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史


唐代佛教影响下的长安城市生活—以佛教寺院为中心

摘要: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长安作为唐代都城,佛教寺院星罗棋布,与佛教有关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佛教寺院成为城市生活的舞台,朝廷在这里举行佛事活动,百姓僧众在这里举行节日庆典;同时佛教寺院也成为百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不论是僧人的俗讲,还是庙会中的戏场,都对百姓有吸引力,此外风景优雅的寺院还是文人游乐、集会的场所。因此与佛教寺院有关的种种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长安的城市生活,见证了长安文明,成为不可忽视的唐代佛教文化组成部分。 关键词:唐代长安城、城市生活、佛教节日庆典、寺院活动 、 唐代佛教兴盛,不仅帝王崇信佛教,广大平民百姓也崇佛、信佛,佛教世俗化的倾向同时影响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京师长安不仅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佛教寺院星罗棋布,与这些佛教寺院有关的活动丰富多彩,显示了佛教影响下长安城独特的文化面貌,从而引人瞩目。因此,对长安城佛教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生活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星罗棋布的佛教寺院 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最初由宇文恺设计,基本上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

2013-01-15

浅论唐代咏史诗折射的开明意识

关键词:唐代 咏史诗 开明意识 摘 要:唐代咏史诗是时代精神的载体。诗歌中无论是对儒家孔子的非议、对起义领袖的赞美,还是对个性女性的理解肯定,无不体现出创作群体的开明意识,闪烁着迷人的时代色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和思想解放的时代。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唐代诗人在对历史题材的吟咏中,敢于非议儒家孔子,敢于歌颂起义领袖,敢于理解和肯定个性女性,体现出卓尔不群的胆识气度和开明意识。 一、对儒学孔子相对尊崇而绝不迷信 唐代实行“尊崇儒术,兼容百家”的政策,故唐代文人能够广泛接受各家思想的影响而不迂执一端。在唐代即使非议孔子,批评儒家经典,统治者也绝不过问。历史学家刘知几编撰《史通》,指责孔子在删定六经时,为尊者、亲者、贤者讳,刻意隐瞒历史真相,态度尖锐。{1}李商隐理直气壮地为“不师孔氏”的元结辩护:“呜呼!孔氏于道德仁义之外有何物?百千年贤圣相随于途中耳!……孔子固圣矣,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一方面肯定孔子的贤圣,另一方面又指出对于孔子不必一味迷信。韩愈在《原道》中,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的“道统”继承人自居,大声呼吁排斥扫荡佛老

2013-01-15

关于言简意丰:生命的大智慧——一组唐代小诗再解读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那些短小诗篇拥有最深远的文学记忆。千百年来口口相传,一些大家短诗成为经典流传,少数权威教义被奉为圭臬,读者被剥夺了应有的解读权。散发东方智慧的唐短诗最独特魅力正在于其多义性,诗歌的生命力源于读者的再解读,再品味。本文试作此方面的尝试: (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春眠而不觉其晓,足见心之逍遥,了无挂碍,无案牍劳形,无俗务烦心。那么,是什么唤醒了诗人的耳朵?是晨鸟。“处处”二字点现了鸟的喧闹,试想真是鸟语盈耳,这是天籁之声。万千鸟儿争相交鸣,欢快热闹。鸟的闹反衬了人的静,鸟的欢唱凸显了人的落寞与沉寂。于是,鸟的极乐之中已隐隐透出人的沉沦之哀了这是鸟的世界,它们才是这美好春晨的主角,人只是一个蜗居小室的旁观者,只有静静聆听的份儿,人便有了几分被遗弃的恐慌。那么,在沉沉睡去的那个夜晚,天地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诗人只记得夜来入睡时风雨凄迷。即便现在被鸟儿唤醒,因久睡脑袋依然发沉,他搞不清楚。“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种

