念来明确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成员集体所有在性质上类似于总有,它是完善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途径,也是保护农民权益的制度基础。成员权是私法上的权利,不同于村民自治的权利。关于成员资格的认定,原则上应当以户籍为标准,在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其他因素。成员权可以分为共益权和自益权两部分,应当完善其救济制度。 土地问题既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又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制度的层面来看,“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1]。事实上,农村土地权利制度不仅是农村问题的重要内容,而且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学界提出了诸多看法,本文拟从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的角度,对我国集体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与不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法理浅析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转包 抵押 入股内容提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租、代耕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流转方式,反租倒包模式本质上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双层租赁结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互换、抵押是导致物权变动或设定的流转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行为是一种设定与永佃权相当的次级承包经营的行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运作过程中,农民一般是在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设定次级承包经营权并将该权利移转给合作社或者公司,从而获得相应的股权。 “流转”是一个来自于生活的术语,它包含了一系列法律性质与法律效果各异的由法律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关系。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角度来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所进行的依法处分自己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在农村土地上设定物权性负担、债权性负担或者其他相关权利的行为。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转包、抵押、出租、入股等。据统计,到 2008 年底,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 09 亿亩,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8. 9% ,其中通过转包占 54%
浅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问题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时期的必然要求。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本文重点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前提条件、土地流转后的使用、土地流转的产权主体、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形成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规范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关键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从严格意义上讲即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的流转本质上是农户对所拥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重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土地流转后的使用、土地流转的产权主体、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形成等问题,正确把握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科学制定土地流转价格、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土地流转的诸多问题。 1 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冒进,更不能不考虑中国实际盲目推进,急于求成,应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坚守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逐步实施。 1.1 把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放在首位 一旦农村土地流转放活之后,城市资本允许进入农村土地,掌握大量资本的城市居民可以拥有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土地,
试析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分析综述
论文摘要:我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养老、土地与农村养老的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论文关键词:中国农村;土地功能;养老保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国人民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近7%,其中城镇人口占6.30%,乡村人口占7.35%。总体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关注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演变。笔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1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1.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果 阿尔钦提出“产权是指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收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
试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议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角度出发
论文摘要: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土地制度的改革绩效在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许多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制度改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方面加以论述。论文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农村老年人;退休制度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率先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就并影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初期(1979年至1983年)从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在经历了不联产责任制一联产责任制一包产到组一包产到户一包干到户的制度变迁后.最后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其他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至少解决了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这可是“天”大的问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农地的产权制度的诸多缺陷逐步暴露出来了目前的农地制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造成了土地分散、
试析对于规范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多方共赢浅析
论文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人口多,可利用耕地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探讨河南农村开展土地流转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措施,相信会对河南农村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借鉴。 论文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多方共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核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民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条件的变迁,这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已逐步暴露出许多弊端,显示出与社会化、专
试析规范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多方共赢浅析
论文摘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人口多,可利用耕地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探讨河南农村开展土地流转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措施,相信会对河南农村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多方共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必要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核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民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条件的变迁,这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组织方
关于简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变迁: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的解释
