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文


关于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史料”与“史见”问题

[摘 要]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培养合理、科学的文学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史料”的选择、提取、介绍和自身对文学事件、现象、作家作品所形成的“史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史观。对“史料”的讲解应力求客观、翔实、全面,尽量回归文学史本身,而“史见”的发挥应做到“论从史出”,平情议论,既阐释自己对于文学史的“一家之言”,又以谦虚、真诚的态度引进其他“史见”,引导学生在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 文学史观 史料 史见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呈现现代文学思潮运动及各类文体的发展脉络,讲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水平,并培养学生认知与评价文学史的能力。而无论是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分析,还是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梳理和评价,都依托于教师对于“史料”的处理和其“史见”的阐释,并从而影响到学生文学史观的形成。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科学

2012-01-09

怎样重写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国内的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大都不像“史”,因为它们缺少“史”的基本要素即明晰的逻辑—历史的线索。“文革”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革命文学史,抹杀了非革命文学的思潮、流派、作家的存在;而且以革命史为线索展开,文学史仅仅是它的派生物,导致文学没有自己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摆脱了单一的革命文学史叙述,包容了其他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但仍然不太像“史”。这主要在于没有揭示各种文学思潮的性质以及演变的内因,而仅仅对文学现象进行描述并且在时间上排列。有鉴于此,我认为应该运用现代性理论来重新规定各种文学思潮的性质、解释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的流变,进而重新书写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文学思潮是文学史的基本单位,文学史不是作家作品按照年代、朝代顺序的排列,而是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消亡以及转变、替代的历史;只有文学思潮的演变才揭示了文学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因此,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就具有了重写文学史的意义。写作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有很多困难,首先就是理论上的障碍,造成文学思潮史的研究混乱不堪。在中国的文学理论语境中,文学思潮概念来自前苏联,是附属于“创作方法”论的。苏联文学理论认为,有两种基

2012-01-09

关于“大众”在中国现代文学主流中的历史涵义

世界性民主观念的普及,使大众登上了历史的前台,在驯服少数人的强权时,因为历史的机缘,大众又形成了新的强权,“人多势众的原则似乎成了惟一的历史法则”。①在文学领域里“大众”同样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20世纪文学的乌托邦就是建立在“大众”基础上的。从“小说界革命”到新中国文学的文学主流,以“大众”的名义,文学在革命和政治的语境里膨胀,“大众”就像一个幽灵,其巨大的身影覆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历史场景。“大众”的所指和它与文学之间的关联其实是流动模糊的,而正是这一模糊性为文学的向外膨胀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大众”在中国文学中地位的确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简单的概括就是“文学的大众化”,文学大众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后来进一步发展而被体制化,实际上,文学大众化已经在20世纪初新文学的源头埋下了它的种子。过去从雅俗之辩和文学功利性等角度,研究者对文学大众化现象表示了足够的关注,本文不拘泥于讨论“文艺大众化”的特定文学现象,而试图从大众意义的流动性和它与文学的关联入手,从整体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主流的“走向大众”作初步的分析判断。1

2012-01-09

关于基于想象的叙述——论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

三、王德威:“晚清现代性”文学史思路 王德威最见功力,也是反响最大的一本学术著作是《被压抑的现代性》。在这本书中,虽然王德威自己反复强调‘我无意夸大晚清小说的现代性”也“无意贬抑‘五四’文学”,“更不欲‘颠覆’已建立的传统,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源头界定在他处”,但同时他又说“以往现代与古典中国文学的分界必须重划。我以为,晚清,而不是‘五四’,才能代表现代中国文学兴起的最重要阶段。”可见,王德威与夏志清一样,也是有一种重构文学史的理想与冲动的。只不过夏志清立足于英美大传统,更多地将他的关注目光朝向“五四”新文学的“世界向度”,而王德威则将眼光投向历史,强调“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向度”——晚清文学。全书以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狭邪小说、狭义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科幻小说)为例,论述了其众声喧哗,嘉年华式的现代性特征。“狭邪小说”寓教于恶,在开拓中国情欲主体想象上,影响深远;侠义公案小说则暗暗重塑传统对法律正义与诗学正义的论述;谴责小说以一种嘉年华会狂欢式的举措,弹冠相庆那些本该谴责的,并影响了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后代作家;科幻小说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展开对传统和西方的“知识”和”真理”的论

