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


关于解读《华尔街》中的美国文化危机

摘要:本文以美国电影《华尔街》(1、2)为缩影,探讨了现阶段美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认为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美国文化中的主流,而这种主流的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甚至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华尔街》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当今社会中,经济现象的文化化和文化现象的经济化已经成为越来越明显的两大特征,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文化意识也日益增强,人们更加注重从文化的高度去审视社会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华尔街》就是这种题材的电影。影片刻画了上世纪80年代的投机客在华尔街的尔虞我诈,通过“贪婪与良知”的冲突让一个信奉“贪婪是好东西”的华尔街跃然银幕。时隔23年,导演因为“烦透了金融业制造的许多虚假繁荣”,又推出前部的续集《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不择手段地进行内线交易而遭到法律制裁的戈登重新回到人们面前,他发现华尔街在新经济环境下更加贪婪、更加凶险、更加“合法化”。导演斯通也想再次通过对“贪婪”的诠释告诫人们:应当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通过投机获得利润,一味贪婪不受约束,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健康的。透过影片,也让

2012-06-13

美国文化外交的营销启示

媒体称之为“文化外交”或“提琴外交”音乐会在国歌声中开始,两国国歌演奏完毕,观众席爆发雷鸣般的掌声。每一首终了,台下总会响起持久掌声。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要求之下,乐团加演朝鲜民谣《阿里郎》。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这也是朝鲜战争以来,美朝之间最和谐的一幕。美方官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演出有助于打破美朝文化交流壁垒、拉近两国关系。这正是其最显而易见的深层动机。也是美国从军事外交到文化外交的又一里程碑的开始。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后盾,用铜枪钢炮,先后发动了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但却个个身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相反,美国在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文化外交均取得显著的外交成果:1956年9月,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问苏联,成为第一个“冷战”期间访问苏联的美国大型演出团体。首场音乐会在列宁格勒举行,演出在苏联国歌和美国国歌乐曲声中拉开序幕,也开始为“冷战”增加融化温度。1971年4月,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姆·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美国

2008-03-07

透过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看美国文化

摘要: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辛普森一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动画片,2008已经进入热播的第十九个年头。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辛普森家族最能代表美国文化的精髓,也最受民众青睐,是美国流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渗透在各个方面。它史无前例的成功主要在于通过描述一个平凡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日常荒诞的经历,毫不留情地、辛辣地讽刺了当今的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关键词:《辛普森一家》;美国社会和文化;辛辣讽刺《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电视有史以来最长的动画情景喜剧。从1989年开播以来,至今已播出400多集,共获得85项各类大奖,89项大奖提名,其中包括23座艾美奖和一座金球奖提名。它在美国家喻户晓,并在全球拥有无数影迷,成为美国流行文化风景的重要的一部分。它被时代周刊提名为“20世纪最好的电视节目”。故事是以居住在春田镇(Springfield,一个虚构的很普通的美国市名)的辛普森家庭为中心,用非常夸张搞笑的手法讲述他们荒诞的日常经历,去反映和讽刺当代美国社会的生活和文化,里面有着许多对社会热点、政治、文化、一切进行辛酸讽刺的情节

2009-02-25

透过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看美国文化(1)

摘要: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辛普森一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动画片,2008已经进入热播的第十九个年头。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辛普森家族最能代表美国文化的精髓,也最受民众青睐,是美国流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渗透在各个方面。它史无前例的成功主要在于通过描述一个平凡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日常荒诞的经历,毫不留情地、辛辣地讽刺了当今的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关键词:《辛普森一家》;美国社会和文化;辛辣讽刺《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电视有史以来最长的动画情景喜剧。从1989年开播以来,至今已播出400多集,共获得85项各类大奖,89项大奖提名,其中包括23座艾美奖和一座金球奖提名。它在美国家喻户晓,并在全球拥有无数影迷,成为美国流行文化风景的重要的一部分。它被时代周刊提名为“20世纪最好的电视节目”。故事是以居住在春田镇(Springfield,一个虚构的很普通的美国市名)的辛普森家庭为中心,用非常夸张搞笑的手法讲述他们荒诞的日常经历,去反映和讽刺当代美国社会的生活和文化,里面有着许多对社会热点、政治、文化、一切进行辛酸讽刺的情节