2012-09-27

对于唐代女装风格在现代的继承与发展

论文摘要:唐代妇女服装是要我国服饰文化历史上的一株奇葩,创造了中国服装的黄金时代,在古今服饰文化历史上影响深远。它独特的服装风格——女子着男装、胡服盛行、坦露肌肤以显示女性人体美等,在现代女装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关键词:唐代服装;现代;继承;发展一、唐代独特的女装风格(一)坦露肌肤,展示人体美中国古代男子裸身往往被视为无礼,女子更不用说了,服饰是绝少透露与随意敞开的,唐代却别开生面。女装领子早已多样化,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特别是坦胸露乳的坦领。在西安地区的一些唐代遗址,或彩绘,或石雕,如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如李重润墓石椁上,那些身着坦领的女子无不领口低开,露颈露胸,乳沟起伏;最为大胆、更为开放的是周方《簪花仕女图》所描述的,仕女身穿仅至胸前的长裙,而双肩、双臂和大片的胸背均裸露在外,只是披了一件轻薄透明的宽大衫衣,雪白的肌肤清晰可见。唐诗中有不少歌咏女子体态的句子:“粉胸半掩疑暗雪”,“胸前如雪脸如云”等等,都体现了女子着坦领服装在唐代的盛行。(二)女着男装,开放大气

2012-07-30

“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分析———谈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现代表现

【摘要】本文从服装设计三要素人手,深入研究唐装的服饰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唐代服饰特点,探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历史轨迹,揭示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的表现,进而论证二十一世纪中国服装在世界时装大潮中引发流行的社会意义。【关键词】唐装 唐代服装中式服装传统服饰文化。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modern perform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loth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Tangoutfit and Tang dynasty“clothing styles.中国一直以”衣冠王国“美誉天下,”黄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盖取乾坤“早在易书上就有描述。从商代开始,汉人的服装形式就确定了:大襟、右衽、上襦下裳。中国古代服装,直线剪裁,轻视服装结构塑造,重视服装本身的装饰,男女装的区别以式样、色彩和装饰来判断。西方从十六世纪开始就以突出人体美、立体裁减的方式形成了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体型性风格特征。经过历史上几次大的服饰变革

2012-02-08

关于从唐代的婚姻状况看妇女的社会地位

【摘要】今天我所选定的例子是中国的唐代社会,这不仅仅是因为唐朝是中国乃至世界在封建时代中最为辉煌的时期,而且因为很奇怪的在唐代女性的地位是比较高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分析出哪些因素造就了当时女性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简单推测出决定女性地位的原因了。【关键词】唐代;妇女;婚姻 ;社会地位目 录1 引言一、唐以前社会正统思想的力量变化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二、民族融合而带来的新气息三、战争的影响 四、唐以后儒学伦理及缠足对妇女的影响 男女两性的地位问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是最经常被讨论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自从母系社会结束父系社会开始以来,整个古代社会之中女性的地位一直是低于男性的,这种地位差异甚至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还有很强的表现。但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中国人把对女性的压迫全部解释成封建文化的毒害,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片面;一些女权主义者把女性的社会地位现状全部归罪于男人的卑鄙圈套,这种解释也实在太过极端。实际上影响女

2011-12-23

关于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

摘 要:“马”作为一个重要的动物意象,被众多文人所吟咏。早在《诗经》中咏马的诗作就占了50多篇。而在唐代诗文中“马”意象也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其意象却随着唐代分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初、盛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宝马、骏马、千里马”;而中晚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老马、病马、瘦马”,本文通过对唐代诗文中“马”意象嬗变的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唐代文人的复杂心态。关键词:马 转变 文人心态马是相对较早进入文人眼中的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意象。马在外形上给人一种阳刚、健美的感觉,而且性格诚实、忠厚,所以很早就成为文人自喻的动物。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咏马的诗作就占了50多篇,或展示国威,或寄予人们对生命对繁衍的渴望,或表现英雄的情怀。随着时代的变迁,至唐代,国力空前繁盛,文人们也意气风发、积极进取,而马就成为了体现这种社会风貌的意象载体。以《全唐诗》为例,据统计,在题中和句中有“马”的是899条;在题中和句中有“骐骥”的是31条。可以说,咏物的作品在唐代进入了发展的巅峰,大量诗人开始写咏物类的作品。《咏物诗提要》里提到:“昔屈原作《橘颂》,荀况赋