2012-01-09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海外形态

摘 要: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坐标和参照。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研究对象,可以从现代小说史的文学史形象,海外汉学研究内部的差异性以及文学史研究的意识形态性几个向度,梳理出海外汉学研究的内在特质以及文学史研究无法回避的“权力”痕迹。关键词:汉学;《中国现代小说史》;文学史研究海外的中国学研究一般被称为“汉学”,这些经过异质文化加工的研究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外国化和外国文化的中国化双重特征。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为80年代大陆知识界的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坐标和文学参照。一 《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文学史形象“重写文学史”是新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现象,施蛰存曾表示 “从来没有想到写文学史会成为一个问题。写文学史,从来没有‘专利权’……每一部都是独立的著作,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文学史观,谁也不是对另一作者的‘重写’”①。因此文学史似乎不必强调“重写”,而仅仅是“另写”,但是在80年代的 “重写”潮流中,无论是具体的重写操作者,还是首发先声的倡导者,都

2012-01-09

关于谈古代文献学与现代文学史料的整理

如小说,一直到1957年《废名小说选》,一律逐字通校;身后亦即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版本因作者所未见,仅供参校。”[6]这样一来,整理所耗费的精力,自然是非常巨大的,“以废名区区二百万字平生所作,有限的版次,工作量之大依然让人不堪回首,如《桃园》一集,报刊版加四个成集版,就需校阅五次,逐条撰写校注。”[6]而且,王风综合运用了对校、他校、本校、理校四种方法,完全是“朴学”做派。金宏宇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选取了《倪焕之》、《家》、《子夜》、《骆驼祥子》、《围城》、《桑干河上》(后更名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青春之歌》、《创业史》等八部现代长篇小说名著,将它们的版本搜罗殆尽,全面汇校,并加以研究。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正是由于借鉴了古代文献学的方法,才使得无论在史料的钩沉上,还是在版本的校勘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这种“古典化”学风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已经渐成气候,孙玉石先生把现代文学研究能否古典化,看成研究是否实现规范化的重要指标,并倡导学界形成一种重视史料、重视考据的学风,“不是一般的重视史料,就是真得要花工夫,来做一些

2012-01-10

关于构建现代文学批评史新型写作模式

摘要:历史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现代文学批评试图做一番总结性的思考,重新进行归纳、估价这三十年的文学批评思想,大量批评史著作相继出版。现通过比较几本有代表性的批评史著作,试图突显各自的风貌特征和存在的缺憾;同时由此思考建立新型的批评史写作模式。 关键词:文学批评史写作批评立场批评角度新型批评模式 白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关文学批评的作品愈来愈多,文学批评这一文体也渐趋发展成熟。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在现代文学三十年里,他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可以说,是文学批评引导着主流文坛的走向。历史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现代文学批评试图做一番总结性的思考,重新进行归纳、估价这三十年的义学批评思想,大量批评史著作相继出版。 在学界影响较大的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礼1993年版)、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另外,笔者还对照参阅了美国学者夏志清著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便审视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对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批评

2011-07-19

浅谈理性的史诗——黑格尔与美国现代文学

论文关键词:诗史理性崇高艺术终结关学嬗变论文摘要:美国现代文学在不断克服“浪漫”型艺术的各种矛盾的同时,创造了不负黑格尔所望、无愧于时代、充满生动活泼的理性和丰富现代性内涵的民族“史诗”。但其中发生了传统关学向现代关学或称“崇高”的转换。这种克服和超越进一步导致了“崇高”的终结和纯粹关的复归,从而标志美洲“史诗”创作的终结。因此,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艺术的终结”是通过不断克服“浪漫”型艺术自身矛盾而实现的关学嬗变。一美洲殖民地的早期移民靠垦荒和狩猎实践他们社团休戚与共的神圣的“契约”。面临生存的巨大考验.清教理想曾是他们抗拒悠悠“洪荒”、冷漠且动辄嗔怒的自然和死亡的种种威胁的伟大力量。西方艺术作为基督教和带着古希腊文化传统的人文主义的融合的成果已经获得合理性的证明。但在人类新的精神和自然的家园,因为清教徒对神的彼岸性的新的深刻洞见,似乎已无法表达自己的真理。正如艺术因其模仿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遭到贬低和审查一样.艺术的自我领会性面对“人类新的希望”受到基督教启示的真理令人尴尬的质疑,艺术不再独立地与世界处于一种巨