内容提要我国土地产权关系经历了从农户统一占有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到集体经济组织非对称地占有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再到农户占有土地使用权与国家占有土地所有权的变迁历程。在土地国家公有制框架内,频繁地探索与调整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关系及其权利内容,其基本规律和成功经验是农户至少应独立自由地直接占有土地使用权。关键词土地产权关系所有权使用权作为一种最原始、最基础的生产要素之一,土地产权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和关键的经济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历次改朝换代式的革命几乎无一例外地与土地产权密切相关,一个朝代内的历次重大经济发展莫不是从土地产权关系变革开始的。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关于土地产权的规定沿用了“两权分离”的理论观点,国家或集体占有土地所有权,表现为对土地的控制、处理、转让、收益征缴与分配等方面,农户占有土地使用权,表现为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是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不同形成过程和阶段尽管有不同特点,但始终遵循土地国有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不断地调整土地使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关键词: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对策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洛阳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把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这条主线,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好土地流转这篇“大文章”,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使一部分农民土地通过流转向另一部分农民集中,农业才会形成集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实现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重要性:一是有利于减少土地抛荒。由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上种田效益低下,每个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抛荒现象。因此,通过实现土地流转,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通过投入资金、技术来开发经营,既可以减少土地抛荒,又可以达到合理利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问题探究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时期的必然要求。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本文重点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前提条件、土地流转后的使用、土地流转的产权主体、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形成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规范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关键问题农村土地流转,从严格意义上讲即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的流转本质上是农户对所拥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重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土地流转后的使用、土地流转的产权主体、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形成等问题,正确把握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科学制定土地流转价格、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土地流转的诸多问题。1 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冒进,更不能不考虑中国实际盲目推进,急于求成,应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坚守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逐步实施。1.1 把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放在首位一旦农村土地流转放活之后,城市资本允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法律浅析
是在主体上,在此不加赘述。 4.土地信托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也是一种较新的土地流转方式,有许多地方也在尝试这种新的流转形式,并取得不错的成果。它与土地信托的相似之处在于流转的主体变成了农户与专门的公司法人,但入股这种方式,同在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可以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本设立公司法人来搞入股。它与土地信托最大的不同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了改变,因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也就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了入股公司,所以入股这种流转方式还需要发包方的同意,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而且在实践中发现,入股的公司或是因经营问题或是因财务制度上的问题,不分红或少分红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土地信托是信托公司将土地收益尽归农户所有,农户再支付给信托公司管理费用的制度,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再者从理论上,搞土地信托的公司在市场中会出现破产的情况,一旦土地信托公司破产,那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将可能会作为破产财产而丧失。而土地信托不存在此问题,我国信托法规定了信托公司若破产,须经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意批准,而且基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财产不属于清算财产或破产财产。这样就避免了
关于论公有制框架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摘要:农户拥有产权的土地股份制是较好的制度安排,但面临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认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不清晰、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土地股份制改革后顾之忧。关键词:公有制框架;农村土地制度;土地股份制改革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且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简要说明了现行土地制度的不足,明确表示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一、集体所有制框架中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探索与实践(一)以农户拥有产权的土地股份制是较好的制度安排我国农村传统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产生了很多难以解决的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相矛盾的现实问题,而土地私有化和国有化两条道路又走不通,那么,现实选择的可能性就在于对传统的集体所有制进行产权制度而不是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上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这种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化流转的实践和探索
(四)产业需引导 土地流转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安排是个难题,问题在于种粮效益低,积极性不高。人总要吃饭,但粮食不能不种。因此,如何处理好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关系至关重要。土地流转后对产业调整要全面兼顾,既要重视粮食生产;又要有产业特色。凡是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不论招标发包,还是自主经营,都要有产业规划引导。 (五)激励有政策 平湖市政府前后出台了两个政策性文件,明确规定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和补助土地股份化流转。凡新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面积连片100亩以上,流转年限5年以上,给予组建村每亩200元的一次性补助,经工商部门注册、运作规范的市财政再给合作社1万元-3万元的补助。合作社新增一次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年限在5年以上者,则给予组建村每亩500元的一次性补助,主要用于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对老年农户实行生活补助。在土地入社后,人均土地在0.3亩以下的农户,男性年满65周岁,女性年满60周岁,每人每月补60元(数据来自“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化流转新机制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上新水平”,平湖市人民政府)。并规定土地入社农户优先进园区打工。从13个合作社统计资料中,2769户进园区打
关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再思考
(三)儿童和老人的生活不能得到妥善安置,为农地转出户增添忧患 当土地流转之后,农民基本是进城镇打工赚钱,但是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怎么办,孩子进城上学要额外缴纳借读费用,对于本来打工收入不是很多的农民来说又增添了一项较大的支出,而且家有老人的也要给家里拿钱用于赡养父母。由于转出户家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只能留在农村,农村没有很健全的保险制度,意外状况经常会发生,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孩子常年感受不到家庭、父母的温暖,可能会给孩子们的心理上带来一些偏差,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四)转入方的资金短缺和生产力技术低下 对于自愿留在农村的农户,较多的人想多租赁一些土地去耕种,但是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很难达到自己租赁目的,去银行贷款需要一系列的证明,手续繁琐,而且最后申请的数额也很少,政府给予的帮助和指导有限。 除上诉问题之外,由于黑龙江省各地方农村土地耕种技术差别较大,生产方式落后,因此较多转入户的生产收益往往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的状态,既浪费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成本。 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要尊重农民意愿,循序渐
当前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探究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优良品种普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理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主要做法、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土地流转的建议,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理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建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决定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是新阶段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方针政策,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土地流转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伦理问题。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合乎伦理规范的土地