2009-06-29

美国文化研究里的消费主义问题

小 引消费主义(consumerism)是当今美国文化研究里经常出现的语词。这里所谓“消费”并不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范畴里所指的对物品的需求与满足,而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美国学者詹明信所谓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也含盖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消费品。消费品的普遍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的合理,“消费社会首先论证了资本主义平等的神话。”[1]在商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英国学者卢瑞(Celia Lury)认为“消费文化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欧美社会的物质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2] 物质文化领域里的消费不限于商业系统。商品由文化环境确定用途,日用品也有文化含义。卢瑞援引另两位学者的话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论点:“商品都具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观……每个人既是价值的评判者也是被评判的对象……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相应的等级……”[3]消费体现个人身份。消费在20世纪显得格外重要“表明了资本主义一种重大的变迁……资本主义开始需要确保人们积极地和以各种特

2006-01-18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

【内容提要】文化是美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文化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一直是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文化要素对美国外交行为的作用不象其它要素的作用那么明晰和直接,但它象幽灵一般控制着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走向和基本方式,其作用更具有本原性。文化对美国外交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表达为“文化控制”。美国的外交行为的那种世所共知的独特个性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文化特性,外交行为的特性是文化特性的一种转移、复制和表达。文化的工具性功能和它在外交行为中发挥的导向性功能使它在美国国际战略的实施中具有双重意义。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认为:“文化因素进入现实政治领域的程度,要比专攻国际关系和相关研究的许多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所承认的要大得多。也许可以再一次在不同程度上说,一切国际政治都是文化性的……”他在这里强调了文化与现实国际政治的深刻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向我们提示了文化要素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本原意义。文化是美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文化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一直

2004-04-29

体验民间性的美国文化

礼让文化美国是个竞争激烈的国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电影和新闻中的美国经常与暴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这是个不安全的国家。然而到了最能代表美国人典型生存状态的中小城市,我却发现自己置身于分外安宁的世界,人对人的友好让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构成美国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实际上不是争斗和暴力,而是礼让。我用礼让这个词表达双重的意思:礼貌和避让。美国人的礼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小区里见面,不管认识与否,必打招呼(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电话和见面时总是甜蜜地寒暄(他们习惯于甜言蜜语),在公共活动中相遇至少要点头致意,与他人说话时要尽可能专注地注视对方,等等。而且这种礼貌一般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仅仅通过微笑来示意是不行的。刚到美国时,我不习惯于与陌生人打招呼,总是以微笑代替寒暄,很快就发现美国人对我的微笑没有反应,只好开口说话,逐渐适应了这种时时需要以语言向他人致意的生活方式。与礼貌对应的是美国人相互礼让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超市里人们总是自觉地不挡住别人的路,如果有人要从你身边走过的话,他几乎必定要说“Ex

2005-10-10

关于十九世纪英国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摘要:近年来,中国形象的异己表述已成为学界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主要探讨十九世纪英国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在简要概括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形象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中国形象。十九世纪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摒弃期,在当时绝大部分欧洲人眼中中国已经是一个落后愚昧的野蛮国,中国人被视为劣等民族,成为被蔑视的对象。本文试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形象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关键词:十九世纪 中国形象 英国文化视野 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的中国在英国人眼中是一块令人神往的人间乐土。在14世纪的英国散文家曼德维尔笔下,中国是一个世间珍宝无奇不有的蛮子国,那里有世上最强大的大汗君王,以及他那布满黄金珍石,香满四溢的雄伟宫殿。到了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更是进入了“中国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几乎成了英国人眼中的典范,中国的理性主义,王道思想以及科举制度受到了众多英国文人的赞赏和追捧,大部分英国人把中国视作一个和平繁荣文明的乌托邦国度。虽然这期间也有少数作家对中国持否定态度

2012-11-09

关于用任务来教学,在活动中学习——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在英国文化节中的运用与体会