2010-07-09

简述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意义

【论文关键词】颓废 现代性 范式 转换【论文摘要】李欧梵发掘“颓废”的现代美学和文化意义,建构起“颓废”文学史,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这可视为8O、9O年代重写文学史热潮下的“现代性”研究的重要一元,促成了文学史研究范式由社会政治研究范式向文化现代化研究范式转换,其中所折射出来的文学史研究的立场和标准问题,在当下学者对“重写文学史”予以重新审视的思潮下,值得我们思考。8O年代后,“重写文学史”思潮浮出水面,学者们试图突破以往的文学史研究模式,寻找新的研究视觉和价值评论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新的解读。“海外汉学”尤其是李欧梵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有力推动了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改观,很多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重估。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

2010-05-13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左翼文学论(一)

【原文出处】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地名】吉林【原刊期号】200503【原刊页号】11~16【分 类 号】J3【分 类 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601【作 者】陈方竞【作者简介】陈方竞,汕头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密切相关的。【摘 要 题】思潮与流派【关 键 词】穆木天/左翼文学/鲁迅/边缘文化/先锋性/日本体验【正 文】一我与穆木天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不解之缘,近二十年未曾中断,成为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与穆木天的

2008-07-17

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原文出处】文艺报【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51025【原刊页号】④【分 类 号】J3【分 类 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601【作 者】陈思和【摘 要 题】纪念巴金【正 文】几年前,我曾应一家杂志之约写过一篇《巴金的意义》,试图从中国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探讨巴金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本文将换一个角度,从文学史的范围来继续探讨这一问题。但这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因为巴金先生从未以一个作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相反,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以社会革命家的事迹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直到耄耋之年,依然认为自己的所有文学创作只是一种与读者、与世界进行交流的特殊方法,文学并不是他的主要的职业。他自称是个“业余”作家,希望自己能在文学以外对社会多作贡献。那么,巴金在文学史上究竟有没有意义呢?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巴金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是有所争论的。我注意到,随着巴金先生以百岁高龄辞世,很多媒体对此作采访

2008-07-24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左翼文学论

【内容提要】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密切相关的。【摘 要 题】思潮与流派【关 键 词】穆木天/左翼文学/鲁迅/边缘文化/先锋性/日本体验【正 文】一我与穆木天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不解之缘,近二十年未曾中断,成为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与穆木天的相遇完全是偶然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吉林师范学院工作。这时候我遇到了索荣昌老师,他是长我近二十岁的老教师。他最初开的课是“鲁迅研究”,但我很快发现他实际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穆木天的作品和生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上。他与穆木天“同乡”,是吉林省伊通县人,研究穆木天自然寄寓着那份别人不具备的“乡情”。但我以为,当时在学术研究受“天时、地利”等诸多限制的情况下,他做出的这

2008-07-20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批判

必须承认,作家作品是文学史中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最显著的文学现象。就目前的世界性文学评价体系来说,是否具有伟大的作家和经典性的作品,一直是衡量一个民族或国家或时代的文学成绩的最重要标准。客观公正地说,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社团、文学批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体制、文学传媒等,其结果最终都要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作家和作品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传媒、文学教育、文学批评的发达与繁荣本身并不能直接证明文学的发达与繁荣。同样,文学体制的合理性也不能直接作为衡量文学成就的尺度,文学成就最终要归结为作家和作品,要以作家的作品说话。但是,文学史不是文学成就史、文学结果史,文学史同时更是文学发展史、文学过程史。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写成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和作品史,虽然突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并且非常有利于文学教育,但从文学的历史过程来说,这是有明显的缺陷和弊端的。它强调了“文学”但却淡化了“史”。据黄修己先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论型”模式是从1956年《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开始确立的,“《大纲》则创立了以作家为基本单位所构搭的体例,不妨称之为‘作家论型’,即以文艺运动分割