2011-11-30

影响唐代死刑适用的法律观念分析

【内容提要】唐代的死刑适用相对于其他朝代比较克制。法律观念对死刑适用的影响不容低估。慎刑观念主张“惟刑之恤”;公平观念倡导“平恕无私”、“宽严得中,刑当其罪的理念”;礼刑迭相为用观念则强调斟酌情理,结合礼刑,因时制宜。这些法律观念,不论是对于司法官员,还是对于最高统治者,都是一种约束力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唐代刑法的运行轨迹,影响着唐代死刑适用的状况。【关键词】唐代 死刑适用 慎刑观念 公平观念 礼刑迭相为用观念唐代的死刑适用相对于其他朝代比较克制。通过整理引日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全唐文》中记载的死刑案例可以发现,唐代司法中被实际适用死刑的,相当数量集中在“十恶”罪中的谋叛以上重罪,在笔者收集到的全部适用死刑的案例中约占50.6%;官吏因赃罪被适用死刑的约占16.3%;因其他各类犯罪被适用死刑的约占33.1%。⑴在某些“治平之世”,死刑适用的数量甚至相当少,深为史家所称道。如“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三十九人。刑轻而犯者少,何其盛也?”[1](P51)“高宗即位,遵贞观故事,务在恤刑。尝问大理卿唐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曰:‘见囚五十余人,惟二

2011-03-02

从唐代诗歌看古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摘 要】笔者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唐代女子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唐诗进行了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到唐代所流行的女子体育活动项目,反映出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从而为促进唐代女子体育的研究、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

2011-01-14

试论唐代诗人入幕与佐幕过程中的信息传播

[论文关键词]唐代诗人幕府新闻传播〔论文摘要〕在盛唐以后唐代诗人进入幕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幕府是他们进入中央的“要津”。唐代诗人入幕促进了地方人员的流动性,加上唐人喜游历的风气,入幕诗人在入幕与佐幕过程中构成了遮布全国的信息传播网络。在唐代,诗人人幕自盛唐之后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幕府又被称为是“莲花府”、“莲府”。中国的幕府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到汉朝成型。唐代设立藩镇,因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府制度。唐幕府中除武职外,还有很多文职。诗人人幕后主要担任文职。虽然唐代科举制度是文人们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多种原因,并非所有文人都能从科举上人仕,而进人幕府,得到府主的推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文人进人中央的“要津”。按照唐代制度,边帅可以自辟佐吏。幕府主重视文士,幕僚得到府主的推荐就有机会进入中央成为朝官。(唐音癸签》卷二十七说到“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另外,唐人有喜好漫游的风气。人幕诗人流动性很强,许多诗人因为各种原因常常游历在不同幕府之间,前后供职多个幕府。由于唐

2010-12-28

唐代“拟判”考

如果说,汉代的“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兴盛时期,那么,唐代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全盛时期。至于唐代全盛的理由,后人列举很多,比如,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为“一代明君”,唐代的全盛与他为国家在各个方面打好的坚实的基础有关,等等。但是我们认为,在众多唐代全盛的理由里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唐代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治理国家;而科举制度也成就了唐代判词的最初形式—“拟判”。 一、“拟判”产生背景考 判词在我国古已有之。据考证,最早的判词叫“书”、“鞠”;之后又有“判”、“判词”等叫法,它与今天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称呼是一脉相承的,主要是指由官方制作的、对案件作结论性的文字记录。中国古代判词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虞舜时代我国就有了刑法;相传在夏商时期诉讼法规即出现;到了周代,李悝著法经六篇,诉讼断狱相继形成。然而,与诉讼相伴随的判词究竟起源于什么年代,至今还难以有确切定论。从现有的历史资料、古代遗留的典籍和出土的文物去考察,我国古代判词的历史最起码可以向上一直追溯到西周时期。[1]但判词真正成为一种成熟

2010-12-28

从柳宗元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看唐代的避讳

摘要: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为尊者讳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唐代更加盛行,不仅在文化典籍中普遍存在,就是在统治阶级的典章制度中,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我们研究探讨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典章制度,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关键词:柳宗元;唐代;避讳 避讳,是古代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君主、尊长的尊严,臣下及后辈说话不能直呼其名,写诗作文不能明书其字,凡遇到与君主、长辈名字相同的字,就用缺笔、改笔的办法加以回避,这就是所谓避讳。 谈及避讳,人们大多以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作为典型的例子,说“人风”即“民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易“民”为“人”。当代大多数古文选本均持此观点。由于《捕蛇者说》建国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而课文又特意为“人风”加注,以明避讳之意,这种说法就益愈普遍了。唐代讲究避讳,这是毋庸置疑的史实,但柳宗元文中“人风”的运用是否避讳之举,却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妨先看下面几句话:①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封建论》)