: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 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师力求讲得详尽和透彻, 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和质疑的过程, 更没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活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的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转变角色, 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挑战传统的英语课堂, 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

2012-06-16

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分析:对中国大众文化分析的启示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是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萌芽、发展而起步的,从一开始就存在本土理论准备先天不足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大量移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这种做法,首先就会遭遇分析和批判的中西“语境错位”问题。同时,仅仅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资源,来审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至少也是失之偏颇的。如果要建构更广阔的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视野,就应当实现伯明翰学派或文化研究理论资源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资源的结合,并将之导入中国地方性语境中。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移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以作为主要分析视野和方法。这种照搬套用的做法,首先就会遭遇分析和批判的中西方“语境错位”问题。同时,仅仅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资源,来审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至少也是失之偏颇的。诚然,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对于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也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但是,其缺陷也是相当

2011-11-02

理论与经验:介入大众文化的两种路径[1]——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的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辨证方法论,英国文化研究则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法兰克福学派以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的“异化”思路批判和解析大众文化,而英国文化研究则采用历史主义的现实态度,凸显了工人阶级对英国社会“共同文化”的贡献;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所采取的是抵制和超越的态度,英国文化研究则对工人阶级文化进行不遗余力的救赎与正名;法兰克福学派对“精英文化”被褫夺表现出了极其的不情愿,大有用“应然”反对“实然”的意蕴,而英国文化研究则小心翼翼地求证工人阶级文化现实的合法性,更多地是要为“实然”争取“应然”的地位;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大众文化因为达不到他们的审美趣味而必然招致政治上的无能,而英国文化研究则认为,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不但在政治上是合法的,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经验。从法兰克福学派到英国文化研究,介入大众文化的路径所发生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代文化批评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其中,以审美趣味还是现实政治作为出发点,是这一变化发生的重要契机。[关 键 词] 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 英国文化研究 审美 政治本文试图讨论

2006-08-04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

曾有学者认为,受众是由设想它的范式所促成的建构物。[1] 因此,研究范式不同,受众的角色定位便有所不同,而且研究受众所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早期传媒研究的主流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出发进行的传媒效果研究,认为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并测量这种受众反应。在这一研究传统中,受众多处于被动地位,而研究主要采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量化方法来进行。与之不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从文本—话语模式出发,关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建立,认为意义是由传播者与受众通过文本进行协商而产生的。由此,它确立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并具体考察两方面的情况,即受众如何解读文本,以及受众如何在日常生活语境中接受文本。与此同时,它还开创性地把民族志方法论引入到传媒研究中来,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受众研究。就这样,带有鲜明人文科学色彩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开辟了受众研究的一条新路径,同时这也构成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关注效果的传统受众研究的有益补充。一、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新范式的兴起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在新左派观

2009-07-27

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

【内容提要】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威廉斯以一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这个定义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全部”,二是“特殊”。通过前者,他将日常生活和社会体制纳入“文化”范畴,并强调了各种经验形式的相互关联;通过后者,他将“文化”作为“指意系统”,也就是将人类的所有表意实践视为“文化”,大众文化因以位列其间,英国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维度也由此滥觞。【摘 要 题】理论视野【关 键 词】威廉斯/英国文化/生活方式/指意系统/文化唯物主义【正 文】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雷蒙德·威廉斯以一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 这个定义起先是他在《文化与社会》(1958)所提出的“文化”即“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Williams, 1959:xvi);随后则是他在《漫长的革命》(1961)中的进一步发挥: 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绘,这种生活方式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但不只是经由艺术和学问,而且也通过体制和日常行为。依据这样一个定义,文化分析就是对暗涵和显现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即一种

2008-07-26

法国文化软实力的衰落及法国总统、学者的反思

[摘要]法国曾经是17—19世纪的欧洲霸主和世界霸主之一。直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仍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然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的文化软实力在逐渐地衰落。该文分析法国文化软实力衰落的种种表现,综述法国现总统萨科齐和法国学者们对这一衰落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的思考。[关键词]法国;文化软实力;衰落;反思“软实力”(soft Power)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概念。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含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前者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资源潜力,是可以用指标来衡量的有形“硬资源”;而后者包括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同化力,即影响其他国家的意愿、政治导向和发展趋势的能力。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无形力量紧密相连。这种软力量使他人想你之所想,欲你之所欲,通过吸引、感召人而不是威胁、强迫人来达到目的。由于广义上的文化包括文化艺术、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式等,因此可以把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称为“文化