2007-03-21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19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现代文学史著作,通常已被看作是学科的奠基之作,但又是一部所谓“体制内”和“体制外”都有很多批评的著作。作者自己也说是“急就章”,“如尚有某种参考价值,其意义也不过如后人看‘唐人选唐诗’而已” ① 。然而这部带专著性质的教材的写作姿态、文学史观念、内容结构及其出版后的遭遇,都和中国现代文学(现在一般称“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确立息息相关,值得在学科史上大书一笔。回顾与讨论王瑶这部著作,并不限于评价这部书的成就与不足,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以历史同情的态度去观察1950年代形成的文学史“生产模式”,这也许能引发对某些长期困扰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史稿》现象”与学术生产体制化在1950年代之前,中国现代文学(或 称“新文学”)还未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从192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关于新文学的评论与总结,甚至已经出版过多种相关的著作。1930年代之后,陆续有沈从文、朱自清 ② 等一些作家学者在大学开设新文学的课程,但仍然缺少系统性,不可能真正列入大学的教学体系,况且讲课者也无意专门从事

2008-08-0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

首先解题。题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题中的“中国现代历史研究”则指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研究。“互动”,则指两种研究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指两种研究既相辅相成,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不但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而且在大学里,分属两个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属于中文系的学科,而中国现代历史研究属于历史系的学科。如今,学科的设置越来越细化,同属一系的学科之间,也往往壁垒森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学科与学科之间是这样,具体到研究者个体,通常的情形也是画地为牢,严守自己的“专业”,不越雷池半步。在专业越来越细化的同时,是研究者“专业意识”的越来越强化。香港和台湾大学里的情形我不太了解,但我知道在中国大陆的大学里,每一“专业”内又丛生出许多“方向”。我们惯常见到的是,一个研究者选择本“专业”内的某个“方向”,年复一年地“做”着。非本“专业”甚至非本“方向”的书,不读;非本“专业”甚至非本“方向”的事,不想。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术之路越走越窄。至于属于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与属于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历史专业,那就非

2008-08-26

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以伪满洲国文学何以进入文学史为例

【内容提要】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另一方面,其能够提供经典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范例。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对伪满洲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长远的学科建设具有意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伪满洲国文学文学史文学事实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以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怎么写”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有新的研究视野展开、新的研究线索呈现。其中既有文学观念、阐释概念层面上的更新,也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多元,由此生发出不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模式。 一些学者试图调整文学观念、阐释概念,重组中国现代文学史。例如有人提出中国现代文学有机整体观,打通“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人为界限,把整个“20世纪”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创建了“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而“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解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构建民族国家神话的宏大叙事,解决了文学如何与政治

2008-08-26

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

【内容提要】 五四时期对翻译文学价值的认识趋于全面,不仅把它当作张望异域世界的窗口,而且视之为思想启蒙的载体、精神沟通的桥梁、救治传统文学观念弊病的良药、新文学建设的范型与别致的审美对象;翻译文学的选择,既切合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要求,又对新文学有所增益;文学翻译是众多流派的共同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就;翻译文学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启蒙效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和艺术天地,促成了白话文学语体的成熟,培养了作家,也哺育了读者,在诸多层面上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乃至历史进程。 一 问题的提出中国的翻译文学,最早可以追溯至《左传》等古典文献里的零星记载。东汉开始的佛经翻译,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诸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盂兰盆经》等堪称佛教文学的代表作。近代翻译文学开始把外国文学作为文学来翻译,但是,存在着一些影响翻译文学质量及其发展的问题,譬如:以“意译”和译述为主,其中根据译者感情好恶、道德判断及审美习惯而取舍、增添、发挥、误译、改译、“中国化”(人名、地名、称谓、典故等中国化,小说译为章回体等)的现象相当严重;原著署名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不少译著不

2008-08-27

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内容提要】 巴金与他前辈之间的精神继承关系,最重要的标记还是体现在他的创作活动之上①。我们要问的是:巴金的创作活动,在哪些层面上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并且在新文学的发展中构成什么样的意义?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在理论上先确认两个前提:其一,我把现代文学的发展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常态的主流文学演变过程,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变动中造就的相应的文化演变,文学的变化也在其中之列,而市场与读者,往往是社会与文学两者之间互动的纽带;第二个层面是指某些特殊时期出现的文学和文化的震荡,这些震荡与世界性潮流联成一片,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刺激、促进、推动了文学或文化的激变,它破除对传统文化的迷信,鼓吹新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以彻底的批判精神宣告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启蒙是他们早期的旗帜,作为读者群的主体市民阶层和大众市场,往往也成了他们所批判和剖析的对象。这两种文学发展形态既对立又有联系,甚至在一定环节下发生互相的转化。其二,“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包孕着两者互反的意向,当胡适提倡文学改良的“八不”、陈独秀高标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希望新的文学能延续传统的文学主流自然变革而来,