2010-11-24

唐代死刑复核制度探究

关键词: 死刑/死刑复核/皇帝/覆奏内容提要: 死刑复核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对判处死刑的案件依法进行审查核准的特殊诉讼程序。唐代十分重视对死刑的复核,除皇帝本人拥有对死刑的最高复核权外,中央多个机构还拥有对死刑复核权,如刑部从司法体系内部对死刑进行复核,门下省和中书省则以立法机关的身份对死刑进行复核,尚书都省作为尚书省的行政监督机关通过行使复核权对死刑进行行政监督,而御史台从监察角度对死刑进行复核,最后由皇帝亲自复核。唐代多方位的死刑复核制度反映了皇权的强化和中央集权体制在司法领域的完成。 死刑是指国家依照法律通过司法程序合法地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即生命刑,因其已是最严厉的刑罚,故也称为“极刑”。若某一个人,或某一国家机关不依法律,不经合法程序就剥夺他人生命,当属“非法剥夺”或“任意剥夺”,不属于死刑范畴。自人类社会产生法律以来,死刑就始终存在着。夏、商、周时,死刑已正式列入五刑体系,称为大辟。据《周礼·秋官·大司寇》记载,周初有“杀罪五百”,而《尚书·吕刑》记载,周穆王时,“大辟之罚,其罪二百”。秦汉以降,死刑一直都是刑罚体系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的刑罚。如汉武帝时,

2010-11-12

试析从唐代社会的文化自由看当代文化市场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文化自由文化市场唐代社会论文摘要:本文从唐代的文化自由入手,分析了文化发展需要自由,而市场本身就要求自由,要求自我调整;指出文化自由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内部自由渗透,当代文化只有在各种文化的渗透和交融中才能得到发展。市场经济在中国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后,对于是否要实行市场机制,尤其是文化要不要实行市场机制,社会上仍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文化是高雅的艺术,一旦沾上铜锈味就会变质,因此不赞成文化市场。这种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割裂的观点,不仅违背了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规律,而且在文化史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文化自由与文化市场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谈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唐代社会的文化自由给人们留下不少有益的启示。一、唐代的文化自由唐代的文化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盛唐气象”,一种开阔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一种进取、昂扬的精神风貌,唐代的文化自.由突出表现为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就我国唐代文化和文学的繁荣来说,一方面唐人对待外来文化恢宏气度和兼容心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推动了文学题材的拓展和文学风格的多

2010-10-28

金庸获剑桥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唐代政治

中新网9月9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武侠小说名家金庸(查良镛)86岁考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金庸的老师、剑桥汉学名誉教授麦大维(David McMullen)表示,金庸的博士论文研究唐代盛世时期,东宫太子继承皇位制度,由开国的唐高祖说到唐玄宗,不单生动刻划了古代太子的礼节、职责、继位仪式及东宫的影响力,更透过整合正史、野史,分析太子继位牵涉的宫廷政治及权力斗争。“没有学者对此作过如此深入的研究。”麦大维对金庸透彻分析唐代政治权术,深感佩服。金庸的博士论文提及唐代由盛转衰的一段关键史——安史之乱。安禄山叛变时,唐玄宗李隆基派了儿子荣王平乱,后来荣王战死,正史没提及死因,金庸觉得正史有问题,分析太子把弟弟荣王杀掉。金庸去年说过,“我找了很多证据,证明这个事件是历史上造假,其实是太子在发动政变,把弟弟杀掉,而且他(太子)占有军队,连父亲也不敢动他。”金庸接着思考说,“从唐太宗开始,到宋元明清,都是所谓‘枪杆里出政权’,哪个人兵权在手,就是哪个人做皇帝。” 攻读博士追求学问非学位麦大维透过电邮向媒体表示,

2010-09-10

从唐诗中的“月”浅析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论文关键词:唐诗;月;意象;忧患意识;感伤色彩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一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