浅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的保护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民利益受损的情况,影响了农民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受损的表现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建议。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利益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表现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起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流转收益便自然地成为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流失的现象却时有发生。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强制流转违背了农民意愿。地方政府的适度参与对于流转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在多种利益目标的诱导下,对土地流转的参与性过强,在流转中扮演着十分强势的角色。如有的乡村组织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研究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改进,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则是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工程。目前河南省郑州市已经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郑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依托这个平台进行,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解决土地流转市场建设的关键。关键词:郑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市场一、郑州市农地流转现状分析1.郑州市农地流转现状。截至2009年10月底,郑州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2.4万公顷(包括980公顷林地,170公顷果园,193.3公顷鱼塘,6 480公顷荒地),占农用地面积的7.5%,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616万公顷,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6%。耕地流转共涉及9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31个行政村,5 269个村民小组。耕地流转农户9.93万个,占总数的9.7% [1]。2.郑州市农地流转的特点。(1)耕地流转形式以出租为主。郑州市土地流转涉及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其中以出租和
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对土地的要求有所改变。农户之间自发地进行土地的转出与转入,因而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文章对东台市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以及对当地出现的土地流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这就需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率。可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又必须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要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此,要探寻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笔者针对东台市的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进行了专题调查。一、研究设计和现状分析本次调查一共调查了9个镇里的44村。从各村的情况来看,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大的政治背景情况下,各个村在土地流转和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农地证券化选择
[摘要]源于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表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阻碍了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章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并建议:继续推动和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证券化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为土地证券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土地产权;流转制度;证券化一、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缺陷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入市的缺陷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产权关系模糊。农村土地产权入市的首要条件是产权清晰。产权清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财产的归属关系是清楚的,即财产归谁所有,谁是财产的所有者或谁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是明确的;二是在财产所有权主体明确的情况下,产权实现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是清楚的。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土地资源进入市场的前提。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所
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分析综述
论文摘要:我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养老、土地与农村养老的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论文关键词:中国农村;土地功能;养老保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国人民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近7%,其中城镇人口占6.30%,乡村人口占7.35%。总体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关注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演变。笔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1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1.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果阿尔钦提出“产权是指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收益、如何受损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议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角度出发
论文摘要: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土地制度的改革绩效在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许多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制度改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方面加以论述。论文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农村老年人;退休制度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率先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就并影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初期(1979年至1983年)从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在经历了不联产责任制一联产责任制一包产到组一包产到户一包干到户的制度变迁后.最后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其他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至少解决了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这可是“天”大的问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农地的产权制度的诸多缺陷逐步暴露出来了目前的农地制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造成了土地分散、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基于对句容市古村、延福村、太平村的调研数据分析
作者:覃雁君岳林璐王继超论文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困境;农民养老论文摘要:农村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其生产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土地也长时期扮演着保障角色,为农民提供相关生活与养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承担的养老保障功能日益受到冲击。该文通过时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的江苏省句容市进行实地调研,揭示了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困境的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率高的地区,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行为的影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结合调查研究,提出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农民就业市场等4种途径来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1、农村土地“保障困境”分析从理论上看,农村土地“保障困境”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和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的矛盾。温铁军在其文中强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土地扮演着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