2008-08-2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及其理论反思

【内容提要】 “懂”是中国现代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文学的“反懂”或“非懂”问题的讨论由李金发诗歌引发,进一步延及到小说,因而废名小说的“晦涩”成为讨论的焦点。1937年,《独立评论》关于“看不懂”的一组通信,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懂”与“反懂”或“非懂”的问题。而朱光潜、朱自清、沈从文等人关于“看不懂”的讨论对“懂”及其深层的理性主义文学观念构成了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怀疑和否定理性主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现了文学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反懂”和“非懂”现象,并对其类型、原因等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探讨与研究,但缺乏更深层的文学理念的追问。【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懂”/“反懂”“五四”初期的新文学由于深受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响,在文学阅读和欣赏上主要体现为“懂”的方式。的确,“懂”是文学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读完一个作品之后,我们最容易问的问题就是:是否读懂了?如果没有读懂,是哪里没有读懂?为什么会读不懂?是作品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更进一步,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

2008-08-28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刘再复在世纪之交批评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论文中写道: “80年代,大陆一群思想者与学人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历史教训中得到教育,知道 放下政治斗争留下的包袱与敌意是何等重要,换句话说,批评应当扬弃任何敌意,而怀 着敬意与爱意。对任何作家,不管他过去选择何种政治立场,都可以批评,但这种批评 应当是同情的,理解的,审美的。80年代的这种思路,到了90年代,似乎又中断了。大 陆有些作家学人,刻意贬低鲁迅,把左翼文学和工农兵文学说得一钱不值,与此同时, 又刻意制造另一些非左翼作家的神话,这在思维方式上又回到两极摆动的简单化评论。 现在真需要对90年代大陆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写作有个批评性的回顾。”(注:刘再复 :《评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见李陀、陈燕谷主编《视界》, 第7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弄潮儿,刘再复 的这一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刘再复对于80年代“审美主义”和“纯文学”的观念 仍然深信不疑,但是他对于90年代文学史写作所表达的不满及其提出的问题却值得思索 。由刘再复通过对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

2006-12-26

以理性点亮历史——黄修己现代文学研究述略

【内容提要】以理性点亮历史,奉行“论从史出”的治学理路和方法,注重实证,求实创新,是黄修己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品格和特征。从赵树理研究到文学史编纂,再进而转入学科史研究,显示了文学史家黄修己抓住机遇、迎难拓进的学术历程。他在这些领域所贡献的,不仅是学术创新的成果,而且是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的研究范型。【摘 要 题】文学史研究【关 键 词】黄修己/作家传论/文学史/学术史/方法论【正 文】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以来,已经有三、四代学人奋斗不息,推动着它的发展。王瑶等作为学科开创者是第一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为学科第二代学人。这一代的特点,正如许志英先生评论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时用的标题——“继往开来”。当他们成长的时候,正当共和国初建,国家蒸蒸日上,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巨变。当他们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这时他们要改造甚至否定原先的思路,从头学习,谈何容易,其中可能还包含着痛苦的思想斗争。但这痛苦,可能就是机遇。在第二代学人中有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创造自己的新成绩,享受

2008-07-2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施蛰存——为纪念施蛰存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内容提要】施蛰存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世纪的历程,施蛰存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见证人,而且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他的“独辟蹊径”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创造了一支中国的现代派,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出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从而形成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施蛰存长达六十年、近一千万字的外国文学翻译,不仅仅使他的现代主义创作有了广泛借鉴和参照,更重要的是,使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有了借鉴和参照,对世界文学进入中国、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及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立下了汗马功劳。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也因为它的兼收并蓄和开放现代而成为中国现代杂志之最。【摘 要 题】作家作品研究【正 文】 今年12月3日是施蛰存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施蛰存在诞辰98年的时候匆匆的离我们而去。留下整整一年的时间给我们思考。施蛰存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世纪的历程,施蛰存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见证人,而且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他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和对现代派文

2008-07-09