2010-09-04

唐代档案编研述略

摘要:唐代在档案编研方面,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从修撰前代史、当代史,到记述典章制度,以至汇录风土人情,无一不汲取档案的内容。其档案编研,继往开来,在档案编研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键词:唐代;档案;编研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文治武功,蔚然可观。常言“盛世修史”,唐代亦不例外。其在档案编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值一述。一、史馆之制西汉以来,史书多为私家修撰,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以及陈寿的《三国志》。与此同时,官修史书也开始出现,如东汉之《东观汉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撰虽盛极一时,但国史的修撰工作也一直由秘书省的著作局主持。隋朝建立以后,在秘书省设立史馆,监修国史。开皇十三年(公元539年),隋文帝明令禁止私家修撰国史。从此,国史修撰便完全控制在封建王朝手中。唐武德初年,因隋旧制,史馆隶秘书省著作局。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移史馆于门下省。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改隶中书省。唐之史馆,较之隋代设置更为完备,选派当时名士充任史馆史官,并由宰相直接负责监修。唐代

2010-07-02

试探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

摘要:昆仑奴之形象自唐以来多见诸于史籍,以及佛教文书和其他文学作品之中,可见昆仑奴之形象深入唐人之心。唐之昆仑主要来源为南海黑人,间或杂以一定数量的非洲黑人,分官私两种,在宫廷和各地富人家庭中服役,分布广泛,较普遍地为唐人所役使,其从事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出卖劳力和技艺两种类型上,虽社会地位底下,但亦为唐代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关键词:唐代;昆仑奴;黑人昆仑奴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太平御览》等史籍中皆有记载,再者如唐代僧人义静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中亦有昆仑之踪影。中国史学界最早对昆仑奴的研究,根据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的观点,是以清末文廷式的《纯常子枝语》为开端,《枝语》一书从唐代佛书入手,对昆仑的所在地及民族特性进行了概括性的考证。此后,日本学者桑原骘藏1911年至1918年在《日本史学》上发表《提举市舶西域入蒲寿庚之事迹》,以及1919年法国学者费琅著《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这两部著作应当是近代东西方学界对南海昆仑文明和昆仑奴最早的研究。在1930年,我国史学家吴晗在《现代学生》第一

2010-06-23

《估客乐》唐代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论文关键词:《估客乐》 唐代商人 乐府诗 社会现实论文摘要:元稹和张籍都写下了以《估客乐》为篇名的乐府诗。这两首诗以写实的手法,真实描绘了盛唐至中唐时期的商业盛况,记录了当时商人的真实生活,揭露了不法商人贩假售假的卑劣行径以及官商勾结,牟取暴利,坑害百姓的黑暗现实。赏析诗作,有助于历史地考察唐代商人社会生活,并以此为基础,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商贸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王朝,人们历来认为安史之乱是整个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非常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的。既是鼎盛时代,所以,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对中国历来所有的“商为末技”的农本思想,唐人有了更新的认识。就连最为典型的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韩愈,也充分认识到商业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他在《送郑 尚书序》中甚至极力主张发展外贸,认为朝廷要选派得力官员治理岭南,从而使“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 ,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由于商贸的繁荣,所以,商人生活也就成为文人笔下常用的题材。在这一类作品中,中唐伟大诗人元稹与张籍的《估客乐》是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他们

2010-02-24

略论唐代三大爱情传奇

论文关键词:唐传奇 李娃传 莺莺传 霍小玉传论文摘要: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唐时期,是传奇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从内容上说,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在唐传奇中成就最高。它们大都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谴责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并且经常运用写实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和环境气氛,创造了一系列优美的妇女形象。从贞元中期到元和末的20年间,小说领域崛起了白行简、元稹、蒋防三位传奇大家,他们创作的《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完全摆脱了神怪之事,而以生动的笔墨、动人的情感来全力表现人世间的男女之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白行简(776 ~826),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后历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李娃传》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写荥阳生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恋,资财耗尽后,被鸨母设计逐出,流浪街头,做了丧葬店唱挽歌的歌手。一次他与父荥阳公相遇,痛遭鞭笞,几至于死;后沦为乞丐,风雪之时为李娃所救,二人同居。在李娃的护理和勉励下,荥阳生身体恢复