2009-02-18

也谈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与席泽宗先生商榷

【内容提要】科学史不仅仅是一部知识史,而是一部人类活动史,特别是一部文化史。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乃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科学发生与发展的思想史(内史)动因与社会史(外史)动因的统一。仅仅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对于希腊文化的批判,而忽视近代科学对于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或者仅仅承认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否认以往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作用,都是置“伟大的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于不顾的非历史的观点。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科学文化/内史/外史/非历史主义【正文】 国际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曾经提出关于中西科学史比较研究的重大问题,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产生于文艺复兴后不久的西欧,而未能产生在曾有过科学技术高度繁荣历史的中国?这就是令学者们争论不休的所谓“李约瑟难题”。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便成为科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撩拨起当代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神经,也成为科学史家思考的经久不衰的兴奋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先生于1996年5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古希腊与近代科学的诞生》的对话,提出了“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现实的需要和

2008-10-31

浅论犬儒现象与希腊文化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犬儒现象; 希腊文化; 关系 【论文摘要】:纵观希腊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有学者认为它是"研究古希腊哲学史、西方政治史、文化史不可回避的问题"[1]黑格尔则斥之为"恬不知耻的、令人生厌的"[2]这种现象就是在希腊、罗马古典世界沉浮变化近十个世纪的"犬儒现象"。文章试从犬儒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学派主张以及与希腊文化的关系对其作较为深入的分析。一、"犬儒派"(The Cynic)名称的由来 关于犬儒学派名称的起源众说纷纭,较为可信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社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愤世嫉俗、行为怪异、作风粗鲁、庸俗甚至不知羞耻,但却像狗一样衣着破烂,爱憎分明,忠实于自我感受,人们把他们称之为"像狗一样的人",希腊语是κυνυκοσ,中文译作"犬儒",创立者之一第欧根尼对此也欣然接受,于是这一哲学派别的成员便开始以犬儒自居;第二种说法与雅典的Cynosarges运动场有关,Cynosarges在希腊语中意为"快犬",由于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经常在快犬运动场授徒讲学,他的门徒们也十分重视这个思想发祥地,所以雅典

2009-07-12

关于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摘要:文化对人类文明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一个国家的是一种饮品,那么其文化就决定了它的口味是甜还是酸,文化是区别不同地域,国度特征的试金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西方价值观念,文学创作及西方政治制度三方面剖析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并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来加以解释说明,旨在揭示基督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1、基督教文化 l.1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黄心川,141)。基督教在西方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义化”,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赵林,27)。目前基督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思想,义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2011-10-29

基督教文化与美国民主制度输出的外交思想

[摘要]美国的以自由主义为原则和基础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让美国人感到满意和骄傲。认为这种民主制度非常的完美,是上帝赐给美国最好的礼物。于是美国在其外交过程中,极力的想在别的国家建立美国的民主制度,按照美国的面貌创造出一个美国化的“自由民主世界”,建立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体制,并逐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美国化”。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 美国 民主制度 输出外交思想 自由主义思想在美国国内影响深远巨大,是人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在美国运转良好,为美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因此,长期以来美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认为自己的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应该把这种“完美”的民主政治制度推向普天下,按照美国的面貌创造一个荣耀上帝的新世界。因此对民主制度的输出,从建国伊始就成为了美国外交的主线,它贯穿于美国整个对外关系的历史。 当然美国对外输出民主制度,其实质就是强行的把有美国标记的自由主义加诸于别的国家和地区之上,是自由主义的对外扩张,也是美国自由主义的特色。这种特色有着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原因,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督教文化