2009-11-28

浅论唐代礼治、法治的治国方略

[摘要]:《唐律疏议》是唐代立法的杰出成果,它对后代立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唐律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多学领域。其中关于身份、家庭、婚姻以及与之有关的诉讼行为的立法,最能体现其作为中华法系集大成之作。但唐代采用礼法合一的封建伦理法对于的也产生消极影响,对现今的法治的发展构成了阻碍。要实现真正法治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才理性地回归到法治社会建立过程中来,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一定会实现。[关键词]:唐律疏议;礼治;法治;民主唐高宗永徽年间颁布实行的《唐律疏议》是封建法典的楷模,是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是唐代立法的杰出成果。唐律和发展以往历代立法的经验,将封建立法推向高峰,对后代的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治国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必然需要一套完整的指导思想,首尾一贯的治国理念。由此,强盛的唐王朝产生了中华法系列的代表作——《唐律疏议》。本文试图以唐律为切入点对唐代的治国方略作初步探讨。 一、法与礼的关系 中华法系之最大特点莫过于礼法的结合,礼与法之间的关系——“相辅而行,不可缺一”。 最初的“礼”,原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习俗。礼逐渐

2006-09-27

《宋清传》一份唐代药业珍贵文献

【摘要】 柳宗元所写《宋清传》,记录了唐代京城药商宋清的经营活动与经营思想,是唐代药业的一份珍贵文献。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宋清传》译文、宋清药铺的经营范围、宋清经营思想的内涵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宋清事迹的真实性及典范意义,认为宋清是中国药业的一位伟大药商。【关键词】 唐代 宋清 药铺 经营思想柳宗元(773~819年),唐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唐德宗贞元间(785~804年)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任用主张改革的王叔文为翰林学士,柳宗元参与其中,出任礼部员外郎。后来改革失败,柳宗元先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州刺史,过着无实权、只领少数生活费的贫困生活,后卒于柳州任上。谪贬期间,柳宗元写了大量诗文,中含《宋清传》。《宋清传》是柳宗元抛弃唐时“朝野士庶”,认为医药人只知欺诈谋利的偏见,为京城长安一位普通药商宋清写的传记。该文热情赞扬宋清的经营思想和处世人格,借以批评世上“炎而附,寒而弃”的势利之交,同时也为我们详细记录了宋清的经营史实,不仅具有极其珍贵的药业史价值

2009-09-15

浅析唐代仕女服饰的特色

内容摘要:唐朝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掀起了一场服饰美学的革命。关 键 词:唐代仕女 服饰特色 开放 流行时尚 胡服 现代服装设计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至今,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唐朝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而身处其中的宫妇、贵妇及声色技艺行业的女性更是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掀起了一场服饰美学的革命。一、唐代仕女服饰的特色1.开放的唐代女装中国传统礼教对女性的要求非常严格,不禁约束了女子的行动,而且桎梏着她们的思想,要求妇女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稍有裸露便被视为放荡。唐代时期国风开放,女子的地位相对提高,在服装上出现了“袒胸装”,形成了独特的开放风格。唐代女子上着短襦,下穿长裙。“袒胸装”主要指的是短襦的变化,除了襦的短的特点之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领口的变化,有圆领、方

2009-01-08

关于唐代梨园乐官新证

[论文关键词]唐代;梨园;仙韶院;乐官[论文摘要]梨园的乐官由梨园教坊使、梨园使、梨园判官、梨园供奉官、都都知与都知组成,其中梨园教坊使、梨园使、梨园判官是高级管理者,由宦官担任,不一定具备音乐才能。梨园供奉官、都都知与都知是低级乐官,不由宦官担任,具备较高的音乐才能,在梨园从事具体的音乐工作。作为唐代朝廷重要的音乐机构,梨园一定具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乐官、乐工。但是,因为现存的关于梨园的组织及其乐官、乐工的材料较少,所以我们难以从这些材料中窥见梨园的全貌。因此,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也比较少。关于梨园的乐官,日本著名音乐史专家岸边成雄曾进行过考证,但他的考证不但相当简略,而且存在错误。如他说:“梨园似亦设有监督及教授乐令乐官……梨园之使当与教坊之使相同均非宦官出身……乐官除使外,都知、博士等乐官亦当有相当人数。此外梨园中一部分教习工作,系在太常寺别教院实施,故‘供奉官’亦系其乐官之一种者。”他推测梨园设有使、都知、博士及供奉官,并且梨园使由非宦官出身者充任。按:他的说法并不完备,且多系推测。如梨园设有博士等结论就没有文献依据,梨园使由非宦官出身

200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