2010-09-20

福克纳小说创作与基督教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大胆地创新表现手法,以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深度,“描写一个年老垂死的世界”[1],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体制腐朽没落的根源,无情地批判了压抑和摧残人性的清教主义、奴隶制和种族主义,表现了身处历史变革之中的南方人的精神危机。在福克纳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加尔文主义为核心的基督教新教势力,主宰着整个南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持着奴隶制和种族主义,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尔文主义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派别,它一方面要求对社会进行激烈改革,强调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另一方面又僵硬地信奉原罪和命运生前决定的教义,压制人的欲望,谴责任何形式的娱乐和享受。“加尔文化了的耶和华”,具有一种严厉而毫不宽容的特质,是《旧约》中那个不断惩罚的“部落之神”[2]。美国南方人信奉的就是这样一个严厉而僵化了的上帝,生活中的“享受被等同于罪恶”,生活成了人们“自己把自己不断地钉在十字架上的过程”[3]。福克纳就是生活在

2005-12-11

福克纳小说创作和基督教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大胆地创新表现手法,以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深度,“描写一个年老垂死的世界”[1],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体制腐朽没落的根源,无情地批判了压抑和摧残人性的清教主义、奴隶制和种族主义,表现了身处历史变革之中的南方人的精神危机。在福克纳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加尔文主义为核心的基督教新教势力,主宰着整个南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持着奴隶制和种族主义,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尔文主义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派别,它一方面要求对社会进行激烈改革,强调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另一方面又僵硬地信奉原罪和命运生前决定的教义,压制人的欲望,谴责任何形式的娱乐和享受。“加尔文化了的耶和华”,具有一种严厉而毫不宽容的特质,是《旧约》中那个不断惩罚的“部落之神”[2]。美国南方人信奉的就是这样一个严厉而僵化了的上帝,生活中的“享受被等同于罪恶”,生活成了人们“自己把自己不断地钉在十字架上的过程”[3]。福克纳就是生活在

2008-07-26

基督教文化对五四时期文学的影响

摘 要: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从五四时期开始,中国作家就在文学作品中尝试采用基督教观念为其输入新的意识与内涵。结合不同时期基督教被中国作家接受的情况,主要从博爱精神、忏悔意识、自我救赎3个方面探讨了基督教文化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并分析了由此而给中国文学带来的新维度及其具有的意义。关键词:基督教文化;爱;忏悔;救世;自我救赎五四时期,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基督教的基本价值观念得到了新文化运动先驱的认可和推崇。从启蒙大众、重铸国民性的角度,基督教的“信、望、爱”被赋予塑造民族精神、建构新民道德的使命。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都曾撰文考察基督教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陈独秀认为“中国的文化源泉里缺少美的、宗教的纯情感”,呼吁中国新文化建设应该吸收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主张人们“直接去敲耶稣自己的门,要求他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与我合一”, 出于对基督教宽恕、不争、仁爱等思想价值的认同,胡适主张对基督教采取容忍和了解的态度,希望借此建立尽力于社会,谋人群的幸福的“真宗教”。周作人“人的文学”所主张的“人道主义”以“爱人类”为基本内容,就是基督教

2009-06-24

浅议中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教学与学习。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一、风俗习惯的不同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是习语赖以滋生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 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

2012-08-05

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入手,在若干跨文化案例的分析中,轻化了传统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的理论模式,而强调了文化层面上,东西方差异对来访者、咨询师和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的分析。这几例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从不同方面展示了这些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认知或行为方式在咨询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最后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总结,简单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若干差异敏感点及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跨文化咨询的指导方针与技巧。关键词:多元文化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咨询;跨文化咨询指导方针与技巧引言: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逐渐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这是基于各国——尤其是美国——的社会人口构成的重大改变:更多的移民、其他人种和少数民族逐渐占据着各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重新认识各民族及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其文化特性、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单一依赖性是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重点。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文化多样性对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不仅来访者的文化背景愈加复杂、

2012-04-01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医学结合之路的影响

: 【摘要】 中西方医学来源于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两者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而互相学习进步,我们如何走好中、西医结合之路,本文就此阐述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中西医结合【Abstract】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 system, both would have is interaction and mutual tolerance,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progress, we how to walk road of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paper on the author expounded some points of view.【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先有文化土壤,而后有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土

201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